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调查装配踝关节平衡装置步行时踝关节周围肌肉肌电活动。16个健康成人(男8名,女8名)参加了这项研究。测量装配踝关节平衡装置步行时胫骨前肌、腓骨长肌、腓肠肌外侧、腓肠肌内侧、胫骨后肌肌肉电活动。支撑相胫骨前肌和腓骨长肌肌电图均方根振幅(RMS)峰值在踝关节平衡装置失衡和制动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踝关节平衡装置可能有益于踝关节外侧扭伤后康复治疗,特别是步行训练。

  • 标签: 肌电图 踝关节平衡装置 步行 踝关节扭伤 康复治疗
  • 简介:利用眼动追踪技术,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对多媒体文本中不同字体强调方式学习效果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以不同字体颜色和加粗(3X2)字体强调方式作为实验组,以黑色不加粗字体作为对照组来进行实验设计,从总注视次数、阅读时间、目标区停留时间3个眼动指标学习者认知加工过程研究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有字体强调学习效果明显优于没有字体强调;在被研究5种强调方式中,蓝色加粗字体强调方式下阅读效果最佳。

  • 标签: 眼动仪 多媒体课件 字体强调形式 眼动指标 蓝色加粗
  • 简介:目的探讨内侧皮质损伤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疗效影响。方法2000年1月-2014年6月我院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合并内侧皮质损伤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90例。手术方法:DHS钉30例,防旋钉+DHS钉46例,PFNA8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6例。按术中股骨内侧皮质损伤有无修复分为2组:未复位组64例,修复组26例。比较2组术后颈干角丢失度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髋关节功能。结果90例患者随访时间10-12月,平均11.6月。复位组在术后颈干角丢失度数、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髋关节功能方面均明显优于未复位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内侧皮质损伤修复可增加骨折稳定性,增快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后颈干角丢失度数,减少头钉切割、髋内翻发生率,改善髋关节功能。

  • 标签: 内侧皮质损伤 股骨粗隆间 骨折
  • 简介:为了消除电化学PCR系统检测中不同温度检测电流信号影响,我们提出了改进计时电流法电流峰值信号实时校正方法。该方法是在改进计时电流法数值解方程基础上,建立了电流峰值与温度数值模型,并结合PCR温度控制规律,不同浓度下电活性物质峰值信号进行实时校正。结果表明,校正后电流峰值随浓度变化曲线可直观显示,且两者比例关系验证了校正方法准确性。更多还原

  • 标签: 电化学检测 改进计时电流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 试剂温度 峰值电流
  • 简介:目的研究骨粘连蛋白(Osteonectin,ON)β-磷酸,二钙陶瓷材料(β-TCP)降解作用。方法β-TCP在含ON溶液中浸泡后,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材料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材料表面的成分,研究ONβ-TCP降解作用。结果SEM图片显示,β-TCP分别在含ONtris·Cl溶液、含ONPBS溶液中浸泡1周后,其表面出现溶蚀迹象。β-TCP在含ONtris·Cl溶液中浸泡1周后,样品XRD衍射曲线衍射峰向20高角度方向略有偏移;XPS测试结果显示N1s峰相对强度提高,Ca2p结合能降低了1.1eV,P2p结合能降低了0.4eV。结论SEM、XRD、XPS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有ON溶液中浸泡后,β-TCP表面发生了反应,ON能对β-TCP降解产生作用。作用机理可能是,蛋白分子能通过-COO基和-NH^3+基与Ca^2+、PO4^3+离子作用,携带Ca^2+、PO4^3-离子进入溶液,或通过蛋白分子上羟基磷灰石结合位点,粘附在新生羟基磷灰石微细晶体上进入溶液。通过这些途径,蛋白分子从材料表面“搬运”钙、磷,促进材料降解。

  • 标签: 钙磷材料 骨粘连蛋白 浸泡实验 降解
  • 简介:据SinghviA2016年4月5日(Cell,2016Apr5.doi:10.1016/j.cell.2016.03.026.)报道,神经胶质细胞在大脑中扮演着非常活跃和动态化角色。人们大脑中超过一半细胞都是由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其可以缠绕在神经纤维上并且促进其绝缘,从而使得电脉冲和化学脉冲可以迅速传递;过去,科学家们一直认为神经胶质细胞非常必要,而且其还是神经细胞"被动帮手"(passivehelper)。

  • 标签: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细胞 HELPER 离子转运蛋白 局部浓度 培养温度
  • 简介:目的探讨骺板不同部位损伤骺板生长发育影响。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96只,估算骺板损伤面积百分比,随机分组制备股骨远端骺板中央及外侧边缘区损伤模型,术后不同时间从大体和组织学观察骺板发育情况。结果直径2.0mm、3.0mm和3.5mm组骺板损伤面积百分比分别为(3.33±0.42)%、(6.77±0.23)%和(9.05±0.30)%。术后骺板中央区损伤3.0mm组和3.5mm组出现生长阻滞,而外侧边缘区损伤3.5mm组出现生长阻滞外侧边缘区损伤3.0mm组和3.5mm组出现髁部发育阻滞外翻成角畸形。组织学观察发现骺板损伤区骨桥形成,软骨细胞呈“岛状”分布,排列不规则,周围被骨桥包绕。结论骺板发育阻滞与损伤面积百分比有关,中央区损伤主要引起肢体短缩畸形,而外侧边缘区损伤主要引起肢体成角畸形骺板横向发育阻滞骺板损伤后其损害是永久性骺板损伤后软骨细胞修复能力有限。

