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2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不同回火工艺对在线淬火NM360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M360钢经过控制轧制+在线淬火后,钢板强度和硬度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直线下降,冲击功在400℃上下呈两阶段不同变化趋势。从钢板的综合力学性能,尤其是耐磨性考虑,450℃为最佳回火工艺温度。

  • 标签: NM360 回火工艺 在线淬火 组织和性能
  • 简介:摘 要:在天然气集输生产中,主要使用天然气水套加热炉对天然气进行集中加热,此类型加热炉以天然气为燃料,加热炉运行过程中,常因操作不当或者设备本身原因造成回火现象,存在极大安全隐患。本文结合加热炉的运行状况分析了回火产生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危害性,并提出了预防发生天然气回火的相关措施。

  • 标签: 加热炉 回火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岩石脆性评价是致密油储集层“七性”评价中的重要内容,是表征岩石在外界直力作用下形成缝网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建立基于矿物成分的岩石脆性评价方法,通过开展三轴应力实验及X射线衍射分析,获得岩石力学参数及矿物成分、含量,根据岩石力学参数求取弹性脆性指数,以此为标准,开展脆性指数与单一矿物及组合矿物含量相关性研究,研究表明:脆性指数与单一矿物的相关性较差,与石英、方解石含量呈正相关,与斜长石、黏土矿物含量呈负相关;脆性指数与组合矿物石英+方解石含量呈正相关,相关性较好。在此基础上.以大庆探区扶余油层组30块岩石样品为实验分析对象,建立了矿物成分的岩石脆性评价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见到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矿物成分 评价 致密油 脆性 储集层
  • 简介:患者,男,26岁。从事皮包、皮鞋、皮制品加工及室内装修工作,因头昏、头痛,全身不适,精神不振,来我院门诊就医。对患者血液进行血细胞计数检查RBC:1.06×10^12/L,WBC:8.6×10^9/L,HGB:80g/L,PLT:1132×10^9/L。由于血小板过高,为防止仪器检测有误,另取血用血球计数仪反复检测5次,血小板计数差异不大。

  • 标签: 红细胞 脆性增加 血小板增多 病例报告 脉冲幅度
  • 简介:【摘要】:对脆性骨折患者术后恐动症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阐述恐动症的发生情况、不良影响、危险因素及干预方法,目的为临床脆性骨折患者术后恐动症的评估及护理干预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脆性骨折 恐动症 综述
  • 简介:摘要:近期公司收到反馈铁路货车制动管法兰接头在高纬度(高寒)地区有漏风现象,为了验证E型密封圈低温性能是否符合技术要求,试验室对成品E密封圈低温脆性验证试验进行了研究,为公司查找制动管系漏风问题提供相应依据。

  • 标签: 铁路货车 E型密封圈 低温脆性 验证试验
  • 简介:通过对不同淬火及回火工艺处理的H13钢进行硬度测试及金相分析,结果显示:H13钢在1020℃~1080℃淬火温度范围内、530℃~650℃回火温度区间内,随淬火温度的升高,钢的淬火硬度有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H13钢在1050℃左右淬火时其淬火硬度最高.当淬火温度相同时,随回火温度的升高,钢的回火硬度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560℃左右回火时其回火硬度达到峰值,此时钢的组织主要由板条状回火马氏体、细小碳化物颗粒加少量的残余奥氏体组成,且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回火马氏体逐步向回火索氏体转化;当回火温度达到620℃~650℃时,钢的硬度开始急剧下降.

