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背景:近年来,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有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外诱捕参与到血栓的起始和生长阶段,并与内皮细胞、血小板及凝血途径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外诱捕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关系,以在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和治疗找到新的方向。方法:以“中性粒细胞外诱捕”、“静脉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为中文关键词,“NETs”、“VTE”、“DVT”、“PE”为英文关键词,在万方、中国知、维普、PubMed、WebofScience、Medline等数据库检索有关中性粒细胞外诱捕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文章。检索时间为2004年至2018年3月,纳入文献类型为期刊论文、会议文献、学位论文、综述。结果与结论:初检得到1226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1094篇,中文文献132篇,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50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显示:①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的形成是一种级联细胞死亡程序,被称为NETosis,是一种区别于细胞凋亡和坏死的细胞死亡方式;②中性粒细胞外诱捕参与血栓形成的起始和生长阶段;③内皮细胞的活化和Weibel-Palade小体的释放在血栓形成的起始阶段起着重要作用;④中性粒细胞外诱捕作为血小板黏附聚集的支架;⑤中性粒细胞外诱捕参与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的凝血过程。

  • 标签: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 静脉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血栓 内外源性凝血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钛作为喉支架进行喉功能重建的可行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喉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先行喉垂直额侧部分切除,在术中根据喉部缺损的需要应用钛制作恰当的喉支架,保留胸骨舌骨肌及其筋膜,作为喉支架的衬里,肩胛舌骨肌覆盖钛喉支架的外侧,进行三明治式的喉腔重建。术后观察患者术后吞咽、呼吸、发音等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感染,无呼吸困难,术后吞咽、呼吸、发音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合适的声门型喉癌患者,可以应用钛作为喉支架进行喉腔重建。

  • 标签: 喉部分切除 钛网支架 喉功能重建
  • 简介:摘要通过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织红细胞的各项指标的分析,笔者发现,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织红细胞的参数可运用在临床实际案例的各个方面,通过测定织红细胞成熟度的参数,可为临床医生对红细胞生成动力学有一个动态的了解,以辅助诊断疾病和判断治疗疗效。本文在对各种关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研究结果上进行总结归纳,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实践上的运用做了一次拓宽。

  • 标签: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网织红细胞 功能延伸
  • 简介:  摘要:购餐饮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实际存在,要从完善专管机构、创新立法定规、加强网络监管、落实线下管控、实施风险评估、及时开展培训、严格追责处罚等方面加强购餐饮食品卫生安全风险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 标签:   网购餐饮食品卫生安全风险管理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更合理的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方式。方法采集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完成的Millikan塞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32例共35侧疝,其中急诊疝修补术2例。术后近期尿潴留2例(6.25%),无切口感染、血肿、睾丸炎等并发症;住院时间3~5d,平均3.5d。随访2个月至2年,无复发及慢性疼痛发生。结论Millikan塞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符合无张力疝修补原则的术式,适用于各型腹股沟疝的修补。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无张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钛颅骨成形术后发生并发症原因以及应对方案。方法:纳选对象为2011年2月到2023年7月在院行钛颅骨成形术的7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术后发生并发症原因,并予以针对性处理。结果:70例患者中,术后共计有12例发生并发症,皮下积液、钛网外露、切口感染以及钛松动各4例、4例、3例及1例,经及时处理后患者均痊愈且顺利出院。结论:在开展颅内成形术时,需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材料,术前完善相应准备工作,术中规范操作方法,以无菌原则开展操作,观察患者变化,及时发现及处理问题,以此来降低及避免并发症发生,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性。

  • 标签: 钛网颅骨成形 并发症 应对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 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院管理方式的转变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医疗器械的提供也有了高水平的发展。为了保证每个病房电脑的正常运行,更好地为每个病房的病人服务。为防止计算机系统上突然出现的错误导致难以修复,必须恢复系统出厂设置。这时,计算机系统随心所欲地迅速恢复到故障前的原始状态并恢复正常。其实操作系统的各种功能本身就是为我们的使用更加便利而设计的,但我们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功能。

  • 标签: 系统还原 医院信息网 医疗设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颅骨钛修补治疗脑外伤合并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7月-2021年7月期间住院治疗的58例脑外伤患者,均合并脑积水症状。应用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29例患者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研究组29例患者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颅骨钛修补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97%,差异P

  • 标签: 早期颅骨钛网修补 脑外伤 脑积水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钛颅骨成形术后发生并发症原因以及应对方案。方法:纳选对象为2011年2月到2023年7月在院行钛颅骨成形术的7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术后发生并发症原因,并予以针对性处理。结果:70例患者中,术后共计有12例发生并发症,皮下积液、钛网外露、切口感染以及钛松动各4例、4例、3例及1例,经及时处理后患者均痊愈且顺利出院。结论:在开展颅内成形术时,需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材料,术前完善相应准备工作,术中规范操作方法,以无菌原则开展操作,观察患者变化,及时发现及处理问题,以此来降低及避免并发症发生,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性。

