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处理小体也称P小体(processing body,P-body)存在于细胞质中,为含有多种蛋白和RNA的胞浆复合物。P小体不仅在维持细胞生命周期、调节细胞正常活动上具有重要作用,还是机体免疫防御组成成分,感染时起着抗病毒的功能。病毒感染时,一些P小体组分单独作用于病毒,并且通过多种机制抑制病毒复制。然而,病毒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也衍生出了对抗机体防御的相应策略,如降解P小体成分,干扰P小体关键成分作用,改变P小体成分。文章对P小体组成、功能、抗病毒机制以及病毒的应对措施等作一综述,旨在进一步阐释病毒感染与P小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调控。

  • 标签: 处理小体 抗病毒作用 病毒复制
  • 作者: 王祥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宣汉县第三人民医院王祥病毒感染在临床感染性疾病中非常常见,较一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类疾病的治疗难度更大,对患者健康的危害后果更严重,甚至有的病毒感染,如艾滋病毒感染、狂犬病毒感染属于难治性疾病,致死率极高。目前,控制病毒感染的总体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治效果的监督、管理,除了依赖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外,离不开实验室的检测分析手段,因而了解相关检测方法及防治原则,在病毒感染的预防、控制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EBV感染的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确诊EBV感染的79例儿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B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状有发热94.9%,咽痛73.42%,淋巴结肿大35.4%,咳嗽50.6%,肝肿大10.13%,皮疹12.66%,其他还包括腹痛、腹泻、头痛、眼结膜充血等。实验室检查肝脏、心肌受损率高。结论儿童EBV感染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多个系统,以呼吸系统为主,大多预后良好。

  • 标签: EBV感染 儿童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我院120例EB病毒(EBV)感染儿童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特点,探讨其在EBV感染儿童意义,为临床早发现,早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诊断EBV感染的患儿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对符合传染性单核细胞(IM)与非典型EBV感染患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B病毒感染患儿发热97例(82%)、咽峡炎114例(95%)、咽部白膜38例(31.67%)、颈部淋巴结肿大102例(85%)、外周血淋巴细胞异常104例(86.7%)86.7%、外周血异淋巴细胞异常37例(30.8%)。IM中发热71例(93.4%)、非典型EBV感染发热26例(59.1%)、IM中咽峡炎75例(98.6%)、非典型EBV感染39例(89.4%)IM中颈部淋巴结肿大70例(92.1%)非典型EBV感染32例(73.6%)。结论EBV感染患儿多以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肿大及血液淋巴细胞增高为各种突出表现。其中IM和 非典型EBV感染在发热,咽峡炎等表现无差别。

  • 标签: [] EB病毒感染 IM 非典型EBV感染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EB病毒(EBV)感染的临床表现特点,提高对EBV感染的认识。方法对218例经实验室确定为EBV感染的住院患儿,回顾性分析临床症状、疾病诊断和治疗转归。结果EBV感染患儿起病症状不一,症状以支气管肺炎多见62例(28.44%),其他依次为支气管炎42例(19.27%)上呼吸道感染31例(14.22%)发热22例(10.09%)肺炎18例(8.26%)惊厥15例(6.88%)急性喉炎11例(5.05%)急性肝炎7例(3.21%)淋巴肿大6例(2.75%)猩红热4例(1.83%)。结论儿童EB病毒感染症状多样,累及系统多,临床医生应综合分析,及早作相应的检查减少误诊率,并进行合理治疗。

  • 标签: EB病毒 儿童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时期重要的疾病之一,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新型检测手段的发展,突显以家庭为中心的医疗护理理念和改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访问政策,新生儿呼吸道病毒感染受到更广泛的关注。新生儿呼吸道病毒感染具有临床特征不典型、易混合细菌感染、检测阳性率低且多数无特异性治疗等特点,重症感染可引起近远期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因此,早期识别呼吸道病毒感染,防控其在新生儿病房的播散十分重要。本文将从新生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易感因素、常见病原体、检测手段及管理防控这4个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道病毒 病毒检测 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临床情况,并进行深入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收治的小儿EB病毒感染患儿,共计240例,研究开始于2020年3月,结束于2021年3月,研究期间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此过程中对EB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并进行实验室检验,统计检验结果,主要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外的其他系统疾病。结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支原体肺炎、重症肝炎、病毒性心肌炎、脓毒症、手足口病、血小板减少症、病毒性脑炎、疱疹性咽峡炎、急性扁桃体炎、川崎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婴儿肝炎综合征、嗜血细胞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幼儿特发性关节炎、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症、胚胎型横纹肌肉瘤、渗出性多形性红斑、骨嗜酸性肉芽肿和神经损伤等分别有59例、46例、31例、29例、12例、11例、11例、7例、5例、5例、4例、4例、3例、3例、2例、2例、2例、1例、1例、1例、1例。在EB病毒感染中主要感染性疾病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且学龄期小儿和幼儿期小儿是该病的发生的主要群体,同时许多患儿具有眼睑浮肿、鼻塞是此类感染性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结论:许多疾病与EB病毒感染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其是导致小儿EB病毒感染的重要因素,因此临床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够改善临床情况。

