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铜绿假单在本院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以期能对抗生素进行合理使用。方法使用KB纸片扩散法来测定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的抗生素敏感性,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痰是分离出来的100株铜绿假单的主要来源,分布在神经外科和呼吸内科;保持铜绿假单较强抗菌活性而耐药率在30%以下的抗生素包括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等,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达69%,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达71%,且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也上升到44%。结论对于常用抗生素,铜绿假单有着非常高的耐药率,临床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单一药物或联合疗法,使细菌耐药性的增长得到控制。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抗生素 耐药率
  • 简介:摘要铜绿假单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感染烧伤创面、褥疮、外伤创口及静脉曲张溃疡面等,可致创面难以愈合,甚至引起菌血症和败血症。配合应用中医药优势,选择中成药三黄散外用对铜绿假单有明显的抑菌作用(MIC<26.25mg/ml),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三黄散 铜绿假单胞菌 抑菌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铜绿假单制剂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恶性胸水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注药铜绿假单制剂,对照组30例注药顺铂+5-氟尿嘧啶,对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毒副作用方面,除治疗组中4例(13.3%)出现发热,6例(20%)出现胸痛,其他方面毒副作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铜绿假单制剂治疗恶性胸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恶性胸水 顺铂 氟尿嘧啶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近五年从临床各种标本分离出的铜绿假单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至2022年住院患者分离出的铜绿假单作为对象,药敏结果由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仪专家系统判定,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2018年到2022年临床微生物标本主要为痰、咽拭子、分泌物、血、胸腹水、尿、肺泡灌洗液。其送检标本数量逐年增加,铜绿假单检出例数也逐年增加,铜绿假单检出数量最多的科室为ICU。2020年起我院ICU患者数增加后铜绿假单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呈上升趋势。结论 铜绿假单耐药形势非常严峻,各临床科室应该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临床医生应该结合药敏报告和相关指南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且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建议增加培养送检频率,对铜绿假单药敏变化进行监测。多重耐药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变迁
  • 简介:以分离筛选、鉴定的假单为研究材料,提取假单的基因组为模板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的条件为94℃预变性4min,98℃变性10S,58℃退火1min,72℃延伸2min,35个循环,72℃复性10min。用试剂盒回收PCR产物,以PGEM—TEasyVector为载体。产生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E’coli)JM109细胞中,于LB平板上进行蓝白筛选阳性克隆。提取阳性克隆的质粒,电泳筛选滞后质粒,EcoRⅠ酶切验证后进行测序,检测弹性蛋白酶基因在JM109Ecoli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表明:PCR扩增出1,67kh的基因片段。并成功克隆在EcoliJM109细胞中:挑取白斑提取的质粒,检测有滞后质粒,EcoRⅠ酶切检测到3.0kh的载体和1,67kb的基因片段;以滞后质粒为模板再次进行PCR扩增,扩增出1.67kb基因片段。证明该质粒为重组质粒,经上海博亚生物技术公司测序为1.67kh的基因片段。并在EcoliJM109细胞中表达。

  • 标签: 胞外弹性蛋白酶 基因克隆 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感染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分析ICU确诊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感染性肺炎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研究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阿米卡星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呼吸、脉搏、血压以及体温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2d、7d、14d、21d的PCT值、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肺炎患者,临床应选择联合方案治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环丙沙星治疗效果优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

  • 标签: ICU感染 多重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
  • 简介:摘要铜绿假单(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难点在于其易形成生物被膜和耐药。本文探讨了PA治疗中三方面的问题:(1)PA肺炎、支气管扩张症合并PA感染等急、慢性PA感染的治疗目标和策略;(2)基于抗菌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优化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3)气道廓清、抗生物被膜等非抗菌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铜绿假单是导致结构性肺疾病患者发生慢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在此类疾病进展恶化的机制中,慢性铜绿假单感染可能既是结果又是原因,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与不良预后有密切关系。加强下呼吸道慢性铜绿假单感染的防治对于提高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工作中要注意下呼吸道慢性铜绿假单感染的管理策略与急性感染治疗思路的区别,在积极控制感染的同时,还要重视其他综合防治措施,以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不同药物治疗多重耐药铜绿假单细胞均的对比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多重铜绿假单呼吸道感染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参照组(n=39)和观察组(n=39)。行头孢哌酮、阿米卡星联合治疗参照组,行头孢哌酮、磷霉素联合治疗观察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给予重耐药铜绿假单茵感染患者行头孢哌酮、阿米卡星联合治疗,其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阿米卡星 磷霉素
