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测量不同类型的特制口腔防护器在加工以后的厚度模拟咬合负载下的形变。材料方法10个口腔防护器在同一个牙弓上,分别用以下的材料方法加工:第一组:ColoredMouthguard,真空下形成(4mm厚);第二组:Proforln,真空下形成(4mm厚);第三组:Drufosoft,通过加压薄片成形(3+3mm)。经加工后,在三个地方测量厚度:第一磨牙的舌侧尖,第一前磨牙的远中边缘嵴中切牙的唇面。每一组的韧度,通过带有一个钝探头的Instron测量机器.在第一磨牙的舌侧尖区域上施加一个模拟咬合力来进行测量。而相应的穿透力是使用一个针盘量规进行测量。而不同口腔防护器组的厚度受力下挠度测量值则通过标准方差分析假性因果检验进行比较。结果第1第2组在磨牙位置的平均厚度分别为1.55mm1.52mm,明显小于第3组相应的厚度(3.48mm),而在切牙唇面的厚度方面,第1组第2组是相似的,分别为2.05mm2.06mm,亦明显小于第3组相应位置的厚度(3.29mm)。而第1第2组的韧度相似,明显高于第3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真空形成口腔防护器的厚度比加压薄片成形口腔防护器的厚度小,加压薄片成形的口腔防护器的材料厚度足以保护运动员不致遭受外伤。

  • 标签: 口腔防护器 平均厚度 韧度 第一磨牙 测量值 第一前磨牙
  • 简介:修复体的临床表现与其负载的力、材料形状等密切相关。了解修复体在口腔中行使功能时受力情况,有助于口腔临床医生对修复体的运用有着更深刻的理解。AlexFok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牙学院生物材料与生物力学研究中心主任,作为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兼职客座教授,他围绕“口腔修复体的固体力学(solidmechanicsofdentalrestoration)”在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进行了系列学术小讲座。

  • 标签: 受力分析 种植体 口腔医学院 口腔修复体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平衡
  • 简介:本文提出一种治疗牙体磨损的全面而保守的方法.该方法以微创复合修复术为基础治疗前牙后牙的龋病。依据组织缺失的严重程度现存后牙修复体大小.有三种相关的治疗方法可供选择。实际上后牙的状况可引导临床医师做出最合适的修复选择。在组织缺失有限充填体较小的情况下.只须考虑直接修复的方法。对于组织缺失中等现存的修复体大小中等的病例.建议使用直接间接复合修复体联合修复。而对于大量组织缺失和修复体较大的病例.通常选择间接修复的方法。通过粘结修复术,主要包括建立直接复合体.可重建以前牙为导向的修复体正确的笑线;在组织破坏更严重、颊侧形态丧失或牙体变色的情况下.可使用贴面或全冠进行修复。本文的主旨在于.通过使用不破坏牙体硬组织的粘结修复术,从而阻止组织的破坏以及恢复牙齿的正常牙体生物力学性能、功能和美观。

  • 标签: 牙体磨损 病例报告 基础治疗 临床医师 修复术 保守
  • 简介:日本正畸专家谈前牵引Ⅲ类错合的治疗1995.8.24~8.25,日本大阪齿科大学齿科矫正系的川本达雄副教授中西洋介博士对北医大口腔医院进行了友好访问,并对Ⅲ类错的矫正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川本达雄副教授的题目是"口外力对反患者的矫正效果"。针对上颌...

  • 标签: 上颌前方牵引 前牵引 正畸 错合 颏兜 骨性Ⅲ类
  • 简介:电动牙刷模仿手动牙刷的横向旋转运动方式,近年来旋转振动运动牙刷有新的发展趋势,并引入了钟摆式旋转牙刷。本文对其安全性功效的近期研究进行了回顾。

  • 标签: 牙刷 电动牙刷 钟摆式旋转牙刷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GM—CSF、IL-4、TNF—α及肿瘤细胞裂解液体外诱导舌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方法:选取10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6例健康人,抽取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经贴壁获得树突状细胞前体细胞,在体外先后加入GM—CSF、IL-4肿瘤细胞裂解液、TNF—α诱导培养,获得成熟DC,进行形态学观察,以流式细胞术检测DC标志物表达率。实验中设置舌癌组健康对照组,肿瘤裂解液诱导组空白对照组,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9d诱导培养,细胞数量增加,体积增大,相差显微镜、HE染色扫描显微镜下均见细胞表面树突状突起,呈典型DC形态。舌癌组DC平均获得率9.9%,与健康组无显著差异(P=0.1287)。舌癌组成熟DC标志物CD83表达率为37.19%,共刺激因子CD40、CD80MHC分子HLA—DR的表达率分别为51.79%、48.43%65.82%。与健康组无显著差异(P〉0.05)。肿瘤细胞裂解液诱导组较对照组可获得更高的DC获得率和成熟率,分别为P=0.0186P=0.0473。结论:舌癌患者外周血来源DC前体细胞经体外诱导培养,可以转变为形态功能成熟的DC;肿瘤细胞裂解液刺激,有助于提高DC获得率和成熟率。

