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22年第3号台风“暹芭”停止编号后,其残余环流继续北上,在大陆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发展对峙中,沿引导气流北上影响山东。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和高空槽前西南气流逐渐加强合并形成低空急流向暴雨区输送,造成不稳地层结。潍坊的强降水产生于低涡东侧暖式切变线南侧的偏南风低空急流里,属于暖区对流降水,午后低空急流加强北推,588线短暂略微南落,使得急流东偏北移动,配合热力条件均有增加,产生了一定范围的短时强降水。垂直风切变达中等强度,且CAPE值较为适宜,为短时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较为合适的环境条件。大气可降水量达70mm以上,850hPa比湿达16k·kg-1左右,为暴雨、大暴雨和短时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午后强降水回波表现出明显的对流,我市南部动力辐合和水汽条件配置较好,出现了列车效应。卫星云图TBB小于-72℃的区域强度维持且位于我市中南部上空,持续时间3h左右,短时强降水产生于TBB值最低区域和亮温梯度大值区。

  • 标签: 低涡 低空急流 短时强降水 列车效应 TBB
  • 简介:2009年PISA国际阅读测评,中国上海学生连续文本的阅读成绩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但是非连续文本的阅读成绩却低于一些国家,而且非连续文本分量表与连续文本分量表成绩差异高达25分。这充分说明非连续文本所需要的阅读能力与连续文本所需要的阅读能力是不完全一样的,它们的阅读教学取向是有区别的。

  • 标签: PK 阅读成绩 阅读教学 分量表 PISA 推理判断
  • 简介:通过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以及WRF模式模拟资料等多种手段,对2012年6月12日福建宁德地区出现一次强对流天气及其中短时降水成因进行分析,经过初步调查,本次过程是在福建东北部冷涡不断引导冷空气南下,与底层低涡扰动形成冷暖空气汇合的有利天气形势下形成的。当时高空明显有冷空气叠加在暖湿空气上,对流系统移动方向有强烈的风暴螺旋和低层辐合上升气流的倾斜作用都为此次强对流天气及其中短时强降水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

  • 标签: 福建省宁德市 强对流天气 短时强降水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地面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17年7月5-7日发生于甘孜州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天气具备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等特征,主要是在地面弱冷空气以及高空切变线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在此次天气过程中,槽前的西南气流为降水落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态势,同时和地面冷锋的抬升作用相匹配,推动了上升运动的发生发展,进而为此次甘孜州强降水天气的发生给予有利的动力条件。大气层结呈高能高湿的状态,为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能量条件。卫星云图对流云团发生发展路径和本次强降水落区保持对应;多普勒天气雷达在局部区域强降水临近预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甘孜州 强降水 天气影响 物理量 对流云团
  • 简介:通过对1985~1995年福建省前汛期短历时强降水天气过程的高空、地面历史天气图的统计分析,初步揭示了福建省前讯期短历时强降水天气过程的主要环流背景和影响系统的气候待征。

  • 标签: 前汛期 短历时强降水 影响系统 气候特征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2020年11月17日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对策勒县强降水进行了对比分析。收集2016-2020年国家站降水降水资料,分析强降水的分布特征。阐述了强降水导致的气象灾害对农作物及林果业的影响;最后就如何降低强降水对农作物的影响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强降水分析 分布特征 农作物影响 对策
  • 简介:文章利用X波段双偏振雷达,通过分析差分反射率因子、差分传播相移和零滞后相关系数等双偏振参量特征,识别了呼和浩特地区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并与对应时刻的地面雨滴谱观测资料进行对比,检验了识别效果.从个例分析结果来看,此X波段双偏振雷达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当雷达回波强度大、差分传播相移小且差分反射率因子和零滞后相关系数也较小时,产生冰雹的可能较大;当差分反射率因子值较大,差分传播相移高且零滞后相关系数接近1时,由大粒子组成的强降水天气的可能大.同时,雨滴谱仪的天气现象识别、粒子谱连续监测和高频率数据采集等特征,在双偏振雷达的冰雹和强降水天气识别检验中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 标签: X波段双偏振雷达 偏振参量 冰雹 强降水 雨滴谱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气象资料对2021年6月底福州地区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在本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发生之前,500hPa形势场上中高纬环流形势主要呈“2槽1脊”型。本次强降水天气出现在西南急流暖湿强迫的形势下,不断扩散南下的冷空气同江西、福建武夷山脉附近的低层暖湿气流共同交汇,形成适宜于强降水天气发生的有利条件;地面辐合线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的赣、闽、浙三省份,地面强烈辐合是本次强降水天气触发的重要原因。在本次强降水天气过程中,有1条湿舌分布在孟加拉湾到我国江南、华南北边以及福建福建省上空省上空,不断向福州一带输送水汽,并且福州比湿值处于14 .0g/kg~16.0 g/kg之间,这些均为本次强降水天气的出现带来了充足的水汽条件。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形成了“抽吸”效应,促进了对流的不断发展,为强降水的产生给予了有利的动力条件;925 hPa散度辐合区、垂直速度大值区均对应着本次强降水落区。较强的K 指数、 CAPE、位势不稳定为午后强降水的出现给予了不稳定能量条件,这些指标对本次强降水天气具备较好地指示作用。

