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疏导联合丁螺环酮治疗老年焦虑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某院就诊的84例老年焦虑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心理疏导的方式,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心理疏导联合丁螺环酮的方式治疗。采用SCL90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同期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SCL90各个项目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心理疏导联合丁螺环酮治疗老年焦虑相比较单纯的心理疏导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强迫、精神病性方面的症状,对治疗老年焦虑疾病有良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心理干预 健康教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治疗抑郁伴发焦虑中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抑郁、焦虑评分变化、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抑郁、焦虑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均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抑郁伴发焦虑患者中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

  • 标签: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症 焦虑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女性更年期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更年期焦虑女性作为样本,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普唑仑治疗,对照组单独给药,干预组加强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评分(21.98±1.23)分、生活质量(97.65±1.96)分、满意度97.92%,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女性更年期焦虑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干预 健康教育 更年期焦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用于38例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冠心病合并焦虑治疗的患者38例,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9例,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9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间和发作次数明显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进行护理时,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更加显著,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能够得到较大的改善,心绞痛发病次数和发生时间明显减少,是一种理想的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护理措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冠心病合并焦虑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老年广泛性焦虑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92例本院自2016年10月—2017月10月收治的老年广泛性焦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研究组(n=46),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焦虑状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焦虑状评分对比显示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质量评分对比显示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对比显示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广泛性焦虑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既可改善患者焦虑状、改善睡眠质量,又可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广泛性焦虑症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米氮平联合rTMS治疗伴睡眠障碍的焦虑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结束治疗的伴睡眠障碍的焦虑患者中随机挑选6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米氮平治疗,观察组给予米氮平联合rTM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相关睡眠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32%(28/31)、77.41%(24/31),相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较单一治疗方法,米氮平与rTMS联合治疗伴睡眠障碍的焦虑患者的效果更明显,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调节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

  • 标签: 米氮平 rTMS 睡眠障碍 焦虑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丁螺环酮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焦虑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8例焦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照用药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用药后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为(5.3±3.1)分,低于对照组的(9.6±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低于对照组的20.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螺环酮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焦虑效果确切,治疗安全、有效,临床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焦虑症 丁螺环酮 帕罗西汀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曲唑酮与帕罗西汀治疗焦虑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收治焦虑睡眠障碍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接受曲唑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治疗4周和治疗6周后,PSQI量表和HAMA量表评分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睡眠障碍患者接受曲唑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有助于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曲唑酮 帕罗西汀 焦虑症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广泛性焦虑患者分别给予氟西汀与地西泮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老年广泛性焦虑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对照组给予西泮片口服治疗,对观察组给予氟西汀口服治疗,然后观察并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治疗期间的用药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前、治疗2、6和12周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氟西汀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地西泮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6.92%),且治疗后2、6和12周的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治疗老年焦虑患者的效果较地西泮好,可快速缓解焦虑状,且安全性较地西泮好。

  • 标签: 地西泮 氟西汀 老年患者 广泛性焦虑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心血管疾病同时合并有焦虑的病人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接受治疗的心血管同时合并有焦虑的病人148例作为本次的主体。依据病人的入院时间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病人74例。所有对照组病人全部通过西医实施治疗,而治疗组病人则通过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实施治疗,比较研究两组病人的焦虑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治疗组焦虑评分优于单一中医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心血管疾病同时合并有焦虑的病人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推广。

  • 标签: 中西医 心血管 焦虑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焦虑患者采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3例焦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不同疗法作依据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参照组(41例)。实验组患者施以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参照组患者施以常规疗法,观察比对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阳性项目数、抑郁症状、焦虑、恐惧、敌对性等因子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抑郁自我评估(44.30±6.26)分、焦虑自我评估(41.21±3.74)分;参照组抑郁自我评估(53.11±7.05)分、焦虑自我评估(51.48±6.59)分,实验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結论在对焦虑患者开展治疗工作时,建议选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可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症状的基础上,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焦虑症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广泛性焦虑患者病情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老年广泛性焦虑患者9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在护理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睡眠质量。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以及PSQI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后,干预组干预后上述睡眠质量评分降低更加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老年广泛性焦虑患者病情以及睡眠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 广泛性焦虑症 临床疗效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并焦虑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心血管科就诊心血管疾病并焦虑的患者208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进行控制,将就诊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常规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对比和焦虑量表检查。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第一周、第二周疗效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对照组第一周疗效总有效率97.12%,第二周98.08%;治疗组第一周疗效总有效率98.08%,第二周100%。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焦虑量表评分结果差异明显。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并焦虑临床有效率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生物反馈治疗在焦虑患者中的应用及可行性。方法选取老年精神科收治的100例焦虑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90项症状自我评估表各项指标如敌对性因子、恐惧、抑郁、焦虑状等评分均显著减少,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抑郁、焦虑等自我评估评分均显著减少,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在焦虑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既能显著改善患者各种症状,又能有效缓解或消除其焦虑、抑郁等。

  • 标签: 生物反馈治疗 焦虑症患者 应用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甲亢引起的失眠焦虑患者的价值。方法从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甲亢引起的失眠焦虑患者中抽取128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赛治治疗,在次基础上,常规组采用舒乐安定片治疗,治疗组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焦虑HAMA评分为(7.01±0.13)分,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评分为(1.36±0.23)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桃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甲亢引起的失眠焦虑患者的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甲亢 失眠焦虑症 治疗效果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纽曼系统模式在术后抑郁焦虑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术后老年抑郁焦虑患者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纽曼系统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抑郁和焦虑的改善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后的抑郁、焦虑评分,行纽曼系统模式护理的干预组的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纽曼系统模式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调查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结论应用纽曼系统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术后抑郁焦虑症状,缓解患者抑郁、焦虑心理,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纽曼系统模式 术后 老年 抑郁 焦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单用盐酸氟西汀或盐酸氟西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 (repetitive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 rTMS)治疗伴焦虑状失眠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38例伴有焦虑状的失眠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 51例 (rTMS联合盐酸氟西汀 )和对照组 (单用盐酸氟西汀 )51例,疗程 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iltonanxietyscale, HAMA)、汉密尔顿失眠量表 (Hamiltondepressionscale, HAMD)以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 (TESS)分别在基线、治疗后 2、 4、 8周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 HAMA、 HAMD评分时间主效应、组间主效应及 TE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盐酸氟西汀联合 rTMS治疗伴焦虑状失眠的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单用盐酸氟西汀。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失眠,焦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伴发焦虑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6例抑郁伴发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氟西韩振洋汀治疗,研究组予以草酸艾斯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w、2w、4w、6w时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评定疗效,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研究组(87.88%)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9.7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9.09%)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照组(36.36%),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伴发焦虑,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症 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