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3 个结果
  • 简介:回盲部是胃肠道相对短的一段,但回盲部既可受所有胃肠系统疾病侵犯,也可被该区域特有的疾病累及。这些疾病包括良恶性肿瘤,炎性病变和其它疾病。回盲部各种组成部分是如此紧邻,以至上述疾病常累及一个以上解剖结构,因此诊断困难。对各种征象以及伴发表现的评价有助于缩小鉴别诊断范围。多排螺旋CT被认为是评价回盲部疾病最佳的影像检查方法。因此,熟悉回盲部疾病谱的多排螺旋CT的表现,有助于诊断正确和治疗恰当。

  • 标签: CT诊断 回盲部疾病 肿瘤 炎性病变
  • 简介:侧颅底区域解剖关系繁杂,侧颅底肿瘤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早期诊断特别是早期隐匿病灶的诊断较困难。但随着颅底显微解剖学、手术器械和影像学诊断技术等的发展,其诊断及手术治疗已取得长足进步,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 标签: 侧颅底肿瘤 手术治疗 外科学
  • 简介:目的通过安全的肺穿刺对肺部病变取得病理诊断,从而更正确有效的冶疗.方法应用介入性B超技术,以活检枪对肺部占位性病变进行穿刺活检.结果穿刺了58例,一次确诊57例,确诊率98.28%.结论以活检枪对肺部占位性病变进行穿刺活检,损伤小,安全性好,确诊率高,是比较好的活检方法.

  • 标签: 活检枪 肺穿刺 诊断 肺部占位性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高频彩超声像图表现及肿瘤内部、肿瘤边缘与周围腺体组织之间彩色多普勒血流状况对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恶性肿瘤的高频彩超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肿块大小的乳腺恶性肿瘤的内部及肿块边缘与周围腺体组织0.5cm范围内的血流参数。结果乳腺恶性肿瘤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边缘呈锯齿状,内部以低回声为主且分布不均匀,多数病灶内有微小钙化点,多数后方回声衰减,肿块纵横径比〉1,肿块内部及肿块边缘与周围腺体组织之间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多表现为丰富血流,RI≥0.7,并且这些参数与肿块大小有密切关系。结论乳腺肿瘤内部及肿瘤与周围腺体组织0.5cm范围内彩色多普勒血流状况对诊断乳腺癌具有较高的正确率,并且肿块越大,血流越丰富。其结合二维声像图表现,可显著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恶性肿瘤 超声彩色多普勒 病理诊断
  • 简介:目的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探寻恶性胸水蛋白标志物,建立快速、简便的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方法系。方法收集恶性和非恶性胸水各50例,按照年龄、性别进行一一配对,采用WCX2磁珠技术对血清蛋白进行捕获,用蛋白质谱阅读器PBSⅡ对芯片进行扫描、分析。结果恶性和非恶性的胸水蛋白图谱相比,存在5个差异表达蛋白(P〈0.05),其中包括3个高表达蛋白,分子量分别是5335、7577、11670Da。结论SELDI-TOF-MS技术能筛选出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好的差异蛋白,为恶性胸腔积液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

  • 标签: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胸腔积液 蛋白质组学
  • 简介:目的探讨CT技术在诊断原发性气管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气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20例患者中气管下段肿瘤9例,中段肿瘤5例,上段肿瘤6例;2例气管良性肿瘤均较小,18例气管恶性肿瘤大小不一。恶性肿瘤形状各异,其中乳头状者4例,息肉状者4例,分叶状者6例,扁平附壁状生长者2例,沿管壁环状浸润者2例。肿瘤以软组织密度为主。结论CT能够显示气管肿瘤的位置、大小、形状、密度,肿瘤向气管腔内外生长情况及气管狭窄的程度,气管肿瘤沿气管壁纵向、环状浸润范围,肿瘤浸润周围器官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订。