  • 标签: 强降水 环流背景 物理量 福州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洪湖市极端强降水天气变化特点,并重点分析了极端强降水天气对中稻种植的影响,最后提出一些防范对策,为保障洪湖市中稻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 标签: 洪湖市 极端强降水 中稻 影响 对策
  • 简介:当代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过去阶段和前资本主义社会之间既有历史断裂和非线性发展的一面,也有连续。“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也是这样。库马等人对认为资本主义具有自我推进能力的流行观点提出了质疑,对“资本主义中非资本主义因素”的作用、对市场经济中非市场因素作用的探讨,贯穿着对当今世界居于主流地位的市场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关注和批评。新自由主义支配下的“全球化”存在同样的问题。

  • 标签: 历史连续性 非连续性 读书笔记 资本主义社会 “全球化” 非市场因素
  • 简介:【摘要】 教材中有现成的非连续文本资源,连续文本中也隐藏了非连续文本资源。依托教材,挖掘、整合、转换非连续文本资源,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融入连续文本教学中,能发挥非连续文本应有的价值,使连续文本教学更灵动,对增强学生的语用能力以及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是大有裨益的。

  • 标签: 非连续性文本 挖掘 整合 转换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化学学科的教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效运用非连续文本,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以高中化学学科为例,分析了高中化学学科非连续文本教学的重要,并提出了利用非连续文本助力高中化学连续文本教学的策略,以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 标签: 非连续性文本 连续性文本 高中化学
  • 简介:2012年7月25-26日,呼和浩特市先后出现了两次大到暴雨降水过程,文章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地面加密自动观测资料、雷达和云图等资料对这次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强降水过程具有历时短、强度大的特点;两次降水过程是在“东高西低”的环流背景下,由中低纬、上下游、高低层系统共同作用、配置产生的,前一次降水过程使呼市近地面大气湿度增加,不稳定形势重新建立并且进一步加强,高空有干冷空气入侵后造成的局地的不稳定降水;云图和雷达对这两次短时强降水具有更加显著的指示意义.

  • 标签: 短时强降水 物理量 中尺度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9年6月6~13日出现在桂林市的三段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桂林市三次强降水分别是暖区、低涡和锋面暴雨,均在高空急流右侧辐散、低空急流左侧辐合叠加区内,且第二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有较强的高低空急流;桂林市三次强降水天气的影响系统是200hPa高空急流右侧辐散分流区、500hPa西风槽东移和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共同作用,只是200hPa高度处辐散强度不同、850hPa低层以下影响系统和动力机制也有一定差异,低空急流强度也有不同;三次降水天气出现之前的对流有效位能较大,大气层结极不稳定;抬升凝结高度偏低,暖云极厚,为高效率降水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 标签: 强降水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桂林市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9年6月6~13日出现在桂林市的三段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桂林市三次强降水分别是暖区、低涡和锋面暴雨,均在高空急流右侧辐散、低空急流左侧辐合叠加区内,且第二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有较强的高低空急流;桂林市三次强降水天气的影响系统是200hPa高空急流右侧辐散分流区、500hPa西风槽东移和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共同作用,只是200hPa高度处辐散强度不同、850hPa低层以下影响系统和动力机制也有一定差异,低空急流强度也有不同;三次降水天气出现之前的对流有效位能较大,大气层结极不稳定;抬升凝结高度偏低,暖云极厚,为高效率降水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 标签: 强降水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桂林市
  • 简介:摘要:应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FY卫星云图,区域自动雨量站资料,通过对环流形势场和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研究了2022年8月31日~9月1日发生在楚雄州地区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结果发现:此次天气过程发生在有利的环流背景形势下,由于两高辐合区和副高外围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滇中地区的暖湿气流则较为强盛,云顶亮温显示楚雄区域上的系统对流云系旺盛,造成了这次楚雄州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单点大暴雨的强降水天气过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分析了函数连续的本质特性,提出了在函数连续教学中的一些见解.

  • 标签: 函数 连续性 间断性
  • 简介:2017年高考全国卷三套试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全部采用了非连续文本阅读的形式,这也成为2017年高考试题的一大亮点。“非连续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一般是由表格、统计线图、图注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

  • 标签: 文本阅读 非连续性 高考试题 使用说明书 阅读材料 全国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