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二次剖宫产手术中使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行二次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0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人数均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于腰硬膜外的联合麻醉方法,对照组采取硬膜外持续麻醉的方法,观察对比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手术中达到麻醉效果的时间,麻醉药用量,产妇肌肉松弛度和术后并发症各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实行第二次剖宫产手术的患者手术过程中使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能采取更小的麻醉剂量但是达到麻醉效果的时间短,肌肉松弛度更好,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减少,临床可以广泛应用。

  • 标签: 剖宫产手术第二次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 持续硬膜外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麻醉在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手术中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100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的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实施骶管麻醉复合基础麻醉,进行两组不同时间点HR、MBP、PETCO2、SP(O2)变化和两组清醒时间、手术时间、PACU滞留时间的对比。结果两组不同时间点HR、MBP、PETCO2、SP(O2)以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均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PACU滞留时间比对照组短(均P<0.05)。结论小儿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手术应用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骶管麻醉 七氟醚 腹腔镜手术 单侧斜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硬膜外麻醉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择期行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238例,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119例与综合护理组119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围术期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组患者围术期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相比较。结果麻醉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麻醉优良率存在较明显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较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硬膜外麻醉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提高麻醉效果,对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及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石病的手术麻醉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0例采用手术治疗的胆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手术麻醉药物和麻醉方式的选择以及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并对胆石病手术麻醉经验进行总结。结果2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均得以康复出院。结论胆石病手术治疗中采用合适、有效的麻醉方式有助于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健康,但在手术前后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前期检查,以及严密的后期观察,以确保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胆石病 手术 麻醉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麻醉在产科手术中的麻醉方法效果。方法对50例分娩产妇采用椎管内麻醉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采取硬膜外阻滞20例,麻醉显效时间为200~260s,麻醉满意度良13例,中5例,差2例,满意度65%。腰麻和硬膜外麻醉阻滞30例,麻醉显效时间为30~60s,麻醉满意度良29例,中1例,满意度96.67%。结论椎管内麻醉由于药物是缓慢吸收,并且不直接进入血液,所以对胎儿的影响远远小于吸入性麻醉和静脉麻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与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在卵巢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之间收治的20例卵巢肿瘤切除术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椎管内麻醉与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结果对照组患者中,麻醉诱导时间为2~9min,平均时间(5.02±2.33)min,术后头痛2例,腰痛1例,并发症率为30.00%;观察组患者中,麻醉诱导时间为3~10min,平均时间(5.67±2.21)min,术后咳嗽2例,声音嘶哑2例,并发症率为40.00%。结论椎管内麻醉适用于手术切口在脐以下且肿瘤不大的患者,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适用于心肺功能不全且肿瘤巨大的患者。

  • 标签: 卵巢肿瘤 椎管内麻醉 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科手术的临床麻醉方法进行讨论与分析。方法收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4例行胸科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所有24例患者麻醉效果满意。结论胸腔剖开后形成开放性气胸致肺萎陷、反常呼吸、纵隔移位或扑动等改变。所以该类手术的麻醉必须行气管内插管全麻,术中行控制性机械呼吸。

  • 标签: 胸科手术 麻醉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及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胆囊、胆道、胰腺疾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本组收治的4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全身麻醉及硬膜外阻滞麻醉。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差异更加明显。结论在胆囊、胆道、胰腺疾病手术中,全身麻醉较硬膜外阻滞麻醉更具安全性,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更为稳定。