  • 简介:摘要对30例脑外科住院患者行气管切开后并发呼吸系统铜绿假单感染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本组28例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恢复较好;我们认为对气管切开后并发呼吸系统铜绿假单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气管切开患者 铜绿假单胞菌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铜绿假单是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并且此类细菌很容易对目前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和消毒剂产生耐受。本研究探讨铜绿假单对临床常用碘伏消毒液、含氯泡腾片、免洗手消毒液3种消毒剂的敏感性。方法本次标本主要来自我院2014年3-9月期间临床分离菌株铜绿假单46株,进行了3种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结果研究发现,碘伏、葡萄糖酸氯己定溶液、含氯消毒剂对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的杀菌效果无差异;含氯消毒剂杀菌浓度在62.5mg/L对所有标本的铜绿假单无杀菌效果。结论严格按消毒剂说明使用,对铜绿假单杀菌效果有效,为医院实施消毒措施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消毒剂 定量杀菌试验
  • 简介:摘要铜绿假单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它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菌。患重病的患者,以及在手术后或者治疗后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容易感染铜绿假单。铜绿假单会引起手术后的伤口感染,可进行血腥传播,而引发菌血症和败血症。烧伤后感染可致其死亡。铜绿假单普遍存在,而在潮湿环境下尤甚。在呼吸科重症监护室内,铜绿假单可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其主要发生在衰弱活免疫受损的住院病人身上,若住院病人口咽部有绿脓杆菌和其他革兰氏阴性共同繁殖,则气管插管、切开或间歇性正压呼吸可引起肺部感染。本文主要针对呼吸科重症监护室内铜绿假单感染进行研究,分析其原因,并加以预防。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呼吸科重症监护室 感染
  • 简介:摘要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115株铜绿假单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以及耐药趋势,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感染提供参考。方法用合肥恒星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检测115株铜绿假单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1358份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115株铜绿假单,铜绿假单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及环丙沙星的敏感率较高,而对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抗生素已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而且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比例也日渐增高。结论近年来,铜绿假单的分离率已经很高,多重耐药日趋增多,耐药机制复杂。因此,加强铜绿假单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监测可为临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学,尽量减少临床经验用药,避免盲目和滥用抗生素。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药敏试验 耐药趋势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近十一年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对环丙沙星累积MIC值分布变迁情况,为临床的抗感染与治疗提供鉴见。方法用WHONET5软件统计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11年铜绿假单临床分离菌株,用bioLIAISON统计分析环丙沙星累积MIC值分布变迁情况。结果铜绿假单分离率逐年上升,从2002年1.05%到2012年1.65%。环丙沙星累积MIC值从2002年到2012年向高值漂移。结论铜绿假单的临床分离率在逐年上升,且耐药率呈整体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耐药性已经非常重要。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分离率 环丙沙星 累积MIC
  • 简介:目的:分析铜绿假单的耐药性与耐药趋势。方法:按标准要求分离用半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共分离出63株铜绿假单。其中对20种抗菌药物活性较好的是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头吡肟,耐药率为:7.0%、15.0%、17.0%,耐药率较高的是阿莫西林88.0%、头西丁86.0%、复方新诺明83.0%,其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从77.O%升至88.O%,同期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从59.2%升至83.0%。β-内酰胺类抗生素、哌拉西林耐药率有下降趋势,从57.3%降至47.0%。结论:监测显示铜绿假单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物保持较好的敏感性。但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高于国家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BRSSG),加强对铜绿假单耐药率有计划的连续监测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药物敏感性测定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铜绿假单感染及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控制PA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入住ICU的感染患者204例,分为PA感染组和非PA感染组,各组患者102例,分析PA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ICUPA发生率为8.2%,病死率为32.4%.102例PA感染患者与102例非PA感染患者相比,PA感染患者病死率要高于非PA患者(P<0.05),双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入ICUAPACHEII评分、住ICU天数、是否合并其他细菌、呼吸机使用时间为PA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高龄、病情重、住ICU时间长、机械通气时间较长及混合感染是ICU患者P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关键词铜绿假单;医院获得性感染;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58-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铜绿假单感染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提供合理的用药依据。方法细菌鉴定按常规方法培养分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应用M-H培养基,以K-B纸片法进行11种抗菌药物的监测,结果判读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NCCLS)制定指南进行试验质量控制。结果所分离的144株铜绿假单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主要分布科室内科明显大于外科,呼吸科居多,占到69%。对铜绿假单的耐药性<30%的抗生素有头孢曲松(CRO)亚胺培南(IPM),对妥布霉素(TOB)氨曲南(ATM)的耐药率高达53.8%和64.0%。结论铜绿假单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临床用药要严格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不要盲目滥用抗生素。监测铜绿假单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感染 分布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