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考察了北朝省寺台政务及人事运行机制,认为从秦汉卿制发展而来的北朝诸寺机构,与尚书省、御史台及其它机构间建立起了一套相互配合、相互掣肘的政务运行机制;机构的人事控制已完全收归中央。而且经过北朝改革的诸寺体系,已经为唐代六部和寺监在职能上分工配合,在人事上互不统属,在政务上相互承接的体制打下了基础。

  • 标签: 北朝 省寺台 政务关系 人事运行机制
  • 简介:2008岁末,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中国馆举办了名为“千佛洞”的大型展览,展出了黑水城西夏文物、敦煌千佛洞文物等从中国掠夺的古代壁画、雕塑、佛像、经卷、文献等重要文物数百件,规模空前,其中部分来自吐鲁番、和田和库车等地的文物是第一次公开展示。

  • 标签: 俄国 中国古代文物 掠夺 展览
  • 简介:1月28日,文化部部长蔡武在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的陪同下,实地察看了已全面竣工的国家博物馆新馆,考察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修改情况。蔡武部长充分肯定了国家博物馆全体职工为新馆开馆所做的积极努九要求在此基础上,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使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 标签: 文化部 部长 国家博物馆 修改情况 新馆 馆长
  • 简介:何组胛骨兆辞主要有"告(《合补》9990)""二告(《合集》31304)"、"三告(《合集》24664)"。兆序辞目前可见最大为"六"(《合集》26875),基本可以分为整版兆序相同以及一版有不同兆序两种。当然,卜辞无钻凿,不刻兆序的情况,如《合集》27929。一、一辞一兆,整版占卜内容相关或事类相同,兆序相同何組胛骨整版兆序相同主要見於卜旬辭。癸亥卜,何,贞:旬亡(忧)1。

  • 标签: 兆序 卜旬 卜兆 骨臼 兆枝 钻凿
  • 简介: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不同性质的陈列和展览,都极力寻求能够充分表现自己特征的展示方式,以期收到理想的社会宣传效果。马克思主义美学主张从审美上去理解现实,用艺术形象进行思维,我想结合民俗性陈列与展览的特殊要求,陈述一下我对如何使观众“从审美上去理解现实,用艺术形象进行思维”的理解和想法。我认为摹拟

  • 标签: 民俗性 美学主张 艺术形象 演示法 展示方式 展示形式
  • 简介:铜鳆,亚欧草原游牧居民使用的一种带喇叭形圈足的深腹有耳铜器,从欧洲多瑙河流域到我国黄河流域皆有出土,是较有代表性的草原青铜器。

  • 标签: 鲜卑铜鍑 铸造工艺 技术变迁
  • 简介:国务院公布历史文化名城20多年来,我国名城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和名城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历史文化名城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已经造成了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针对这一问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组成考察团,于去年4、7、8月先后到陕西、云南和北京等三省市就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考察。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参加了在北京市的考察

  • 标签: 中国 文物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建设 保护资金 宣传教育工作
  • 简介:美国博物馆发展历程较长,积累的经验丰富,管理理念先进,高科技手段也早已应用到了博物馆的运营中,特别是在当前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管理方面的科学化、规范化,更值得我们学〉--j和借鉴。本文重点介绍美国博物馆在这方面的一些情况,希望引起国内博物馆界同行的思考,把我国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的建设工作做的更好,更完善。

  • 标签: 美国博物馆 藏品数字化管理 经验与挑战 考察体会与启示
  • 简介:笔者于今年上半年访问澳大利亚悉尼动力博物馆,并在该博物馆进行了三个月的业务考察和交流。在了解该馆各部门工作情况的同时,对他们的宣教工作作了特别的专题调查,其中有不少可供我们借鉴的可贵经验。一、悉尼动力博物馆概况悉尼动力博物馆,又名悉尼实用艺术和科学博物馆,是目前澳大利亚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科技、艺术博物馆,位于悉尼市区

  • 标签: 宣教工作 考察报告 专题介绍 专题调查 人机交互方式 示范表演
  • 简介:本文将敦煌文献中所存的十七件《下女夫词》分为三个系统,并对其文本情况和写本本身反映的信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考察,对学界长期存在分歧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看法。

  • 标签: 《下女夫词》 敦煌 婚礼习俗
  • 简介:晋阳西山大佛和童子寺大佛的初步考察李裕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图一晋阳西山大佛一引言北魏永熙元年(532年),大丞相渤海王高欢消灭尔朱氏,于晋阳(今太原市)建立大丞相府,遥控北魏朝政。永熙三年(534年),欢挟孝静帝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建...

