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中美海权竞争的激化是东亚权力转移的突出表现,以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为牵引,南海争端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并成为中美在西太平洋的主要竞争领域之一。美国在外交布局、军事力量运用、法理和战略谋划等层面多管其下。从一般意义上的“选边站”转向赤裸裸的“拉偏架”;从幕后“操手”转向前台“老大”;从间接干预转向针锋相对的直接介入。但是由于美国需要关注全球利益、防务预算紧缺、东亚各国对其联盟战略存在犹豫、地理上远离南海及对华战略两面性等原因,美国的南海政策受到制约。当然这些制约因素也出现弱化的征兆。未来。中美在东亚海域将可能实现长期竞争性共存。当前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已经成为美国战略家关注的焦点。作为典型的海洋霸权,美国对中国“走向深蓝”的趋势尤为敏感.这种战略猜疑有可能对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 标签: 美国 海权南海政策 中美关系 亚太再平衡
  • 简介:“美国制造”的金融危机使全球实体经济饱受侵害。后危机时代,防御由以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带来的负面影响、改革和重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是各国经济体普遍关注的话题。危机导致的美元衰落需要新的国际货币替代,而危机中坚挺的人民币却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地位和声誉,伴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等综合国力的强劲,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战略机遇以及可行性,提出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中国一东盟区域货币合作以加快人民币区域化进程的策略。

  • 标签: 人民币区域化 国际化 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
  • 简介:专属经济区问题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最富争议性的议题之一。中美在航行自由是否包括专属经济区的军事活动、水文测量能否区别于海洋科学研究以及专属经济区是否允许军事情报搜集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和矛盾。中美的分歧源于美国主要从战略利益的角度来理解专属经济区问题,并将中国的崛起看作是对美国霸权的威胁。因此,尽管提出了诸多法律依据,美国的专属经济区主张依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作为一个政治性、战略性议题,法律并不能够为专属经济区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中美专属经济区分歧最终只能通过政治方式加以解决,关键是要建立中美战略互信,寻求战略共存。

  • 标签: 中美 专属经济区 航行自由 军事活动 战略竞争
  • 简介:欧洲单一金融市场的建立、金融全球化趋势、金融监管的一致趋势和信息通讯技术的革命均给金融市场的供给方、需求方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对营业场所和交易地点的选择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国际金融中心演变理论、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理论和国际金融中心辨识指标的分析来研究伦敦、巴黎和法兰克福在欧洲时区内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竞争的一些现状、趋势和启示。从总体上看,伦敦的优势目前还将维持下去,其国内市场大小、人力资本、税收、法律和文化上的整体优势还比较大。而在更有吸引力和利润率的而且增长率高的产品市场,例如证券发行、兼并收购和交易所衍生产品交易,欧洲大陆的金融中心都具有领先的前景。

  • 标签: 国际金融中心 市场竞争 金融产品 金融市场 伦敦 巴黎
  • 简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结合广西实际并借鉴相关评价模型对波特"钻石模型"加以改进,运用改进后的模型对西南地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区域经济竞争力主要来源于急需培育发展高级生产要素、专业性生产要素以及政府的强力推进等因素。因而,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要按照改进后的"钻石模型"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各种积极因素,着眼产业要素提升的驱动力、强化内生要素发展的推动力、增强外在要素发展的带动力,从根本上实现转型发展和创新发展。

  • 标签: 钻石模型 区域经济 竞争力 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