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董芳芬 戴立言 黄妙云 翁星 江柳清 徐本华 李小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 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中心,福州 350122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放疗科,福州 35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疗科 20002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放疗科,福州 350001,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 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中心,福州 350122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放疗科,福州 350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表铅点标记辅助iSCOUT图像引导定位系统在乳腺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监测及校正的应用价值,并计算PTV外放边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调强放疗的25例患者,利用体表铅点标记辅助iSCOUT系统基于金标配准算法进行图像引导定位,分别记录3个平移方向左右(x)、头脚(y)和腹背(z)的初始摆位误差以及图像引导校正后的残余误差统计分析,进一步比较图像引导校正前后误差对计划剂量的影响,最后计算合理的计划靶体积(PTV)外放边界。结果25例患者在体表铅点标记辅助iSCOUT图像引导定位下进行150次摆位验证,x、y、z轴向残余摆位误差绝对值分别为(1.53±0.96)、(1.30±0.99)、(1.34±0.92) mm,均小于初始误差值的(2.63±2.12)、(2.41±2.45)、(3.07±2.77) mm (P<0.001)。残余误差导致的剂量偏差百分比也比初始误差的小,在PTV的D98%、D2%、Dmax,心脏Dmax、健侧乳腺Dmax、患侧肺及双肺Dmean等具有显著差异,与原计划偏差百分比分别由2.18%、3.19%、10.66%、8.75%、48.21%、10.50%、3.66%降低到0.38%、0.23%、2.31%、0.04%、13.78%、6.35%、0.41%(P<0.05)。图像引导后PTV外放边界估算得x、y、z轴向外放边界分别为1.87、1.75、1.69 mm。结论体表铅点标记辅助iSCOUT图像引导定位系统在乳腺癌放疗体位验证及校正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和应用价值,且为临床PTV外放边界提供新的参考。

  • 标签: 体表铅点标记 iSCOUT系统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摆位误差 外放边界
  • 简介:摘要胃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多数患者诊断时已处于进展期,放疗是多学科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胃癌放疗指南》由来自代表国内胃癌治疗领先水平的22家医院的放疗科、外科、内科、影像科的35位专家共同编写完成。作为中国首部胃癌放疗指南,将为我国胃癌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将会造福广大胃癌患者并促进学科的发展。

  • 标签: 胃肿瘤/放射疗法 临床指南
  • 简介:摘要常规放疗计划设计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需要在计划优化中不断调整参数来寻找最优计划。此外,计划设计者之间的经验差异、投入计划设计的时间以及医疗机构的执行标准都会影响计划质量,从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预后。近年来自动计划发展迅速,自动计划能够在保证计划质量前提下提升计划设计效率。当前已有一些方法致力于放疗计划设计的自动化,如Eclipse和Pinnacle商用治疗计划系统中的Rapid Plan和Auto-Planning功能,也有研究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剂量预测以实现自动计划。本文对现有的放疗自动计划研究做一综述,介绍各类自动计划方法的实现原理、临床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 标签: 放射治疗 自动计划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头颈部腺样囊性癌是一类具有侵袭性的头颈部少见恶性肿瘤。由于发病率低,缺乏随机对照研究,其证据来源主要为回顾性研究和基于人群的注册性研究。对于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治疗,目前主流推荐是手术加术后,不可手术者采用根治性放疗。但因回顾性研究的异质性较大,在治疗上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就放疗在头颈部腺样囊性癌治疗中的价值、放疗靶区、放疗剂量、分割模式、放疗新技术以及联合其他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从而为今后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腺样囊性癌 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射波刀、螺旋断层治疗(Tomo)、Edge加速器、Trilogy加速器和伽马刀5种设备在胰腺癌立体定向放疗中剂量学上的优劣。方法回顾分析10例射波刀治疗的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别由5家单位5种设备按照统一计划设计要求进行计划设计。完成后的计划统一导入MIM软件平台提取评估参数。主要参数包括计划靶区的Dmin、Dmean、Dmax、适形指数(CI和nCI)、均匀指数(HI)、梯度指数(GI)、覆盖率和胃肠Dmax及体积剂量等。结果Trilogy获得最优CI和nCI (P<0.001);伽马刀HI最差(P<0.001);GI射波刀最优,伽马刀次之,Tomo和Edge相对最弱(P<0.001);Edge加速器和Trilogy加速器获得最大PTV Dmin值,射波刀和Tomo组获得较小PTV Dmin值(P<0.001);伽马刀组获得了最大的PTV Dmax、Dmean(P<0.001)。危及器官方面,射波刀组获得最低的空回肠Dmax及D5cm3(P<0.001)、胃Dmax(P=0.003)、十二指肠Dmax(P=0.001)、D5cm3(P<0.001)及D10cm3(P=0.005)、脊髓Dmax及D0.35cm3(P<0.001);伽马刀组空回肠Dmax最大;Edge加速器组十二指肠D5cm3最高(P<0.001);Tomo组脊髓Dmax及D0.35cm3最高(P<0.001)。结论5种放疗设备均能很好地完成满足临床要求的胰腺癌立体定向放疗计划。射波刀和伽马刀拥有更优的剂量跌落梯度,Trilogy加速器和Edge加速器拥有更优的靶区适形性,射波刀胃肠道剂量保护相对更优。

