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2 个结果
  • 简介:在当今互联网+的背景下,基于慕课平台的翻转课堂得以实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为主体转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通过引导、解惑推进学习进程,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由传统的先教后学,转化为先学后吸收的形式,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

  • 标签: 教学改革 翻转课堂 病理学 慕课
  • 简介: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本质上应是一门工具性课程,不宜学科化太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也是一门培训性课程,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一些最基本的信息素养等。

  • 标签: 高校 非计算机专业 信息技术课 信息素养 教学设计 课程模式
  • 简介:目的:测定仙茸蛤蚧口服液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固定相为InertsilODS(3150×4.6mm,5μ)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7:73),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0nm。结果:淫羊藿苷在11.34~90.72μg/mL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加样回收率95.43%,RSD为1.65%(n=6)。结论:高效液相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仙茸蛤蚧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 标签: 仙茸蛤蚧口服液 淫羊藿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肺癌小鼠血浆及各脏器组织中紫杉醇含量的HPLC法.方法血浆及组织样品经萃取后,以甲醇-乙腈-醋酸铵溶液(47.5∶32.5∶20)为流动相,使用phenomenex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进行分离,柱温为30℃,UV检测波长为230nm,内标物为多烯紫杉醇.结果血浆中紫杉醇的线性范围为0.02606-2.2606μg/mL,肺中紫杉醇的线性范围为1.015-203.00μg/g,脾肝肾中紫杉醇的线性范围为0.203-20.3μg/g,心脏中紫杉醇的线性范围为0.203-10.15μg/g.提取回收率>90%,日内、日间变异系数<10%.结论内标标准曲线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快速,可作为生物样品中紫杉醇浓度的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分析方法.

  • 标签: 紫杉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浆 脏器 药物浓度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产地茅苍术中β-桉叶醇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DIONEXP680,流动相为乙腈-水(58∶42),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03nm,柱温30℃,用外标法测定不同产地的茅苍术β-桉叶醇的含量.结果β-桉叶醇的进样量在0.02008-1.04mg范围内,峰面积值与进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种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13个不同产地的茅苍术药材β-桉叶醇的含量差异较大.

  • 标签: 茅苍术 高效液相色谱 Β-桉叶醇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十七味定坤丸中橙皮苷的含量。方法AgelaPromosilC18(250mm×4mm,5μm)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15:84:1),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4nm。结果橙皮苷线性范围为0.255~3.066μ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82%,RSD=0.42%(n=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该药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二十七味定坤丸 橙皮苷
  • 简介:目的:建立解毒消银丸中丹酚酸B含量的RP-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3∶1)-1.0%甲酸水溶液(34∶66),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6nm。结果:丹酚酸B在220ng~4440n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79%,RSD为1.79%。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解毒消银丸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解毒消银丸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丹酚酸B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癣消涂膜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色谱柱:AgilentEclipseXD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二氢钾水溶液(30∶70),流速:1.0mL/min,柱温:25℃,紫外检测波长:346nm。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176-1.76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4%,RSD为1.29%(n=6);3批癣消涂膜剂样品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在2.587-2.603mg/g之间。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分离效果好,结果准确可信,可用于癣消涂膜剂中盐酸小檗碱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癣消涂膜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盐酸小檗碱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建立通窍鼻炎颗粒中欧前胡素和黄芪甲苷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柱:KromasilC18柱(5μm,10cm×4.6mm),柱温:25℃,检测波长:欧前胡素260nm,黄芪甲苷210nm,流动相:欧前胡素甲醇-水(55:45),黄芪甲苷乙腈-水(30:70),流速:1.0mL/min。结果本文所建立的分析方法获得较高的理论塔板数。该分析方法准确灵敏,欧前胡素在4.45-44.5μg/mL、黄芪甲在1.24-12.4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和精密度良好。结论使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通窍鼻炎颗粒中欧前胡素和黄芪甲苷的含量其检测方法灵敏,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通窍鼻炎颗粒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通窍鼻炎颗粒 欧前胡素 黄芪甲苷
  • 简介:目的观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白带丸中芍药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XD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45nm。结果芍药苷和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分别为0.18~0.42μg、1.26~2.94μg,芍药苷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1.1%(n=6),盐酸小檗碱平均回收率98.8%,RSD为1.1%(n=6)。结论本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为白带丸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白带丸 芍药苷 盐酸小檗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 简介:翻转课堂模式(theflippedclassroommodel,FCM),又名反转课堂,是一种将传统教学过程“翻转”的新型教学方式.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由教师课堂讲授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1].翻转课堂模式将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的自主学习,课堂时间用于完成练习、汇报讨论、答疑解惑.近几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在国外流行起来,这一教学模式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2-3].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在课堂上授课,学生回家做作业不同,“翻转课堂”将传统教学流程予以调整,由“教-学”模式变成“学-教”模式.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中医临床思维的建立是针对具体的病证“求本”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思维模式的建立则需要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注重强化中医思辨能力.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由伤寒、金匮、湿病三个专业组合而成,是最具中医本体特色的中医骨干学科,处于深化基础理论、引领进入临床的重要地位,只有学而深思善辨,才能用而灵活变通.“翻转课堂”引入中医课堂,对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习质量与思辨能力大有裨益.笔者以伤寒学引入“翻转课堂”教学为例,对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学-教”模式的构建作初步的探讨.

  • 标签: 伤寒学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2年钦州地区互相献血者不同群体弓形虫感染现状。为临床合理选择血液、安全用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北京贝尔酶标试剂检测弓形虫的IgG、IgM抗体。结果2510例互相献血者感染阳性率为295%(74/2510)。其中男287%,女424%;18~29岁222%,30~45岁301%,46~60岁384%;在校学生173%,公职人员331%,自由择业者362%,家庭妇女628%。结论应重视互助献血经输血传播的潜在风险。特殊病例慎用或选择使用没经弓形虫检测的互助献血者的血液,预防和降低经输血传播的风险,确保输血安全。

  • 标签: 互助献血 弓形虫感染 输血传播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加通络胶囊中异嗪皮啶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18(5μm,250mm×4.6mm),以乙腈-0.1%磷酸(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43nm,流速1.0mL/min。结果:异嗪皮啶在0.0206-0.1648μg(r=0.9999,n=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9%(RSD=1.9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可靠,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合于五加通络胶囊中异嗪皮啶含量控制。

  • 标签: 五加通络胶囊 异嗪皮啶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血清中盐酸黄藤素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大鼠口服盐酸黄藤素制剂后药物体内药动学过程测定。方法色谱条件:DiamonsilC18柱流动相:0.01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乙腈(40:60);流速:1.0mL/min;荧光检测波长:λEx=310nm,λEm=360nm。动物实验:给予6只wistar大鼠口服盐酸黄藤素片,尾静脉取血测定血药浓度,数据经3P97药动学软件包处理,计算药物体内药动学参数。结果黄藤素线性回归方程为:C=6.1050A×10-4+7.3×10-3(r=0.9997),盐酸黄藤素血清浓度在0.04mg/L-0.4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低、中、高3个浓度日内及日间精密度试验RSD均小于10%。稳定性良好(RSD=1.77%)。盐酸黄藤素在大鼠体内表现为两室模型药动学过程。按30mg/kg剂量灌胃给药,测得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0.30±0.04)h,血药峰浓度为15.27μg/L,消除速率常数为0.2031(1/h)。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大鼠血清中盐酸黄藤素浓度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稳定性好,能快速、准确地测定大鼠血清中盐酸黄藤素浓度,适用于盐酸黄藤素新制剂大鼠体内过程实验的血清药物浓度测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 盐酸黄藤素 血清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