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生态学是19世纪由德国的生物学家海克尔(Haeckel)首先提出来的.他把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定义为生态学(ecology).生态学为人们所熟悉,不过是近二三十年的事.微生态学是生态学向微观层次深入研究而发展起来的.

  • 标签: 肠道菌群 动力学 生理作用 微生态制剂 胃肠道微生态 胃肠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右心室不同部位置入主动电极的各项参数,研究主动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需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分别为右心室流出道组(RVOT)、右心室流入道组(RvIS)、右心室心尖部组(RVA)三组,于术中应用主动螺旋电极选择不同部位主动置入,于置入术中、术后2周、术后3个月采用起搏器程控仪测试各组电极阈值、阻抗参数。结果三组心室主动电极阈值比较结果为术后F=0.56,P=0,57;术后2周F=1.08,P=0.34:术后3个月F=0.85,P=0.43,均无统计学差异;三组心室主动电极阻抗比较结果为术后F=2.64,P=0.08;术后2周F=I.63,P=0.20;术后3个月F=2.80,P=0.07,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主动螺旋电极行RVOT、RVIS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心脏起搏 人工 生理性起搏 右心室流出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经胸壁心脏起搏术常被用于紧急治疗心律失常或心脏停搏,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常与除颤器配套使用。自1995年10月~2000年6月,我科对10例心肺复苏患者在抢救中应用了CodeMasterXL除颤起搏监护仪,施行了经胸壁的心脏起搏术,心脏复律效果满意,现就有关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心脏 起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散点图在动态心电图中分析起搏器的功能状态。方法选择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10月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后做动态心电图的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圳博英IS9001型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携带式记录盒,记录起搏器患者24 h心律、心率情况。先采用常规模块分析法分析45例起搏器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同样的病例再采用散点图分析法分析。结果常规模块分析发现低限频率次数[(40.83±20.22)次]、滞后频率次数[(1.74±0.96)次]、频率应答次数[(23.53±11.73)次]、起搏器异常状态次数[(0.37±0.16)次]。散点图分析发现低限频率次数[(367.45±94.36)次]、滞后频率次数[(54.21±23.85)次]、频率应答次数[(168.47±71.84)次]、起搏器异常状态次数[(1.74±0.46)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33、-2.867、-3.147、-1.201,均P<0.05)。结论散点图分析法分析起搏器的功能状态准确、有效,可以为临床安装起搏器的患者提供各项切实、有效的数据,并能发现各种起搏器的异常状态。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模块分析 散点图分析 低限频率 滞后频率 频率应答 起搏器异常起搏
  • 简介: 应用三腔起搏器治疗病窦以及同时有房室传导异常合并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患者6例,  1.术后快速心律失常的控制 4例患者DDD程控为AAT模式时均能下传到心室,  本文证实应用三腔起搏器治疗病窦并有房室传导异常合并房间阻滞的阵发房扑和房颤的患者是有效的