  • 标签: 射波刀 螺旋断层疗法 直线加速器 伽马刀 剂量分布 胰腺肿瘤/体部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食管癌放疗患者实施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技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74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食管癌放疗予以项目研究,选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分组方法是抽签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一组归入37例。参照组应用5野静态调强放疗技术治疗、实验组应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技术治疗,分析两组方案的临床指标、Gamma通过情况。结果:(1)食管癌放疗患者均匀性指数具有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食管癌放疗患者经由治疗后,与参照组的患者治疗后进行对比,其适形指数、总机器跳数较低、有效治疗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的食管癌放疗患者经由治疗后(97.30%),与参照组的患者治疗后进行对比(94.59%),其Gamma通过率具有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食管癌患者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技术治疗效果确切,其适形性较高,能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

  • 标签: 食管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技术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癌适形调强放疗根治性放疗的临床效果和预后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30例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宫颈癌适形调强放疗根治性放疗治疗,对所有患者3年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3年生存率是60.00%;并发症:放射性直肠炎、下肢水肿和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分别是13.33%、10%与6.66%。结论 宫颈癌临床治疗过程中,结合宫颈癌适形调强放疗根治性放疗方法不仅能够增加患者生存时间,而且能够尽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与推广。

  • 标签: 宫颈癌 适形调强放疗(IMRT)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者86例筛选产生于我院2020年8至12月接受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之中,按患者就诊奇偶号均分为两组,其中43例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为一组,称之对照组,另43例在其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划至另一组,称之为联合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低于联合组各项评分,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疗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对患者实施术前乳腺磁共振检查与术后三维放疗综合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需要选取乳腺癌保乳患者,病例数64例,纳入时间段2020年3月~2020年7月。为了提升研究效果,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32例)与对照组(n=32例),组别不同运用的治疗对策不同,对照组乳腺癌保乳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与B超检查,观察组乳腺癌保乳患者运用术前乳腺磁共振检查与术后三维放疗,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患者疾病治疗效果与额外病变检出数目。结果:观察组乳腺癌保乳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乳腺癌保乳患者运用术前乳腺磁共振检查与术后三维放疗综合治疗可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乳腺磁共振检查 术后三维放疗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放疗与手术、系统治疗联合明显改善了患者预后,部分长期存活患者被诊断为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如乳腺癌、食管癌、直肠癌、膀胱癌、肉瘤等。本文主要对放疗诱发第二原发肿瘤的剂量效应关系、潜伏期、影响因素、诊断、治疗、预后等内容进行阐述。

  • 标签: 辐射诱导 放射治疗 第二原发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引导的Unity放疗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临床试验入选24例患者,按治疗部位分为头颈组、胸腹组、盆腔组、脊柱组和肢体组,总共384个治疗分次。在无外置激光的情况下进行摆位,统计在线治疗流程中不同阶段所需时间和每个分次的配准误差。每周利用MR几何形变模体检测MR图像几何形变大小。并利用ArcCheck对参考计划、在线计划及离线计划进行剂量验证。结果头颈组、胸腹组、盆腔组、肢体组、脊柱组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29.1、27.6、26.6、25.6、32.0 min。5个组左右、上下、前后方向平均摆位误差分别为头颈组(0.08±0.06)、(0.16±0.13)、(0.08±0.05) cm,胸腹组(0.23±0.18)、(0.50±0.47)、(0.12±0.1) cm,盆腔组(0.25±0.19)、(0.32±0.25)、(0.11±0.09) cm,肢体组(0.46±0.38)、(0.26±0.26)、(0.13±0.07) cm,脊柱组(0.33±0.30)、(0.34±0.23)、(0.08±0.06) cm。在中心区域MR几何形变大小在0.3 mm以内,直径500 mm的球体区域内形变大小在2.1 mm内。所有参考计划、在线计划、离线计划平均γ通过率分别为97.92%、97.84%、94.58%。结论MR引导放疗具有较大临床应用潜力,但MR引导的Unity放疗系统流程较为复杂,各部门的协同性对治疗的影响较大,还需进一步优化。

