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肝癌(SHCC)超声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表现,分析两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0个经影像学检查和细胞学穿刺或手术病理确诊原发性SHCC病灶(最长径<3cm),回顾性分析其超声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结果:超声造影显示54个病灶呈整体弥漫性'快进快出'式增强特点;18个病灶造影剂消退缓慢,呈'快进慢出'式特点;8个病灶呈'慢进快出'式特点。灵敏度为97.4%(75/77),特异度为94.6%(70/74),准确率为93.8%(75/8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76个病灶血供为Ⅰ~Ⅱ级血管,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为(50±11.9)cm/s,阻力指数(RI)为0.70±0.10;4个病灶因位置深而血流显示不理想。灵敏度为91.7%(66/72),特异度为83.8%(57/68),准确率为77.5%(62/80)。两者均能较好反映原发性SHCC血流灌注特征,超声造影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更能敏感地动态显示原发性SHCC血流动力学特点。结论:超声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均可较敏感地预测原发性SHCC,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造影 原发性小肝癌 血流动力学
  • 简介:中医辨证论治中,呼吸系统疾病大都分为咳证或喘证,而咳证又是一大类疾病总称,主要有慢支、肺炎等疾病,本文试从其CT表现统计分析病证型关系,以了解其规律性。

  • 标签: 咳证 慢支 肺炎 CT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腺淋巴瘤CT特点,为两者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腮腺基底细胞腺瘤12例、腺淋巴瘤23例,对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平扫及增强扫描CT值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腮腺基底细胞腺瘤12例均为单侧,女性好发,腺淋巴瘤一侧或双侧多发,男性好发;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发病年龄较腺淋巴瘤小(P〈0.05);基底细胞腺瘤腺淋巴瘤最大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平扫期CT值较低,增强扫描动脉期和静脉期明显强化、CT值较高;腺淋巴瘤平扫期CT值较高,增强扫描动脉期和静脉期呈轻中度强化、CT值较低;两者平扫、增强扫描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和腺淋巴瘤发病除具有性别、年龄差异外,CT平扫和增强扫描有明显特征,可对两者定性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腮腺 基底细胞腺瘤 腺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X线表现、MRI征象各分子亚型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91例乳腺癌X线表现、MRI征象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结果:LuminalA型单纯肿块及肿块合并钙化比例为76.5%(26/34),MRI肿块样强化比例为70.6%(24/34)。LuminalB型单纯肿块及肿块合并钙化比例为55.6%(10/18),不对称和结构扭曲比例为27.8%(5/18)。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过表达型X线显示钙化比例为91.3%(21/23),MRI非肿块样强化比例为78.3%(18/23)。三阴性乳腺癌X线显示单纯肿块及肿块合并钙化比例为93.8%(15/16),MRI上此15例均为肿块样强化,无一例表现为单纯钙化。动态增强曲线类型免疫组织化学亚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各分子亚型影像学表现不同,影像学表现分析对乳腺癌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数字化X线摄影 磁共振成像 分子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影像检查诊断中人文精神运用价值,为后续相关工作优化提供参考借鉴。方法:针对以往有关 于医学影像检查和诊断资料文献进行汇总分析,在准确掌握医学影像检查诊断工作要求和新时代新特点基础上,明确运用 人文精神重要性,然后进一步分析人文精神运用要点和具体措施。结果:在医学影像检查诊断中运用人文精神重要价值 较为突出,有助于明显优化医学影像检查诊断效果,在规避以往常见问题上同样也具备积极作用。结论:未来医学影像检查 诊断中运用人文精神极为必要,应该作为未来优化发展重要关注点。

  • 标签: 医学影像检查 诊断 人文精神
  • 简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angiomyolipoma,RAML)是由成熟脂肪组织、厚壁血管和平滑肌组成良性肿瘤,占肾脏肿瘤3.9%,绝大部分具有特异性CT表现,少数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1-2]。搜集我院1999年10月至2014年7月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RAML30例临床和CT资料,以提高RAMLCT诊断水平。

