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测所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检验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共12个月份不合格血液检测样本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资料总结。结果106份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中,样本延迟送检(采样时间与送检时间不符)25份,占23.5%;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不当20份,占18.8%;无标本11份,占10.3%;溶血8份,占7.5%;血液凝固16份,占15%;标本为液体(输液同侧采集血液)5份,占4.7%。样本唯一性标识缺失5份,占4.7%;标本乳糜10份,占9.4%;检验申请单和样本不符6份,占5.6%结论临床血液检测标本采集时要严格按照检验分析前操作流程和检验要求,运送要及时、准确,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样采集 血液拒收 血液检测 不合格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与对策。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发现的105例血液标本不合格情况,分析其不合格原因与来源科室情况。结果不合格原因中主要集中在凝血、溶血和标本量不规范等方面,分别占比41.9%、29.52%、20%,来源科室中主要集中在内科与外科中,分别占比39.05%、28.57%。结论对于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要细致查证,而后针对相关工作环节做对应管理提升。

  • 标签: 检验科 血液标本 不合格原因 对策
  • 简介:【摘 要】目的:明确血液样本不合格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以 2017年 ~2019年某院 50份不合格血液标准检验结果与相关操作资料作为对照组数据,再按照标准流程与器械进行采血复检的结果与相关操作资料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血液检验数据;结果: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检验结果可知,除凝血酶原时间中标本留置时间过长的数据差异偏低外,血液量不足、溶血样本与脂血样本的数据差异较大( P< 0.05);结论:血液样本不合格诱因较多,并且不合格血液样本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较大,若要确保血液样本质量可控,必须做好流程性的监督与管控,并按照规范要求落实检验工作。

  • 标签: 血液标本 临床检验 标本采集 结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各类不合格检验标本236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出现不合格标本现象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并严格监督医院工作人员落实各项改善措施。结果不合格标本种类94份血常规标本不合格,结构比为39.83%,51份尿常规标本不合格,结构比为21.61%,38份大便常规不合格,结构比为16.10%,53份凝血常规不合格,结构比为22.46%;标本不合格的原因57份溶血、凝血,结构比为24.15%,33份标本量不足,结构比为13.98%,66份标本容器错误,结构比为27.97%,32份标本信息不全,结构比为13.56%,31份标本污染,结构比为13.14%,14份标本不新鲜,结构比为5.93%。结论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较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 标签: 川芎嗪 奥扎格雷钠 脑血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放置时间的血液标本对生化检验的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2016年8-12月期间门诊收取的50例病患为本次血液标本的采集对象,对采集后血液的时间进行记录后,分别在四个时间段1h、3h、6h后,对其生化检验的数据进行分别对比研讨。结果①血糖(GLU)和尿素氮(BUN)水平当伴随着放置的时间不断加长而增加;②总胆红素(TBIL)水平会伴随着放置的时间而减少;③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苷酶(ALT)的水平与放置的时间无关;④钠Na+和钙Ca2+水平当伴随着放置的时间不断加长而增加。结论血液标本会伴随放置的时间增加,而产生变化,该种变化会对生化结果产生影响,故当血液标本采集完毕后,一定尽早,以最快的速度给予检测,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性。

  • 标签: 生化检验结果 血液标本 放置时间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于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患者,使用医院现有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对收集后放置1h、3h、6h以及24h的血液标本进行检验,分析不同时间下GLU、AST、ALT、BUN等生化指标结果。结果标本放置3h后GLU指标对比1h存在明显差异;放置6H后GLU、BUN等出现较大的变化;放置24h之后的GLU、AST、ALT、BUN、K+、CL+等指标均产生较大的变化,对比放置1h的标本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液标本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对于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也逐渐增加,考虑到这样的影响,血糖检测标本应当在3h内完成;电解质在6h内完成,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标本 不同放置时间 生化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检验过程中造成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规避措施 。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血液标本共 4000 例,研究时间从 2019 年 3 月到 2020 年 3 月,对检验不合格的标本进行统计,并记录血液标本不合格的类型 。结果:在 4000 例血液标本中检验出不合格的标本共 256 例,占 6.4% 。标本不合格的类型包括样本减少、抗凝不全、凝血问题、溶血问题、容器不合格、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准备不充分、标签不规范、标本被污染以及同侧采集血液等 。结论:在临床检验过程中,血液标本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标本不合格的情况,通过加强检验人员的管理,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采血规范以及专业技能以确保检验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 标签: 临床检验 血液标本 不合格 原因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的结果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健康体检者,共150例,每一位均抽取两管血液,5ml/促凝管,2ml/氟化钠-草酸钾抗凝管,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后,即该检测相关项目后放2-8℃标本库密封保存2d、3d、4d、5d、6d和7d分别再进行生化检验,统计生化检验结果,确定不同检验项目最佳的生化检验时间。结果经过研究发现,放2-8℃标本库密封保存除GLU会随放置的时间延长,检测结果会明显降低外(p<0.05),AST、ALT、ALP、GGT、UREAL和TRIGL略有差异,与即该的检测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对血液标本进行生化检验时,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不同,对生化检验结果具有一定影响,放2-8℃标本库密封保存,可以用于除血糖外大部分检测项目结果溯源。