  • 标签: 钛网颅骨成形 并发症 应对策略
  • 简介:目的调查和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10~2012年儿科门诊及住院患儿MRI检查情况,为儿童影像学检查的选择提供有利依据。方法收集该院PACS系统2010~2012年儿科门诊及住院患儿MRI检查的电子报告资料,并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疾病分类,采用Excel2003和SPSS12.0软件对患儿基本情况、MRI检查部位、MRI检查阳性病例的系统疾病类别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2010~2012年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行MRI检查的门诊及住院患儿共2148例,检查人数逐年增加,男孩多于女孩,检查阳性率逐年略有下降;门诊患儿检查人数多于住院患儿,但检查阳性率低于住院患儿;②患儿MRI检查部位逐年增加,以单部位检查为主(占85%以上)。MRI检查部位以头部、头MRA、颈椎、膝关节、腰椎、垂体、胸椎、腹部为主,检查部位逐年多样化,检查新技术应用逐年增加;③MRI检查阳性病例按系统疾病分类可分为9类,占ICD-10标准分类的42.86%,主要以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为主。主要疾病类型总体较为稳定,但疾病类型中膝关节损伤、脑萎缩、软化、颅脑发育异常增幅较大。结论四川省人民医院2010~2012年儿科门诊及住院患儿MRI检查人数、检查部位逐年增多,MRI检查在头部、脊柱四肢关节及软组织部位应用较多,儿童MRI检出阳性疾病主要为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

  • 标签: 儿童 MRI 门诊 住院 ICD-10分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二期基金驽马项目对某市某区低交易价格女性性工作者实施全覆盖综合干预。项目在该市区两级政府、卫生局支持下依托区、乡镇、村三级卫生机构建立驽马工作站/特约性病服务网络。通过全员培训、集中培训、专题培训、以会代训、巡回培训、工作人员与同伴教育者混合编组的互动式培训,在从未接触过大型项目的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普及项目技术;制定8项制度,13个基本表格,印发“驽马项目操作手册”规范、统一项目活动;通过制度管理、分片管理、质量管理、经费管理、与农村公共卫生现行条块结合的综合管理控制项目进度和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直接/间接效果,可能有长期效果。通过上述活动体会到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难点在农村;项目活动与农村卫生改革结合对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可以优势互补;农村社区综合干预模式是艾滋病项目的发展方向。需要迎接的挑战是农村参与项目的卫生技术人员的稳定问题。

  • 标签: 艾滋病防治工作 干预项目 农村基层 防保网 卫生技术人员 综合干预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关于糖增视汤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3 月,在我院进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断治疗的患者 60 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其中对照组患眼数为 30 只,观察组患者患眼数为 40 只。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糖增视汤。 结果 :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采取糖增视汤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并降低其空腹血糖值,取得显著疗效。因此,该方法值得被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糖网增视汤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生命”延续护理对于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 方法: 本次所选 80 例冠心病老年患者均于 2017 年 02 月份 -2018 年 02 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将所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常规组 40 例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 40 例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生命”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有效性。 结果: 护理后,两组环境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与心理功能评分分值有所改善,与护理前相比有明显的差异, P < 0.05 ;观察组改善幅度比较大,组间对比以后差异较为明显,即存在统计的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冠心病 老年患者护理中行延续性护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生命网”延续护理 冠心病 生存质量
  • 简介:背景:椎间盘退变是下腰痛的主要诱因,髓核细胞的凋亡是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危险因素。然而,椎间盘退变引起下腰痛的具体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内质应激是否参与高糖诱导兔髓核细胞凋亡的过程。方法:将第3代兔髓核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液);高糖组(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100mmol/L);抑制剂组(培养基中含有Caspase-12抑制剂Z-ATAD-FMK);抑制剂+高糖组(培养基中含有Z-ATAD-FMK及100mmol/L的葡萄糖)。分别处理6h后,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凋亡率、活性氧自由基、Caspase-12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①高糖组细胞增殖明显抑制,活性氧自由基、凋亡率、Caspase-12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②Z-ATAD-FMK可以降低高糖诱导的细胞凋亡率以及Caspase-12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表达的增加;③结果表明,内质凋亡通路参与了高糖诱导兔髓核细胞的凋亡过程;高糖诱导的活性氧自由基过量产生及积累是引起内质应激的主要因素。

  • 标签: 细胞凋亡 内质网应激 CASPASE-12 GRP78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髓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