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保乳术加术后是早期乳腺癌标准治疗模式,术后瘤床勾画是保乳术后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临床上多依据患者手术记录、术前超声、术后瘢痕、瘤床银夹等常规方法来勾画瘤床,存在很多局限性。近年来,采用新型术腔填充物、术前/术后MRI与定位CT进行图像融合等方法勾画瘤床取得一定进展,未来有望解决术后瘤床缺乏勾画共识和标准的问题。

  • 标签: 乳房切除术,区段 放射疗法 磁共振成像 瘤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及根治性放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2019年收治老年食管癌患者,病例数100例,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术后)与治疗组(根治性放疗),各组5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发现,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高于治疗组发生率4%(P<0.05)。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治疗时,采取根治性放疗可以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老年食管癌 术后放疗 根治性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开展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运用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放疗副反应发生率为11.43%,对照组为34.29%,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为85.71%,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副反应的发生率并改善护患间的关系。

  • 标签: 乳腺癌 放疗 循证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期间所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护理患者中随机选取 70例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的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有患者 35例。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 94.29%与 74.29%,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皮肤损伤分级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 P< 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护理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以获得更佳临床效果,减轻对患者皮肤的损伤,获取较高护理满意度,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循证护理 乳腺癌 术后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调强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中所发挥的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7 年 4 月 ~2019 年 3 月诊治的乳腺癌患者 78 例作为治疗对象,患者均采用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接受放疗,将患者均分为研究组 39 例和对照组 39 例,研究组应用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技术进行放疗,对照组应用切线野三维适形技术进行放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计划靶区剂量参数。 结果: 研究组的均匀指数、适形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意义, P<0.05 。 结论: 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治疗中应用调强技术可使靶区的照射剂量均匀分布,保护重要器官,提升放疗安全性,值得应用。

  • 标签: 调强技术 乳腺癌根治术 术后放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肾母细胞瘤(WT)术后的不良反应和疗效。方法选取2005-2018年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116例术后的WT患儿(≤14岁),分析放疗不良反应和疗效。按照北美儿童肿瘤协作组(COG)标准指导放疗。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116例患儿中,大多数为非间变(94.8%)和局部Ⅲ期(87.1%),3年总生存(OS)、flank野内控制(LC)、腹盆腔内控制(AC)和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率分别为83.9%、78.2%、75.2%和82.8%。放疗中64例患儿(55.2%)出现1-2级胃肠道反应和1-4级骨髓抑制。仅5例(4.3%)患儿出现2级晚期不良反应。96例首程行瘤床放疗的患儿中,放疗与手术的中位间隔时间为1.2(0.5~7.1)个月;3年OS、LC、AC和DMFS率分别为88.1%、96.7%、92.7%和86.9%。肿瘤破裂却未行全腹全盆腔照射(WAI)的患儿腹盆腔内复发、远处转移及死亡风险有升高的趋势。复发来诊的20例患者首程均未行放疗,瘤床复发后放的患儿预后明显差于首程放疗,3年OS率分别为68.2%和88%(P=0.012),3年DMFS率分别为64.3%和86.9%(P=0.032)。结论按COG标准对肾母细胞瘤瘤床放疗耐受性和疗效均较好。瘤床复发后挽救疗效不佳。肿瘤破裂却未行WAI有增加腹盆腔内复发、远处转移及死亡风险的趋势。

  • 标签: 肾母细胞瘤/放射疗法 治疗结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乳腺癌术后提高了局部区域控制率和生存率。乳腺/胸壁和锁骨上下淋巴引流区是常见的照射部位,放疗时甲状腺会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长期生存患者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的风险。既往二维技术放疗无法评估甲状腺受照剂量,放疗诱发甲减很少受到关注。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技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增加,如何选择合适的放疗技术、如何对甲状腺进行剂量限制成为临床上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本综述系统性总结了放疗诱发甲减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和监测,以帮助临床医生在放疗技术选择和计划评估方面做出治疗决策。