  • 标签: 骺板 骨骺 损伤 动物实验
  • 简介:测定实验组(60例CPB心脏手术)、对照组(20例非CPB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计数.进行各时点指标与术前比较方差分析(x±s),组间两两比较配对t检验;进行不同氧合器、CPB时间、体重、年龄等多因素比较方差分析.探讨CPB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实验组红细胞、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及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计数均较术前显著下降,自停CPB持续至术后3~8天.白细胞计数在停CPB时下降,术后3~8天高于术前水平.CPB细胞免疫功能损害作用与CPB时间、手术失血量呈正相关;与病人年龄、体重、CPB温度呈负相关.不同性别、病种组免疫功能损害程度亦有一定差异.膜式氧合器组较鼓泡式氧合器组细胞免疫功能损害轻.结论:CPB气血界面、血细胞破坏及人工管道系统均可导致血液有形成分破坏,损害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在围手术期监护中应予以重视.

  • 标签: 红细胞免疫 T淋巴细胞亚群 体外循环
  • 简介:通过对方形、圆形和椭圆形三种横截面支架筋附近血流动力学数值分析,优化设计支架结构提供流体力学理论指导。利用边界元方法,计算了血液流场、血管壁切应力支架筋所受压力。与方形和圆形截面支架筋比较,椭圆形截面支架筋血流扰动较小,支架筋所受压力较对称,并且支架筋间没有形成低切应力区。椭圆形截面支架筋增加支架置入后稳定性、防止再狭窄有一定优越性。

  • 标签: 介入治疗 支架 血流动力学 再狭窄 稳定性 边界元方法
  • 简介:目的研究明胶溶胀行为多孔骨水泥性能和结构影响.方法在α-磷酸钙骨水泥体系中加入生物明胶,研究明胶骨水泥水化产物、抗压强度和产物微结构所产生影响.结果利用明胶溶胀行为与水化过程中体系pH值变化相关性,可制备具有大孔和微孔结构骨水泥.结论加入明胶促进羟基磷灰石成核,提高骨水泥抗压强度.

  • 标签: 磷酸钙骨水泥 明胶 多孔生物材料
  • 简介:分别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基-β-环糊精、牛血清白蛋白作为修饰剂,通过水热法合成了3种不同修饰分子石墨烯材料。然后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表面电势等手段其结构和功能进行表征,并且通过CCK-8实验其体外细胞相容性进行了探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基团修饰石墨烯材料Hela细胞和MDA-MB-231细胞具有不同生物相容性。其中GO-APS生物相容性较差,GO-BSA生物相容性最好,该研究为后续进一步功能化修饰及其成为理想药物载体打下基础。

  • 标签: 氧化石墨烯 纳米材料 药物载体 表面修饰 细胞相容性
  • 简介: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后处理能否诱导大鼠缺血脊髓再灌注损伤耐受。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0)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他克莫司后处理(TP)组,每组10只大鼠,采用经股动脉置管球囊扩张制备脊髓缺血模型,SO组仅行置管,IR组在脊髓缺血20分钟后行再灌注,TP组在脊髓缺血20分钟后再灌注,即刻经左颈总动脉一次性注射他克莫司0.5mg/kg。再灌注后7、14天采用Tarlov评分法检测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脊髓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SO组大鼠各时间点后肢Tarlov评分均为5分,形态学检测显示脊髓组织结构正常;IR组大鼠Tarlov评分明显降低,脊髓组织呈现出坏死、水肿、空腔形成等缺血再灌注损伤表现;TP组大鼠Tarlov评分结果显著优于IR组,脊髓组织病理变化较IR组为轻。结论建立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初步证实他克莫司后处理能诱导缺血脊髓再灌注损伤耐受。

  • 标签: 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 他克莫司后处理
  • 简介:目的评价碘佛醇在兔VX2肾癌超声血流显像中作用。方法24只实验兔建立肾VX2肿瘤模型,随机分3批,每批8只,分别于种植后第7、14、21天,静脉注射碘佛醇,观察注射前后肿瘤彩色血流信号变化情况。结果注射碘佛醇后肿瘤内彩色血流信号较注射前增多、增强。其中第7天,肿瘤CDFl分级变化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第14天和第21天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注射碘佛醇后连续观察20min,血流信号增强仍保持在高峰状态。结论碘佛醇兔VX2肾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起增强作用。

