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诊断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是学习和掌握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基础,是医学生打开临床诊疗工作大门的一把钥匙。诊断实验教学是诊断教学的核心,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性,熟练的掌握实验技能,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本教研室通过课前认真备课、课上规范示教、课后及时总结等方面结合医学生的学习特点,总结诊断实验课教学经验,有助于今后的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提高。

  • 标签: 诊断学 实验课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蛋白质组作为一个整体、动态、网络的变化过程是后基因时代的主要研究方向。唾液是口腔微生态环境的产物,它的蛋白质组表达谱研究作为临床疾病的实时监测手段优势已经开始显现,尤其在寻找疾病分子标记物从而服务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用药、疗效评价和预后防治方面。本文主要就唾液蛋白质组在西医临床病种相关研究和中医证实质等几个方面的进展作一阐述。

  • 标签: 唾液蛋白质组学 临床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肿瘤教学中开展以为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BL)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人数为64人。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法,观察组接受PBL教学法。分析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差异。结果观察组学生在病历书写、技能操作、病例分析以及总成绩等各项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肿瘤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各项临床处理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考核成绩。

  • 标签: 肿瘤学 临床教学 效果 实习生 PBL模式
  • 简介:摘要牛蒡是很好的药食同源性植物,化学结构复杂,生物活性广泛。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牛蒡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以期为牛蒡进一步开发利用于临床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牛蒡 化学成分 生物学活性
  • 简介:目的:总结改良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巨大囊性肾癌的操作体会。方法:共收治12例巨大囊性肾占位患者,肿瘤最大径56~78mm,术前影像检查考虑为囊性肾癌。术中先在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视野下操作,分离出肾动脉备用,并尽可能分离部分囊性占位;然后改为开放手术操作,进一步完整分离出肿瘤,在完全长时间阻断前,行肾脏缺血预适应操作。完全阻断肾动脉,行肾部分切除术。采用“n+1”缝合技术,缝合肾脏创面。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热缺血时间平均(29.1±7.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56.5±40.1)mL,术后病理结果均提示为透明细胞癌,Fuhrman核分级Ⅰ级10例、Ⅰ~Ⅱ级2例。术后随访,均未见肿瘤复发,肾小球滤过率表现为较术前轻中度下降,6例患者存在部分肾盏轻度积水。结论:采用改良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巨大囊性肾癌,同时达到了“保肾”、“去瘤”的两个目的,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腹膜后路径 改良
  • 简介:(1)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

  • 标签: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方法 单因素方差分析 设计类型 定量资料 定性资料
  • 简介:目的探讨肾平滑肌瘤的影像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从而选择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6年12月4所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6例肾平滑肌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26~77岁.6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MRI平扫2例,其中1例同时行增强检查.结果6例共发现7个平滑肌瘤病灶,肿瘤最大径2.5~7cm,平均5.3cm;其中5个位于右肾,2个位于左肾;5个位于肾脏边缘,1个位于肾实质内,1个位于肾盂.肿瘤呈圆形和椭圆形各3个,呈分叶状1个.CT平扫5个病灶呈高密度,2个呈等密度;1个病灶密度不均,肿块内见坏死、囊变,其它6个密度均匀.CT增强扫描7个病灶均表现出渐进性延迟强化的特点,其中6个呈均匀强化,1个强化不均.MRI平扫2例共检出3个病灶:2个信号均匀,其中1个呈T1WI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1个呈T1WI等信号、T2WI明显低信号;1个信号不均,T1WI、T2WI均呈高低混杂信号,T2WI上病灶周围可见低信号肿瘤包膜;2个瘤体内见斑点状钙化.MRI增强检查1个病灶呈均匀延迟强化.结论肾平滑肌瘤的主要影像特征为发生于肾脏边缘密度或信号均匀的软组织肿块,CT或MRI增强扫描呈均匀延迟强化特点;虽然确诊需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但熟悉其影像表现特点,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尽早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肾切除.

  • 标签: 肾肿瘤 平滑肌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nfarction,ACI)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脑梗死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急性脑梗死后中枢神经系统大部分神经元在其轴索或者胞体损伤后可出现萎缩,或者在与之相互联系的传出或传入神经元死亡后出现萎缩,前者即华勒变性(WallerianDegeneration,WD)1,后一现象则称为经神经元变性或递质性神经元变性(transneuronealdegeneration),由于两者都是继发于原发病灶损伤后在远隔部位出现的病理生理改变或变性,故又常称作继发性损伤(SecondaryDamage)或继发性变性(SecondaryDegeneration)。现就该领域的研究做一综述。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危害 病理机制
  • 简介:摘要统计在临床科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判断临床科研有效性的关键方法。而统计的内容复杂,且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若缺少相应的了解,会对临床科研造成直接的影响。本文对目前统计在临床科研中应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

  • 标签: 统计学 临床 科研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社区护士应具备的能力。方法采用现象研究方法,在北京市某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社区护士、社区护理管理者、社区医生、及社区居民共23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社区护士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综合护理知识和技能,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综合评估分析能力,防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评价能力,教育能力以及研究能力。结论社区护士需要具备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我国目前社区护士能力尚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需通过加强完善社区护理教育体系等措施,提高社区护士能力。