  • 标签: 小儿EB病毒 病毒感染 相关研究
  • 简介:眼内病毒感染多由疱疹病毒家族导致。在免疫功能正常者中,以病毒性前葡萄膜炎与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较为常见。对免疫功能低下者,有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及进行性外层视网膜坏死,两者均发生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后期。其他非AIDS患者,如白血病、器官移植、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亦可发生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本文结合文献分别对上述眼内病毒感染性疾病进行叙述。

  • 标签: 疱疹病毒 病毒性前葡萄膜炎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1期
  • 机构: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在著名国际期刊《自然医学》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慢性病毒感染如HIV等会导致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功能衰退,在这个过程中前列腺素E2(PGE2)相关信号通路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因此,抑制PEG2或是治疗慢性病毒感染的一种有效手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毒感染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饮食疗法和液体疗法。结果本病患者30例经过治疗痊愈。结论目前针对病毒性腹泻的治疗,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以饮食疗法和液体疗法等对症治疗为主。

  • 标签: 病毒性感染腹泻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呼吸道病毒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病原。病毒感染全年龄段均可发病,以年幼儿童为高发人群。大多数病毒感染预后良好,特殊病毒仍对患儿健康造成较大危害。呼吸道病毒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广谱抗病毒药、直接针对病毒复制周期的药物、减弱炎症反应药物、抗病毒纳米药物等。新的抗病毒药物开发迫在眉睫。探索临床已知药物的新用途也是有效的方法。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治疗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 标签: 儿童 呼吸道病毒 治疗
  • 简介:摘要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属于最近被定义的肺病毒科家族正肺病毒属。这是一种负单链RNA病毒,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流行,通常在温带气候的冬季和热带气候的雨季呈高峰。尽管会有区域差异,但该病毒的两种基因型(A型和B型)中的一种通常在一个季节中占主导,每年交替发生。RSV是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病和死亡的原因,它对成人住院患者的临床影响已经通过广泛使用多种多样的分子检测被阐明。在成年人中,RSV会产生多种临床症状,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和基础疾病的加重。在这里,我们讨论了关于成年人中与RSV相关疾病负担的最新证据,尤其是在那些免疫功能低下或有其他合并症的人。我们综述了当前的治疗和预防选择及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等资料,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瑞丽市医院收治的5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CT检查、治疗过程等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经过使用利巴韦林、干扰素(雾化吸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阿比多尔、奥司他韦、磷酸氯喹、双黄连口服液、抗生素及中药等治疗,14-51天全部治愈出院; 结论 轻型及普通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口服中药、抗生素等治疗均可治愈。

  • 标签: [] 新冠病毒感染 患者 临床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腺病毒(ADV)感染相关肺脓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治的5例ADV肺炎相关肺脓肿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和随访情况。结果5例患儿年龄为4~12个月,平均8.6个月;临床表现均有发热,以高热为主,热峰均达39 ℃以上,有咳嗽、咳痰,伴或不伴气促,伴或不伴胸腔积液;CT均提示肺实质病变,出现多个大小不等囊状影、液平囊状影、厚壁空洞等组织坏死影像,部分患儿有胸腔积液形成;病原学检查ADV-PCR或ADV-IgM阳性;血常规提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或正常、血小板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或正常,乳酸脱氢酶升高;3例术后病理结果均提示肺脓肿形成,正规治疗后康复出院,预后良好。结论ADV感染相关肺脓肿属临床少见并发症,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对于ADV感染患儿常规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者应高度怀疑合并肺脓肿可能,积极行胸部CT检查以明确诊断,经过正规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 标签: 腺病毒 肺脓肿 坏死性肺炎 儿童
  • 简介:摘要报道上海第l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患儿的诊治经过。患儿 男,7岁,因"发热3 h伴咳嗽"以及父亲被确诊2019-nCoV感染的肺炎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负压病房。经过对症治疗后治愈。儿童2019-nCoV感染临床表现相对成人较轻,家庭内传播是儿童感染重要的途径。本例患儿虽然症状轻,但恢复期连续2次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提示需要观察轻症儿童病例在恢复期无症状排毒的传染性。

  • 标签:
  • 作者: 鲜春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生活与健康》2021年12期
  • 机构:崇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成都611230
  • 简介:近年来,我国医疗发展进程逐步加快,尤其是临床检验医学为现代临床诊断疾病提供了重要支持。很多疾病都是因为病毒感染所致,病毒容易快速增殖,且在增殖期间极易变异,进而使疾病不断进展,导致病情持续加重、恶化。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及时开展免疫学检验是指导临床针对性治疗的前提。

  • 标签: 病毒感染;免疫学检验
  • 简介:摘要:诺如病毒感染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呕吐,可伴发热头痛等。其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人与人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本文通过对某高校一起诺如病毒疫情爆发情况调查,进一步探讨高校诺如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及防控措施,为高校诺如病毒感染防控提供帮助。

  • 标签: 诺如病毒 临床表现及特点 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 防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