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徐红雨《寿宁冯父母诗序》中的赞誉暂且不算,祁彪佳只是例外,钱谦益寿诗当不得真,是不是这样呢?当时士林觉得自己"风雅"或"端庄",心底总有点看不上冯梦龙之"通俗"或"佻薄"。实在冯梦龙见识,比当时大多数文人高出一个头,离经叛道与李贽不相上下。同治《苏州府志》,有"冯梦龙,字犹龙,才情跌宕,诗文丽藻,尤明经学。崇祯时,以贡选寿宁知县"云云,"才情跌宕,诗文丽藻",不是当时人对冯梦龙的通识,只是后来者对他佩服。至于"尤明经学",是不是如此,就很难说,因为这是流行语,就像现在要夸奖一个艺文人士,就称他"大师",画油画的全是"油画大师",画水墨的全是"水墨大师",渐渐分工更细,画墨竹的"墨竹大师",画翎毛的"鸟大师";某先生写字满纸臃肿,大家喊他"墨猪大师",他欣然接受,振笔直书,写进小传,传家宝给子

  • 标签: 冯梦龙 苏州 寿宁 明经 文人学士 风俗
  • 简介:这个长篇小说创作于二零零五年的夏天至二零零七年春天之间,差不多写了将近两年,其间反复推翻从头重写过很多次,才终于写完。写完的那天我呆在苏州河边上的房子里面,看到窗外隐约可见的河道转角处,对过的垃圾码头已经被拆除了,本来杂草丛生的大片空地现在杂草被全部烧光后正要打算建造新的居民区,

  • 标签: 河往事 苏州河
  • 简介: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名白话作品,是鲁中南地区方言俗语的集大成者,大量方言俚语的使用,使该作品成为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语料库,也因此成为近代汉语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本文针对其中一部分不易索解的方言俗语或正在使用的活的口语作了简要的解释,部分词条同时给出方言例证.

  • 标签: 聊斋俚曲集 近代汉语 方言俗语
  • 简介:摘要《白鹿原》着眼于陕西关中渭河平原五十年历史变迁,描绘出一幅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画卷,被誉为“世纪中国的史诗”。而这些都离不开小说中大量方言土语的使用,《白鹿原》实际使用的方言词多达180多个,仿佛一部关中方言的活字典。袁家骅认为“方言口语忠实地保存了古词的音义。”本文主要通过语音、来源分析、释义来对其进行分析,其中本文的语音采用国际音标,来源及本字的分析主要借助字书、文献。

  • 标签: 《白鹿原》 方言词汇 动词 释义 来源
  • 简介:<正>《金瓶梅》的方言词语有一大摞子,一拿小米儿数。这些方言词语是属于哪个搭刺儿的?先头儿,研究者的说法儿有一巴掌多;有的说是北京的,有的说是山东的,有的更具体指说是山东峄县的,有的说有吴语,有的说有皖北方言,等等,公说婆说,各有各的理儿。依照各自对其方言词语地界儿的认

  • 标签: 方言词语 吴语 研究者 词典 音转 特殊词语
  • 简介:摘要文化对于一个国家至关重要,是一个国家的身份象征。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的文化是不存在的。而方言是维系地方文化的纽带,但随着历史的变迁,时间的发展,很多方言濒临消亡。此论文将阐述跨文化交际、编码与译码及方言的定义,从传者编码及受者译码角度,就方言在交际中产生的误解进行分析,并试讨论如何从上述视角推广并传承代表多元地域文化、朴素民间思想形式和丰富深刻语态的方言

  • 标签: 方言 跨文化交际 编码 译码
  • 简介:近读《楝亭集》,曹寅的诗词文合集。我的兴趣在集中的《楝亭诗钞》,卷二起是曹寅到苏州后写的,便发现曹寅的苏州之缘。他出自苏州昆山人徐乾学门下,友好的名流硕学中,如尤侗等是苏州人,其他如陈其年、朱彝尊等,也多有吴中寄寓经历。六岁随父到江南。一生中,只在

  • 标签: 曹雪芹 苏州人 红楼梦 曹寅 林黛玉 叶绍袁
  • 简介:关于故乡,最饶有兴味的说法大概要算是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了:“我的故乡不止一个,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

  • 标签: 苏州 故乡情结 周作人 父亲 胡兰成 桃花
  • 简介:"愤青"是三十年前出现的词语,对"愤青"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也有贬义和褒义之别。广义兼褒义上的"愤青"是指凡是怀有正义理想而对某些社会现象和经济、政治、教育等制度表达不满情绪的愤懑青年。而狭义兼贬义上的"愤青"是指对社会、政府、国家的明天已彻底失去希望,以激进的言辞表达想法的人士。

  • 标签: 人文本 虎丘 亲爱的朋友 四级 严庆 都市花园
  • 简介:  历史的风轻轻地吹过.  我呆呆地望着眼前的剑池,望着这一汪清水,望着这虎丘最为神秘的地方.只见剑池两侧崖石如刀切,左壁有篆文"剑池"两字,为晋王羲之所书.右壁有北宋米芾所书"风壑云泉"四字,真可谓妙至极矣--侧耳可听风,举目可见岩,抬头可望云,俯视可观泉.……

  • 标签: 吹观 苏州虎丘 虎丘有感
  • 简介:在高能物理实验中,以两股加速了的高能粒子束的对撞,来提高有效的相互作用能量,可以从飞溅出各种各样的基本粒子经迹,来认识物质的构造的秘密。所以,“对撞”一词用在这里是大为夸张了一些的,但我不得不借用这个词儿,否则似乎总觉得不足以描绘徐迟先生的性格,他的劲儿,也不足以形容我的感受。

  • 标签: 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 徐迟 对撞 苏州工业园区 陆文夫 基本粒子
  • 简介:苏州园林内的对联、匾额别具特色,成为园中显着的一景。园林名称大都是主人自己所题,而匾额对联,除少数由园主人撰写,基本上由友人或后人所题,也离不开主人的生活经历与愿望。沧浪亭为宋代诗人苏舜钦所筑。

  • 标签: 苏州园林 主人 楹联 生活经历 宋代诗人 苏舜钦
  • 简介:600年前苏州菜点啥样一时还真难说清楚,不过在历史饮食典籍中还能找到一些样品信息.

  • 标签: 菜点 苏州 饮食
  • 简介:唐诗人杜荀鹤的两句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虽经千年岁月变迁,今天的苏州,仍然保持江南水乡的风貌,为邻近城市所罕见。只是有心人,到此还难免有一种无名的缺憾和惆怅。这里历史上曾出现过众多著名人物,有的名盖中华,有的饮誉神州,其人之多,在我国其它城市包括名城古都中也很突出,可今天这里却难觅他们的踪迹。其实苏州人一向景仰先贤,历代都建有不少专祠,遗留至今的尚有别具文采

  • 标签: 城市雕塑 苏州 雕塑家 历史人物 旅游城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简介:9月27日下午.由苏州市文联、市委党史办、苏州广电总台、苏州大学共同主办的庆祝建国60周年诗歌大型朗诵会《祖国好》在苏州大学大礼堂内举行。悠扬的乐声中.一首首饱含深情的诗歌表达了苏州文艺界人士对新中国六十大庆的衷心祝福。

  • 标签: 苏州市 朗诵会 祖国 苏州大学 新中国 文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