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住院的急性肠炎患者60例,入住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使用相同的止吐、补液、纠正电解质失衡等常规治疗,3d为一疗程,其中观察组增加静脉注射奇霉素注射液,对照组增加静脉注射培氟沙星注射液。治疗记录患者的血、尿、粪常规,并细心观察患者的大便性状和次数。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有效率为78.3%,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的止泻与症状体征好转的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突出,是理想的抗生素。

  • 标签: 急性肠炎 阿奇霉素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糖尿病作为终身性疾病,一旦发病患者需要长时间服药,药物的选择非常重要,对于患者的影响也较大,因此需要对药物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特别需要关注因葡萄糖代谢异常造成的各种并发症。糖尿病治疗过程,对于药物的安全性需要全面关注,防止在长期药物服用过程身体出现不良反应,卡波糖作为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糖尿病治疗得到广泛的使用,在糖尿病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本文对卡波糖在糖尿病治疗的作用进行分析。

  • 标签: 阿卡波糖 糖尿病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0例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基于常规治疗加之依托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有改善。治疗组的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是涉及多种因素的慢性疾病。在冠心病的许多危险因素,高脂血被认为是冠心病发展和进展中最危险的因素。改善高脂血症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老年冠心病和高脂血症患者采用托伐他汀治疗可以良好改善状况,降低疾病发生频率,降低死亡风险。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高血脂症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106例2016年7月到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奇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就患者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治疗有效率,对照组为79.2%,观察组为9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良反应,对照组为28.3%,观察组为7.5%,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奇霉素疗治疗小儿肺炎疾病,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小儿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顺苯磺酸曲库铵在老年患者麻醉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3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都通过静脉注射顺苯磺酸曲库铵进行肌松。按照患者年龄的不同,将其分为老年组(65到80岁),中年组(35到50岁),对两组患者的阻滞起效、持续时间以及肌松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的阻滞起效和持续时间与中年组类似,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其肌肉松弛恢复时间要比中年组长,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苯磺酸曲库铵在老年患者麻醉的应用具有很好的麻醉效果,同时肌肉松弛的作用不容易被年龄所影响。

  • 标签: 顺苯磺酸阿曲库铵 老年患者 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临床病例在采用奇霉素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药学分析。方法选择儿科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并随机分组,奇霉素就口服(观察组,n=40)与行输液(对照组,n=40)治疗展开对比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奇霉素口服,可显著减少病程不良反应,保障临床安全。

  • 标签: 儿科 临床应用 阿奇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应用的麻醉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行腹腔镜手术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排列日期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麻醉,研究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疼痛评分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后的各项生理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行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芬太尼,且患者各项指标更为稳定,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舒芬太尼 阿芬太尼 腹腔镜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复方盐酸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9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作为麻醉药物进行麻醉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盐酸替卡因作为麻醉药物进行麻醉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为100.0%(49/49),远高于对照组的81.6%(4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1%(3/49),远低于对照组的20.4%(1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盐酸替卡因进行麻醉能够有效的减轻牙体牙髓病患者在治疗过程的疼痛感,麻醉效果显著,并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 牙体牙髓病 局部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支气管哮喘与心理因素应激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分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根据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情况,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血清IL-4水平差异不大,而实验组患者在血清IL-1β、IL-6、TNF-α以及血浆TXB2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因素应激与支气管哮喘有着较大的联系,其在哮喘发病机制与单核巨噬细胞或淋巴细胞的激活有关。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心理因素应激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银屑病患者接受维A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信息。方法以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的银屑病患者75例来进行探讨分析,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5例使用中药复方治疗方式,实验组40例接受维A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有15例治疗显效,2例治疗有效,8例痊愈,3例好转,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0.00%,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共有17例痊愈,12例显效,6例有效,4例好转,治疗有效率是97.50%。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优秀。结论维A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比较优秀,我们推介为患者使用维A治疗,有效率比较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是非常优秀的药物治疗方式。

  • 标签: 阿维A 银屑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在冠心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诊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98例,按给药方案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n=49)单纯应用曲美他嗪,研究组(n49)则采取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方案。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是93.88%,与对照组整体治疗有效率75.51%相比较高(P<0.05);②治疗前,2组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之间无统计学比较差异(P>0.05);治疗后,2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下降(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在冠心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曲美他嗪 冠心病 高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护合作性学习在手术室护理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手术室实习的80例本科护生,以信封法将其随机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2组,各有护生40例。对照组在教学过程采取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在教学过程采取医护合作教学法。对比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实践操作成绩以及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成绩与实践操作成绩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护生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护士的满意度为77.5%,研究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医护合作性学习更受护生的青睐,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有着更为显著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医护合作性学习 手术室护理 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及价值。方法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接诊的晚期胃癌患者6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替吉奥治疗,观察组32例施加帕替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对比χ2值分别为4.655、5.379,P<0.05。结论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且用药较为安全,该治疗方法有较高的使用参考价值。

  • 标签: 阿帕替尼 晚期 胃癌 价值
  • 简介:摘要尔茨海默病(AD)是病因不明的慢性大脑退行性病变,大部分患者在60岁以上患病。随着AD病程的延长患者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长期护理。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应用范围的拓宽,社区护理已成为社会卫生服务事业的组成部分,在慢性疾病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关于其在AD患者护理的研究较多,本文将对其进行综述。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社区护理 激越行为 心理干预 生活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宫颈炎患者行以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宫颈炎患者,按照数字奇偶性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2例患者行以奇霉素治疗,研究组42例患者行以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从临床总有效率上来看,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来看,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颈炎患者行以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出现,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阿奇霉素 左氧氟沙星 宫颈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8月于我科收治的7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39例,B组39例,两组患儿给予退烧、镇咳、平喘、化痰等治疗。B组患儿接受红霉素治疗,A组给予奇霉素治疗。结果①临床症状改善时间A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B组,p<0.05。②治疗总有效率B组77.0%,A组90.0%,x2=6.3207,p=0.0034。③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23.1%,A组12.8%,X2=6.3264,p=0.0014。结论采用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作为临床上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20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罗红霉素,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的基础上口服奇霉素,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8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奇霉素辅助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较为安全,可广泛使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小儿肺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肠炎患者97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n=48)及观察组(n=49),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措施,对照组静滴培氟沙星注射液,观察组静滴奇霉素,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88%(46/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9%(39/49)(=4.3457,P=0.0371<0.05);观察组治疗后IL-8水平、降钙素原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较好。

  • 标签: 阿奇霉素 急性肠炎 炎性指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磷酸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82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使用昔洛韦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使用单磷酸糖腺苷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止泡时间及止痛时间、完全结痂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使用单磷酸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单磷酸阿糖腺苷 带状疱疹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在尔茨海默病患者康复的应用。方法选取80例尔茨海默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试验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认知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在MMSE总分及生活质量SF-36六个分维度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可以改善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状况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康复训练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