  • 标签: 社区护士 能力需求 现象学研究
  • 简介:(1)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

  • 标签: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 设计类型 定量资料 定性资料
  • 简介:目的研究比较输尿管阴性结石的常用影像诊断方法。方法选取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的人数均为40例。为观察组患者采用螺旋CT诊断方法;为对照组患者采用KUB+IVP方法进行诊断。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方法的精准度与敏感性,均达到100%,患者满意度为95.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GE-64排螺旋CT扫描方法的准确性和敏感度都更高,对于输尿管阴性结石具有精准的分辨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输尿管阴性结石 影像学诊断 螺旋CT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钬激光解剖性剜除术与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小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的10月~2017年的10月我院收治的98例前列腺增生病患,按照选用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别纳入治疗A、B两组,分别实施前列腺钬激光解剖性剜除术和前列腺电切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A组施术时间明显多于治疗B组,但术中出血量以及尿管留置时间均短于治疗B;治疗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B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小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采用前列腺钬激光解剖性剜除术与前列腺电切术相比获得的效果更理想。

  • 标签: 钬激光解剖性剜除术 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浸润性小叶癌不同影像表现,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26个病灶)浸润性小叶癌的临床,X线,超声及MRI表现。结果浸润性小叶癌X线表现不规则肿块7例,分叶形4例,圆形、卵圆形分别为5例和4例,肿块伴钙化6个,阴性一例。结论浸润性小叶癌常以浸润性不规则肿块,不对称性致密影及结构扭曲等常见,在X线上导致诊断困难,临床、X线、B超和MRI结合能提高肿瘤的检出率。

  • 标签: 乳腺肿瘤 浸润性小叶癌 临床 影像学
  • 简介:摘要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股沟区的薄弱点或缺损向体表突出所致,包括斜疝、直疝、股疝等,是普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且发病率较高。典型的腹股沟疝可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明确诊断,但对于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者可辅助X线、B型超声、CT和(或)MRI等影像检查手段来协助明确诊断。本文对上述影像检查手段在腹股沟疝诊断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探讨。

  • 标签: 影像学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随着训练科目的不断增多,军事训练的难度和强度也越来越大,部分训练项目带有一定危险性,军事训练伤不断发生,不仅影响了训练者的安全,也不利于后续的军事训练顺利展开,针对频繁发生的军事训练伤应从“心理—社会医学—生物”各个角度出发,调动一切训练因素,结合部队官兵的特点在部队训练要求的范围内,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军事训练伤的防控工作。

  • 标签: 军事训练伤 发生 影响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目前,复发性髌骨脱位多采用手术治疗。内侧髌股韧带(MPFL)重建能够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伴有髌股关节骨性异常时,则需联合胫骨结节截骨术。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髌骨双半隧道解剖重建MFPL联合Fulkerson截骨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收治的21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男9例,女12例,年龄15~38岁,(23.2±4.5)岁。患者均为髌骨外侧脱位,术前脱位4~16次,平均6次。所有患者行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髌骨双半隧道解剖重建MFPL联合Fulkerson截骨术。手术前后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包括髌股适合角、髌骨倾斜角、外侧髌股角、髌骨外移度、胫骨结节-滑车间距(TT-TG值)及髌骨Q角,并记录IKDC主观评分、Kujala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活动评分。随访时行髌骨外推恐惧试验,记录并发症、转归及髌骨再脱位发生率,检查髌骨稳定性。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0~48个月,平均(34.5±2.5)个月。术后6个月内,2例出现髌骨外侧疼痛,1例出现髌骨内侧牵拉紧绷感,经物理治疗及功能锻炼后症状逐渐消失或好转。术后3~6个月复查X线片及CT平扫见胫骨结节截骨块骨性愈合。所有患者均无异物排斥反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至随访结束均未发生髌骨再脱位。末次随访时,髌骨稳定性较术前明显增强,髌骨外推恐惧试验阳性率为0%,膝关节相关功能评分及测量值均与膝关节发育正常人相仿。结论: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髌骨双半隧道解剖重建MFPL联合Fulkerson截骨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复发性髌骨脱位 外侧支持带松解 内侧髌股韧带解剖重建 髌骨双半隧道 Fulkerson截骨 关节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性腺发育不良病人的细胞遗传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2例性腺发育不良患者,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比较其核型分类情况。结果112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存在染色体核型异常,其中染色体数量异常18例,占其全部核型异常的51.43%,结构异常患者13例,占其全部异常核型的37.14%,另有4例患者为性反转,且异常核型以47XXY为主,占全部核型异常患者的40.00%,占全部患者的12.50%,另有77例患者核型异常,但性腺发育异常。结论染色体异常可导致患者出现性腺发育异常,通过检查该类患者外周血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能够有效观察患者发病原因,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性腺发育不良 细胞遗传学 染色体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