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眼科患者在门诊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有很多需要与患者近距离接触的检查与治疗,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医务人员存在着交叉感染的风险。本文着重介绍我科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从规范门诊患者就诊流程、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加强眼科器械清洁消毒管理等方面采取防范措施,减少交叉感染和职业暴露风险。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眼科门诊 感染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本实验设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采用DNA扩增(PCR)和凯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独有专利的导流杂交技术测定宫颈分泌物和羊水HPV阳性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100例胎膜早破者宫颈分泌物HPV阳性有26例,占26%,羊水HPV阳性10例,占10%;对照组100例正常分娩无胎膜早破者宫颈分泌物HPV阳性有23例,占23%,羊水HPV阳性3例,占3%。由宫颈HPV感染情况看,胎膜早破组HPV阳性率为26%,而对照组宫颈分泌物HPV阳性23例,占23%,经x2检验,P>0.0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但从宫颈HPV阳性结果和羊水HPV阳性结果看,观察组羊水HPV阳性率38.46%(10/26)明显高于对照组13.04%(3/23),经x2检验,P<0.0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孕妇感染HPV的主要型别有HPV16、HPV52、HPV6和HPV58。结论妊娠期妇女感染HPV尤其有羊水感染者可增加胎膜早破的发生,破膜与否与HPV分型无关。

  • 标签: 胎膜早破 人乳头瘤病毒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papilloma virus infections and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陈燕丽 刘龙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云南省重大传染病疫苗研发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118,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疫苗研发系统创新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118
  • 简介:摘要自然杀伤细胞(NK)和树突状细胞(DCs)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调节固有免疫应答的早期阶段以及随后的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机制近年来才被阐明。NK细胞与DCs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NK细胞活化、DCs成熟或凋亡,并涉及细胞因子与细胞间的直接接触。NK细胞通过诱导偏向Th1免疫应答的DCs成熟,为DCs提供抗原和杀伤未经适当成熟的iDC,来控制和增强DCs介导的抗病毒免疫应答;DCs通过可溶性和细胞接触性激活剂刺激NK细胞,从而增强其细胞增殖、存活和细胞毒性来调节固有免疫应答的强弱。最近的研究表明,NK细胞和DCs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几种抗病毒反应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综述了NK-DC相互作用及其与抗病毒反应的关系,以此为病毒感染疾病中NK-DC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自然杀伤细胞 树突状细胞 病毒感染 相互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胆道闭锁患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率,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胆道闭锁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例经过手术或者胆道造影等证实为胆道闭锁的患儿进行血清学的CMV-IgM以及CMV-IgG检测;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此15例患儿的肝脏活检标本以及9例尸检婴儿的肝脏组织进行CMVDNA检测,检测巨细胞病毒感染率。结果15例胆道闭锁患儿中,应用ELISA法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测,仅CMV-IgG阳性3例(20%),CMV-IgG及CMV-IgM均阳性者7例(46.7%);应用实时荧光PCR法对肝脏活检组织进行检测,CMVDNA阳性病例6例(40%),其中CMV-IgM(ELISA法)与CMVDNA(RT-PCR法)均阳性4例,均阴性6例。在9例同期尸检婴儿肝脏组织中,1例CMVDNA阳性,阳性率为11.1%,明显低于胆道闭锁患儿的巨细胞病毒感染率。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在部分胆道闭锁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胆道闭锁 巨细胞病毒感染 实时荧光定量
  • 简介: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技术观察汉坦病毒的基本形貌,分别对用戊二醛固定的Vero—E6细胞和用汉坦病毒感染过的Vero—E6细胞进行成像,在原子级或纳米级水平上观测病毒感染后细胞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将病毒直接滴加到云母片上自然风干后进行扫描,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病毒的结构大小;用0.5%~2.0%浓度的戊二醛固定细胞,通过成像发现,固定液浓度高时虽然成像质量较好,但对细胞的损伤较大,降低固定液浓度,细胞的形态接近于生理状态,成像质量良好;用不同稀释度的病毒感染细胞后,用合适的戊二醛浓度固定细胞进行观察,发现病毒感染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且发现其形态的变化与病毒感染的浓度有显著的相关性。

