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由于监管场所单位空间内人员相对密集,流动性差,敏感度高,所管人员患传染病尤其是呼吸系统传染病后,如若个人防护措施、院感防护体系和临床治疗不当,会在所管人员内部、医护人员及管理人员群体中发生扩散,发生公共卫生安全事故,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以在做好患呼吸系统传染病人员治疗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所管人员的日常管理,防止医疗人员和管理者发生职业暴露、防止所管人员之间发生相互感染、防止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进行研究。

  • 标签: 呼吸系统传染病 监管场所 所管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胃溃疡患者的护理采用系统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20.3-2022.3收治的胃溃疡患者90例进行医疗观察,根据抽签法分组,研究组(45例,常规护理+系统健康教育),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对于胃溃疡的健康认知评分更高,且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更高,疾病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在胃溃疡患者的护理工作系统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减少疾病复发。

  • 标签: 胃溃疡 系统健康教育 疾病治疗有效率 疾病复发率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疗护理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护理信息化系统作为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工具,其在肛肠护理领域的应用尤为关键。本文旨在探讨护理信息化系统在肛肠护理的具体应用,分析其对提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工作效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 标签: 护理信息化 肛肠护理 患者满意度 工作效率
  • 简介:目的通过对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以下简称HIS系统的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情况的调查,旨在了解医疗机构在传染病报告管理方面的信息采集、信息管理的规范化情况,为完善HIS系统传染病管理模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辖区内建设有HIS系统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结果50%建有HIS系统的单位建立了传染病信息管理子系统,但该子系统在信息浏览方式、来源、与HIS系统其他子系统(医生工作站系统、检验系统、影像系统)的链接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结论基于HIS系统的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在各医疗机构建设情况尚不统一,同时在功能方面需进一步完善、规范,从而提高传染病管理系统对传染病报告管理、控制水平。

  • 标签: HIS系统 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 规范
  • 简介:将信息系统建设合理、有效地运用到血站血液管理,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减少人为差错,提高工作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达到新的《血站管理办法》及其配套文件《血站质量管理规范》所规定的必须应用计算机管理采供血和相关服务过程。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充分的确认,以保证其符合预期的使用要求,提高血站的管理水平,保障血液安全。雅安市中心血站自2002年8月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运用到血液管理工作,经过6年的运行和不断完善升级,信息系统运行稳定安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 标签: 信息系统 血液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在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武汉市某医院收治的98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术后2周时的焦虑、抑郁程度。出院时,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时,2组患者的HAMA及HAMD评分较护理前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6%,低于对照组的2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肝癌患者的护理,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肝癌 射频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完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作用,促进处方前置审核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合理用药。方法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完善过程运用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管理法理念,以此提高处方审核质量,同时比较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前后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中出现的假阳性处方率和假阴性处方率。结果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之后,假阳性处方率由32.8%降至2.6%,假阴性处方率由29.1%下降至1.9%。结论PDCA循环法在完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可提高处方审核质量,确保处方前置审核工作顺利进行。

  • 标签: PDCA 处方前置审核系统 作用
  • 简介:摘要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咳嗽、胸痛、是其主要症状,但严重者可致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西医在治疗往往只是对症处理,中医则强调从整体出发,全身调节。中药石膏,辛甘,微寒,入肺、胃经,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石膏 COPD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监测及护理评估系统在腹部创伤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使用腹部创伤监测评估系统,对腹部损伤严重程度进行客观评估计分,将护理类型分为三类,拟定了13项基本护理对策。对照组按腹部创伤常规护理程序护理。比较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腹部创伤监测评估系统,对腹部损伤严重程度的客观评估,提高了护士工作主动性和综合分析能力,缩短了腹部创伤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腹部创伤 监测及评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产科护理,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系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选择200例孕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结果我科推行此科学有效的系统健康教育模式,减少产科并发症,有效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有效提高了我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在产科护理,探索了一套科学有效的系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的健康教育 孕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规范护理标识在静脉治疗细节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住院静脉治疗护士86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给予系统规范护理标识护理模式,观察实施前后静脉输液治疗输液工具、药品准备、留置时间、标识固定、导管危害等指标对比,并进行统计学t检验分析。结果实施护理标识后静脉治疗在标识固定、输液预备、标识规范、导管维护、药品管理、输液治疗感染控制、输液并发症、洗手卫生、健康教育、留置时间等均优于实施前,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规范护理标识在静脉输液治疗细节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护理工作应用。

  • 标签: 静脉治疗 护理标识 细节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CR系统在上消化道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CR系统实施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的60例患者资料。结果上消化道造影CR系统后处理后的影像资料较好,通过后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影像资料的治疗,便于对病变作出诊断。结论CR系统在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综合患者个体差异以及CR系统使用条件可在上消化道系统造影推广使用。

  • 标签: 上消化道造影 CR系统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柔性拖带乳房定位系统在乳腺摄影的应用,从而了解其真正的实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0例乳腺疾病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摄影方式(即用和不用柔性拖带乳房定位系统)行标准体位(即CC位和MLO位)摄影,并对所得的不同影像信息进行质量分析。结果采用柔性拖带乳房定位系统(以下简称柔性拖带)辅以摄影所得的影像信息量更大,无论从影像内乳腺组织所显示的范围、图像清晰度、以及对比度都明显优于不用所得的影像。讨论从以上结果得知,辅以柔性拖带所摄取的影像更能满足医生的诊断要求,从其优越性进一步了解柔性拖带乳房定位系统在乳腺摄影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为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更优质的影像信息。

  • 标签: 乳腺摄影 柔性拖带 乳房定位 标准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强调电子病历系统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方法结合本科室已建立的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应用经验,举例说明电子病历在临床的运用优势。结果电子病历系统的运行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以电子病历系统为中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 标签: 医院信息化 电子病历系统 医院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手术泌尿系统损伤的类型进行探讨,分析损伤原因,总结预防和治疗措施,以降低妇科手术泌尿系统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我科43例妇科手术泌尿系统损伤的临床病历,分析其损伤原因,总结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结果妇科手术泌尿系统损伤43例,其中输尿管损伤22例,膀胱损伤19例,输尿管与子宫动脉交叉处损伤2例。结论全面评估入院病情、科学制定手术方案、严格手术规范操作和及时处理尿瘘等措施可降低妇科手术泌尿系统损伤发生率。

  • 标签: 妇科手术 泌尿系统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患有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性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感染率和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常规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感染率(22.22%)明显高于研究组(8.89%),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88.89%)明显优于常规组(77.78%),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胰腺炎患者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质量,降低并发症感染率,对增强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护理干预 急性胰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系统护理措施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另外选取同期20例患者为对照组,所有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均应用系统护理措施,对照组则接受常规干预。采用统计学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和无效率。结果:观察组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0.00%、无效率为10.00%,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0.00%、无效率为20.00%,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无效率(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系统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总有效率。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观察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