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通过影像学分别研究肺纯磨玻璃结节与肺腺癌的影像表现,对照其病理分型,评价通过影像对肺纯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判断。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7 年 6 月 -2020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88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并且存在肺纯磨玻璃结节患者,病理证实非侵袭性腺癌 32 例(包括非典型腺瘤样增生( AAH ) 15 例,原位癌( AIS ) 17 例);侵袭性腺癌 56 例(包括微浸润腺癌( MIA ) 25 例,浸润腺腺癌( IADC ) 31 例)。进行 CT 平扫及增强扫描。从纯磨玻璃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强化程度及边界,对各个纯磨玻璃结节进行分析,重点判断纯磨玻璃结节是否具有肺腺癌的典型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结合手术及病理诊断,判断其侵袭性与肺腺癌影像表现的相关性。 结果: 肺纯磨玻璃结节的侵袭性在病灶大小、边界、强化程度、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分叶征及血管集束征上,侵袭性组>非侵袭性组,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CT 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肺纯磨玻璃结节侵袭性具有良好的判定作用。病灶的大小、 边界、强化程度、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分叶征及血管集束征是判断纯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肺纯磨玻璃结节 肺腺癌 侵袭性 CT 影像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发肋骨骨折的法医临床鉴定方法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住院病历、影像资料),对X线胸片提示阴性或阳性的肋骨骨折患者,要求在外伤口3-4周左右再次进行CT平扫+三维重建,将该结果作为法医鉴定的最终依据。结果:以胸部正斜位或CT检查提示的肋骨骨折数目作为最终的鉴定结果。结论:多发肋骨骨折常因检查位置、检查方法、检查条件、检查时间等因素出现漏诊及误诊情况,因此在法医鉴定时需合理选择鉴定方案,为各类案件提供参考。

  • 标签: 多发肋骨骨折 法医 鉴定 骨折数目 胸片 CT平扫
  • 简介:【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诊断上进展巨大,经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医学诊断的准确率不断提高,尤其在乳腺影像诊断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果也颇为显著。本文主要对人工智能技术在乳腺影像诊断上的应用情况予以阐述,以供借鉴。

  • 标签: 人工智能技术 乳腺 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市近4年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特点,并进行病原检测与分析,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方法:选取我市近4年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样品进行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2018年—2021年我市共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38起,涉及到的食物中毒人数共636例,未发生因细菌性食物中毒而死亡的事件。其中副溶血性弧菌15起,金黄色葡萄球菌11起,志贺氏菌8起,沙门氏菌4起。结论:在对细菌性食物中毒进行防控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总结分析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特点,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民众饮食安全,促进我国食品安全事业发展。

  • 标签: 细菌性 食物中毒 检测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药剂是中国药学中的一项重点研究内容,科研领域的开发一直以来就牵动着众多医药学工作人员的神经,因为药剂研究不仅要求每一类原料药需要先开发出适当的制剂才能发挥作用,而且最关键的是要开发各种剂型以便于达到各种患者的诊治需求。在现阶段,中国药剂的发展情况是十分不均衡的,常产生许多不良的问题现象,为此需要对此加强关注。

  • 标签: 药剂学 热点领域 基本思路
  • 简介:背景作为导致航空公司飞行员在飞行中突然失能和永久停飞的原因之一的心血管疾病,是威胁飞行安全最严重的疾病。与可怕的心血管疾病有关的一些危险因子,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避免的,如改变有碍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合理的膳食结构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体检和营养指导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方法从2002年4月至2004年12月,

  • 标签: 航空公司 营养指导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健康行为 机组人员 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维度协同护理对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4例,均开展重症心力衰竭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同时开展多维度协同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行为改善情况进行评定对比。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行为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开展多维度协同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自我管理行为方面价值突出。

  • 标签: 心力衰竭 多维度协同护理 心理状态 自我管理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心血管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8.8219,P=0.00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4.3324,P=0.003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7406,P=0.0166);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8.00%,对照组患者依从性为80.00%,差异有统计意义(χ2=8.2737,P=0.0040)。结论在心内科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实施个体化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可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个体化认知 行为护理 心内科患者 服药依从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本院于2019年12月-2021年02月纳入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各30例展开本次研究,分析其自杀行为的临床特征,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其自杀行为临床特征包括妄想、幻觉、行为冲动、焦虑抑郁等,对于抑郁症患者,其自杀行为临床特征包括妄想、自责、焦虑抑郁等;比较两组自杀行为发生率,抑郁症组相对较高,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自杀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本院于2019年12月-2021年02月纳入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各30例展开本次研究,分析其自杀行为的临床特征,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其自杀行为临床特征包括妄想、幻觉、行为冲动、焦虑抑郁等,对于抑郁症患者,其自杀行为临床特征包括妄想、自责、焦虑抑郁等;比较两组自杀行为发生率,抑郁症组相对较高,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自杀行为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在老年脑卒中留置胃管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对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 抽选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老年脑卒中留置胃管患者320例观察分析,以留置留置胃管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留置胃管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的概率,评估各组患者及家属对此次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护理人员对操作的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此次护理服务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表示对延续护理的操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脑卒中留置胃管患者护理期间采用延续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预防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及护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脑卒中留置胃管患者 非计划性拔管 延续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失能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焦虑抑郁、生存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样脑卒中失能患者226例,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横面评估调查。结果 脑卒中75.8%和61.2%的患者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自我管理行为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焦虑抑郁与生存质量呈负相关(P

  • 标签: 脑卒中 失能 自我管理 焦虑 抑郁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患儿血液细胞形态和数量的改变均可提示不同疾病。 对复检标本进行认真的显微镜形态检查, 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漏诊、误诊的几率,在儿科疾病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 值,能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儿科疾病 诊断 血液细胞形态学
  • 简介:摘要:生物安全是病原生物实验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健全生物安全制度、加强思想教育、强化生物安全意识、规范实验操、加强对教师培训等方面就培养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借此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促进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 标签: 病原生物学 实验教学 生物安全
  • 简介:摘要:伴随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给高校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对当前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很多资源的利用效率依然偏低,所以重视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实用药物基础》为例,分析研究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过程中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 标签: 精品资源共享课 互动平台 《实用药物学基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梗死患者中实施血塞通治疗的作用,分析其中的血液流变机制关系。方法:本研究根据患者的确诊病例予以收集,收集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客观研究对象,使用数值奇偶排列方式,将其中25例患者设立为实验组,剩余25例设立为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方式,实验组在这一基础上使用血塞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指标评分予以对比。结果:在不同治疗方式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液流变评分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较为明显,组间差存意义(P

  • 标签: 血塞通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连续性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我行为管理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17 年 3 月到 2018 年 3 月在我院治疗的 100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 50 例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 50 例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通过护理后,观察组自我行为管理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 P < 0.05 )。 结论: 连续性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我行为管理有明显改善,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镜检查时实施健康信念模式护理联合情志护理对患者遵医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接受胃镜检查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对照组,健康信念模式护理+情志护理观察组,两组遵医行为和心理状态对比。结果:观察组检查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焦虑、抑郁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结论:胃镜检查时联合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护理和情志护理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减少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况。

  • 标签: 健康信念模式 情志护理 胃镜检查 遵医行为 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