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代胆道外科学已有100多年历史,由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基础研究深入,临床上、影像学、手术与微创技术、介入医学和腔镜外科,生物制剂与生物材料进步,胆道外科成为一个既是综合又是独立学科及并取得了辉煌成就。随着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发展,特别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为主体现代生物技术突起,生物学与其他科学广泛渗透与交叉,

  • 标签: 胆道外科 手术治疗 发展趋向 影像学 解剖学 生物制剂
  • 简介: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消化性溃疡(PU)最为重要发病因素,其他病因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和一些非H.pylori非NSAID因素,根据病因采取治疗措施可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内科治疗 幽门螺杆菌 治疗措施
  • 简介:一、前言在现代预防医学中,疾病筛查观念一直是最重要概念之一.早期检出和治疗疾病目的在于提高无症状个体和疾病危险个体存活率.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68年发布了一组筛查基本标准[1],作为筛查程序参考:①被筛查疾病是重要常见健康问题;②治疗有效;③具备能为公众所接受诊断工具;④疾病早期阶段无症状,对疾病自然史有充分了解;⑤随访程序有效并具有成本-效益优势.

  • 标签: 疾病筛查 治疗 疾病 无症状 结直肠癌 常见
  • 简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主要病因.与胃腺癌、B细胞淋巴瘤发生亦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该菌列为I类致癌因子。现有的根除Hp手段主要是联合应用抑酸剂及二或三种抗生素,但Hp感染普遍性、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以及病人低依从性等限制了抗菌疗法成功使用,进行免疫防治研究十分迫切。已有许多学者对免疫接种防治Hp可行性、免疫原及佐剂选择、动物模型建立以及免疫保护机制等进行了相当程度探讨。本文就这一领域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 标签: 幽门螺杆菌感染 慢性活动性胃炎 抑酸剂 胃腺癌 B细胞淋巴瘤 Hp感染
  • 简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脑血管意外成为中老年常见病,病死率较高,急性期患者经抢救脱险后往往留下偏瘫、失语、二便失禁等后遗症,需要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因此,应针对病人具体情况,认真进行分析,实施全程有效基础护理。

  • 标签: 基础护理 脑血管意外 体会 长期卧床 便失禁 中老年
  • 简介:胃肠动力疾病病理生理研究是临床药物研制基础.近年研究证实,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生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CNS)、自主神经系统(ANS)、肠肌间神经丛(ENS)、胃肠道平滑肌等每一水平或相互间功能障碍有关.这些组织结构功能依赖于各种神经递质和体液因子释放而建立联系,各种递质和信使与相应受体结合,执行不同生理功能.

  • 标签: 胃肠动力疾病 药物治疗 作用机制 胃肠动力药
  • 简介:在急慢性输血后肝炎、散发性肝炎及暴发性肝炎中,有相当比例病人用现有甲、乙、丙、丁、戊型肝炎实验室诊断方法尚不能定型,提示可能存在新型肝炎病毒。第30届欧洲肝脏研究会年会(哥本哈根)首次介绍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后,近二年在庚型肝炎方面取得重大研究进展,现综述如下。

  • 标签: 庚型肝炎 肝炎病毒 暴发性肝炎 研究进展 献血员 同源性
  • 简介: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1岁.因腹胀、疲乏8年伴皮肤黄染1月于2002年10月9日入院.经内科治疗无效,黄疸持续加重,出现陶土色大便,明显消瘦.于2002年11月6日施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术中发现中等量腹水,肝脏明显增大,显著瘀胆,全肝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结节,质硬,紫褐色,右肝后叶有一约8.0cm×7.5cm×7.0cm大小肿块,紧邻第三肝门与周围组织粘连甚多,肝门见肿大淋巴结,从右肝内至肝外胆管、胆囊充满癌栓与陈旧性血块,胆总管直径约2.0cm,清除癌栓后见胆道粘膜轻度充血水肿,用5-FU反复冲洗胆总管.

  • 标签: 例原位 原位肝移植 肝移植体会
  • 简介:一、定义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syndrome,HRS)定义和诊断标准以国际腹水协作组1996年共识为准[1]:HRS是合并门脉高压慢性肝病肝衰晚期功能性肾损害,急性肝衰也出现HRS.诊断基本标准是血清肌酐>1.5mg/dl(132.6μmol/L)、肌酐清除率<40ml/min、尿蛋白<500mg/日且无超声学阻塞性肾病或肾实质疾病、停用利尿剂和扩张血容量(1.5L等渗盐水)后肾功能无改善;其它标准为:尿量<500ml/日、尿钠<10mmol/L、尿肾渗透压高于血浆,尿红细胞每高倍视野<50个、血清钠<130mmol/L.必需排除休克、感染、肾毒性药物或低血容量.

