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对策。方法随机的抽取本院自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送检的血液、粪便、痰液、脓液、分泌物、中段尿等微生物标本18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回顾性分析、总结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结果送检的1800例微生物标本中不合格的有165例,不合格率为9.17%(165/1800),而且在这165例不合格标本中,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类型依次为粪便不合格、痰液不合格、血液不合格、分泌物不合格、中段尿不合格、脓液不合格;追究不合格原因,依次为申请信息不全或者出错、标本留取质量不合格、未使用无菌容器。结论回顾临床资料发现有效的加强临床科室与检验科之间的互动沟通,严格的把控微生物检验前质量,全面的提升微生物标本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是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质量、减少不合格率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微生物送检标本 不合格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标本不合格原因以及标本正确采集方法,对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方法对2015年1~9月收到我院住院病人的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液标本67854份,不合格标本1567份,占2.31%;尿液标本12232份,不合格标本250份,占2.05%;粪便标本3753份,不合格标本206份,占5.49%;胸腹水、脑脊液标本279份,不合格标本7份,占2.51%。结论要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至关重要。标本采集的合格率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这与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密切相关。

  • 标签: 检验标本 不合格标本 正确采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造成尿、粪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系列影响因素,并研究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方法:将我院2017年05月~2020年04月检验科200份尿液标本以及200份粪便标本数字奇偶法分组;干预组(尿液标本100份以及粪便标本100份):采用持续质量管理方式完成检验干预;常规组(尿液标本100份以及粪便标本100份):采用常规方式完成检验干预;就两组标本检验合格率展开对比,并就各组标本检验不合格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就两组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进行分析,主要集中于采样量不足、标本污染、信息不符、申请医嘱缺失几方面,以采样量不足占有最高比例;对于干预组检验标本,尿液标本以及粪便标本合格分别为95份(95.00%)和97份(97.00%);对于常规组检验标本,尿液标本以及粪便标本合格分别为81份(81.00%)和80份(80.00%);干预组尿液标本检验合格率(95.00%)以及粪便标本检验合格率(97.00%)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尿液标本检验合格率(81.00%)以及粪便标本检验合格率(80.00%)(P

  • 标签: 尿 粪便常规检验 标本不合格 因素分析 持续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标本不同采集时间对尿沉渣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5年 12月至 2016年 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6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 30例,对照组采集下午尿,实验组采集晨尿,对两组患者尿液进行尿沉渣检验,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以及管型个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以及管型个数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尿液标本采集时间对尿沉渣检验结果影响较大,晨尿标本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可谓临床治疗提供有力证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尿液标本 不同采集时间 尿沉渣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检验科收到的90例不合格微生物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不合格标本的构成及不合格原因。结果在本次研究对象90例不合格标本中,不合格的痰液标本有38例,占标本总数的42.22%,明显高于其他微生物标本,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生物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为标本污染及送检不及时。结论了解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可有效地提高送检标本的质量和检验工作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生物 送检标本 不合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原因,确保标本送检质量的提高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4月-2016年6月送检的粪便、血液、分泌物、中段尿、痰液、脓液等微生物标本48例,回顾性分析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结果48例送检标本中13份血液,7份痰液,28份其他。其中,痰液标本7例中2例不合格,不合格率最高为28.6%(2/7),其次为其他标本28例中3例不合格,为10.7%(3/28),第三为血液标本13例中1例不合格,不合格率为7.7%(1/13);不合格标本中其原因相对较多,前三位原因分别为标本采集不规范3例,占50.0%;非标准痰2例占33.3%;分泌物采集污染1例,占16.7%。结论了解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可有效地提高送检标本的质量和检验工作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生物 送检标本 不合格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痰培养痰液标本的不合格率,分析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并寻找解决对策。方法对2012年04月至2013年10月临床各科室送检的痰培养标本的不合格率进行统计处理,并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原因分析。结果20230例痰液标本中,共发现不合格标本9016例,不合格率为44.57%,其中普外科、门诊、肿瘤科、五官科、泌尿外科及神经内科送检的痰液标本的不合格率高于全院平均水平(均p<0.05),而ICU、神经内科、颅脑外科及呼吸内科送检痰标本的不合格率低于全院平均水平(均p<0.05)。结论加强临床与护理的沟通,强化护理的临床宣教,加强医护、检验及运送人员的相关知识的培训,做好痰培养的分析前质控。

  • 标签: 痰液 不合格率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粪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出现原因与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检验科粪便标本与尿液标本分别为1618份、2623份,其中不合格粪便与尿液标本分别有108份、128份,所占比例分别为6.67%、4.88%,分析标本不合格原因。结果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粪尿不合格标本主要原因为标本量不足142份,占60.17%,标本污染48份,占20.34%,标识错误22份,占9.32%,容器错误13份,占5.51%,送检超时11份,占4.66%。结论临床粪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出现原因包括标本量不足、标本污染以及标识错误等,检验标本前需对患者有效指导,采集标本后有效查对,确保粪尿检验标本合格率进一步提高。

  • 标签: 粪尿常规 检验标本不合格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粪和尿规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及改进方法。方法选择本院检验科867份尿液标本与624份粪便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验尿液标本不合格率为6.11%(53/867),粪便标本不合格率为6.73%(42/624),不合格因素包括包括标本量不足、被污染以及信息不符等。结论必须针对临床粪和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行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此为诊断给以可靠依据,提高结果准确性。

