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nursingpathway,CNP)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是为具有特定诊断和治疗的患者群体制定的一种清晰明确的常规护理模式,是一种具有时间性和顺序性的整体服务计划,包含了质量保证、循证医学、护理学等多种专业的先进的管理思想与方法,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一类特殊患者所设定的工作路线图或表格[1]。让患者照此模式进行治疗和护理,

  • 标签: 胃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OverStitch缝合治疗经胃壁全层切除(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术后穿孔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行EFR,并在术后因穿孔接受OverStitch缝合创面的患者资料,观察患者中和术后并发症、手术总时间、缝合时间、术后(1、2、24 h)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共纳入5例患者,其中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63.20岁。病灶平均直径1.70 cm,胃底2例、胃体3例,剥离后的创面平均直径4.30 cm;手术总时间平均91.40 min,平均缝合时间11.60 min,每例患者均只使用1根缝合线;术后2 h腹痛评分最高(3.20分),其次为术后1 h(2.20分)和24 h(1.20分);术后平均住院2.40 d;平均随访6.25个月,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患者满意度评分平均9.00分。结论OverStitch缝合治疗EFR术后黏膜穿孔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胃肠内窥镜 内镜下胃壁全层切除术 穿孔 OverStitch缝合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在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改良化的黏膜切除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结直肠息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高频电凝切除的为对照组,研究组对患者使用改良黏膜切除。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指标、不良反应率、标本回收率和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指标、不良反应率、标本回收率和复发率优于对照组,均(P

  • 标签: 改良内镜黏膜切除术 高频电凝切除术 结直肠息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吻合器黏膜环切(PPH)治疗大肠平坦型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大肠平坦型肿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即PPH组采用PPH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分段外剥治疗。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吻合器黏膜环切(PPH)治疗大肠平坦型肿瘤确切,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 标签: 内窥镜 黏膜环切术 大肠平坦型肿瘤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黏膜切除治疗胃肠道息肉样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0月~2022年5月间医院接诊的100例胃肠道息肉样病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电凝切除组,50例)和观察组(黏膜切除组,50例)。经相同时间后,调查两组患者的免疫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患者对于疗效的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CD3+、IgG水平更高,IL-6、IL-8水平更低(P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胃肠道息肉样病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胃息肉患者实施黏膜切除,采用临床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抽取自2020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45例胃息肉患者进行对比分析,随机平均分为分析组(n=23)和对照组(n=22)进行比较,分析组患者给予临床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比较,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比分析组差,数据差异突出,P<0.05;二组满意度比较,分析组护理满意度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68.18%,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胃息肉黏膜切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积极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患者也比较认可,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胃息肉 综合护理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结肠息肉黏膜切除患者需要长期护理,本文对延续性护理的具体效用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确诊并且收治的12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将其视为本文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我院行内黏膜切除。后续依照对照分析原则,随即将其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自60例观察对象。对照组行我院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之上行延续性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本文实施延续性护理的观察组中的结肠息肉黏膜切除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低,3.33%远远低于对照组的13.33%,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结肠息肉黏膜切除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充分契合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可有效降低患者不同并发症发生概率,进而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结肠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护理效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黏膜切除与高频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结肠息肉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名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 EMR技术、高频电切技术。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手术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息肉患者进行内黏膜切除治疗,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较为简便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内镜黏膜切除术 高频电切术 消化道 无蒂息肉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切除治疗消化黏膜肿物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近5年来我院就诊的消化黏膜肿物的60例患者。采用超声对病变进行确诊后行内消化黏膜切除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60例患者中食管黏膜肿物18例(30%),胃黏膜肿物30例(50%),十二指肠黏膜肿物12例(20%)。所有患者都进行内黏膜切除治疗,60例患者黏膜肿物切除成功54例(90%),6例患者没有切除干净。所有患者在术后均未发生严重感染、出血等并发症,2例患者出现穿孔。结论对消化黏膜肿物进行内切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 标签: 内镜 黏膜肿物 黏膜切除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消化黏膜剥离的临床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近一年在我院接受消化黏膜剥离治疗的88例患者,按照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配合,实验组予以全程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在,经统计P<0.05。结论在消化黏膜剥离中,实施全程护理配合效果理想,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手术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消化内镜 黏膜剥离术 护理配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息肉切除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78例行内肠息肉切除为研究对象,随机将 7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 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策干预,而研究组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行内肠息肉切除患者中应用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

  • 标签: 优质护理 肠息肉切除术 内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黏膜切除(EMR)与高频电切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抽取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EMR手术方案治疗,对照组行内高频电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临床总有效率、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中出血、术后出血、穿孔、切口过深为2、1、1、1例,对照组中出血、术后出血、穿孔、切口过深为8、2、3、6例。两组术后出血、穿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出血、切口过深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R对结肠息肉患者实施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且安全性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高频电切术 结肠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消化道息肉电切除的护理配合和效果。方法:将我院100例进行消化消化道息肉电切除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程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化消化道息肉电切除中通过全程护理配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明显。

  • 标签: 消化内镜 消化道息肉 电切除术 全程护理 护理配合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为消化消化道息肉电切除提供的护理措施。方法 用2020年3月-2021年3月院内需进行消化消化道息肉电切除的64例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32例。参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综合护理,比较相关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参照组的相关情况比观察组差,有差异(P

  • 标签: 消化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电切除术 综合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消化道息肉电切除的有效护理配合措施。方法:2021年3月-2022年2月本科接诊消化消化道息肉电切除病人76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从并发症上看,试验组发生率0.0%,和对照组13.16%相比更低(P<0.05)。从住院时间上看,试验组(3.42±0.53)d,和对照组(4.86±0.64)d相比更短(P<0.05)。结论:消化消化道息肉电切除用综合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

  • 标签: 消化道息肉 护理配合 住院时间 消化内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消化消化道息肉电切除的护理配合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消化消化道息肉电切除的患者80例,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消化消化道息肉切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消化道息肉切除 综合护理 消化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圈套器预切开后再行内黏膜切除(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食管黏膜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消化镜中心86例行EMR治疗的食管黏膜良性肿瘤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圈套器环周预切开后EMR治疗的45例纳入观察组,采用传统EMR治疗的41例纳入对照组,主要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一次性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观察组为(10.20±2.42)min,对照组为(10.46±4.02)min(t=0.11,P=0.93);一次性完整切除率观察组为100.0%(45/45),对照组为87.8%(36/41)(χ2=5.830, P=0.02)。2组均未发生术后出血、发热、穿孔、狭窄,观察组发生术后胸痛2例(4.4%,2/45),对照组发生术后胸痛2例(4.9%,2/41)(χ2=0.001, P=0.99)。结论圈套器预切开后EMR治疗食管黏膜良性肿瘤安全有效,在一次性切除方面较传统EMR更具优势。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圈套器预切开 食管良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