  • 标签: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甲状腺功能减退
  • 简介:摘要:目的: 为接受乳腺癌手术的病人进行放疗,并在此过程中对其提供循证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近两年接收的乳腺癌病人作为抽选的总体样本,从中选取 100 位符合要求的病人以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病人均需要进行乳腺癌手术治疗,并在此之后进行放疗。根据一定的标准将这 100 位病人平均分成两个小组,即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区别在于护理方式的不同。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从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从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方面考虑,观察组要远低于对照组。计算护理前、后两组不良情绪评分,观察组组中前后对比效果明显;对照组组中前后对比无差异。结论:针对接受乳腺癌手术后的病人而言,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同时还能疏解其消极情绪,可以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乳腺癌患者 放疗
  • 简介:摘 要:目的 针对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 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 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生命质量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乳腺癌;放疗;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of breast cancer.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9, 50 cas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 of this study.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2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n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excellent rate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prognosi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hich has a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针对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 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 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生命质量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乳腺癌;放疗;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of breast cancer. Methods 50 cas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 of this study.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2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n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excellent rate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prognosi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hich has a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例喉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后出现广泛感染的诊疗过程并进行了文献复习,该患者术后后出现颈部软组织、咽旁间隙感染,后感染扩散至胸壁软组织、纵隔、胸腔及肺部,联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胸外科先后行颈部间隙切开引流、胸壁切开引流、胸腔穿刺引流、胸腔镜下纵隔引流等措施,协同重症医学科、感染科、临床药学科、内分泌科、营养科等多学科密切配合,经过77 d的积极治疗,救治成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低级别胶质瘤(LGG)患儿的临床特点,观察其术后生存状态及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7年间我院放疗科收治的27例年龄≤14岁的儿童LGG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5年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率,并对存活患儿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包括体重指数(BMI)、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角色担当的评估。结果27例患儿5年OS、PFS率分别为92%、87%。25例目前仍存活患儿进行BMI测定,结果显示1例患儿轻度消瘦,3例超重,21例正常。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定方面,WeeFIM量表总得分>108分21例,<90分4例。社会角色担当的评估方面,5例延迟入学≥2年,2例因跛行存在困难外,其余适应状况良好;其中7例患儿成绩较差,但交流无障碍。结论儿童LGG术后能取得较好的OS、PFS率;对于长期幸存患儿,少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生活质量下降,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下降。

  • 标签: 儿童低级别胶质瘤/放射疗法 生存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光学体表监测系统(OSMS)在乳腺癌术后患者放疗颈胸膜固定中的摆位流程,与传统体表标记线摆位方式的摆位精度及其计划靶区体积(PTV)外放边界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19年8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乳腺癌放疗的20例患者摆位数据,根据摆位方式分为OSMS摆位组和传统体表标记线摆位组,每组10例。通过锥形束CT(CBCT)刚性配准靶区微调后获取床左右(x轴向)、升降(y轴向)、进出(z轴向)、床旋转(Rtn)、进出倾斜(Pitch)、左右转动(Roll)配准误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分别统计误差绝对值和误差分布;最后由PTV外扩公式计算CTV-PTV外扩范围。结果OSMS组和传统体表标记线组6维度配准误差取绝对值后平均值依次为0.18和0.18 cm、0.12和0.13 cm、0.13和0.23 cm、0.55°和0.74°、0.63°和0.99°、0.67°和0.68°;标准差依次为0.13和0.12 cm、0.09和0.09 cm、0.11和0.16 cm、0.37°和0.55°、0.53°和0.65°、0.42°和0.55°。两组病例摆位误差在z和Pitch方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53、2.98,P<0.05),两组z方向误差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090,P<0.05)。OSMS组和传统体表标记线组x、y、z轴向CTV-PTV外放边界分别为0.28和0.26 cm、0.21和0.20 cm、0.24和0.35 cm。结论建立和应用OSMS引导乳腺癌术后患者摆位流程,其摆位精度整体优于传统体表标记线摆位方式,且在z、Pitch方向摆位精度提升显著,z方向PTV外扩边界明显缩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光学体表监测系统 摆位流程 摆位误差 外放边界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放疗技术的进步,术后在根治术后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地位受到重视。目前,由于缺乏大规模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术后的价值一直受到争议。大量回顾性研究证实术后疗效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有很强的相关性,本文对影响术后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探讨术后获益亚组人群,实现精准的术后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术后放射疗法 治疗结果 研究进展
  • 简介:[ 摘要 ] 目的: 乳腺癌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 综合护理的措施分析。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 至 2020 年 1 月 我院 接受放射治疗的 9 0 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5 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 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生活质量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乳腺癌不同重建方式术后的并发症、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寻求重建与放疗的最佳结合方式。方法收集2014-2019年肿瘤医院收治的105例乳腺癌重建术后病例。根据重建类型不同分为A组(自体重建组,54例)及B组(假体重建组,51例),B组根据重建时机不同分为B1组(一步法重建组,30例)及B2组(二步法重建组,21例)。比较A与B组、B1与B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BREAST-Q评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BREAST-Q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A组远期并发症和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1.9%∶37.3%,P<0.001和9.3%∶43.1%,P<0.001),A组社会心理健康和乳房满意度评分高于B组[71(15)∶66(22),P=0.027和53(8)∶53(8),P=0.032],B1与B2组并发症发生率和BREAST-Q评分均相近(均P>0.05)。乳房体积、并发症是BREAST-Q评分的预测因素(P<0.001、<0.001)。结论乳腺癌自体重建术后较假体重建而言并发症少,BREAST-Q评分部分较优;假体一步法与二步法重建术后的并发症及BREAST-Q结果相当;乳房较大或有并发症的患者BREAST-Q评分较低。