  • 标签: 舌鳞癌 树突状细胞 肿瘤裂解液 成熟调控
  • 简介:研究目的:评估在人体模型中使用粗喷砂酸蚀进行表面处理的口腔种植体的功效。材料方法:8名患者自愿允许植入小型种植体并进行活检,以免费得到彻底的牙齿修复。结果:所有的活检部位均检测出了软组织硬组织的重建.本报告提供了对于患者的成功的骨一种植体接触成功的义齿修复的观察。结论:患者热情表示参与本研究后提高了生活质量。外科医生对这种种植体的信心反映在本研究的临床组织学结果上。

  • 标签: 口腔种植体 组织学评价 临床 SLA 活检部位 表面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Bmi-1基因在小鼠牙齿下颌骨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利用影像学、组织学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2~4周龄同窝野生型Bmi-1基因敲除小鼠牙齿下颌骨的表型差异.结果与同窝野生型小鼠相比,Bmi-1基因敲除小鼠牙齿下颌骨矿化明显降低;牙量下颌骨骨量也明显降低;成骨细胞数碱性磷酸酶阳性面积明显降低,而TRAP阳性破骨细胞数无明显变化.结论Bmi-1基因缺失引起小鼠牙形成成骨细胞骨形成降低导致小鼠下颌骨牙量骨量降低.因此,Bmi-1具有促进牙下颌骨发育的作用.

  • 标签: BMI-1 牙齿 下颌骨 骨质疏松
  • 简介:日趋成熟的成体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定向诱导分化鉴定技术,使牙再生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继牙髓干细胞成功分离培养并用于牙再生研究之后,相继利用牙周膜干细胞、牙囊干细胞、牙乳头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牙再生的种子细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本综述从上述种子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等方面阐述牙再生研究中的干细胞技术.

  • 标签: 牙再生 组织工程 干细胞 细胞鉴定
  • 简介:经典的口腔局部麻醉技术已为临床医生熟知,本文着重介绍近年来口腔局部麻醉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新观念新方法,包括局麻注射的无痛操作技术、合理的麻醉方式的选择依据、麻醉时间的控制、麻醉作用的逆转,以及经腭入路上牙槽前神经阻滞麻醉技术、上牙槽前中神经阻滞麻醉技术计算机控制的局麻药物输送系统一牙周韧带内注射技术。

  • 标签: 口腔局部麻醉 无痛注射技术 麻醉逆转
  • 简介:正畸矫治力的作用时间对牙移动牙槽骨改建的速度有直接影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该文就持续力间歇力对牙移动速度、牙周膜牙槽骨改建和牙体应力反应的影响作一简要综述。选择合适的正畸加力方式,有助于临床医师有效控制牙移动,缩短正畸疗程。

  • 标签: 正畸力 牙移动 牙槽骨改建 牙根吸收
  • 简介:尽管后牙直接复合树脂修复材料技术发展已很成熟,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牙△面磨损速率高,边缘易破损,疗效易受操作者技术的影响。为了延长修复体的使用寿命,通常需要对修复体进行细修整抛光。尽管修整抛光的优点很多,但也有缺点,如更易发生边缘破损耐磨性差: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尝试寻找一种解决的办法。本文对几例临床病例采用了一种修复体不用或少用器械修整的技术。如必需对修复体修整,修整后须用一种特殊的树脂类表面封闭剂处理,可提高修复体修整后的表面强度边缘密合性。另外,与传统技术相比该项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改善牙牙合面解剖形态。

  • 标签: 复合树脂修复体 临床病例 修整 后牙 抛光 边缘密合性
  • 简介:目的:评估以含有酚羟基基团的明胶衍生物(gelatin-Ph)作为一种运输载体.负载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rhPDGF-BB)用于促进骨再生的性能。材料方法:通过分析gefatin-Ph凝胶或胶原蛋白中生长因子释放曲线.来评估gelatin-Ph作为载体的性能。选用大鼠骨髓基质细胞(RBMCs)进行体外实验,研究gelatin-Ph的生物相容性(即细胞在明胶中的生存率、形态以及增殖情况)。为了研究gelatin-Ph凝胶rhPDGF-BB复合物对骨形成的影响.以该复合物修复鼠胫骨缺损后.制作不脱钙标本切片.并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在前30d内.几乎检测不到从gelatin-Ph凝胶释放出的rhPDGF-BB,但是在试验第31天添加蛋白酶诱导后,能够检测到释放出的rhPDGF-BB。RBMCs在凝胶中的生存率及其在胶板上的形态增殖情况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组织学分析表明,在实验第2周第4周时,这种复合物对骨形成矿化均有促进作用。结论:这些结果提示gelatin-Ph凝胶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载体.以gelatin-Ph负载rhPDGF-BB进行局部给药能够促进骨形成。

