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靶向EMMPRINsiRNA减轻牙周组织破坏的体外研究成果。方法本次研究收集病情轻重不同的牙周病组织,建立HGEC和牙周成纤维细胞(包括PDLCs或HGF)共培养模型,经由体外实验法,分析靶向EMMPRINsiRNA与宿主牙周易感性之间关联。结果EMMPRINsiRNA与重度牙周炎、上皮细胞中EMMPRIN表达水平以及EMMPRIN基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结论减轻MMPs能够降低牙周组织破坏程度,有助于为探究牙周病治疗新思路提供具有一定可靠性的研究数据。

  • 标签: EMMPRIN siRNA 牙周病 MMP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吻合血管的组织移植临床应用的经验.方法:运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移植168例,修复多种组织缺损,共移植18种171块组织瓣.结果:全部成活163块(95.3%),部分成活2块,坏死6块.结论: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移植可一期修复组织缺损,疗程短,修复效果好.应根据组织缺损情况及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组织瓣.

  • 标签: 吻合血管 游离组织移植 修复 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上肢复杂组织损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深部组织如神经血管肌腱骨骼外露及缺损,给组织修复带来很大困难,处理失当可造成严重功能障碍甚至截肢。我们自1992年以来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以9种组织类型移植55例,对上肢复杂组织损伤进行修复.取得了良好疗效。

  • 标签: 组织损伤 上肢 显微外科治疗 神经血管 皮肤软组织缺损 深部组织
  • 简介:组织工程是一个极具潜力的领域,它重建了生物学、医药、分子细胞学、手术、生理学的发展,在牙周病导致的缺损牙周组织结合使用骨传导基质的组织工程产品,可加速细胞的生长和伤口部位的血运重建,它的出现为实现牙周组织的完全再生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对牙周组织工程的相关内容以及研究进展等作一综述。

  • 标签: 牙周 组织工程 牙周膜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移植皮瓣修复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应用吻合血管游离移植皮瓣修复小腿组织缺损创面的患者20例,皮瓣类型有股前外侧皮瓣、胸脐皮瓣、背阔肌肌皮瓣、腓骨骨皮瓣、小腿内侧皮瓣、小腿外侧皮瓣,对所有患者都实施移植皮瓣修复组织缺损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皮瓣均全部成活;其中3例皮瓣部分坏死、二期游离植皮修复痊愈.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对小腿组织缺损创面患者实施移植皮瓣修复组织缺损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皮瓣成活率以及游离植皮的修复痊愈率,效果显著.关键词移植皮瓣;修复组织缺损;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77-01

  • 标签:
  • 简介:自王成琪(1997)对手指部分组织块离断施行了再植获得成功以来,不断有类似报道。但因手指离断组织块小,往往缺乏知名血管或可吻合的血管细小,再植难度较大,成功的报道不多。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对收治的18例20指复合小组织块离断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再植,术后完全成活18指,大部分成活2指,获得较好的外形和功能,报道如下。

  • 标签: 复合组织块 原位再植 离断手指 显微外科技术 手指离断 离断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如何有效进行复杂腹壁缺损的修复与重建一直是困扰腹壁外科医师的一个难题,传统的组织结构分离技术虽然能够通过自体组织推进实现腹壁缺损的功能性修复,但其广泛皮瓣分离所导致的切口并发症是其重要不足。而内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由于可保护腹壁穿支血管,因此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作为一种自体组织修复的重要手段,内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必将在腹壁缺损修复重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内窥镜 腹壁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的急诊修复方法.方法1999年1月~2002年1月共治疗125例手外伤后伴有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根据术中软组织缺损情况,分别采用了手指掌侧推进皮瓣(21例)、V-Y皮瓣(19例)、双三角皮瓣(37例)、第四掌背动脉皮瓣(2例)、带桡神经浅支的示指背侧岛状皮瓣(9例)、中指尺侧及环指桡侧岛状皮瓣(2例)、前臂逆行岛状皮瓣(3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4例)、足背复合游离皮瓣(2例)、(足母)趾皮甲瓣(1例)、锁骨下皮瓣(16例)、交臂皮瓣(2例)、腹股沟皮瓣(4例)、腹壁皮瓣(3例),进行急诊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结果术后有4例出现感染,皮瓣坏死,行残端修整,其余修复后外形良好,2例腹股沟皮瓣断蒂后皮瓣臃肿,行去脂术后外形良好.结论手部外伤后软组织缺损根据软组织的不同缺损情况选用恰当的一期急诊修复方法,具有创面可直接覆盖,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手部外形良好等优点.