  • 标签: 乳腺重建/放射疗法 并发症 BREAST-Q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Warburg效应通路的分子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1, PDK1)、磷酸化的丙酮酸脱氢酶(phosphorylated Pyruvate dehydrogenase, p-PDH)和丙酮酸激酶M2型(Pyruvate kinase isozyme type M2, PKM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上述分子对宫颈癌预后和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2例接受根治性手术的宫颈癌患者原发灶组织中PDK1、p-PDH和PKM2的表达水平,其中63例接受术后,分别单独和联合分析三分子的表达对宫颈癌预后和术后疗效的影响。利用GEO数据集300例数据进行mRNA水平验证。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COX回归模型用于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PDK1和PDK1high/p-PDHhigh/PKM2high指标同时高表达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正相关(χ2=10.890、7.407,P<0.05)。PDK1high/p-PDHhigh/PKM2high、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和术后是影响总生存(OS)和无病生存(DFS)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DK1high/PDHhigh/PKM2high、FIGO分期和术后是影响OS和D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GEO数据集验证结果显示,PDK1high/PDHhigh/PKM2high是DFS的危险因素(P<0.05)。病理分型、盆腔淋巴结转移和PDK1high/p-PDHhigh/PKM2high是术后DFS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型和PDK1high/p-PDHhigh/PKM2high(P<0.05)是影响术后D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DK1high/p-PDHhigh/PKM2high亚型宫颈癌患者预后和术后无复发生存差,此亚型患者可能为Ⅰ~ⅡB期宫颈癌预后不良和术后易复发的高危人群,为宫颈癌的分层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宫颈癌 分子分型 预后 术后放疗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的疗效 。方法:抽取我 院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 60 例为研究对象, 30 例术后期间行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 30 例行个体化护理干预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程度 。 结果:实验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针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时予以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优化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 标签: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术后 放疗 个体化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智谋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喉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和疾病获益感的影响。方法将104例喉癌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头颈部肿瘤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智谋理论的干预方案。比较2组放疗前后患者疾病获益感量表得分、患者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得分和生化营养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放疗前,2组患者营养状况、疾病获益感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试验组患者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得分(6.14 ± 1.0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4 ± 1.50)分,体质量指数和疾病获益感中接受、世界观、个人成长、社会关系、健康行为等维度得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1.78 ± 2.08) kg/m2、(10.37 ± 2.35)分、(13.89 ± 2.83)分、(22.69 ± 5.40)分、(11.20 ± 1.75)分、(12.05 ± 2.35)分、(76.88 ± 7.21)分vs (20.81 ± 1.94) kg/m2、(8.20 ± 1.77)分、(12.35 ± 2.24)分、(20.35 ± 4.42)分、(10.23 ± 1.62)分、(9.98 ± 1.64)分、(67.48 ± 5.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355~7.076,均P<0.05)。结论基于智谋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改善喉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和提高患者疾病获益感。

  • 标签: 智谋理论 喉癌 放射治疗 疾病获益感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辅助治疗对脑肿瘤术后患者生命质量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2~4周开始接受常规放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HBO治疗(HBO治疗结束30 min后开始接受放疗)。记录治疗过程中放射性脑损伤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治疗前后分别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并检测外周血CD3+、CD4+、CD8+水平。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记录治疗后1年生存率,并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估其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放射性脑损伤并发症发生率(14.0%)显著低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CD4+/CD8+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同时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患者生存率(84.0%,42/50)明显高于对照组(66.0%,33/50)(P<0.05);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BO治疗可提高脑肿瘤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其生命质量。

  • 标签: 脑肿瘤 高压氧 免疫功能 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