  • 标签: 摆位误差 恶性肿瘤/MR引导放射疗法 Unity加速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4D剂量分布,探究呼吸运动对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滑窗调强放疗(SW-IMRT)的计划剂量分布的影响,评估在4D剂量模式下呼吸运动引起剂量误差的大小。方法使用动态胸部模体(CIRS-008A),设定振幅分别为5、10 mm的cos4(x)和sin (x)波形的运动曲线。分别进行4DCT扫描,将最大密度投影(MIP)、平均密度投影(AIP)和10个相位图像发送到计划系统,用于设计3DCRT和滑窗IMRT计划及剂量计算。将AIP计划复制到10个时相,把所有相位的剂量配准并叠加到参考相位,创建得到4D累积剂量分布。利用免冲洗胶片(EBT2)、光释光检测器(OSLD)对计划的平面剂量、点绝对剂量进行分析。结果3DCRT和滑窗IMRT的预期4D累积剂量与EBT2测量剂量在3%/3 mm误差标准下,对于不同呼吸模式的平均γ通过率分别为(98.8±0.78)%和(96.4±1.89)%,两者4D累积剂量分布与OSLD点绝对剂量在靶区内外区域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基于4DCT定位、4D累积剂量分布评估呼吸运动对放疗计划的影响是有必要的。在不同的呼吸模式下,3DCRT和滑窗IMRT计划实际测得的剂量和预期4D累积剂量显示结果相似。

  • 标签: 剂量验证 放射剂量测量 呼吸运动 计划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入组本院科室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共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实施调强放疗。比较两组中位生存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放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放疗效果、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强放疗对于宫颈癌的治疗效果优于三维适形放疗的效果,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可更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宫颈癌 生存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入组本院科室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共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实施调强放疗。比较两组中位生存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放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放疗效果、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强放疗对于宫颈癌的治疗效果优于三维适形放疗的效果,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可更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宫颈癌 生存时间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变化及其对放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1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患有颈部肿瘤的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放疗期间营养状况以及不良反应进行研究。结果:随着治疗的不断深入,患者自身的营养状况也会随之下降。患者在出现恶心、厌食、呕吐、口腔干燥等副作用在放疗 开始时有少量出现,在放疗的第四周逐渐加重。结论:颈部肿瘤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放疗期间普遍都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以及出现不良反应,所以给予患者营养干预非常重要。

  • 标签: 颈部肿瘤 放疗 营养状况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与调强放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NSCLC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调强放疗组(56例)与3D-CRT组(56例)。3D-CRT组采用3D-CRT,调强放疗组采用调强放疗。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靶区剂量、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CYFRA21-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125(CEA125)]、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3+、CD8+)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调强放疗组疾病控制率(69.64%,39/56)高于3D-CRT组(46.43%,26/56),P<0.05。调强放疗组适形数值、靶区数值高于3D-CRT组(P<0.05)。治疗后,调强放疗组血清CYFRA21-1、VEGF、CA125低于3D-CRT组(P<0.05)。治疗后,调强放疗组CD3+高于3D-CRT组,CD8+低于3D-CRT组(P<0.05)。调强放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7/56)低于3D-CRT组(30.36%,17/56),P<0.05。结论与3D-CRT相比,调强放疗应用于老年NSCLC患者治疗中,可改善免疫功能,增加靶区剂量,下调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疾病控制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人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食管癌治疗中应用三维实行放疗与调强适形放疗物理计划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60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中80例患者分为甲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剩余患者命名为乙组(给予调强放疗物理计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防照射区放疗情况与肿瘤区放疗情况。结果:乙组的预防照射区放疗情况与肿瘤区放疗情况显著优于甲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适形放疗物理计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光学体表引导放疗技术采用三维体表成像原理实时获取体表图像,通过与参考图像比较,可完成治疗前位置验证、治疗中实时监控和门控治疗等功能。它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技术,其临床应用主要包括颅内、头颈、胸腹部、乳腺、四肢以及儿童肿瘤的治疗,应用研究进展包括更少体表标记、更少束缚固定、更安全碰撞预测和更准确实时追踪方面。

  • 标签: 光学体表引导放疗 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