  • 标签: 血液标本 放置时间 生化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统计的25例不合格血液标本,对其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通过对所选的不合格血液标本进行分析,其中10例溶血,9例为血凝固,3例为血液样本被延误检验,2例为应用抗凝剂比例不当,1例为药物影响血液检测。结论对血液标本的采集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完善血液标本质量监督体系,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感等相关措施,能够有效的提升血液标本的合格率。

  • 标签: 血液标本 不合格原因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中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为减小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率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门诊与住院患者提交的5688份微生物培养标本,对标本中不合格标本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寻求微生物标本培养不合格原因,制定有效解决策略。结果:于5688分微生物培养标本中一共检测出不合格标本712份,不合格标本率为12.52%。按照不合格标本种类进行划分,其中,痰液不合格标本率最好,为42.42%,血液标本 21.21%,尿液标本 16.85%。运输方式不当、容器使用不当和试样放置时间过长均是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结论:我院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率高。应从患者、医务人员和医院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标本培养质量,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 标签: 微生物培养 不合格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并研究应对策略。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检验科血液标本,本次实验在2019年4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0年4月,血液标本共计1000份。本次实验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选检验科血液标本中不合格血液标本数量进行统计,并分析导致不合理的原因,以此为改进后续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所选1000份检验科血液标本中不合格数量为50份,占比为5.00%;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导致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采血部位不当、延时送检、检验单与血液检验标本患者不符、溶血、容器选择不当、抗凝血存在凝固或是细小凝块、采血量不正确等,份数分别为1份、2份、3份、5份、8份、11份、20份,占比为2.00%、4.00%、6.00%、10.00%、16.00%、22.00%、40.00%。结论:导致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是较为复杂的,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加以注意,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应对,以此保证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 标签: 检验科 血液标本 不合理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 改进检验标本合格率,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信度以及时效性。方法 制定CQI计划,通过明确现行流程,分析资料,分析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实施改进措施,检验改进效果。结果 改进后检验科样本不合格率从改进前的0.79%下降到0.43%。结论 CQI改进计划降低了样本不合格率,提高了检验质量,全面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

  • 标签: CQI 检验科 不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与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集的血液标本520份,计算标本的不合格率,并针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分析,分析和总结导致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地解决对策。

  • 标签: 血液标本 检验不合格 原因与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与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9月在本院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患者500例。采用回顾分析法,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情况,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结果:1)500例微生物检验标本中不合格标本78例,其中痰液、尿液、血液、其他标本的不合格率分别是27.20%、11.83%、9.68%、30.00%。2)合格标本与不合格标本在标本采集时间、标本送检、标本存储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标本采集量、标本污染、标本存储方式、标本处理方式、检验人员技术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标本采集量不足、标本污染、存储方式错误、处理方式不规范、人员技术不达标,是造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复杂多样,必须从整个检验流程入手加强质量控制,才能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不合格 原因分析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与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9月在本院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患者500例。采用回顾分析法,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情况,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结果:1)500例微生物检验标本中不合格标本78例,其中痰液、尿液、血液、其他标本的不合格率分别是27.20%、11.83%、9.68%、30.00%。2)合格标本与不合格标本在标本采集时间、标本送检、标本存储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标本采集量、标本污染、标本存储方式、标本处理方式、检验人员技术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标本采集量不足、标本污染、存储方式错误、处理方式不规范、人员技术不达标,是造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复杂多样,必须从整个检验流程入手加强质量控制,才能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不合格 原因分析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与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9月在本院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患者500例。采用回顾分析法,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情况,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结果:1)500例微生物检验标本中不合格标本78例,其中痰液、尿液、血液、其他标本的不合格率分别是27.20%、11.83%、9.68%、30.00%。2)合格标本与不合格标本在标本采集时间、标本送检、标本存储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标本采集量、标本污染、标本存储方式、标本处理方式、检验人员技术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标本采集量不足、标本污染、存储方式错误、处理方式不规范、人员技术不达标,是造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复杂多样,必须从整个检验流程入手加强质量控制,才能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不合格 原因分析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分析。方法:样本共计50例,纳入时间均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回顾性分析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并提出对策。结果:50例样本中35例因患者自身因素导致标本不合格,占比70.00%、5例因采集血液标本方法不科学导致标本不合格,占比10.00%、5例因标本溶血或凝血导致标本不合格,占比10.00%、5例因标本送检不及时及其他导致标本不合格,占比10.00%。结论:血液标本是检验科主要的检验项目,应按照本院及资料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好处理对策,提高检验准确性。

  • 标签: 检验科 血液标本 不合格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 检验科的检验准确率和血液标本息息相关,为更好的提高检验科的准确率,本文特分析血液标本的不合格原因以及对策。

  • 标签: 检验科 血液标本 不合格原因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