  • 标签: H13热作模具钢 淬火回火 硬度 显微组织
  • 简介:针对长期以来对轴承零件淬回火后残余奥氏体的争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残余奥氏体的形成及其稳定性、残余奥氏体对性能的影响、影响残余奥氏体的因素。在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轴承零件的使用工况不同,应采用不同工艺措施控制其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及稳定性,以充分利用残余奥氏体的有益作用,减轻或避免其有害作用。

  • 标签: 滚动轴承 热处理 残余奥氏体 性能
  • 简介:摘 要:本文以某工程P91管道焊后热处理工艺的研究确定为背景,为解决热处理后焊缝力学性能尤其是冲击韧性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研究热处理温度累积时间及不同热处理循环过程对冲击韧性的影响机理,从而找到一种满足设计要求的合理热处理工艺,保证管道焊接施工的质量。本文通过回火参数的试验方法,阐述了不同回火参数下热处理工艺保温温度、保温时间对冲击韧性的影响,论证了回火参数和冲击韧性的关系,总结了热处理回火参数选择的具体方法。文中研究提出回火参数选择确定热处理工艺的概念,在工程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 标签: P91 热处理 回火参数 工艺
  • 简介:长7致密油藏脆性指数的大小是该油组制定混合水压裂方案的重要依据。利用常规测井数据通过岩石力学参数测井解释软件对目标井段的动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进行计算,并结合长7储层岩样室内三轴岩石力学试验获得的静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建立了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动静态之间的关系;数据显示,该区静态杨氏模量小于动态值,大约是0.569倍;泊松比的静态与动态值相当,互有大小;相关系数均大于0.9。形成了一种长7致密油藏定量计算脆性指数的方法,室内岩样试验计算的和依测井数据解释的脆性指数大小比较接近,相差1.041倍,相关性较好。优选脆性指数较高的井层开展了现场试验,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致密油藏 脆性指数 计算方法 应用 裂缝杨氏模量 泊松比
  • 简介:针对20Mn2结构钢圆环链拉伸试验时出现脆性断口的现象,经断口宏微观观察、金相分析后,认为圆环链的断裂性质为沿晶脆性断裂。分析认为,出现沿晶脆断是由于回火温度过高,且圆环链加工现场受场地限制,热处理后的成品链堆放在一起,造成内部圆环链冷却速率较慢,致使Si、Mn、P等元素在奥氏体晶界偏聚富集,形成高温回火脆性。利用合金结构钢高温回火脆性的可逆性,该批圆环链经670℃保温1h重新回火后,用油快速冷却,消除了高温回火脆性,经检验完全合格。

  • 标签: 20MN2钢 圆环链 沿晶断裂 高温回火脆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衰弱的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乌鲁木齐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4—11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196例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简易微型营养评估量表评估营养状况,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估认知功能,采用简明老年抑郁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7评估心理状态,采用Fried衰弱量表评估患者衰弱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衰弱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196例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中,衰弱、非衰弱的发生率分别为50.5%(99/196)、49.5%(97/196);不同年龄、运动频率、自我感觉健康状态、睡眠质量、日常生活能力、查尔森共病指数(CCI)、营养状态、抑郁状态、认知状态、焦虑状态的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的衰弱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自我感觉健康状态、睡眠质量、CCI、营养状态是影响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衰弱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的衰弱发生率较高,其发生衰弱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自我感觉健康状态、睡眠质量、CCI、营养状态。医护人员有必要在术前识别衰弱患者,及时采取跨学科衰弱管理,减少和延缓衰弱的发生,促进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老年人 髋骨折 衰弱 危险因素 问卷调查
  • 简介:目的评估微创技术治疗骨盆脆性骨折(fragilefractureofpelvis,FFP)的临床疗效,评价FFP分型系统在FFP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采用微创技术治疗FFP26例,按照FFP分型系统分为FFPII型20例,FFPIII型6例。统计术前有无神经损伤、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方法。根据Matta放射评定标准评估骨折复位情况。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26例获平均10(6~12)个月随访,术前VAS评分为7分,其中骨盆后环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23例,背侧内支架系统固定3例,前环采用经皮耻骨上支螺钉固定18例,腹侧内支架(INFIX系统)固定8例。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6(40~150)ml,平均手术时间为75(50~105)min。根据Matta放射评定标准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5%,26例骨折均顺利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4(12~18)周。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骨盆骨折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良率为80%,共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3.1%,其中2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支架螺钉退钉,2例压疮,1例泌尿系统感染,无重要血管损伤,无深部感染。结论FFP分型系统对指导FFP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采用微创技术治疗FFP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盆 骨折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新生儿进行脆性 X综合征的筛查,发现一全突变患儿,并对患儿的家系进一步进行研究。方法 采集共 992名新生儿的脐带血,提取 DNA用于脆性 X综合征检测。采用 CGG重复区域全长 PCR扩增及重复引物 PCR的方法扩增样本,并通过毛细管电泳平台进行分型检测。结果 992名新生儿的一次成功检出率为 99.4%( 986/992),共检测到 984例野生型、 1例中间型、 1例全突变患儿。与患儿家属协商同意后对其家系成员进行检测,发现其母亲为全突变携带者,其母亲的舅舅也为脆性 X综合征患者,并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结论 通过全长扩增加重复引物扩增的方法可以有效、准确检测出 FMR1基因 CGG重复数,有助于新生儿脆性 X综合征筛查。由于缺乏认知且缺少检测手段,脆性 X综合征可在家系中长期遗传、扩大。应提倡优生优育,并加强对脆性 X综合征的筛查工作。