  • 标签: 临床应用 腔起搏器 起搏器临床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腋静脉途径行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需要心脏起搏治疗患者116例,将患者按照年龄和性别匹配后均分为腋静脉组(n=58)和锁骨下静脉组(n=58),由同一术者完成人工心脏起搏置入操作,记录以下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包括血管穿刺时间、血管穿刺成功率、电极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局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腋静脉途径和经锁骨下静脉途径的血管穿刺成功率[94.8%vs.96.6%,P〉0.05]、血管穿刺时间[(61±57)svs.(59±32)s,P〉0.05]、电极操作时间[(148±56)svs.(162±87)s,P〉0.05)]、X线曝光时间[(183±120)svs.(205±115)s,P〉0.05]及并发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腋静脉途径置入起搏电极安全可行,不增加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 人工起搏器 成功率 并发症发生率
  • 作者: 汤宝鹏 张澍 黄德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21
  • 出处:《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年第01期
  • 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起搏电生理科 新疆心电生理与心脏重塑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54,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本文评述了无导线起搏器在治疗心动过缓的研发历史及思路、适应证探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案,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心脏起搏器,人工 研发 适应证 问题 未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病历摘要患者张天安,男,71岁,干部。于2008年11月2日,于走路途中突然发生晕厥送我科治疗。患者劳力性心悸3年,加重一年,近一年来,反复发生晕厥,曾于外院诊断为“颈椎病、冠心病”。入院2小时前行走途中突然眩晕加重,意识丧失,跌倒在地,被他人发现,急诊入院,急诊科予以静脉注射“阿托品”1mg,送入我科。查体T35.5℃、R22次/分,P87次/分、Bp120/80mmHg。神清,抬入病房,自动体位,口唇发绀,颈软,双肺呼吸音清,心律不齐,可闻及频发期前收缩,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入院后心电监护示频发室早、短阵室速、窦性停博、心率34-147次/分,阵发性房颤。入院诊断心源性晕厥、冠心病、心律失常。住院后给予静滴“利多卡因”纠正室早、室速,同时作Hoite监测,心率34-142次/分、室早2172次/24小时、短阵室速81次/24小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螺旋电极在心室起搏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30例,将螺旋电极应用进心室起搏手术中,研究其效果。结果30例患者的起搏阈值,得到的结果为(0.61±0.14)V,P波振幅平均结果为(5.3±1.3)mV,R波振幅(12.4±1.8)mV,电极阻抗(532±160)ohm,都保持在正常水平,并根据6个月随访发现动态心电图均显示有效起搏,使用心脏二维超声以及胸片显示电极位置固定良好,未发生电极脱位现象。结论使用螺旋电极应用于心室起搏能够保证良好的电极定位成功率,可随意选择起搏定位点,起搏参数均保证在正常水平,操作安全、可靠性强。

  • 标签: 螺旋电极 心室起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的护理。方法选取2009~2011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126例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26例病人手术成功,2例出现并发症,采取对症处置,12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给与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护理 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所需要的材料依所选择的模式而不同,鉴于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采用经静脉内膜起搏,本文主要介绍此方面内容。要进行经静脉心内膜临时起搏术,需要准备心电图仪或监测仪、除颤器、急救药品、脉冲发生器、起搏电极(2极或4极)、16G或18G血管穿刺针、5F或6F动脉鞘管(带导引钢丝)、手术刀、缝合针及缝合线。一般应该尽可能在X线透视指导下进行操作。如果因为客观条件或是患者病情所限而无法在X线透视下施行,就应该尽量选用带飘浮球囊的临时起搏电极。

  • 标签: 球囊漂浮导管 X线 心脏临时起搏 植入
  • 简介:目的探讨在起搏器类的手术后,患者囊袋中出现积血症状的护理。方法2012年5月16日到2013年5月16日,我院对32例心脏有跳动故障的人员装置了起搏器,其中有2例囊袋中出现积血症状的患者。在这2例囊袋中出现积血症状的患者中,有1例男性患者囊袋中出现积血症状,有1例女性患者囊袋中出现积血症状,都上了一定的年纪,在68岁到86岁之间,他们囊袋中出现的积血的数量最少的有4.9毫升,囊袋中出现的积血的数量最多的有9.9毫升。在囊袋中有积压血液的现象的患者中,有1例心脏中发生病态窦房类的综合性病症,有1例的二度房室在心脏传导之中出现阻滞性的情形,此外,三度房室在心脏传导之中出现阻滞性的情形。这2例囊袋中出现积血症状的患者,凝血所用时间都很正常。在准备做装设起搏器类的手术时,一些类似波立维以及抗血小板的药物都已经停止使用。之后,用无菌注射器将囊袋之中所积压的血液抽到外部。最后,又针对囊袋之中积压有血液的现象制定了一套专用的护理方案,来辅助治疗囊袋中出现积血现象的患者。结果通过用穿刺的形式将患者囊袋中所积压的血液抽出,再结合对囊袋中积压有血液的患者采用专用的护理方案,这2例囊袋中已无积血现象,积血得到全部性的抽出。结论对于囊袋中有积血现象的患者,采用适当的穿刺抽血方法和专用的护理方案,可使囊袋中的积血消失。

  • 标签: 起搏器 患者护理 抽血 积血现象 囊袋积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装临时起搏器护理效果。方法:取15例安装临时起搏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发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安装临时起搏器,心脏起搏率、电极到位率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6.66%,护理满意率93.33%。结论:临时起搏器安装期间,重视护理配合,可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安装临时起搏器 护理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