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8 个结果
  • 简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0-09~2000-10共收治直肠肛管损伤87例,男85例,女2例,年龄15~78岁,平均40.5岁.车祸65例,建筑工伤8例,刀及硬刺伤12例,医疗操作误伤2例.其中合并骨盆骨折37例,合并肝、脾、肾、胃、小肠、结肠损伤共23例,合并膀胱损伤3例,尿道断裂13例,阴道损伤1例,下肢骨折6例.住院时间5~46d,平均18d.治愈85例,死亡2例(2.3%),延误诊断7例(8.05%).

  • 标签: 直肠肛管损伤 诊断 手术方式 并发症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骨表面标志联合CT重建辅助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技术特征。方法选择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图像(CTA)50份,作为CT扫描数据,了解颅骨表面标志联合CT重建辅助乙状窦后入路开颅价值。结果AC长度范围经测量为34.9-54.9mm,平均(45.2±3.8)mm,95%CI经测定为43.4-45.9mm;AB长度范围经测量为33.8-54.7mm,平均(44.3±4.7)mm,95%CI经测定为43.3-45.2mm;BC长度范围为2.7-14.7mm,平均(6.2±2.0)mm,95%CI经测定为5.7-6.6mm。对安全跟离测量,即AC与颈静脉孔间的最短距离,范围为1.2-12.9mm,平均(5.4±2.0)mm,95%CI经测定为4.9-5.7mm。结论在行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时,应用颅骨表面标志与CT重建联合定位,具较高准确性,可为手术安全提供保障。

  • 标签: 颅骨表面标志 CT重建 乙状窦后入路开颅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回盲部肿误诊的相关资料,为进一步提高回盲部肿诊断准确率奠定基础。方法时间在2017.3-2018.4月,研究对象为50例回盲部肿误诊患者,回顾分析其误诊的相关资料。结果患者最终经手术病理证实或者结肠镜配合气钡灌肠造影明确诊断。回盲部肿物主要误诊为回盲部肿瘤、粘连性肠梗阻、肠结核、阑尾炎、卵巢附件囊肿、肠套叠等。结论常见的阑尾脓肿、炎性肉芽肿、肠系膜淋巴结核、克罗恩病以及回盲部肿瘤等均可引起回盲部肿表现,在具体诊断中需要通过结肠镜、手术病理进行鉴别诊断,避免因为误诊而造成误治。

  • 标签: 回盲部 肿物 误诊分析
  • 简介:对于配合手术的上台器械护士来讲,无菌器械车和无菌器械台的整洁有序极其重要,直接关系到手术的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出血量和损伤.有利于术后恢复。经过一段时问的实践,总结经验,我们发现可以利用台上剩余物品制作一些无菌置袋来收纳、放置台上的凌乱物品,具体如下。

  • 标签: 外科设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麻醉效果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急诊病患11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行气管插管静脉麻醉,对全部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病患中有15例存在并发症,腹泻1例,中枢性呼吸衰竭5例,术后继发性出血致脑疝8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对该类病患要做到及时救助,时刻观测其生命体征情况,根据病患的实际情况选择麻醉方式,及时将口腔、鼻腔等内部残留液体清理干净。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急诊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麻醉效果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急诊病患11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行气管插管静脉麻醉,对全部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病患中有15例存在并发症,腹泻1例,中枢性呼吸衰竭5例,术后继发性出血致脑疝8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对该类病患要做到及时救助,时刻观测其生命体征情况,根据病患的实际情况选择麻醉方式,及时将口腔、鼻腔等内部残留液体清理干净。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急诊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中空心螺钉三柱重建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2月-2018年9月在我院医治的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6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甲组,每组34例。本次乙组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而甲组是空心螺钉三柱重建技术治疗,总结并发症,足部关节功能。结果甲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2.94%)低于乙组(20.59%),差异显著(x2=5.100,P=0.024)。甲组足部关节功能的总优良率(94.12%)高于乙组(70.59%),差异显著(x2=6.476,P=0.011)。结论在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中,空心螺钉三柱重建技术可有效改善其足部关节功能,且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低。

  • 标签: Lisfranc 关节损伤 空心螺钉三柱重建技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修复手部屈肌腱损伤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入院的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共68例,在患者及家属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微创修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修复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采用微创修复治疗,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修复法 手部屈肌腱损伤 传统手术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病人手术后的护理干预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本文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所有的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进行研究,其中护理组为35例患者,对其进行康复护理,对照组为35例患者,对其进行常规护理,护理期结束后再就两组人员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术后生活评分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对护理以及术后生活的满意度都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的护理上,康复护理更具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激光治疗对患者皮肤的损伤以及护理效果,以提高护理的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激光治疗后皮肤损伤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皮肤损伤情况,并给予感染控制、皮肤护理、皮肤保养、照射前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对比分析各种护理所起到的效果。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后,所有患者的皮肤损伤情况均痊愈,而且术后随访无复发的情况。结论激光治疗会对皮肤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了解激光术如何破坏正常皮肤结构,以及激光术后如何加强皮肤护理,使激光治疗达到最理想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治疗 激光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中药冰袋用于缓解急性肌肉损伤患者局部疼痛、肿胀情况及消退时间的观察。方法将144例急性肌肉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2例。从入院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对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冷敷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医用冰袋,实验采用中药+医用冰袋,比较两组患者患处的疼痛、肿胀情况及肿胀消退时间。结果治疗72小时后,两组患者患处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减轻(P<0.05),实验组患者患处疼痛、肿胀情况及肿胀完全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我科自制的中药+医用冰袋冷敷对急性肌肉损伤能有效预防和减轻患者的疼痛及肿胀。

