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我院收治的140例脑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临床可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借鉴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 脑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托伐他汀钙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应用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脑梗死复发的预防作用。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12.7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治疗应用托伐他汀钙,具有良好的降血脂及预防脑缺血事件发生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 脑梗死 复发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药理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80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A组(托伐他汀治疗组)与对照组(辛伐他汀治疗组)各4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TC、TG、水平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伐他汀高脂血症均具有显著的降脂效果,托伐他汀降脂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脂血症 阿托伐他汀 辛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使用奇霉素序贯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室2017年全年收治的66例慢性附件炎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在月经结束后第五天开始接受奇霉素序贯治疗,研究组在月经期的第一天接受奇霉素序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发生不良反比对照组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经期静脉滴注奇霉素的慢性附件炎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患者的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应用上广泛推广。

  • 标签: 经期 阿奇霉素 序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体会。方法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抽取53例,采取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均接受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26例,接受常规脑梗死护理,实验组27例,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组间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总有效率(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采取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促进治疗效果,患者预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的80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小儿进行研究,按照患儿接受治疗的不同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分别接受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单用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65%;观察组治疗后咳痰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能够实现患儿症状更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更显著,可推广。

  • 标签: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泼尼龙琥珀酸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替洛尔治疗,观察替洛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快速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40例,时间2016年5月~2017年5月,行不同的治疗方式替洛尔治疗、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对应组别名称研究组、对照组。经SPSS21.0系统分析组间的临床心律失常控制有效率、治疗效果满意率数据指标。结果研究组的快速心律失常老年患者行替洛尔治疗的临床心律失常控制有效率(90.00%)、治疗效果满意率(85.00%)数据指标经SPSS21.0系统分析发现均高于对照组(临床心律失常控制有效率70.00%、治疗效果满意率65.00%),P<0.05,差异显著。结论替洛尔治疗老年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心律失常控制有效率,且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率较高。

  • 标签: 阿替洛尔 老年 快速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托伐他汀联合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并行手术治疗患者74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及联合组(37例),对照组给予钻孔引流术及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其基础上联用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复发率。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联合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伐他汀联合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相较单一手术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疗效,降低其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手术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社区获得性肺炎采取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选取48例,按照治疗药物不同将其均分两组,各24例。对参照组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对实验组采取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实验组作比较,参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较低,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两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差异性,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结论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采取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其临床疗效较优,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阿奇霉素 左氧氟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红霉素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2.5%),两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12.5%),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不仅可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小儿支原体肺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尔兹海默症患者的盐酸多奈哌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136例老年痴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控制血糖和血压、抗血小板凝聚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入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MMSE评分情况也明显优于常规组,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也明显低于常规组,且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为91.18%,对照组为7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而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帮助老年患者恢复相应的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 标签: 老年痴呆 盐酸多奈哌齐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托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9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衰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托伐他汀,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细胞因子水平和微循环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微循环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的Scd4OL、ET、CGRP、VEGF细胞因子水平和治疗后的流动积分、管襻积分、襻周积分、总积分微循环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伐他汀可以有效地改善了慢性心衰临床诊断指标,降低致病细胞因子的水平,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慢性心衰 阿托伐他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慢性附件炎患者治疗,患者经期内接受奇霉素静脉滴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当中收治的86例慢性附件炎患者为对象,按照治疗时机差异分为常规组与改良组,分别在经期结束后与经期内接受奇霉素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疗效更好,不良反应例数较少,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慢性附件炎患者的治疗,患者经期内接受奇霉素静脉滴注效果较好。

  • 标签: 慢性附件炎 阿奇霉素 经期 静脉滴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把120名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随机划分到A、B、C组,每组均为40名,对A组病人使用奇霉素治疗,B组病人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C组病人使用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联合质量的方法,疗程都是7--14天。对三组病人的不良反映、细菌清除率、病情变化、临床疗效等进行细致观察。结果C组病人的总有效率及痊愈率都比A组、B组病人要高,有统计学意义;C组病人的肺部X线恢复、血常规、啰音消失及发热症状缓解都比A组和B组要短一些,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病人的细菌清除率是92.5%,高于A组的67.5%与B组的65%,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病人发生不良反映的比例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非常理想,并且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比较低,因此比较适合临床大面积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格列汀治疗 2 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研究价值。 方法: 调研 2016 年 6 月 ~2017 年 5 月我院收诊的 200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其中 100 例患者采用二甲双胍 + 安慰剂治疗 ---- 对照组;此外 100 例患者采用格列汀 + 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期间的临床效果、各项生理指标及药物经济学分析。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服药成本在服药 12 周、 24 周、 36 周及 48 周均低于观察组;但服药 12 周,观察组的 临床效果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24 周后,实验组的临床效果的统计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成本每周均有所下降, P < 0.05 差异显著。 结论: 格列汀治疗 2 型糖尿病 疗效显著 ,但是在长期用药下成本逐渐降低,且临床效果远远优于单一用药,值得临床医师应用。

  • 标签: 阿格列汀 二甲双胍缓释片 2 型糖尿病 药物经济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的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病人的血脂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的神经功能数值以及血脂情况无较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的PLT值都有所提升,其中对照组为(103.17±15.23)109/L,实验组为(125.63±17.85)109/L;与此同时MPV值均有所下降,具体数值为对照组(13.3±2.4)fl,实验组(10.9±1.8)fl;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9.3±3.1)分,实验组为(13.9±2.2)分;对照组病人治疗过程中有不良反应的有8名,不良反应率为16%;实验组则有2名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有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4%。结论在缺血性腦卒的治疗过程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可以有效的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并且相较单性药物治疗而言,可以有效的改善病人的血脂指标,并且治疗过程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明显减少,值得推广。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阿司匹林 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CIS)临床疗效。方法抽选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治疗的CIS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对症处理,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以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NIHSS、BI评分及各项血脂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托伐他汀钙可显著改善CIS患者血脂水平及神经功能,并能明显降低CRP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 缺血性脑卒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联合奇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独给予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奇霉素+热毒宁治疗。结果观察组hs-CRP(17.10±1.41)mg/L、IL-10(14.86±0.05)pg/mL、退热时间(3.15±0.27)d、止咳时间(9.82±0.25)d、治疗有效率97.0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热毒宁联合奇霉素应用到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有助于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 标签: 热毒宁 阿奇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急诊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接受诊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分别64例,对照组患者为拒绝急诊溶栓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应用常规的血小板抑制剂以及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替普酶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同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状况。结果观察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NIHSS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急诊处理应用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急诊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