  • 标签: 原子力显微镜 汉坦病毒 VERO-E6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单一、多重感染在不同子宫颈病变中发生情况,分析单一感染时HPV型别分布及HPV感染患者治疗前后病毒载量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山西省人民医院经子宫颈脱落细胞HPV-DNA检测HPV阳性者4 783例,其中3 728例符合标准纳入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HPV基因型及病毒载量,并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诊断。依据组织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慢性子宫颈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CINⅡ+CINⅢ组及子宫颈癌组。结果HPV单一感染共有3 364例,其中慢性子宫颈炎+CINⅠ占比为78.27%(2 633/3 364),CINⅡ+CINⅢ占比为18.73%(630/3 364),子宫颈癌占比为3.00%(101/3 364);HPV多重感染共有364例,其中慢性子宫颈炎+CINⅠ占比为51.65%(188/364),CINⅡ+CINⅢ占比为42.58%(155/364),子宫颈癌占比为5.77%(21/364);HPV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中不同病理级别子宫颈病变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21,P<0.01)。慢性子宫颈炎+CINⅠ组、CINⅡ+CINⅢ组中前四位HPV单一感染基因型依次均为16、52、58、53型,其在慢性子宫颈炎+CINⅠ组中占比分别为17.05%(449/2 633)、12.91%(340/2 633)、9.08%(239/2 633)、8.89%(234/2 633),在CINⅡ+CINⅢ组中占比分别为32.22%(203/630)、10.32%(65/630)、8.41%(53/630)、5.87%(37/630)。子宫颈癌组中前二位HPV单一感染基因型依次为16、18型,其占比分别为81.19%(82/101)、6.93%(7/101)。120例HPV感染者治疗前病毒载量为4.89±1.14,治疗后为2.86±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60,P<0.01)。结论HPV多重感染较单一感染更易加重子宫颈病变程度。不同子宫颈病变中常见HPV感染亚型包括16、52、58、53、18型。

  • 标签: 宫颈疾病 人乳头瘤病毒 单一感染 多重感染
  • 简介:摘要:乙肝病毒是引发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因其病变于肝脏,不易被发现,且具有传染性,所以无法及时检测并采用针对性手段进行治疗,导致乙肝病毒感染最终转化为慢性病毒携带,甚至还有部分患者由乙肝病毒感染最终演变为肝硬化、慢性肝炎、肝癌。鉴于医者的职责是治病救人,且随着时代发展,医疗设备更加先进,所以现代乙肝病毒感染的检测技术水平也逐渐提升。本文就主要对乙肝病毒感染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梳理阐述。

  • 标签: 乙肝病毒感染 检测技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 EB病毒感染 96例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 2018年 9月— 2019年 9月收治的 EB病毒感染患儿 96例,对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儿临床特征表现为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淋巴结肿大、肝脏肿大、脾脏肿大、皮疹、眼睑浮肿、心脏早搏、尿蛋白阳性、呼吸道症状。以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和淋巴结肿大症状最为典型。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 96例患儿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95.83%。结论:儿童 EB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多样化,较复杂,对多个系统的损伤性较大。但预后良好,经有效治疗后,大多数儿童可痊愈。

  • 标签: 儿童 EB病毒感染 临床特征 治疗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某地区食源性疾病诺如病毒感染情况。方法:以2020年-2022年期间某地区范围内医院收治的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食源性疾病患者,采集、分析患者的相关信息,并对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采集,进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所有患者男女比例较为均衡,诺如病毒感染比例也较为均衡,全部为G2型诺如病毒。且患者之中26-35这一年龄段患者数量最多,但该年龄段诺度病毒感染率更高,0-5年龄段感染诺如病毒的比例最高,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对某地区食源性疾病诺如病毒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诺如病毒感染率较高,对患者健康威胁较重,因而临床之中应加强病毒检测,保障患者机体健康。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诺如病毒 感染状况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全球大流行给世界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全球范围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数量的急剧增加导致了公共卫生和医疗系统的压力。然而,在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之前,我们对该病毒及其疾病特征了解得还不够多。在当前疫情下,药学发展也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回顾了全球药学发展的历史,并对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带来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全球药学发展 挑战与应对方法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全球大流行给世界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全球范围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数量的急剧增加导致了公共卫生和医疗系统的压力。然而,在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之前,我们对该病毒及其疾病特征了解得还不够多。在当前疫情下,药学发展也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回顾了全球药学发展的历史,并对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带来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全球药学发展 挑战与应对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新冠病毒感染“后遗症”的几种常见病症的中医辩证施治,为今后临床治疗类似病症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新冠病毒感染“后遗症”;外邪伤正;扶正祛邪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感染轮状病毒(RV)导致腹泻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2年12月的500例感染RV导致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预防和治疗措施。结果 ①500例中RV阳性例数115例,占比23.00%,1-12月样本均有阳性;RV阳性率最高的月份是11月(44.00%)、12月(34.55%),最低的是8月(8.51%)、7月(11.48%)。和11月相比,12月更低(P>0.05),其他月份更低(              P<0.05)。②500例0-5岁均有检出RV阳性样本,6月-1岁RV阳性率最高36.73%(54/147),最低4-5岁6.67%(3/45),和6月-1岁RV阳性率相比,1-2岁更低(P>0.05),其他年龄段阳性率更低(P<0.05)。结论  0-5岁小儿是感染RV导致腹泻的主要群体,11月、12月是该病的高发季节,6月-1岁是该病的高发年龄段,一旦确诊,要积极采取对症治疗,鼓励小儿接种疫苗。

  • 标签: 小儿 轮状病毒 腹泻 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