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20年日本胃肠学会制定并发布了食管癌黏膜剥离/黏膜切除指南。该指南针对18个临床问题提出建议,问题涉及食管癌的术前诊断、适应证、切除方案、可治愈性评估以及切除监测5个方面,主要内容包括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2个部分。本文主要就食管腺癌部分的指南内容进行了解读。

  • 标签: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食管腺癌 指南解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消化道早癌及黏膜肿瘤采取黏膜剥离(ESD)治疗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收的消化道早癌黏膜肿瘤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ESD手术治疗过程中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对策。结果20例研究对象均顺利完成手术,创面出血2例,经压迫止血后得到改善;其他18例患者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消化道早癌与黏膜肿瘤患者采取ESD治疗时配合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对并发症的预防亦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消化道早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黏膜剥离治疗消化道黏膜肿瘤的效果。方法:院内收治的50例消化道黏膜肿瘤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法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分别行内黏膜剥离、内窥镜粘膜切开等,记录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各项手术状况则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化道黏膜肿瘤患者治疗时行内黏膜剥离,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其手术时间,安全系数较高。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粘膜剥离(ESD)的治疗方式及特点,探讨了ESD的护理技术,并总结出一系列护理方法。

  • 标签: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粘膜剥离护理配合。方法以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间赴医院行内粘膜剥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病历建立时间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本院最为常规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较低,进行比较的相关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内粘膜剥离患者实施护理配合的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粘膜剥离(endoscopic submcosal dissection ESD)对消化道粘膜以及粘膜病变具有整块切除率高,便于病理学评估、复发率低、患者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可达到与外科治疗相似的效果,因而对护理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合护士不仅要熟练掌握手术全过程,还要会使用相关仪器设备,并与手术者形成默契的配合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粘膜剥离的护理配合,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

  • 标签: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cosal dissection ESD)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疾病行内粘膜剥离(ESD)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24例消化道疾病患者行内黏膜剥离的临床资料,加强术前准备,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中密切配合医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及时准确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潜在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结果24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5例,其中2例出血,3例穿孔,经积极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专业细致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护理
  • 简介:摘要本研究对2014年8月—2019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5例直径≤12 mm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NENs)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按切除方式分成透明帽辅助黏膜切除组(EMR-C组,35例)和黏膜剥离组(ESD组,20例),结果发现:2组手术成功率、整块切除率和完整切除率均为100.0%;与ESD组比较,EMR-C组中位手术时间更短(12.00 min比28.35 min,P<0.001),平均住院费用更少(21 165.19元比28 400.35元,P=0.004),并发症总体发生率相近[2.86%(1/35)比0,P=1.000];截至2020年3月,EMR-C组和ESD组复发率分别为28.6%(10/35)和15.0%(3/20)(P=0.418)。提示,对于直径≤12 mm、未侵犯肌层且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G-NENs,透明帽辅助黏膜切除黏膜剥离治疗均安全有效,但透明帽辅助黏膜切除在手术时间和住院花费方面更具优势。

  • 标签: 神经内分泌瘤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内镜下透明帽辅助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线牵引辅助黏膜剥离(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治疗胃角黏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收治的127例胃角黏膜病变患者病例资料。根据中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牙线牵引辅助ESD组(牵引组,n=51)和传统ESD组(传统组,n=76),同时把41例胃角纤维化病例也分为牵引组(n=23)和传统组(n=18)。对比分析手术时间、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及出血、肌层损伤、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牵引组与传统组病例年龄、性别、病变大小及病变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组手术时间较传统组明显缩短[(65.4±36.5) min比(103.5±43.2) min,P=0.012],病变整块切除率[100.00%(51/51)比90.79%(69/76),P=0.026]及治愈性切除率均更高[94.12%(48/51)比81.58%(62/76),P=0.042],且剥离过程中肌层损伤[5.88%(3/51)比25.00%(19/76),P=0.010]及中出血更少[47.06%(24/51)比82.89%(63/76),P=0.010]。传统组2例(2.63%)纤维化病例穿孔,牵引组无穿孔病例,穿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3)。在胃角纤维化病例中,牵引组手术时间较传统组明显缩短[(81.4±29.3) min比(119.3±37.6) min,P=0.010],病变整块切除率[100.00%(23/23)比72.22%(13/18),P=0.007]及治愈性切除率均更高[95.65%(22/23)比72.22%(13/18),P=0.035],且剥离过程中肌层损伤[8.70%(2/23)比72.22%(13/18),P=0.001]及中出血更少[78.26%(18/23)比100.00%(18/18),P=0.035]。结论牙线牵引辅助ESD治疗胃角黏膜病变及有纤维化的胃角病变安全有效,与传统ESD相比,手术时间更短,治愈率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 标签: 纤维化 牵引力 牙线 胃角 黏膜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简介:摘要2014年日本胃肠学会与日本胃癌学会联合发布了基于循证医学原则的《早期胃癌黏膜剥离黏膜切除治疗指南》。然而由于当时该领域的许多证据级别较低,部分准则只能通过专家共识来建立。近年来,设计规范的临床研究数量激增。基于这些新的证据,日本胃肠学会发布了上述治疗指南的修订第二版。本文将基于新版指南中更新和新增的内容进行介绍与解读。

