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碘氧疗法治疗牙周组织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牙周组织病患者共90颗患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颗患牙。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龈上洁治术及龈下刮治术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牙周袋内注入单纯的双氧水,观察组将双氧水和碘化钾的一定比例混合溶液放入患牙牙周袋内,直至溢出。两组患者每周1次,共4次,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照组患者施用单纯的双氧水,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患者应用碘氧疗法,总有效率为99.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采用碘氧疗法治疗牙周组织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碘氧疗法 牙周组织病 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当前临床应用的所有生物瓣,包括无支架生物瓣共同致命弱点是易钙化、衰败,不具有生长活性。而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研究逐渐成为心脏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构建包括⑴支架的选材及制备;⑵种子细胞的选择、分离与培养;⑶种子细胞在支架上的种植与培养三部分。本文对近年来组织工程细胞粘附材料及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指出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展望其发展的方向和前景。

  • 标签: 组织工程 心脏瓣膜 细胞粘附 材料 方法
  • 简介:摘要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tissuedisease,CTD)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病主要以结缔组织慢性炎症病理改变为基础,病变过程累及人体多个系统和器官,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血管系统损害。特别是近几年糖皮质激素药物的广泛应用,导致结缔组织病并发血管炎发病率不断逐年提升,而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此病可继发血管炎的缔结组织病,病型类别主要包含结节病(sarcoidosis)、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sclerosis,SSc)、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maatosus,SLE)等2-3。这些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必须进行积极的治疗和预防,所以临床上对此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治疗方案等进行积极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 标签: 结缔组织病 并发血管炎 研究现状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医用NiTi合金在不同温度及不同冷却速率下热处理的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NiTi合金样品的晶粒度增加,TiC数量减少,而冷却速率对显微组织的影响不大。冷却速率的降低,有利于金属间相Ni4Ti3的析出,造成基体中Ni含量的降低,因此使得马氏体转变温度升高,并且形成两阶段的相变。

  • 标签: 医用NiTi合金 显微组织 相变 热处理
  • 简介:目的观察黏着斑激酶(FAK)与肝组织炎性反应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及与血清HBV-DNA、HBeAg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FAK、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分布及表达,应用免疫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血清HBV-DNA的含量,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HBeAg。结果(1)FAK在对照组中以阴性表达为主,随着肝纤维化及炎性反应程度的加重,FAK阳性细胞明显增多,与炎性反应及纤维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12、0.730,P〈0.01。(2)α-SMA在对照组中以阴性表达为主。随着肝纤维化及炎性反应程度的加重,α-SMA阳性细胞亦明显增多,与炎性反应及纤维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78、0.793,P〈0.01。(3)FAK与α-SMA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857,P〈0.01。(4)FAK、α-SMA阳性程度与血清HBV-DNA载量高低无明显关系,r值分别为-0.006、0.018,P〉0.05;与血清HBeAg阳性率高低亦无明显关系,r值分别为0.039、5.397,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肝组织FAK表达明显增加,与血清HBV-DNA、HBeAg无明显关系。

  • 标签: 肝纤维化 黏着斑激酶 肝炎病毒 乙型 乙型肝炎E抗原
  • 简介:党的十八大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要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总结近年来医院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具体实践做法,归纳思考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方法与经验,为广大党务工作者开展和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服务型党组织 医院党建 党的群众路线 医院文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皮瓣修复复合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皮瓣修复复合组织缺损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皮肤护理、术后饮食护理、功能康复训练和环境护理等。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供区愈合情况、皮瓣成活率和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1年,所有患者均为出现任何并发症;2例发生皮瓣远端皮肤边缘坏死渗出,通过对症支持治疗后愈合;且60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外观色泽红润,皮瓣面积未发生回缩,此外,供皮区未发生瘢痕增生,患肢功能恢复较好。结论全面、有效、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皮瓣修复复合组织缺损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皮瓣成活率和质量,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皮瓣修复 组织缺损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方法:选取2021年1-9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手部软组织缺损60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术后护理上采用常规方式,观察组采用在采用常规身体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切口护理等多种方式进行护理,运用手指总活动度评价法(TAM)与徒手肌力检测(MMT)对患者患肢活动功能和肌力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MMT评价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两组患者差异开始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 手部软组织缺损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牙周组织再生术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中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伴牙周炎的正畸治疗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牙周基础治疗后正畸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牙周组织再生术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牙周指数,包括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OP)、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等四项数据,同时记录牙周炎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整个治疗时长,并且记录治疗阶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对患者牙周指数进行评价,两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OP)、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等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牙周炎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较短(P<0.05),整个治疗周期耗时明显较短(P<0.05),根据不良反应记录数据,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患者来说,在常规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牙周组织再生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优,能够显著改善牙周指数评分,尽快缓解临床表征,同时缩短整个治疗周期,并且治疗阶段不良反应发生率偏低,属于较为优异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牙周炎 牙周组织 正畸联合治疗 牙周组织再生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顽固脂肪组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我院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腹部肥胖女性患者中,从中选择了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45例,前者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治疗,后者则接受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观察组为91.11%,对照组为73.33%相对较低,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皮下脂肪厚度分别为(1.90±0.20)cm、(1.89±0.22)cm;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皮下脂肪厚度分别为(1.51±0.14)cm、(1.62±0.17)cm,两组数据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顽固脂肪组织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病情症状,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顽固脂肪组织 体外冲击波治疗仪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SD治疗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80例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常规换药治疗)和VSD组47例(VSD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创伤面积的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VSD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创伤面积均小于治疗前,且VSD组治疗后创伤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治疗骨科软组织创伤伴创面感染疗效肯定,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与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降低疼痛程度,同时下调机体的炎性表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标签: 骨科 软组织创伤 创面感染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顽固脂肪组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我院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腹部肥胖女性患者中,从中选择了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45例,前者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治疗,后者则接受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观察组为91.11%,对照组为73.33%相对较低,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皮下脂肪厚度分别为(1.90±0.20)cm、(1.89±0.22)cm;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皮下脂肪厚度分别为(1.51±0.14)cm、(1.62±0.17)cm,两组数据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顽固脂肪组织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病情症状,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顽固脂肪组织 体外冲击波治疗仪 效果
  • 简介:摘要:自2019年12月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因突发性和极强传染性,造成国内及全球范围陆续扩散,对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医护工作人员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要成员,肩负着抗疫阻击战的重要任务,不但要最大程度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也要做好自身的防护,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感染风险。基于以上情况,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通常会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对此,做好系统组织支持,提升医护人员的压力承受能力对于疫情防控期间的医院应急管理工作而言尤为重要。文章着重探究提升医务人员组织心理支持感的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疫情防控 医务人员 组织心理支持感
  • 简介:【摘要】聚焦超声(FU)消融为体外的微无创技术之一,在皮肤美容、浅表组织疾病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现阶段,临床研究虽然已经发现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效果显著,但在安全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怎样确保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安全性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热点话题之一。鉴于此,本文从皮肤美容、疾病治疗和其他应用三方面对聚焦超声消融在浅表组织中的应用作了综述,并总结分析了聚焦超声消融面临挑战。

  • 标签: 聚焦超声消融 浅表组织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