  • 标签: VX2 肾癌 超声 碘佛醇
  • 简介:目的观察外源性VI型胶原蛋白(collagenVI,CⅥ)人后纵韧带细胞增殖和成骨转化影响.方法取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oftheposteriorlongitudinalligament,OPLL)患者手术切除后纵韧带未骨化部分和非OPLL患者因外伤手术切除正常后纵韧带,原代培养至第3代细胞,分别记作O细胞和N细胞;两种细胞均采用0、6.25、12.5、25、50、100g/mlCⅥ刺激;CCK8法测定刺激后两种细胞1~7天光密度(D)值,评价CⅥ细胞增殖影响;骨形态生成蛋白-2(BMP-2)不同浓度CⅥ刺激细胞进行诱导骨化,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细胞成骨细胞转录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基因表达情况.结果CⅥ两种细胞增殖均起促进作用,且随着CⅥ浓度增加,其细胞增殖促进作用随之增强,但达到一定浓度后这种作用会保持不变或减弱,同一时间点内50g/mlCⅥ刺激时两种细胞D值最大;BMP-2诱导后两组细胞有CⅥ刺激ALP、RunX2和OC基因表达均高于无CⅥ刺激对照组(P〈0.05);在无CⅥ刺激情况下,O细胞基因表达高于N细胞(P〈0.05).结论CⅥ能够促进人后纵韧带细胞增殖和成骨转化,而来自后纵韧带骨化患者细胞则更易被促进增殖和诱导骨化,CⅥ可能具有促进后纵韧带细胞成骨功能.

  • 标签: Ⅵ型胶原蛋白 后纵韧带骨化症 细胞增殖 成骨转化
  • 简介:3D打印作为一种新型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在个性化、复杂三维结构难加工医疗器械制造中,无论在成本还是交付时间上,都体现出传统技术无可比拟优势。本文概述了3D打印医疗器械主要应用特点和优势,重点论述了3D打印钛钛合金医疗器械研究动态、临床应用病例,其大规模广泛应用和推广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3D打印 医疗器械 增材制造 医用钛合金
  • 简介:观察分析石榴皮水提物大鼠离体结肠段运动作用及其途径。大鼠实验前禁食24h,颈椎脱臼法处死,立即取靠近起始部结肠段1.5cm,浸在37℃恒温台氏液内。动物因给药不同(0.1,1.0,1.5,2.0,2.5mg/mL石榴皮水提物,乙酰胆碱(ACh),ACh与1.0mg/mL石榴皮水提物混合液)被分成7个组。观察给药前、后10min大鼠离体结肠段收缩幅度、收缩频率变化。1.0、1.5、2.0mg/mL石榴皮水提物溶液结肠段收缩频率较给药前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且呈一定量-效正相关关系(P〈0.05);1.0、2.0mg/mL石榴皮水提物溶液结肠段收缩幅度较给药前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2.5mg/mL石榴皮水提物溶液引起结肠段收缩频率(1.30±0.03次/min)较给药前(0.86±0.01次/min)有明显加强作用(P〈0.05),但对幅度作用不明显(P〈0.05);1.0mg/mL石榴皮水提物与ACh混合液引起结肠段收缩幅度与给药前比较,抑制率为71.00%,乙酰胆碱抑制率为-48.60%,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本实验结果提示1.0~2.0mg/mL石榴皮水提物离体大鼠结肠段收缩幅度、频率均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ACh及其活动通路实现

  • 标签: 石榴皮水提物 结肠运动 大鼠 收缩频率 收缩幅度
  • 简介:研究"太溪"穴位组织蛋白质特异性,探寻针刺大鼠"太溪"穴位组织双向电泳图谱影响。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1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6)和针刺组(n=6)。针刺组每日定时电针双侧"太溪"穴,空白对照组大鼠不予针刺。1周后切取"太溪"穴组织和非经非穴组织,进行双向电泳,比较分析"太溪"穴和非穴组织、"太溪"穴组织针刺前后双向电泳图谱。大鼠"太溪"穴组织与非经非穴组织存在8个完全差异蛋白点,针刺前后"太溪"穴组织胶图中蛋白点分布发生显著变化,同时可见蛋白点数量由285升至326。说明:"太溪"穴位组织较非穴位组织存在蛋白质差异性,针刺可引起"太溪"穴区组织蛋白质组发生显著变化。

  • 标签: 太溪 原穴 针刺 双向电泳 蛋白质
  • 简介:通过短跑和中长跑运动员在300W负荷时进行30s全速踏车试验,结果显示前15s踏车速度与运动员速度能力呈正相关,提示:300W负荷时进行30s全速踏车试验,可作为评定运动员速度能力一种简易方法

  • 标签: 30s全速踏车试验 运动员 速度能力
  • 简介:观察不同强度力学加载去势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影响。取35只9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去势对照组,去势加载1N组、去势加载2N组、去势加载4N组。加载组大鼠加载4周后处死,取胫骨上端松质骨进行树脂包埋,不脱钙切片。观察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结果表明:加载组大鼠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明显高于去势对照组,骨小梁分离度明显低于去势对照组。动态参数显示,去势组大鼠骨转换明显高于去势加载组和假手术组。随着载荷增加,大鼠骨形态计量学各个参数和骨微观结构均有所改善。说明力学加载去势大鼠骨组织微观结构有较大改善,能够有效地减少骨量丢失,减缓由于去势引起骨质疏松进程。

  • 标签: 力学加载 去势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骨质疏松 动态加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