  • 标签: 骨再生 药物释放系统 生长因子 水凝胶 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 简介:本系列文章的第二部分是关于粘结性嵌体及高嵌体的窝洞预备修复体选择的最新循证临床指南及操作步骤。当前的牙体预备更加推崇牙体保存的原则.但所有的修复材料仍不得不考虑修复体的最小厚度。在重度磨牙症或隐裂牙中,通常推荐选用CAD/CAM复合树脂或CAD/CAM二硅酸锂压铸玻璃陶瓷。由于这方面的中长期临床研究并不多,这种推荐主要基于为数不多的一些体外研究。是否需要做牙尖覆盖.应基于多方面的考虑.包括窝洞的大小、牙体组织生物力学状态、咬合以及美观因素。现代治疗理念的临床意义已在第一部分的文章中予以阐述——双重粘结/即刻牙本质封闭,最优化窝洞设计,龈壁提升。在本文中将进一步围绕这些治疗理念.根据现有的临床及实验证据进行深入讨论,以得到更简洁、预测性更高以及更可靠的临床结论。尽管修复材料的种类选择多样(复合树脂或全瓷),以及修复技术也有多种选择(传统方法或CAD/CAM),但对于间接修复的窝洞,在取模前必须要满足五条客观标准。

  • 标签: 循证临床指南 窝洞预备 现代治疗 粘结修复 修复体 高嵌体
  • 简介:全口义齿修复是一个咀嚼器官及的再造过程,全口义齿的修复效果与患者自身条件、医师技师的技术水平有关,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但以往的修复学临床一直多只注重修复效果的解剖形态生理功能评价,

  • 标签: 全口义齿 健康宣教 心理疏导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垂直向牙槽骨增量时两种牙周松弛切口的效能及相关临床事件发生情况。材料方法:选取23例垂直水平骨缺损的患者(Seibert分类Ⅲ)对双瓣切口(double-flapincision,DFI)传统骨膜松弛切口(periostealreleasingincision,PRI)进行比较,随机采用一种切口进行龈瓣推进.测量龈瓣推进的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比较患者不适的程度。采用UNC-15探针测量最初翻起的龈瓣推进后的龈瓣,两者的差记为龈瓣推进量;术后并发症包括早期膜暴露、感染、感觉异常随访中发现持续不适;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量化患者疼痛、肿胀出血的程度。结果:DFI组的平均龈瓣推进为9.64±0.92mm.而PRI组的平均龈瓣推进为7.13±1.45mm(P〈0.001);早期膜暴露PRI组发生2例,DFI组发生1例:感觉异常、感染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PRI.5;DFI,1).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82);DFI组的平均疼痛、肿胀出血计分(分别为1.55±1.21,1.91±0.94,0.40±0.12)比PRI组(分别为3.75±2.63,3.25±1.29,1.16±0.34)低(分别为P=0.019,P=0.010.P=0.061)。结论:DFI组有助于龈瓣推进并且减少相关临床事件的发生,此技术有可能成为龈瓣推进的另一选择,能够克服PRI的一些局限性。

  • 标签: 牙槽嵴增量 骨移植 牙种植 外科翻瓣 伤口愈合
  • 简介:传统的埋入式非埋入式体分别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提出,并经多中心的调查报道均有满意的成功率,而且在种植体负重后都有相似的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的吸收(0.5-1.5mm)。近年来,引入了一次手术的埋入式种植体,种植体植入后立即安放愈合基台。一些研究报告了这种种植方式的短期内的良好效果。最后,又提出了将埋入式种植体颈部置入牙槽嵴水平上的方式,来修复后牙缺损。这种方式有利于二期手术以及修复体的制作,并使骨的吸收减少。

  • 标签: 种植体 冠根向位置 埋入式种植体
  • 简介:目的:研究VarnishXTICON渗透树脂两种微创治疗材料对釉质龋白斑颜色的影响。方法:选择牛门齿100颗,将唇面向下作为观察面,环氧树脂包埋,打磨。暴露至少6mm×10mm的釉质牙面,随机分A,B,C,D,E5个区,E区用抗酸指甲油封闭。并分别采用人工龋脱矿液后A区不做处理,B区经VarnishXT处理,C区经ICON渗透树脂处理,D区经氟化物处理后,用电子分光光度比色仪测量L*值。结果:脱矿后样本A、B、C、D较E区升高,L*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认为脱矿后各区与E区的L*值不同;B、C、D三区两两比较L*值均有统计学差异;B、C、D区经处理后与A区相比,L*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L*值均较A区降低,且L*值C区0.05),尚不能认为两区的L*值不同。

  • 标签: 龋白斑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 渗透树脂
  • 简介:OSAS患者睡眠期间体位变化能影响软组织姿势位,并通过重力影响上气道,本研究通过对OSAS患者直立位仰卧的X线头影测量结果的分析比较表明:仰卧位趋于使上气道变窄,尤其是软腭后气道间隙减小;舌骨及会厌谷位置明显前移;舌背位置升高,舌背与硬软腭之间空隙减小;舌面积占上下颌间隙的比例增大,即舌/或软腭与气道之间的大小比例异常在仰卧位更趋严重。此与临床现象相吻合,即多数鼾症或OSAS患者其症状在仰卧位较侧卧位明显。不同个体间上气道及周围结构受体位影响的部位程度不同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头影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