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博物馆教育尚处于一种粗放式的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如何整合、利用有形的和无形的教育资源,使博物馆教育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最终在博物馆中建立一个完善的、多层次的、具有互动性的教育体系,是当前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博物馆教育 教育体系 教育资源 教育项目
  • 简介:1949年建国以来,我们的革命文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教育作用。在继往开来的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进一步利用革命文物,加强对青少年等社会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莱芜市的革命文物工作情况进行以下探讨。

  • 标签: 革命文物 青少年 教育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 品牌形象 中国
  • 简介:本文认为,道德教育从其空间性、时间性和人文性三个维度,将其自身发展方向指向博物馆。博物馆教育自身的经验、实物及非正式特性,为博物馆具备道德教育功能提供了合法性。

  • 标签: 道德教育 博物馆教育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和研究在国际博物馆协会重新进行博物馆定义和中国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按照新的博物馆学理念,加强博物馆知识传播的力度,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优质、规范、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

  • 标签: 博物馆 观众教育 服务
  • 简介:为了适应新的高标准的工作需要,河南博物院根据省领导的有关指示,在省有关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本着“公平、公开和择优的原则”,在全省率先面向社会招聘讲解员,由此吹响了河南博物院在讲解工作领域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序曲。自1997年向社会招聘讲解员以来,已先后进行了四次招聘。

  • 标签: 河南博物院 人事制度改革 讲解员 聘用制
  • 简介:随着“服务型”博物馆时代的到来,博物馆教育日益成为博物馆整体工作的中心,而教育科研是博物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促进博物馆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引领教育工作向前发展的“指向标”、还是有效坚持“三贴近”原则的内在要求、更是不断满足观众El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保证。但由于种种历史、政治等方面原因,目前我国的博物馆教育理论还不太成熟,这就极大地限制和制约了我国博物馆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因此,我们博物馆人都应不断强化自身的科研意识,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三个结合”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长远与眼前的结合、分散与集中的结合,从而有效促进博物馆教育科研水平的提升和博物馆教育实践活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博物馆 教育科研 必要性 措施
  • 简介:博物馆学专业的教学必须是课堂与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发挥校内博物(文物)馆的作用,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是博物馆学专业教学的重要途径。

  • 标签: 博物馆学 实践教学 探索
  • 简介:本文拟就教育宗旨博物馆的陈列,从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来考察陈列设计工作.更确切地说,本文目的在于探讨心理学和教育学对博物馆陈列设计者有哪些帮助和指导.要说心理学和教育学有助于陈列设计者的思考,或许有部分读者会感到奇怪,那是因为长期以来,陈列工作是由几乎没受过心理学和教育学正规训练的人承担的.由这样的设计者从事陈列工作,很少能产生博得好评的陈列,其中有的还办得很糟糕.但就便如此,也不见得有人提出寻求心理学和教育学专家帮助的建议.究其原因,当然会有人纳闷,为什么需要这两方面的建议呢?

  • 标签: 陈列设计 教育学 陈列展览 教育心理学 学分 教育宗旨
  • 简介: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教育工作的基础。通过更好的方式将博物馆的藏品及其背后知识呈现给观众,缩短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是博物馆教育人员需要努力的方向。故宫博物院近年来在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进行了多样化的课程创新,缩短学生观众与藏品的距离。“藏品阅读”课便是其中的成功案例。该课程针对初中以上学生、围绕藏品展开,创新课程形式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以发现和体验为核心的教育参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 标签: 博物馆 教育 藏品阅读 课程
  • 简介:目前我国博物馆已进入对公民进行普遍教育的阶段,不少具备前瞻眼光的博物馆开始积极探索观众的分众化教育。而重视儿童群体,改善其服务方式、拓展其服务领域,是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不可推卸之责任。儿童群体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亦因之浮出水面。但此类教育往往无的放矢,并无严谨的学理支撑,教育策划和实施趋同于成人。本文以学科交叉为视角,首先借由对博物馆儿童教育中现存问题的分析,窥寻影响儿童教育效益之症结-儿童教育心理学缺失,接着通过对现代儿童教育观和教育心理学的深入分析,尝试建立博物馆儿童教育观,以期能有助于博物馆形成儿童群体的基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 标签: 儿童教育 教育观 教育心理学
  • 简介:革命纪念馆是为纪念近现代革命史上重大事件或杰出人物并依托于有关的革命、纪念建筑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是有关的革命遗址、纪念建筑和文物资料的保护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学习历史,了解国情,缅怀先辈光辉业绩,激发奋发向上,树立爱国爱人民的崇高理想和正确人生观的重要场所。

  • 标签: 革命纪念馆 教育职能 爱国主义 社会作用 陈列职能
  • 简介:作为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深圳经济特区拥有辉煌的改革开放历史,享有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排头兵”的美誉。为适应深圳经济特区经济和文博事业的发展,早在1998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已决定建设博物馆新馆作为“深圳历史博物馆”。新馆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市民中心东翼,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建筑高度26米,展陈面积近1万平方米,政府有关部门通过陈列展览及装修工程估算2亿元。新馆将推出四个基本陈列:《深圳改革开放史》、《古代深圳》、《近现代深圳》、《深圳民俗文化》。本文谈谈深圳博物馆馆在新馆陈列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 标签: 深圳经济特区 历史博物馆 改革开放 陈列展览 民俗文化 新馆
  • 简介:廖红主张科技馆的教育应体现出科技进步对人类思想、道德、观念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提出,科技馆的教育不要拘泥于“授业、解惑”,而要更深层次地探讨有关科学知识、技术发展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和对人的思想的影响。只有改变了陈旧的自然观、历史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才能为科技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 标签: 科技馆 科技教育 社会问题 思想教育
  • 简介:一充分肯定革命文物的重要历史地位,积极发挥革命文物在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重大作用。文物是历史的实证材料。近现代革命文物形象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面貌。我国历史悠久,我们这个民族有重视和维护自己的历史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我们的历史文献和文物的整理、研究没有中断过,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中国社会发展到近现代,以鸦片战争为起点,进入了一个非常

  • 标签: 革命文物 革命传统教育 实证材料 历史面貌 重要历史地位 社会性质
  • 简介:一、博物馆学研究现状及趋势(一)历史评价回顾历史,1945年前后日本博物馆总数仅一百有余。随着战后经济重建和随之而来的经济高速发展,日本博物馆的数量逐年显著增加,质量也有提高。1951年实施的《博物馆法》规定了博物馆的宗旨、要求和工作内容等方面。1965年是产生近代日本政府的明治维新运动一百周年。在此前后,各公共实体所建的博物馆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县县建博物馆的热潮。

  • 标签: 博物馆学 近代日本 维新运动 经济重建 历史评价 历史博物馆
  • 简介:中国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需要吸取各领域的有益经验来不断充实和完善。建构主义是目前国际科学教育改革中颇具影响力的一种理论主张,在认识论、教学观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开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基于此,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在总结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类型和具体实践的同时,探讨在建构主义视角下如何创新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以期最大程度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传播功能。

  • 标签: 建构主义 博物馆教育活动 意义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