  • 标签: 气管肿瘤 价值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胃癌特异染色剂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经20例预试验筛选而最终确定的自配核染色剂进行活体模拟染色试验。标本采自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195例胃癌患者。结果胃癌组织均在15%~20%浓度染色剂中短时间(≤30s)内着色,而癌周胃黏膜组织60s及以后才开始着色,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胃癌在不同浓度染色剂下显色时间有所不同。结论自配核染色剂在特定浓度、短时间内可使胃癌组织特异染色,使肉眼可区别癌周黏膜组织,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胃癌特异染色剂,用于色素内镜诊断早期胃癌。

  • 标签: 特异染色剂 色素内镜 早期胃癌
  • 简介:在腹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中,超声检查由于检查方便、费用较低以及敏感性较高而常常作为首选。本文对近年来超声在腹部肿瘤外科的应用进展,包括术中超声(IOUS)、内镜超声(EUS)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消化系统 恶性肿瘤 超声诊断 影像学 肝肿瘤
  • 简介:背景与目的:大型复杂的鞍区肿瘤手术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比较高,主要以脑性耗盐综合征(cerebralsalt-wastingsyndrome,CSWS)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thesyndromeofinappropriatesecretionofantidiuretichormone,SIADH)为主,它们的临床表现相似但治疗原则相反,如果误诊常使病情恶化。本研究探讨低钠血症的有效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长海医院神经外科1999年3月至2007年12月鞍区肿瘤手术后出现的低钠血症5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57例低钠血症患者中,56例血钠和血容量恢复,3~5d血钠纠正至正常,按24h尿钠检测结果补充钠,维持正常血钠水平,均获得痊愈出院。其中SIADH误诊为CSWS23例。1例由于血钠纠正过快而死于广泛性脑肿胀。结论:鉴别脑性耗盐综合征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是治疗鞍区肿瘤手术后低钠血症的关键。血浆渗透压和中心静脉压测定对病情的判断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低钠血症 脑性耗盐综合征 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 鞍区 肿瘤
  • 简介:功能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新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主要包括弥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及血氧水平依赖成像三种成像方法。同以往影像学检查只能依赖于被检查组织形态学的改变不同,弥散加权成像主要研究脑组织内水分子的弥散情况,灌注加权成像主要研究脑组织血液动力学的情况,而血氧水平依赖成像则可对脑内的重要功能区进行准确定位。所以,功能磁共振成像可对人脑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脑功能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可准确地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区别肿瘤组织成分、预测肿瘤恶性程度及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本文主要综述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方式的基本原理及主要临床应用,以提高临床工作者对此项检查技术的认识。

  • 标签: 脑功能 磁共振成像 脑肿瘤 诊断 影像学检查 弥散加权成像
  • 简介:市北医院是为了缓解了上海北部地区(彭浦地区)百姓“就医难”问题,由一所区级专科医院转型发展而来的二级综合性医院。16年来,医院经历了由专科向综合、由小渐大、由弱渐强的发展历程.

  • 标签: 上海市闸北区 职工之家 二级综合性医院 模范 工会 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转录水平基因沉默(TGS)技术和转录后水平基因沉默(PTGS)技术对肝素酶(HPA)基因干扰效果及其对肝癌SMCC-772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从HPA基因启动子区和编码区分别设计并合成TGS和PTGS的小干扰RNA(siRNA),并转染肝癌细胞SMMC-7721;实时半定量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TGS和PTGSsiRNA转染后48、72和96hHPA的表达,并设空白组作为对照;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干扰后SMMC-7721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TGS和PTGS两种技术在转染48h后,从mRNA和蛋白水平上均能成功干扰HPA表达;转染后72h,PTGS组HPA恢复表达,而TGS组仍保持沉默;转染后96h,两组HPA均恢复表达。Transwell小室实验表明,TGS和PTGS组HPA基因均能使SMCC-7721的穿膜细胞数减少,TGS组效果更明显。结论TGS技术沉默肝癌SMMC-7721细胞中HPA基因的能力优于PTGS技术,并使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显著降低。