  • 标签: 脆性 X综合征 家系 重复引物 PCR 筛查
  • 简介:采用能量守恒定律,推导出岩石热-水-力(THM)耦合条件下含裂纹试件的裂纹扩展起裂速度的计算公式。利用自行设计的THM耦合断裂导电胶电法,实时连续地测量出裂纹扩展速度。研究结果表明:起裂速度随着温度和水压的增加而增加。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所推导的THM耦合断裂起裂速度计算公式的正确性。

  • 标签: 起裂速度 热-水-力耦合 导电胶电测法 断裂机理 脆性岩石
  • 作者: 李明 童培建 陈华 沈龙祥 陈剑明 郭晓东 方跃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08
  • 出处:《中华创伤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宁波市第六医院创伤骨科中心 315040,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伤科,杭州 310006,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骨科,北京 10085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20023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武汉 43002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老年脆性骨盆骨折(FFP)发病率逐渐增加,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成为威胁老年患者生命的又一类损伤。由于老年人普遍存在骨质疏松、慢性内科疾病和失能状况,因此,FFP的诊治有着特殊性,特别是围术期的处理较其他人群更为困难。FFP与青壮年骨盆骨折高暴力致伤机制不同,其骨折形态和分类不同,手术治疗目的是稳定骨盆环的力学传递结构,改善临床症状,减少长期卧床相关并发症,恢复无痛状态的日常自理生活。近年来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获得明显进步,但针对FFP的治疗尚存在争议。笔者就FFP围术期的热点内容进行探讨,以期实现FFP的规范化管理。

  • 标签: 老年人 骨盆 骨折 围术期
  • 简介:为了探究油炸食品在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和脆性变化及其对油炸食品感官品质的影响,以方便面、锅巴、麻花和薯片等油炸食品为试验材料,通过Schall法(60℃),每隔3d测定1次水分含量和硬度,并观察油炸食品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油炸食品水分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变化范围为4.78%-1.28%;脆性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不同食品差异较大,变化范围为92.79~15373.42g。同时,油炸食品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减小、硬度增大,食品变脆。

  • 标签: 油炸食品 贮藏过程 水分含量 脆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传统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操作方法进行改进,简化实验流程。方法通过类传统实验方法,调查正常人群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的医学决定水平。结果3.2g/L、4.8g/LNaCl溶液分别有占比14%、32.5%部分溶血现象。结论选择3.0g/L和5.0g/LNaCl溶液作为观察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和增加的观察点,可满足辅助临床诊断疾病的需要,又简化了检验流程。

  • 标签: 渗透脆性 传统法 简易法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某公司9E燃气轮机,水洗后开机过程燃机出现从贫贫燃模式至预混燃烧模式多次切换不成功的故障案例。经分析,机组水洗后,清吹管道和燃气管道内有残留积水未能排尽,在燃烧模式切换时,导致残留积水进入二次燃料喷嘴值班火焰通道,造成高温焰气回流,产生回火,造成模式失败。经过对机务系统图分析提出修改水洗逻辑及运行操作等解决方案。

  • 标签: 燃气轮机 燃烧模式切换 排气温度分散度大 水洗 故障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