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体液和细胞免疫检测用于毒症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50例毒症患者,根据病情差异将其分为毒症组(n=32)、毒症休克组(n=18),并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三组研究对象均接受体液和细胞免疫检测,对比三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毒症组与毒症休克组患者的IgA、IgG、IgM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毒症休克组的CD4CD25Treg显著高于毒症组和对照组,CD3、CD4、CD8均显著低于毒症组和对照组,毒症组患者的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毒症休克组,差异显著。结论 在毒症的临床诊断上,运用体液和细胞免疫检测可反映出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在评估预后上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体液 细胞免疫检测 脓毒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净化治疗毒症致急性肾损伤的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44例毒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血液净化方式不同分为A组(22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B组(22例: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1周后C反应蛋白(CRP)为(21.51±2.42)m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48.41±2.11)ng/L、白细胞介素-6(IL-6)为(25.21±4.42)ng/L,相关炎症因子均低于B组,A组患者治愈率(95.24%)显著高于B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血液净化治疗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毒性休克患儿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毒性休克治疗的患儿60例,按照1:1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30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30例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各项指标和病死率情况。结果:参照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试验组患儿所需时间更长,p<0.05;参照组患儿干预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试验组患儿的心率和动脉压在干预后改善效果较参照组更明显,p<0.05;试验组患儿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毒性休克患儿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加快患儿恢复,减少疾病导致的死亡率,对提高患者治疗和恢复进程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综合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带状疱疹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与要点。 方法: 将 2018 年 4 月到 2019 年 7 月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 92 例带状疱疹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将所有对象分成对照组( n=46 ,常规护理)和实验组( n=46 ,舒适护理)。比照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与护理满意度。 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相关指标就均更低,其护理满意度更高,均有显著差异( P﹤0.05 )。 结论: 在带状疱疹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具有理想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其满意度,并缩短其住院时间,可使其早日康复,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带状疱疹 舒适护理 满意度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试验组,各40例,分别常规西医治疗、西医+针灸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更好(P<0.05)。结论:针灸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中应用可以取得理想的疗效。

  • 标签: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中医护理技术在带状疱疹患者症状改善的应用经验加以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收集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其入院时间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中医护理技术,对比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疱疹愈合时间,总结归纳中医护理干预在其中的应用经验。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对较好,疱疹愈合时间相对而言更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技术在带状疱疹护理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患者疱疹恢复状况好,恢复时间短,护理满意度好,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中医护理技术 带状疱疹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带状疱疹患者期间选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8年9月-2019年8月间接收的带状疱疹患者中选择55例,采取随机双色球法将选中患者分成参照组及研究组,研究组28例带状疱疹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参照组27例带状疱疹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比参照组及研究组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消失用时、疱疹愈合用时、SAS分数及SDS分数。结果:研究组带状疱疹患者的各项数据皆显著性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可显著性缓解患者的相关负性情绪,同时可明显减少带状疱疹患者疼痛消失用时以及疱疹愈合用时,在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带状疱疹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特色护理对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效果和临床体会。方法6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特色护理组33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以抗病毒、营养神经、对症支持治疗和应用常规的护理措施,中医特色护理组在上述治疗中加用中医内服,针灸围刺法加电针,TDP照射治疗,对皮损干燥后疼痛仍明显者加用刺络拔罐,中药湿热敷治疗,7天后疗效评价。结果中医特色护理组在减轻疼痛、缩短病程、改善生活质量上效果优于对照组。

  • 标签: 中医特色护理 带状疱疹 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153-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西黄丸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入住本院接受治疗的32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西黄丸以及针灸对其实施联合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接受西黄丸联合针灸治疗1、2、3周后,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麻木症状、烧灼症状以及皮肤瘙痒等现象均得到大幅度缓解,神经状况得到良好改善,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针对带状疱疹患者,选择针灸联合西黄丸的中医治疗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各种临床不适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应用效果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西黄丸 针灸 带状疱疹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中医护理技术在带状疱疹患者症状改善的应用经验加以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收集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其入院时间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中医护理技术,对比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疱疹愈合时间,总结归纳中医护理干预在其中的应用经验。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对较好,疱疹愈合时间相对而言更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技术在带状疱疹护理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患者疱疹恢复状况好,恢复时间短,护理满意度好,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中医护理技术 带状疱疹 应用
  • 简介:目的:对针灸结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观察。方法:在本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分组,每组43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针灸与红外偏振光的联合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针灸单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皮疹愈合所用时间更短、治疗后的VAS评分更低(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3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8%,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灸结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在增加患者治疗有效率的同时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较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针灸 红外偏振光 带状疱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盐酸吗啡缓释片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指导临床医生对其的治疗。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结果实验组对于疼痛缓解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盐酸吗啡缓释片能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结论盐酸吗啡缓释片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临床中应该大力推广。

  • 标签: 带状疱疹后遗症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盐酸吗啡缓释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选取112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研究,11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法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传统草药护理技术和传统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护理技能。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8.21%,对照组护理有效率80.36%。两组之间存在差异(P

  • 标签: []带状疱疹,常规护理技能,中医护理技能,有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应用疼痛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方式。方法:样本选取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80例,并分为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采纳疼痛护理)各40例,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就护理前的VAS、PSQI评分而言,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以及实际护理效果。方法:选择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 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而综合组则利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综合组共有 30例取得显效,总有效率为 92.5%( 37/40),而常规组仅有 25例取得显效,总有效率为 75.0%( 30/40),治疗效果方面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综合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疱疹消失时间分别为( 2.4±0.6)分、( 2.1±0.7) d。而常规组为( 4.1±1.1)分、( 4.2±1.3) d。组间对比具有差异表现( P< 0.05)。综合组满意度为 92.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 ,82.5%,组间差异(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带状疱疹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加强其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相关症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在带状疱疹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被本院所收治患有带状疱疹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共计100例,将患者以随机的形式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辨证施护,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愈例数、好转例数都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对比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结论:辨证施护实施于带状疱疹护理中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其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辨证施护 带状疱疹 常规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参选病例均为我院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7d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4d、28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针灸 中医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