  • 标签: 冰袋疗法 急性肌肉损伤 气滞血瘀
  • 简介:摘要摔跤是一项对抗性强的竞技运动,由于运动员双方在竞技中存在大强度的对抗,易发生各种运动损伤,严重影响着运动员的健康。若损伤发生后不能及时处理,严重者会影响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今后的职业生涯。本文就摔跤中常见的运动损伤机制、预防和处理方法等进行探讨,提出日常训练和比赛中避免损伤发生的措施和处理方法。

  • 标签: 摔跤运动 运动损伤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对损伤性肾出血的介入治疗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86例肾脏损伤出血患者,采用肾动脉造影,明确肾动脉损伤的部位及程度,采用明胶海绵或弹簧圈对出血动脉行超选择性栓塞治疗。结果86例患者经超选择插管明胶海绵颗粒或金属弹簧圈栓塞后,均能有效止血。栓塞后造影显示出血动脉中断闭塞,肾动脉出血征象消失。术后1-3d肉眼血尿消失。在随访时发现均未再次发生出血情况,未见继发性肾功能损害发生。结论对保守治疗无效的肾损伤出血患者介入性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有效,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肾功能损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损伤性 肾出血 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根据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我院的102例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均有5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护理组使用个性化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组没有尿道狭窄病例出现,对照组共有7例患者护理后出现了尿道狭窄情况,护理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平均(97.5±4.3)分,对照组平均(85.9±4.1)分,护理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1)。结论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患者临床中接受个性化护理对其康复具有较大的促进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均有所提升,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所以临床中我们推介推广使用。

  • 标签: 骨盆骨折 合并尿道损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盆腹腔手术后可能引起粘连,有盆腹腔粘连者行剖宫产术易至周围脏器如膀胱及输尿管的损伤,处理不当不仅给患者健康带来影响并增加其经济负,亦易引起医疗纠纷。笔者对剖宫产术中发生膀胱及输尿管损伤的原因、预防及处理进行分析,以期引起大家对妇产科解剖及基础操作的重视。

  • 标签: 剖宫产术 粘连 膀胱/输尿管/损伤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指的是各种因素导致的脊髓结构、功能性损伤,导致损伤水平之下的脊髓出现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反射异常等。多数脊髓损伤为突发性事件,在严重损伤患者身体的同时,还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心理问题,以抑郁、焦虑等为主要表现,使得临床治疗依从性降低,影响脊髓康复。针对性进行焦虑抑郁的护理是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情绪的重要手段,也是临床医护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 标签: 脊髓损伤 焦虑 抑郁 护理措施 研究进展
  • 简介:1993年,VictorAmbrose的实验室在秀丽隐杆线虫中首次发现miRNA。与此同时.GaryRuvkun的实验室鉴定了首个miRNA的靶标基因。这2个重要的发现共同确认了一种新的转录后基因调节机制。在过去几年中.miRNA的研究蓬勃发展,我们也开始从一个新的层面上理解基因组学。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微小RNAS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收治的48例脊柱脊髓损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奇偶顺序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包括24例脊柱脊髓损伤术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采取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动能以及焦虑情绪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FMA评分以及SAS评分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为(84.36±7.36),对照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为(55.78±5.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FMA评分为(78.78±6.20),对照组患者的FMA评分为(57.58±4.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SASl评分为(22.36±2.21),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为(31.46±3.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脊柱脊髓损伤术患者采用骨科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 标签: 骨科康复护理 脊柱脊髓损伤术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90例女性阴道分泌检查结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的90例行阴道分泌检查患者,对比所有患者不同洁净度阴道分泌病原体检测结果,以及不同年龄段阴道患病的情况。结果通过检测结果显示,阴道洁净度为Ⅳ度的患者,其白假丝酵母菌、加特纳球菌以及滴虫的检出率远高于洁净度为Ⅰ、Ⅱ、Ⅲ度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年龄≥56岁的患者其非特异性阴道炎比例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阴道分泌的主要病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加特纳球菌以及滴虫,且年龄≥56岁的女性病原体感染率最高。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病原菌 检查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阴道分泌临床常规检验特点。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实施阴道分泌检查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阴道分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在110例患者中有100例患者出现阴道感染,其中细菌性阴道感染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假丝酵母菌感染,之后为滴虫感染(P<0.05);阴道清洁度越高,假丝酵母菌感染、滴虫感染以及细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其中3级和4级细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差异比较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级别细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阴道分泌的检测发现发病率较高的阴道感染为细菌性阴道感染和假丝酵母菌感染,通过检测可了解到感染的病原菌,并给予针对性用药治疗。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阴道感染 常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