  • 标签: 手术 麻醉 全身麻醉 硬膜外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的复苏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实行相关的复苏护理措施,对以上患者麻醉恢复期间存在安全问题予以总结。结果在全身麻醉复苏期间,开展安全护理的患者病情顺利恢复,没有严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的麻醉复苏期,实行针对性和精细化的护理措施,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患者 麻醉复苏期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麻醉恢复评分与预见性护理应用在麻醉患者恢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2月期间麻醉患者72例进行分组。甲组施行常规护理,并采取麻醉恢复评分;乙组施行预见性护理,并采取麻醉恢复评分。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护理满意度;出室和入室麻醉恢复评分(呼吸、意识、血压、活动力、血氧饱和度);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乙组患者麻醉护理满意度显著比甲组高,P<0.05;两组入室麻醉恢复评分均显著低于出室麻醉恢复评分,乙组出室麻醉恢复评分(呼吸、意识、血压、活动力、血氧饱和度)显著比甲组高,P<0.05;乙组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甲组低,P<0.05。结论麻醉恢复评分与预见性护理应用在麻醉患者恢复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生理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麻醉恢复评分 预见性护理 麻醉患者 恢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比较两种方式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接诊的患股骨粗隆间骨折的80例高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均行闭合复位PFNA髓内钉固定方案进行治疗,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40例患者,给予全身麻醉;研究组包含40例患者,给予椎管内麻醉。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的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龄 股骨粗隆间骨折 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恢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和硬腰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下肢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实验组采取硬腰联合麻醉,常规组采取全身麻醉。总结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认知功能情况。结果实验组麻醉效果确切,均能满足手术需要,两组患者的整体麻醉效果均较为理想,麻醉后5分钟时,常规组患者的SBP、DBP、HR波动较大,与实验组相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在认知功能评分以及NSE水平方面数据差异突出,实验组数据优势明显,统计学结果达到意义标准(P<0.05)。结论硬腰联合麻醉更加适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更加理想,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临床效果更加理想,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腰联合麻醉 老年患者 骨科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00例,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进行持续静脉注射,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进行单次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麻醉恢复时间(28.91±14.21)min、拨管时间(24.12±11.54)min,观察组麻醉恢复时间(21.42±6.10)min、拨管时间(15.34±5.71)min,观察组在这些临床表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50%,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33%,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定单次静脉注射,能够缩短患者术后麻醉恢复的时间和拔管的时间,且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妇科腹腔镜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跟骨髓腔内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足部软组织损伤及足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足部软组织损伤及足部骨折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跟骨髓腔内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跟骨髓腔内麻醉组患者采用跟骨髓腔内麻醉法进行过麻醉,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后的麻醉时间。结果跟骨髓腔内麻醉组患者的麻醉后维持时间(4.4±1.8)h明显高于硬膜外麻醉组患者麻醉后的维持时间(2.1±1.3)h。结论跟骨髓腔内麻醉在足部软组织损伤及足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发生,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跟骨髓腔内麻醉 硬膜外麻醉 足部软组织损伤 足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1日—2017年2月1日在陕西省渭南市第一医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5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各270例患者的联合组和单一组,给予单一组患者单纯硬膜外麻醉,给予联合组患者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疼痛评分和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后,联合组和单一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起效时间均低于(短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9.63%低于单一组23.33%,P<0.05。结论对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减少患者疼痛,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手术中推荐使用。

  • 标签: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全子宫切除术 麻醉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的对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4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验组23例患者,给予患者进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治疗;对照组23例患者,给予单纯全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状况。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后拔管时动脉压、心率、手术结束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优良率为100%,对照组优良率为91.3%,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患者进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腹腔镜
  • 简介:目的观察自控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探讨解决分娩中的疼痛减轻患者痛苦。目的选择180例无阴道分娩禁忌症和硬膜外麻醉禁忌症的产妇,在宫口开大3厘米左右时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镇痛效果和产程进展情况。结果镇痛效果确切,宫口扩张速度加快,活跃期产程明显缩短;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无明显改变。结论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可明显缩短产程,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无痛分娩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七氟烷对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需在麻醉状态下手术治疗的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异氟烷麻醉,研究组予以七氟烷麻醉。将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完成手术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时间均显著性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苏醒后产生躁动和哭闹比例仅为10.00%,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0)。两组患儿均未发生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现象。结论应用七氟烷实施小儿临床麻醉,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安全性高,不良反应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七氟烷 临床麻醉 异氟烷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针刺麻醉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做甲状腺手术的患者(6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依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30例。对乙组进行颈丛阻滞麻醉,对甲组进行针刺麻醉,分别对患者的心率、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麻醉前两组心率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乙组术中心率均高于麻醉前,术中甲组心率小于乙组,甲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乙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要优于颈丛阻滞麻醉,且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针刺麻醉 颈丛阻滞麻醉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