  • 标签: 转录水平沉默 转录后水平沉默 肝素酶基因 肝癌细胞 侵袭
  • 简介:目的探讨PHLPP1蛋白在癌旁正常胃黏膜、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异,分析PHLPP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157例胃癌原发灶和96例淋巴结转移灶中PHLPP1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PHLPP1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癌旁正常胃黏膜、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PHLPP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7%、61.8%和36.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LPP1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及TNM分期显著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术前CEA水平无关。PHLPP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总体5年总体生存率为68%,显著高于阴性表达患者34%(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分期、N分期、PHLPP1蛋白低表达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027)。结论胃癌组织中PHLPP1蛋白缺失表达可能对胃癌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PHLPP1蛋白阴性表达可作为胃癌患者预后不佳的指标。

  • 标签: PHLPP1 胃癌 临床病理 预后
  • 简介:目的:分析膀胱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与希望水平现状,并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膀胱癌手术患者104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和Herth希望指数量表(HH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膀胱癌患者希望水平以“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维度得分最高,为(12.11±3.04)分;生存质量以社会关系评分最高,为(13.24±1.14)分;年龄、收入水平、肿瘤分期、治疗方法及泌尿系感染是导致膀胱癌患者希望水平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希望水平越高,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及精神/宗教信仰等维度得分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患者术后希望水平较低,随着希望水平的降低,生存质量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应在膀胱癌患者术后进行心理干预,提高其希望水平及生存质量。

  • 标签: 膀胱癌 生存质量 希望水平
  • 简介: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中晚期食管癌患者30例作为食管癌组,同时收集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浆PAI-1水平,同时检测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的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食管癌组血浆PAI-1水平为(1.50±0.31)ng/ml,高于对照组的(0.87±0.22)ng/ml(P〈0.05);血浆PLT水平为(285.13±62.50)×10~9/L,高于对照组的(190.60±36.61)×10~9/L(P〈0.05);血浆FIB水平为(3.82±0.81)g/L,高于对照组的(2.91±0.48)g/L(P〈0.05);血浆D-D水平为(1.70±0.39)μg/ml,高于对照组的(0.23±0.14)μg/ml(P〈0.05)。PAI-1、PLT、FIB水平与血栓史、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D-D水平与血栓史有关(P〈0.05)。食管癌患者血浆PAI-1水平与PLT、FIB和D-D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83、0.499、0.417,P均〈0.05),血浆PLT水平与FIB、D-D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44、0.472,P均〈0.01),血浆FIB水平与D-D水平呈正相关(r=0.375,P〈0.05)。结论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存在高凝状态,有血栓史及转移的患者更易出现高凝状态。

  • 标签: 食管癌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 血小板(PLT) 纤维蛋白(FIB) D-二聚体(D-D)
  • 简介:目的探讨体内胰岛素水平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4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研究组)和50例健康查体的女性(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年龄、绝经年龄、体质量、腰围、月经史、孕产史、既往史(糖尿病、高血压等)、类固醇激素的使用情况等,并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清C肽、胰岛素、雌二醇、雄烯二酮、雌酮、睾酮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结果研究组的空腹血清C肽、胰岛素、雌酮、雌二醇、雄烯二酮及睾酮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SHB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肽及胰岛素检测水平与雌酮、雌二醇、雄烯二酮及睾酮水平呈正相关,与SHBG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对体内性激素产生负面影响。

  • 标签: 胰岛素 子宫内膜癌 C肽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病灶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108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诊治过程,并对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阳性率、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穿刺病理阳性率91.7%(99/108),穿刺成功率97.2%(105/108)。并发症:气胸15.7%(17/108),出血8.3%(9/108),气胸并出血5.6%(6/108),术后咯血12.9%(14/108),以上症状均较轻微,无严重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快捷、准确的诊断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肺疾病 CT 活体组织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开封市中心医院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6例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分析诊断方法、手术方式及预后。结果腹部CT检查对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诊断率高于X线。右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23例;左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18例,其中6例行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35例直肠癌中,一期切除吻合23例,一期切除吻合加预防性横结肠造瘘9例,3例无法切除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瘘。术后发生吻合口瘘6例,死亡2例。结论腹部CT检查对于确定肠梗阻的部位、性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右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是安全可行的;在一定条件下,左半结肠切除及直肠癌切除后一期吻合也是安全的;预防性造瘘可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 标签: 结直肠癌 肠梗阻 诊断 手术治疗 吻合口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