  • 标签: 北齐 晋阳 续高僧传 西山 炳灵寺石窟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 简介:麦积山初期洞窟,指开窟之初至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之间的一些洞窟,即公元5世纪中期至6世纪初期所开凿的洞窟。这些洞窟有第74、78、128、100、80、93、115、76、114、156等30个左右。这些洞窟可以分为三期:74、78、70、71等窟为第一期,属北魏文成帝复之后到太和初年之前,

  • 标签: 麦积山 洞窟 菩萨 北魏
  • 简介:敦煌之行是张大千艺术发展史上的关键节点,而对榆林窟的考察和壁画临摹是其敦煌考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博物院新发现的张大千榆林窟考察笔记是研究20世纪中国艺术史的珍贵史料,内有洞窟编号、存世雕塑、壁画内容、保存状况、价值评定等珍贵记录,从中可以了解20世纪40年代榆林窟的保存状况和张大千对敦煌壁画艺术的认识,填补了张大千研究在这方面的空白。

  • 标签: 张大千 榆林窟 考察
  • 简介:博物馆的观众研究肇始于1897年德国的弗贺奈尔(G.T.Fechner),他在博物馆率先运用问答方法了解观众对展示品的意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博物馆观众研究在西方博物馆学术界成为热门领域,这方面的论文、报告和著作不断问世,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逐渐成熟,有了专门的学术组织①、刊物②和网站③,每年都召开专题研讨会.

  • 标签: 观众研究 博物馆 学术组织 问答 学术界 刊物
  • 简介:鱼凫村遗址是宝墩村文化的典型遗址.本文以鱼凫村遗址原层位关系为依据,结合该遗址器物形态和组合关系的演变,把鱼凫村遗址出土的遗存分为三期.从土墙建筑特征、文化因素、兵器、地理环境等四个方面出发,对鱼凫村遗址新石器时代土墙的功能进行分析,推测土墙的主要功能可能是防洪.

  • 标签: 鱼凫村遗址 分期 土墙功能
  • 简介:张大千的敦煌临摹、考察活动多彰显以审美价值,往往被视为艺术家的临摹创作活动而不为学术研究所重。但张大千以其艺术直觉的敏感性,重新发掘了敦煌归义军时期供养人像作为生者真仪的特殊性。特殊性背后,体现的是晚唐五代归义军政权的在地化倾向。这一立足本土、强调文化主体性的历史现象,表现在张大千自敦煌归来后于川渝多地举办的临摹展览中,恰好呼应了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救亡话语以及吁求"中国文艺复兴"的心理诉求。由此,张大千的敦煌临摹活动及作品,与贯穿整个近代中国的民族话语达成了合流。张大千的临摹手法、取向、考察路数,多有争议。回到抗战时期西北考察的历史语境下,他对艺术现象的敏感,看似摹古,却参与民族文化身份的追寻与重塑,堪称学术史中的"预流"。

  • 标签: 张大千 西北考察 预流 重访 中国文艺复兴
  • 简介:挪威驻华大使叶德宏先生愉快地接受了贵州省政府原副省长龙超云的邀请,于2003年3月19日至25日赴黔作为期七天的考察访问。大使随行人员有大使夫人叶卡琳女士(人类学家)、文化专员梅园梅女士;此外陪同大使考察的有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贵州生态博物馆项目领导小组组长苏东海先生,《中国日报》记者王姗姗女士。

  • 标签: 挪威 驻华大使 叶德宏 贵州 生态博物馆 考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