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手术外科临床教学中以循证医学本质为基础,分析循证医学的思维与方式,探索如何在手术外科临床教学中培养循证医学思维。

  • 标签: 循证医学思维 传统医学 临床教学
  • 简介:问题式学习(PBL)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育方式。为了更好地适应医学教学改革的要求,培养高质量青年医学人才,采用PBL教学法是在儿科临床见习中一项有实践意义的措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可以满足培养高素质医学生的教学要求。

  • 标签: PBL 儿科 教学
  • 简介: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合泽泻汤治疗痰瘀互阻型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痰瘀互阻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1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29%,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合泽泻汤治疗痰瘀互阻型眩晕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眩晕 痰瘀互阻 通窍 活血汤 泽泻汤
  • 简介:临床分子诊断室已成为大中型医院检验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分子诊断也成为临床实验诊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发展方向。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建立和完善临床分子诊断室的培训和管理措施,帮助研究生、进修生和实习生等三生了解和掌握临床分子诊断方面的生物安全问题均有助于提高三生教学质量。本文根据我们自身的三生教学实践和经验,从三生人员、仪器设备、实验记录、生物安全和创新性培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一些临床分子诊断室三生教学方面的培训和管理措施,以期在整体上使三生教学质量跨上一个新台阶。

  • 标签: 分子诊断 三生教学 培训 管理 生物安全
  • 简介:中医学蕴含着先人的智慧,在长期的实践经验和不断的摸索中,逐渐形成了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主要特点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并在其指导下通过理、法、方、药四者结合为病人进行诊疗;而西医则是以实验为基础,注重微观分解,运用解剖技术、精密仪器等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可以说,中医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西医具备先进的治疗手段,两者属于不同的医学体系,但是在治病救人的疗效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当两种不同的医学相结合,

  • 标签: 临床医学 中西医 基础理论体系 中医学 实践经验 辨证论治
  • 简介:循证医学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医学模式,我们将循证思维引入皮肤病和性病临床教学中,强化皮肤性病科带教老师的循证医学理念、培养学生循证医学观念、加强循证医学知识的普及,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在积极培养临床循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对临床教学方法做了有益尝试。

  • 标签: 循证医学 皮肤病学 教学
  • 简介:临床见习是医学生在掌握了一定医学基础理论后,把所学的理论与临床结合起来,培养临床能力的重要阶段。通过开展研究性教学和学习探索与实践,采用见习笔记结合见习后讨论的教学法,电视教材、多媒体课件和内窥镜监视系统等辅助教学工具系统教学,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见习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临床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下一阶段的临床实习和今后的医学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耳鼻咽喉科学 临床见习 教学改革
  • 简介:文章通过对军校医学生临床实习存在的四个方面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抓好实习带教,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医患互信关系;完善管理制度,确保管理出成效;努力教育学员,帮助完成“三个转变”;抓好考研审核,帮助学员正确定位五点建议。供军队医学院校临床实习管理教育者参考。

  • 标签: 军校医学生 临床实习 存在问题 管理建议
  • 简介:本文回顾性研究和分析1991年1月至1997年5月经CT平扫证实的42例无偏瘫型脑出血患者,其结果表示在42例病例中,33例(78.6%)大于60岁,活动中起病35例(83.3%)临床表现多种多样38例入院时神志清醒,入院前与入院后CT平扫发现出血位于脑的不同部位,且量较少,约0.5~60ml(平均7.9±11.5ml)出血破入脑室10例(23.8%).本文显示:无偏瘫型脑出血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典型的症状不是很明显,所以给诊断带来困难故对此类病人应尽早行头CT平扫,同时应详细采集病史和进行神经系统查体,以助确诊和避免误诊。

  • 标签: 无偏瘫型脑出血 临床诊断 高血压 脑静区
  • 简介:前瞻性研究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予以常规治疗+早期康复运动。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6min步行距离、死亡及再住院情况。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早期康复运动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后心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左心射血分数逐渐升高,左室舒张末径及左房内径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院6个月后E/A高于对照组出院6个月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出院6个月内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6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出院后6个月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运动能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减少患者再住院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老年患者 康复运动 早期治疗
  • 简介:从2003年-2007年,将同期入院的69例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宜利治组及化疗组,观察食欲改善情况、恶心呕吐反应及KPS评分指标。联合组食欲有反应84.3%(27/32),而对照组59.5%(22/37),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联合组恶心呕吐无反应68.7%(22/32),对照组47.5%(17/37),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KPS评分增加10分56.2%(18/32),对照组18.9%(7/37),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甲地孕酮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的耐受性有较好疗效。

  • 标签: 甲地孕酮 肿瘤 化疗
  • 简介:在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扩招有利于夯实基层医务人员医学基础知识,规范诊疗,提高基层医疗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基层百姓,缓解上级医疗系统及医保系统的压力。与此同时,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社会扩招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凸显出了生源背景复杂、工学矛盾、师资短缺、教学模式单一、考核困难等问题,为此,高职院校应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差异化教学、送教上门、师资建设、考核方式改革等多种手段来稳定并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高职扩招;教育教学;问题分析;职业教育改革
  • 简介:在总结现实高等医学教育中医学伦理与临床实习教学相脱节等问题的基础上,从对教学具有导向、调控等功能的教学评价角度出发,分别从教学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和加强管理等几方面构建临床医学伦理教学评价模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 标签: 构建 临床医学伦理 评价模式
  • 简介:目前对萎缩性胃炎、胃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内镜及病理组织学等形态学方法,而对胃液成分多指标检测研究甚少。作者等通过镜下直接采取空腹胃液,同步测定胃液中pH值、游离酸、蛋白酶、粘液、胆汁酸、DNA等6项指标,以显示萎缩胃炎、胃癌时胃液变化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

  • 标签: 萎缩性胃炎 游离酸 胆汁酸盐 病理组织学 胃腔 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