  • 标签: 肾肿瘤 血管肌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脂肪 诊断 鉴别
  • 简介: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良性肿瘤.法国学者Ravina等在1995年首次用介入栓塞法成功治疗子宫肌瘤.近年来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uterineembolization,TUAE)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

  • 标签: 子宫肿瘤 放射摄影术 介入性 子宫动脉栓塞
  • 简介: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合并Terry-Tomas征X线及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认识和诊断水平,并探讨修复舟月骨分离手术治疗。方法:对我院诊治6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Terry—Tomas征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X线及CT均表现为舟月间隙增大,月骨、舟骨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关系紊乱,月骨、舟骨旋转。手术修复舟月间韧带及克氏针内固定效果良好。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合并Terry-Tomas征临床较为少见,容易漏诊。认真分析X线及CT资料,能够作出准确诊断。手术需要修复舟月间韧带。

  • 标签: Terry-Tomas征 舟月骨分离 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肝囊肿经皮穿刺置管硬化后出现胆汁性引流液原因及相关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7年6月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无水酒精硬化治疗过程中引流液染有胆汁肝囊肿患者9例,均行囊腔造影,3例引入留置导管后即抽吸出浅绿色黏液样液体,3例抽净囊液后稍加负压即抽出浅绿色液体,2例注射无水酒精15min后抽出浅绿色浑浊液体,1例置管后持续抽吸出浅绿色黏性液体。结果:5例改变操作技术(抽吸囊液及注射酒精时轻柔缓慢、勿加压)、3例调整导管位置、1例延长留置导管引流时间(10d)后,胆汁性引流液消失,继续硬化治疗。结论:肝囊肿穿刺置管后出现胆汁性引流液可能与囊内压改变、囊壁损伤和侧孔位置不当有关,应经导管行囊腔造影,确认无胆管显影,通过消除负压吸引、加压注射,调整导管位置及盘曲张力,延长引流,待引流液胆汁消失变清亮,再继续行囊腔硬化治疗。

  • 标签: 肝囊肿 硬化疗法 胆汁性引流液 原因 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超声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疾病诊断价值,提高乳腺疾病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乳腺肿块超声钼靶X线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00例中,恶性肿块28例,良性病变72例。超声诊断准确87例,准确率87%;钼靶X线检查诊断准确79例,准确率79%。结论:对乳腺疾病检查,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联合应用可以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乳腺疾病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乳房X线摄影术 乳腺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二维超声造影在判断输卵管通畅性中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诊断不孕症患者进行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并与碘剂X线造影对照,评价输卵管超声造影临床应用价值。结果:50例不孕患者100条输卵管中,超声造影显示输卵管通畅72条、阻塞22条、通而不畅6条;碘剂X线造影显示输卵管通畅74条、阻塞20条、通而不畅6条。以X线造影为对照,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97.3%,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卵管二维超声造影术可对输卵管通畅性作出客观评价,操作简便、安全、实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孕症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 超声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SPECT)/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颅底骨侵犯(skull-baseboneinvasion,SBB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男性57例,女性26例;年龄为16~72岁)初诊未治且由病理学检查证实NPC患者,比较头颅99mTc-MDPSPECT/CT图像鼻咽部MRI图像。另设正常对照10例,仅进行头颅SPECT/CT。计算SPECT/CT图像矢状面颅底异常浓集最高计数区域高位颈椎体处比值(L/S),L/S>1视为SBBI。以临床和鼻咽MR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SPECT/CT及MRI判断颅底骨侵犯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随访确诊为NPCSBBI患者有64例。MRI检查真阳性64例,假阳性1例,真阴性18例;SPECT/CT检查真阳性60例,假阳性3例,真阴性16例,假阴性4例。61例患者在MRI和SPECT/CT上均表现为SBBI。MRI诊断NPCSBBI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及误诊率分别为100%、94.74%、0及5.26%;SPECT/CT相应指标分别为93.75%、84.21%、6.25%及15.79%。结论:SPECT/CTMRI诊断NPCSBBI具有相似的诊断效能,但对各骨诊断效能不同,尤其在颞骨诊断上有差异。

