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维C银翘片中绿原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CLC-ODS柱(6.0mmX250mm,5μm),以甲醇—水—冰醋酸(20:80:0.8)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6nm。结果:样品中绿原酸平均回收率为98.2%,RSD为1.59%,n=5;绿原酸在5~60μg·ml^-1内,r=0.9998.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结论:绿原酸与其他成分能得到很好的分离。

  • 标签: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维C银翘片 绿原酸 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
  • 简介: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临床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4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微血管病变分为有微血管病变组(41例)和无微血管病变组(43例),4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研究对象HbA1c浓度以及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结果有微血管病变组患者HbA1c浓度以及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均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和对照组,无微血管病变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HbA1c检测结果与健康成年人存在明显差异,HbA1c检测对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临床评估
  • 简介:人类认识到糖尿病(DM)的现象已有数千年历史.然而由于科学技术和知识水平的限制,直到1921年才由加拿大学者Bantng和Best从狗的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从此开辟了DM治疗的新时代.胰岛素制剂的开发和临床应用经历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过程.最早使用的胰岛素是动物胰腺组织的粗提物,以后经过不断纯化,衍生了许多胰岛素的制剂,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在此基础上,近年又开发了胰岛素类似物(insulinanalogue),制备成超短效和超长效胰岛素制剂,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 标签: 胰岛素 胰岛素原 胰岛素类似物 C肽 生物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应用价值进行临床调研。方法: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了280例患者,将其当做本次实验的对象,均采用两种形式,对照组为单一血常规检查,观察组结合全血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对比检测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对照组平均白细胞检测值为(11.45±2.31)×109/L,观察组平均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值为(13.23±2.34)mg/L,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疾病诊出率高,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值得借鉴与推广。

  • 标签: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 联合检验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检测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价值。方法:抽选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75例健康体检者,抽选时间从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所有受检者均检测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对比受检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血清胱抑素C、纤维蛋白原对比,急性脑梗死患者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急性脑梗死患者明显少于健康体检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4.056、11.118、9.381、14.919、16.453,P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清胱抑素C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讨论消毒供应室(CSSD)护理管理中3C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年1月至12月实施3C全程优质护理为研究组(600件),2020年1月至12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作为对照组,消毒灭菌手术器械600件,对比两组间医疗器械管理质量和相关科室人员满意度。结果 医疗器械管理质量评分对比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以及相关科室人员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更高,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CSSD的护理管理工作,3C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实际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3C全程优质护理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中的检验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人数共45例,均为我院接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CysC水平、血浆纤维蛋白(Fg)水平均更高,差异显著(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更低,差异显著(P<0.05);为了对脑梗死的价值进一步研究,观察组患者分为进展型(22例)、完全型(23例),发现与完全型相比,进展型患者的CysC水平与Fg水平更高,且PT、APTT水平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中,CysC水平和凝血功能指标具有重要价值,其能指导临床分型,为患者制定有效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急性脑梗死患者 血清胱抑素C 凝血功能 检验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与A1298C基因多态性在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诊治CR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经病理诊断确诊的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50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MTHFRC677T与A1298C基因多态性检测,观察不同基因型之间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差异。结果MTHFRC677T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6%、40%、14%,TT基因型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有效率高于CC与CT基因型,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HFRA1298C的AA、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0%、34%、6%,CC基因型腹泻发生率高于AA与AC基因型,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HFRA1298C中各基因型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THFRC677T与MTHFRA1298C基因多态性在卡培他滨治疗CRC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但MTHFRA1298C与药物治疗有效率无关。

  • 标签: MTHFR C677T MTHFR A1298C 结直肠癌 卡培他滨
  • 简介:目的:为研究6种常见食性植物及蔬菜即石榴皮、山药、芦荟、葱籽、桐蒿及生菜抑制临床常用抗肿瘤药物丝裂霉素C致突变作用,并试图探索其抗突变机理,为肿瘤预防及肿瘤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分子毒理学原因,采用SOS抗突变和致突变同步快速试验技术,进行了加与不加大鼠肝脏微粒体酶(S9)系统的试验和重复试验,检测了上述物质的抗突变及致突变两种属性。结果:石榴皮、山药、葱籽在加与不加S9时均显示抗突变阳性;桐蒿在加S9试验中显示抗突变阳性,芦荟和生菜在加与不加S9试验中均未显示抗突变阳性。所以检品均未发现致突变作用。

  • 标签: 丝裂霉素C 抗突变作用 植物 蔬菜 石榴皮 山药
  • 简介:目的探讨强负荷训练对新兵心肌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某部入伍1个月健康男性新兵200名,随机分为A组(5km越野跑)和B组(仅参加日常的队列和一般强度训练),每组100名。两组分别于训练当日晨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肌钙蛋白T(cTnT)、B型钠尿肽(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C反应蛋白(CRP),并于训练后即刻检测BNP和CRP,训练后次日晨检测cTnT和H-FABP。结果两组新兵运动前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A组运动后cTnT、BNP、H-FABP和CRP较运动前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B组,B组仅cTnT运动后高于运动前(P〈0.01,P〈0.05)。结论新兵入伍后首次5km越野跑可导致心肌微损伤,其原因可能与首次强负荷训练导致心肌炎症和心脏室壁张力增高有关。