  • 标签: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外科皮瓣 急诊修复
  • 简介:目的研究踝足部组织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带血管蒂(肌)皮瓣、骨瓣等组织瓣移植修复踝足部组织缺损的11告床资料。结果本组共78例,其中吻合血管(肌)皮瓣移植术21例,带血管蒂(肌)皮瓣移位术53例,吻合血管骨瓣移植术4例。组织瓣全部成活,随访3月~1年,骨愈合时间8~10周,踝足部大部分恢复保护性感觉,行走正常。结论踝足部组织缺损应用带血管蒂(肌)皮瓣、骨瓣移植、移位术修复效果好。

  • 标签: 足踝部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 修复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猪肌腱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骨髓问充质干细胞中何种细胞最适宜作为体外组织工程化肌腱构建的种子细胞.方法收集猪肌腱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50×106个细胞密度均匀接种于圆柱状聚羟基乙酸(Polyglycolicacids,PGA)上,按细胞种类分为三组,每组n=3,体外培养,并于1、2、6周取材,进行组织学检测、免疫组化检测、胶原定量测定和大体观察.结果细胞-PGA复合物体外培养时有细胞外基质产生,六周时肌腱细胞组产生胶原量最多,明显优于真皮成纤维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0.01).免疫组化显示形成的主要为Ⅰ型胶原.结论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肌腱时肌腱细胞合成胶原能力最强,在现有条件下是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肌腱的最佳种子细胞.

  • 标签: 组织工程化 肌腱种子细胞 比较研究 DERMAL FIBROBLASTS 真皮成纤维细胞
  • 简介:应用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方法,以64例肺癌组织内微血管定量与肺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鳞状细胞癌微血管定量为48.17±25.4个/HP,腺癌为69.32±27.2个/HP,小细胞癌为77.66±23.2个/HP。鳞状细胞癌微血管定量明显低于小细胞癌(P<0.001);无淋巴结转移组微血管定量(54.5±13.5个/HP)明显低于有转移组(76.3±14.6个/HP)。提示肺癌组织中微血管生成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微血管定量高的肺癌可能预后不良和易发生转移。

  • 标签: 肺癌 微血管 第Ⅷ因子相关抗原 定量 肿瘤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电烧伤后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方法和特点.方法15例电烧伤所致组织缺损患者中,7例采用带知名血管蒂岛状皮瓣移位修复,5例采用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修复,3例采用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移位修复;急症期手术修复3例,二期手术修复12例.结果15例患者17块皮辩中,全部成活15块,2块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部分坏死.结论根据电烧伤组织缺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修复方法,可最大程度地恢复手部功能.

  • 标签: 电烧伤 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
  • 简介:目的探讨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CFH)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病理证实为CFH患者的术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观察CFH的声像图特征及内部血流情况。结果CFH病灶均为单发,超声表现为类圆形肿块24例(24/31,77.42%),不规则形肿块7例(7/31,22.58%);肿块位于皮肤层7例(7/31,22.58%),同时累及皮肤层及皮下层24例(24/31,77.42%);最大径≤15mm者29例(29/31,93.55%),最大径〉15mm者2例(2/31,6.45%);均无包膜(31/31,100%);边界清楚25例(25/31,80.65%),边界不清6例(6/31,19.35%);呈低回声或弱回声30例(30/31,96.77%),呈稍强回声1例(1/31,3.23%);回声均匀28例(28/31,90.32%),回声不均3例(3/31,9.68%)。2例(2/31,6.45%)病灶内可见钙化;1例(1/31,3.23%)病灶内可见液化;探头加压时,1例(1/31,3.23%)病灶稍发生形变。病灶内部血流信号Adler分级为0级26例(26/31,83.87%),1级2例(2/31,6.45%),2级1例(1/31,3.23%),3级2例(2/31,6.45%)。结论CFH的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病变多为单发、最大径≤15mm的低弱回声结节,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部多回声均匀,血流信号多不丰富,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CFH。

  • 标签: 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及辅助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拇手指末节软组织离断伤不乏其例,既往均未与再植,主要是因为再植难度大。随着患方要求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2002至2006年本院再植6例,全部成活,外形及功能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手指末节 离断伤 软组织 再植 医疗技术水平
  • 简介:组织工程学是以细胞生物学、工程学和材料学相结合,在体外或体内构建组织或器官替代物,用于修复、维持或改善机体形态和功能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1]。组织工程皮肤为急性或慢性皮肤损伤提供了全新的治疗理念。然而,目前的皮肤替代物仅仅是结构的模仿,且存在构建时间长、修复有限、无皮肤附件及瘢痕形成等缺陷。

  • 标签: 皮肤组织工程 组织工程学 皮肤替代物 组织工程皮肤 细胞生物学 体内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