  • 标签: 粪常规 尿常规 不合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致临床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院采集的血液标本6800份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不合格血液标本的资料,统计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出现率,仔细观察并分析导致其不合格的原因。结果共有158份血液标本出现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32%,总结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有采集、运输、储存等过程不够规范,检验人员水平不足,医院监督体制不够健全等。结论只有充分了解临床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才能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取得显著的干预效果。

  • 标签: 临床检验 血液标本 相关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出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对策。方法选用100份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检测出其不合格的内容是什么,进而想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对血液标本进行研究分析后得出其原因及百分比为脂血12.00%、凝血32.00%、溶血34.00%、血液标本量不符合要求6.00%、采血管错误使用14.00%、送检超时2.00%。结论通过研究发现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有很多,医院可以通过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让他们具有更强的专业素质,从而提高血液标本的采集质量和降低血液标本的不合格率。

  • 标签: 血液标本 不合格原因 分析及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微生物检验标本不达标的原因展开分析,对微生物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对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相关工作的有效性提升起到促进作用。本文通过抽样调研的方式,对本院检验科自2015年4月起至2016年7月共计1200例微生物检验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不达标标本的形成因素,并且针对性地提出调整应对措施。得出不达标标本产生主要成因是送检的不及时以及标本受到污染和采集标本的时间节点错误的结论。检验科室的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和医师的沟通与协作,确保标本采集与送检的及时性,规范各项工作环境的标准,使微生物标本检验的合格率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使检验工作的精准度及工作效率都得到有效的保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血液标本检验中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分析其原因与解决方法。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在我血站进行血液检测的样本 2000份,筛查检测不合格样品,并分析样本不合格的原因。结果:通过对不合格样品的筛查,发现 2000份样品中有 122份样品不合格,占样本中的 6.1%,其中患者因素占不合格样品原因的 27.87%;标本采集不规范占样品不合格原因的 26.23%;运输及储存不当占样品不合格的 45.90%,其中患者因素中受检者准备不足、标本采集不规范因素中样本量少、运输与储存因素中抗凝不全占的比例较多。结论:血液标本不合格有患者因素、标本采集因素与运输和储存因素,减少不合格样本需要需要加强引导患者做准备前工作,加强样本的管理与运输,加强对采血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来减少样本不合格的发生。

  • 标签: 血液标本 临床检查 不合格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提出质控措施。方法以我中心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接收的血液、尿液、粪标本、分泌物、痰液等标本480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其中不合格标本,分析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结果480例送检的微生物检验标本中38例标本不合格,不合格率为7.92%,其中以中段尿不合格率最高,达到15%,其次为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为13.33%,再次为痰液标本不合格率为10%。标本不合格原因中采集不规范所占比最高,为26.32%,其次为送检不及时占比为18.42%,未使用无菌容器占比为15.79%,血液标本污染占比为13.16%。结论为提高微生物标本检验合格率,应加强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要做到定期总结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对检验中心和临床医护人员加强培训,从而减少不合格标本率,提高标本送检质量。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不合格标本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尿、粪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到2020年8月检验科的尿液标本、粪便标本各82份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在尿液标本及粪便标本中不合格标本的发生率及发生影响因素。结果 82份尿液标本中不合格发生率9.76%(8/82),在82份粪便标本中不合格发生率10.97%(9/82),其中导致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标本污染、标本量无法满足检测需求、容器错误、送检不及时、标识错误等因素。结论 在临床粪、尿标本检测过程中存在较多影响导致标本不合格的因素,临床中应在标本采集前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指导,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检测质量,减少不合格标本现象的出现。

  • 标签: 尿液标本 粪便标本 不合格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微生物的检验标本出现不合格情况的原因,以及标在送检过程中提高质量的方式和检验准确结果的方式。方法:选择 2015年 12月期间我院门诊微生物送检 40例不合格标本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不合格的原因。结果:本研究 40例不合格标本分布以痰液、咽拭子及分泌物最为常见,临床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血液标本的抗凝处理不充分、采样量不足、处理方法错误、患者准备不完全,此外,其它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是送检标本受到污染以及不及时。结论:加强微生物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加强与临床的联系与及时沟通,针对不合格标本发生原因定期向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宣传、培训,减少不合格标本的发生;使其认识到合格的标本是整个检验质量的保证。

  • 标签: 微生物标本 采集 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 2018年 3月期间检验科收到的 90例不合格微生物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不合格标本的构成及不合格原因。结果:在本次研究对象 90例不合格标本中,不合格的痰液标本有 38例,占标本总数的 42.22%,明显高于其他微生物标本,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微生物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为标本污染及送检不及时。结论:了解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可有效地提高送检标本的质量和检验工作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生物 送检标本 不合格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探查临床进行血液标本不合格情况,分析其不合格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高检验准确率。方法 在 2017年 2月 -2019年 1月间,选取在我院进行血液检验的 1358份血液标本作用研究对象,在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份数为 164份,分析这 164份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改进。结果 164份不合格的血液标本的原因有血凝、标本量少、患者信息不符、容器选择错误、采集不规范、脂血、标本疑似污染,其例数依次为 51份、 33份、 27份、 18份、 16份、 12份、 7份,占比依次为 31.1%、 20.1%、 16.5%、 11.0%、 9.8%、 7.3%、 4.3%。结论 在临床检验中需要加强检验人员的培训,增强临床检验操作的规范程度,提高检验人员的职业素质与责任感,正确采血,严格遵守送检时间,提高血液标本合格率。

  • 标签: 临床检验 血液标本 不合格原因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