  • 标签: 鼻咽癌 颅底骨侵犯 CT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部CT在不同分期胰腺炎诊断鉴别中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胰腺炎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开展腹部CT检查,参照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组织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检查结果进行CT检查结果分析。结果:本组78例慢性胰腺炎中1期患者检出率综合检查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2、3期检出率综合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部CT在2~3期慢性胰腺炎患者临床鉴别阳性符合率较高,诊疗中需要结合病患实际情况选择性开展。

  • 标签: 胰腺炎 腹部CT 鉴别 分期
  • 简介:目的:对比探讨3DMR三点法非对称回波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iterativedecompositionofwaterandfatwithechoasymmetricandleast-squaresestimation,IDEAL)频率选择脂肪预饱和法(frequency-selectivefatsaturation,FS)技术在口底颌面部MRI检查中脂肪抑制效果与临床应用。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3例行口底颌面部MRI检查病例,均行常规MRI序列、FS-T2WI序列和IDEAL-T2WI序列扫描。对比分析FS-T2WIIDEAL-T2WI水像图像总体图像质量和脂肪抑制效果,分别评分,并比较舌体、腮腺、皮下脂肪和头夹肌信噪比效率。结果:IDEAL-T2WI水像图像清晰、信噪比高、脂肪抑制效果均匀可靠,图像质量评分为3.924±0.221,脂肪抑制效果评分为3.909±0.232,舌体、腮腺、皮下脂肪、头夹肌信噪比效率分别为0.888±0.123、1.050±0.126、1.092±0.128、0.843±0.114;FS-T2WI图像均出现不同程度压脂不均匀,图像质量评分为2.424±0.453,脂肪抑制效果评分为2.379±0.434,舌体、腮腺、皮下脂肪、头夹肌信噪比效率分别为0.351±0.044、0.452±0.068、0.335±0.073、0.515±0.055;各项数据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DEAL-T2WI具有图像清晰、脂肪抑制效果均匀可靠、信噪比高特点,优于FS-T2WI,有助于口底颌面部疾病检出。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口底 颌面部 脂肪抑制 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结节性脂膜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证实结节性脂膜炎患者声像图特征。结果结节性脂膜炎超声表现具有多样性,根据超声图像表现不同可分为结节性、液化性及钙化性3种。32例中,超声诊断结节性脂膜炎27例、脂肪瘤2例、皮脂腺囊肿合并感染2例、蜂窝织炎1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4%(27/3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诊断结节性脂膜炎首选检查方法,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结节性脂膜炎 病理
  • 简介: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脑梗死诊断评估方面的作用.方法:本组共18例,均接受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内颅脑磁共振检查.结果:脑梗死随着病变时间增加,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发生一系列变化,在急性期病变局部ADC减低,在DWI中显示为高信号,在ADC图像上显示为低信号,稳定期病变局部ADC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附近,慢性期病变局部ADC增加,在DWI呈低信号,在ADC图像上呈高信号.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能比较准确、可靠地诊断早期脑梗死并反映脑梗死病理生理基础.

  • 标签: 诊断 早期脑梗死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 局部 病变
  • 简介:肝脏是体内一个重要器官,糖、蛋白质、脂肪三大代谢均在肝脏内完成,许多维生素及酶合成,胆红素合成代谢亦均与肝脏密切相关,其中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异常,均可出现相应症状、体征及化验异常.而二维超声在对肝脏相关代谢性疾病诊断方面是一个不可替代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81例肝脏相关代谢性疾病超声表现,以探讨其诊断价值.

  • 标签: 超声 肝脏代谢疾病 临床诊断
  • 简介:腰椎小关节退变又称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由此导致椎体滑脱称退行性滑脱即假性滑脱(本文中没有特别注明“真性”二字时,是指假性滑脱),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危害在于导致椎管狭窄而引发腰腿痛。现代医学影像学及脊柱外科学都偏重于椎弓峡部裂所致真性滑脱研究,而对假性滑脱讨论相对较少。

  • 标签: 腰椎小关节退变 假性滑脱 CT征象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