  • 标签: 肝肾综合征 诊断标准 肝功能 发病机制 循环障碍 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 简介:内镜技术问世被称为医学史上一次革命,而更大变革是在治疗内镜.近10余年来,随着内镜技术不断发展,治疗内镜在胰胆疾病中应用日趋成熟,该项技术具有安全、简便、并发症低等优点,成为当今胰胆疾病治疗重要手段.

  • 标签: 胰胆疾病 内镜技术 胆总管结石 并发症 先行引流 鼻胆管引流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胃癌病人临床表现特点及适当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5~2000年收治年龄70岁以上238例胃癌病人临床及手术资料。结果老年胃癌发病较隐匿,主要表现为上腹隐痛不适、消瘦、食欲下降、贫血等。多数病人合并有重要器官慢性病变。手术证实大多数为中晚期胃癌,手术切除166例,切除率为69.7%,其中根治性切除107例,64.5%;姑息性切除59例,35.5%。切除者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32.6%,根治性切除达53.7%。姑息性切除平均生存期10.8个月。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8%。结论老年胃癌由于发病隐匿多为晚期,应提高早期诊断率。要做充分术前准备及积极术后处理,大多能耐受手术。

  • 标签: 老年 胃癌 外科治疗
  • 简介:一般认为非癌症性肝病时AFP含量大多在500μg/ml以下,且为一过性。在一般病毒性肝炎病人,AFP升高者约13%,在慢性活动性肝炎(CAH)病人可有20%~40%的人AFP升高。从暴发性肝炎恢复病人AFP升高者可达85%,并提示急性肝炎之后AFP升高范围可能有预后意义。为寻找鉴别癌性和非癌性AFP相关因素以及判断重型肝炎预后,临床观察慢性重型肝炎117例,动态检测AFP。同时检测TB、Che、TBA、ALT、GGT、肝脏MRI。

  • 标签: AFP 重型肝炎 预后 火箭电泳
  • 简介:近年来,消化道肿瘤与胃肠道激素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促胃液素(gastrin,Gas)对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等有促进作用。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法对消化道良性病变33例、消化道肿瘤37例及肿瘤术后患者19例血清Gas含量作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血清 促胃液素 消化道肿瘤 胃肠道激素 GAS 含量测定
  • 简介:免疫复合物(IC)形成一般认为是清除抗原和终止免疫反应过程。在某些病理情况下,IC激活补体并沉积于血管壁、肾小球基底膜以及其它血管外组织中,引起炎症反应和免疫病理损伤。抗原抗体结合形成IC并激活补体时,C1、C2、C4依次活化,C42将C3裂解成为C3a、C3b,I因子再将C3b裂解为C3c、C3f、

  • 标签: 免疫复合物 ELISA 检测法 慢性乙型肝炎 肝病患者 阳性率
  • 简介:为了探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胃泌素变化意义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关系,检测4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胃泌素及Hp感染变化,并以2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胃泌素变化为对照,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空腹血清胃泌素浓度为159.3±42.1ng/L,对照组为96.8±32.4n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hild-Pugh分级A、

  • 标签: 血清胃泌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 肝硬化患者 乙肝后 胃泌素浓度 Hp感染
  • 简介:脂多糖结合蛋白(LBP)是介导脂多糖(LPS)活化单核/巨噬细胞关键因子.尽管内毒素在慢性肝病和肝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结合蛋白在肝硬化中意义尚不清楚.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内毒素和LBP水平,并探讨其与预后关系.方法:分别以基质显色法鲎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和LBP水平;伴腹水患者同时测定腹水内毒素和LBP水平,并进行2个月短期随访,记录存活情况.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和LB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其中伴腹水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无腹水患者(P<0.05).Child-PughC级肝硬化伴腹水患者腹水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B级患者(P<0.05),而B级患者血浆LBP水平显著高于C级患者(P<0.05).短期随访显示肝硬化伴腹水死亡患者腹水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存活者(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和LBP水平均升高,LBP水平升高可能是对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一种持续慢性炎症应答.腹水内毒素水平可以作为肝硬化伴腹水患者短期生存一个预测指标.

  • 标签: 肝硬化 内毒素 脂多糖结合蛋白 预后 腹水
  • 简介:我们1992—04/2003-11共收治9例独肾结石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9例病人均出现尿闭3d以上,由基层医院转入。其主要治疗手段全部通过膀胱镜逆行输尿管插管,使积尿排出,待肾功能完善后,再进行ESWL治疗,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肾结石 并发症 急性肾衰 治疗 先天性独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