  • 标签: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巴雷特食管腺癌(Barrett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BEA)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并评价内黏膜剥离(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其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友谊医院确诊早期BEA,并行ESD治疗的13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资料、资料和病理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13例患者中,男性10例。巴雷特食管:长段1例,短段和超短段(短于1 cm)各6例;全周型2例,舌型11例。10例位于食管胃结合部右前方(12~2点钟方位),0-Ⅱ型(浅表平坦型)12例,13例均成功完成ESD治疗,整块切除率100%(13/13),治愈性切除率为92%(12/13),无治疗相关并发症。术后病理高分化9例;黏膜癌10例。随访11例,随访时间3.3~29.3个月,未见复发者。结论13例早期BEA患者中,男性、非长段和舌状巴雷特食管患者为主,病灶多位于食管胃结合部的右前方,以浅表平坦型为主,病理多为高分化腺癌,多局限于黏膜层,ESD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巴雷特食管 腺癌 临床特征 内镜特征 病理特征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黏膜剥离(ESD)对浅表食管癌(SEC)的临床疗效,探讨ESD在SEC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SEC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ESD治疗的3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灶环周比例、ESD治疗的有效性评价指标(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手术时间和切除病变面积),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情况等。368例患者根据ESD术后是否发生食管狭窄分为狭窄组(94例)和非狭窄组(274例),比较狭窄组与非狭窄组的病灶环周比例、手术时间和切除病变面积,分析ESD术后食管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68例患者中男270例(73.4%),女98例(26.6%);年龄为(64.4±7.6)岁;病变环周比例<1/2周者231例(62.8%),1/2~<2/3周者49例(13.3%),≥2/3周者88例(23.9%);病变的整块切除率为98.6%(363/368),完全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均为97.8%(360/368),手术时间为(89.4±47.9)min,切除病变面积为(12.5±8.9)cm2;中穿孔、术后迟发性出血和食管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0.3%(1/368)、0.5%(2/368)和25.5%(94/368);随访时间为8~5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食管癌复发或新发病灶,均未发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狭窄组和非狭窄组中,病变环周比例<1/2周者分别为38例(40.4%)和193例(70.4%)、病变环周比例1/2~<2/3周者分别为9例(9.6%)和40例(14.6%)、病变环周比例≥2/3周者分别为47例(50.0%)和41例(15.0%),两组病变环周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0,P<0.01)。狭窄组的手术时间较非狭窄组更长,切除病变面积较非狭窄组更大[(126.1±56.3)min比(76.8±37.2) min、(17.5±10.7) cm2比(10.8±7.4) 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7、5.41,P均<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环周比例≥2/3周、手术时间和切除病变面积均为ESD术后食管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0.253、1.018、1.041,95%CI 0.116~0.551、1.011~1.025、1.007~1.076,P均<0.05)。结论ESD是治疗SEC安全、有效的方式,术后SEC局部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浅表食管癌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临床疗效 预后
  • 简介:摘要黏膜剥离(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广泛用于十二指肠病变的治疗。本文就ESD治疗十二指肠病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重点介绍ESD治疗十二指肠病变的适应证、改良的十二指肠ESD技术及并发症防治技术。

  • 标签: 十二指肠 手术后并发症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期下咽癌及其癌前病变行内黏膜剥离(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8月—2019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接受下咽部ESD治疗,经病理确诊为早期下咽癌及其癌前病变的41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手术完成率、手术用时、整块切除率、R0切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结果41例均顺利完成ESD,手术成功率为100.0%,平均用时49.1 min(10~110 min)。54处病变实施整块切除,整块切除率为98.2%(54/55),其中41处水平和垂直切缘均阴性,R0切除率为74.5%(41/55)。55处病变切除过程中均存在创面少量渗血,予热活检钳电凝成功止血。无一例发生穿孔,有2例(4.3%)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于急诊止血成功。术后复查,1例(2.2%)出现食管入口狭窄,经多次水囊扩张后解除梗阻。随访3~72个月,中位时间18个月,1例发现下咽部同部位黏膜病变再次行ESD治疗。随访至2020年10月,未再见病变残留及复发。结论ESD治疗早期下咽癌及其癌前病变总体疗效和安全性较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下咽肿瘤 早期癌 癌前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黏膜剥离治疗上消化道肿瘤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12月收治的行内黏膜剥离治疗的上消化道肿瘤患者 54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 27例)实施系统护理配合,对照组( 27例)实施常规护理配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更短( P< 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 P< 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更高( P< 0.05)。结论:在内黏膜剥离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期间实施系统护理配合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治疗 上消化道肿瘤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黏膜剥离(ESD)在上消化道黏膜黏膜病变的临床应用及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04月至2014年04月我院胃镜诊断为上消化道相关病变175例患者,其中男性92例,女性83例;年龄33-84岁,平均年龄57岁。对患者行内治疗,评价临床疗效、安全性、并发症、病理类型、卫生经济学。结论ESD治疗上消化道相关病变疗效确切,但对病变的评估、适应症的把握有待提高及规范。

  • 标签: 上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黏膜剥离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术前准备、中配合方法、术后护理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内黏膜剥离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43例,记录术前准备、手术护理配合,术后护理,统计中并发症,术后疗效。结果43例中,完整剥离42例,1例因中出血过多,中转开腹切除病灶。其中术后出血2例,出血率4.6%。穿孔2例,穿孔率4.6%。结论黏膜剥离为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行之有效方法,更好的肠道清洁,娴熟的医护配合,严密的术后护理以及高效的心理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有很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黏膜剥离治疗广基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4年11月—2015年12月,研究对象64例本院收治的广基结直肠息肉瘤体直径大于2c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2)、对照组(n=32),给予实验组患者黏膜剥离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腹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肛门直肠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率。结果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肛门直肠恢复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排便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黏膜剥离治疗广基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广基结直肠息肉 腹腔镜 胃肠功能 肛门直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