  • 标签: 军事人员 肌钙蛋白T B型钠尿肽 C反应蛋白质
  • 简介: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12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心绞痛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软胶囊,2次/d,每次2粒,观察心绞痛症状发作程度、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脂、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治疗组患者ET及CRP明显降低,ET由(67.30±14.62)pg/ml改善为(39.58±8.79)pg/ml。CRP由(13.82±6.57)ng/L改善为(5.99±2.63)ng/L。NO由(32.41±7.52)μmol/L改善为(53.40±9.33)μmol/L,且能明显减少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作频率和疼痛强度及持续时间。结论血塞通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明显,能升高NO,降低ET、CRP,无明显毒副作用。

  • 标签: 血塞通软胶囊 不稳定性心绞痛 血浆内皮素 一氧化氮 C反应蛋白
  • 简介: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CP)与外固定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6月收治的采用LCP钢板治疗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为LCP组,同期收治的采用外固定架治疗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为外固定架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费用以及腕关节的恢复情况等。结果LCP组术后6个月时掌倾角大于外固定架组,手术时间长于外固定架组,住院费用多于外固定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度及腕关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〇.05)。结论LCP钢板与外固定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相当,但LCP钢板治疗术后影像学效果好,外固定架组的手术时间短,花费少。

  • 标签: LCP钢板 外固定架 C型桡骨远端骨折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yst-C水平变化与TOAST分型的临床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7例为脑梗死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Cyst-C水平测定,按照TOAST标准将病因分为5类,即心源性脑梗死(CE)、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SAO)、其他病因明确性脑梗死(OC)和不明病因性脑梗死(UND),分析患者血清Cyst-C水平与TOAST分型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患者Cyst-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4.32,P〈0.05)。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CE病因、LAA病因、SAO病因、OC病因和UND病因的Cyst-C水平分别为(1.090±0.213)、(1.144±0.302)、(1.051±0.282)、(1.028±0.202)、(1.057±0.24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LAA病因组浓度明显升高。结论血清Cyst-C水平根据TOAST分型不同而有所不同,可见急性脑梗死血清Cyst-C水平对病因分型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清Cyst-C TOAST分型
  • 简介:目的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药用炭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按中毒时间先后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彻底洗胃、导泻、早期血液灌流清除毒物,给予甲基强的松龙、还原型谷胱苷肽、依达拉奉、心得安、甘草酸二铵、肌氨肽苷等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洗胃后口服维生素C10g+生理盐水100ml,药用炭90g。结果治疗组存活15例,死亡29例,病死率为61.2%;对照组存活2例,死亡36例,病死率94.7%,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程早期口服维生素C注射液对消化道黏膜有保护作用,能阻断百草枯的吸收;药用炭对百草枯有吸附作用,两者联合具有协同作用,能提高百草枯中毒的救治成功率。

  • 标签: 中毒 百草枯 维生素C 药用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4C”教学法用于护理本科生实习中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2年5月本院中的实习护生4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4C”教学法,对照组行常规教学。对比考核成绩等指标。结果:关于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考核成绩,试验组数据分别是(94.26±2.98)分、(97.24±2.01)分,和对照组(87.53±3.46)分、(90.58±3.84)分相比更高(P<0.05)。关于教学满意度,试验组数据100.0%,和对照组数据80.0%相比更高(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实习用“4C”教学法,考核成绩提升更为迅速,教学满意度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护理本科生 满意度 “4C教学法” 考核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小儿急性阑尾炎中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12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均分别进行尿常规检验、C-反应蛋白两种方式检验,比较效果。结果:诊断准确率相比,C反应蛋白较尿常规更高(p<0.05);疾病类型检出率比较,单纯性、坏疽穿孔性两种类型存在明显差异(p<0.05);检查时间对比,尿常规更短(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C反应蛋白诊断的准确率高,对疾病类型的鉴别性能更好,但用时长,临床上可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择诊断方式。

  • 标签: 小儿急性阑尾炎 尿常规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腹痛患者C13-尿素呼气试验与胃肠镜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46例慢性腹痛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2021年2月2024年2月时间段内所收治,均行C13-尿素呼气试验检查,发现幽门螺杆菌(Hp)后,征求其家属同意,再做胃肠镜检查,观察C13-尿素呼气试验检查结果与胃肠镜检查情况。结果:通过C13-尿素呼气试验检出125例Hp阳性,103例Hp阳性患者同意胃肠镜检查与快速尿素酶检查,检出100例Hp阳性,符合率为97.09%。通过胃镜观察Hp阳性患者,具体病变主要有非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各占比75.00%、11.00%、8.00%。肠镜检查均为正常。结论:Hp感染是引起慢性腹痛的一种重要因素,C13-尿素呼气试验能快速有效地检测Hp感染情况,再针对阳性者行胃肠镜检查,了解具体病变情况,为临床提供及时、有效的依据。

  • 标签: 慢性腹痛 C13-尿素呼气试验 胃肠镜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CRP在72DMA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关系。方法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30例正常对照组,51例子2DM无AS组,27例T2DM有AS组CRP测定。结果正常对照组与72DM无AS组比较CRP含量有差别P〈0.05,正常对照组与T2DM有AS组比较CRP含量有差别P〈0.001,T2DM无AS组于了2DM有AS组比较CRP含量有差别P〈0.001。结论CRP可作为早期诊断和防治糖尿病有无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可靠指标。

  • 标签: C反应蛋白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谱、白细胞检测的特点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以来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按照病情严重情况,将120例患儿分为60例重型组,60例轻型组,同时选择120例健康体检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儿C反应蛋白(CRP)、心肌酶谱和白细胞(WBC)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心肌酶谱各个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重症型患儿心肌酶谱各个指标明显高于轻症型患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CRP、WB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RP、WBC、心肌酶谱和是检测患儿HFMD的主要临床指标,为HFMD疗效和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手足口病 C反应蛋白 心肌酶谱 白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