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6 个结果
  • 简介:石油资源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对全球经济的稳定乃至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都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石油供需缺口不断增长,能源形势严峻.如何大力拓展我国海外石油市场,将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课题.

  • 标签: 国际能源 中国 能源战略 石油市场 石油资源 国际政治关系
  • 简介:2007年的世界是变化中的世界,国际形势将呈现复杂多变的特点。地区热点乱局难解,但世界大局基本稳定,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主流。

  • 标签: 国际形势 世界 稳定 和平
  • 简介:2010年缅甸举行了20年来的首次大选,这是缅甸国家政治转型的一次重要契机。对于缅甸大选结果及新政府的建立,东盟邻国、周边大国和西方国家反映各异.但即使是长期与缅甸对立的西方大多数国家也对大选有了一定程度的认可。未来。缅甸执政当局仍将面临各种政治势力和国内国际局势影响下重新洗牌、西方国家继续施加压力和制裁而出现的不确定性局面。中国和缅甸长期以来建立的密切关系也将因西方国家不断对缅甸的威逼利诱经受考验。

  • 标签: 缅甸大选 政治转型 缅甸政局
  • 简介: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问题莫过于安全形势。没有安全环境就谈不上经济建设,谈不上和平发展,谈不上人民安居乐业,这对于任何国家皆无例外。本文拟简要地加以探讨的问题是:当今世界算不算安全?世界安全的威胁来自何处?如何应对这些威胁?

  • 标签: 安全形势 例外 人民 威胁 国家 安全环境
  • 简介:2001年以来,受到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影响,以及劳动生产率较低、设备老化、投资不足、技术落后、债务负担沉重等深层次原因的制约,持续三年较快增长的俄罗斯经济增速逐渐放慢.俄经济中长期发展的潜力仍不可低估,但存在的困难也不容忽视.

  • 标签: 俄罗斯 经济形势 技术创新 竞争力 国际市场
  • 简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范围内的国际恐怖主义活动也在逐步蔓延。在全球化形势下,中巴两国都面临较为严峻的安全形势。为此,两国近年来在安全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有力地打击了危害两国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恶势力,加强了两国全方位深层次的战略伙伴关系。但与此同时,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两国在安全领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威胁。两国应该继续加强高层对话和战略磋商,继续加强全方位合作,为两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服务。

  • 标签: 国际关系 安全合作 中国 巴基斯坦
  • 简介: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两处对国际形势进行了综合判断。一是在开篇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二是在关于外交的第十一部分的开头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上述判断的重要特征是强调变化。

  • 标签: 国际形势 胡锦涛总书记 综合判断 当代中国 世界 变革
  • 简介:波兰当前形势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孙建蓉波兰1989年发生剧变后,右派力量上台执政。1993年9月,左派力量在议会大选中获胜,组成中左派联合政府,与右派分权掌政。迄今,西方式的议会民主制度在波兰已基本确立,"三权分立"初见轮廓,但制衡机制尚不健全,上层斗争...

  • 标签: 特点及发展 当前形势 和平伙伴关系 经贸关系 夫拉克 自由贸易
  • 简介:国际形势从80年代中期起,发生了二次大战结束后40余年来最大的变化。以两大集团对峙为基础的欧洲格局,随着美苏两超关系的缓和,特别是随着近一年来苏联和东欧各国政治走向上的质变,开始迅速分解,欧洲新格局已初见端倪。旧的意义上的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为分野、以军事联盟为核心、以东西欧相抗为表现形式的冷战,实际上已经结束,欧洲正出现战后规模最大的分化和改组。作为两极世界中重要性仅次于欧洲的亚太地区,

  • 标签: 形势分析 正出现 亚太经济 东盟国家 战略重点 军事存在
  • 简介:2013年12月17日,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召开了“2013年南亚地区形势发展”学术研讨会。来自四川省政府、四川省对外友好协会、四川省博览局、四川省贸促会、《国防时报》、四川省社科院、四川国际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大陆南亚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中印教育与科技联盟、四川省巴基斯坦研究中心、西南民族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和四川大学近二十个单位的六十多名专家、学者与会,分别围绕南亚政治、南亚安全和南亚经济三个专题作了发言。现将观点综述如下:

  • 标签: 南亚地区 形势发展 观点综述 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 经济文化交流 四川大学
  • 简介:进入2007年后,美国驴象两党围绕2008年总统大选展开新一轮角逐。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各有优势,其竞选策略各具特色,两党候选人的造势活动也异常引人瞩目。

  • 标签: 美国民主 总统大选 竞选策略 候选人 角逐
  • 简介:2004年,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但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和地区热点犬牙交错,不断掀起触目惊心的惊涛骇浪。围绕美国大选、美国对外战略和中东时局发展,国际形势快速演变,国际关系剧烈重组,国际安全备受冲击。

  • 标签: 国际形势 大选 国际安全 单边主义 对外战略 国际关系
  • 简介:2016年以来,欧洲、亚洲地区的紧张形势不断升级,全球战略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当前,威胁全球战略稳定的主要因素是美国奉行的霸权主义。但也应看到,美国的霸权主义正面临着一系列难题:经济陷于“长期性停滞”、社会严重分裂、联盟体系裂痕明显,致使其在美苏冷战结束后建立起的“单极秩序”越来越难以为继。

  • 标签: 全球战略安全形势 美国大选 美国同盟体系
  • 简介:2003年,东南亚地区军事形势是总体缓和与局部动荡并存.反恐成为东南亚地区所面临的热点问题,各国在反恐合作上有所加强.区域内、外的军事安全合作进一步发展,频繁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同时,美国加快了在该地区军事存在的步伐,并积极谋求新的合作关系.此外,各国争相采购武器装备,加速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但是,在总体缓和的形势下,国家间的纠纷、摩擦不可避免.

  • 标签: 军事形势 恐怖主义 东南亚 军队建设 军事合作 2003年
  • 简介:(一)1992年,是冷战正式结束后的第一年。世界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这一年里,国际形势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注目的重大变化。最大的变化是,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和两大军事集团对抗为标志的世界两极格局彻底瓦解,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迅速发展。其次,各国和各种力量为了适应冷战后的新形势,并在未来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一定的地位,都在积极调整内外政策,调整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积极发展自己的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包括发展军事力量,从而达到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的目的。世界各国正在展开一场加强综合国力的实力竞赛。这是1992年国际形势发展中的一大特点。

  • 标签: 国际形势 中日关系 内外政策 两极格局 军事力量 两国关系
  • 简介:2014年以来,中亚安全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塔利班频频越境袭扰,“伊斯兰国”不断向中亚渗透,加之跨境贩毒的有增无减使得中亚面临的安全压力不断增加。中亚安全形势变化的背后有着较为复杂的原因,其中既有美国对中东和阿富汗政策调整的因素,也有中亚国家自身政治经济军事体制转型过程中诸多问题的反应,此外还与中亚地区复杂的历史和民族问题有关。中亚安全形势的变化不仅迟滞了中亚国家的社会政治转型进程,还对参与该地区博弈的俄关欧等大国,尤其是对俄罗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中国西北边疆的安全及即将实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也带来了较大的挑战。虽然目前中亚安全形势总体上仍在可控范围,但是中亚安全问题解决的前景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中短期内中亚的安全形势难以大幅改观。未来,我们必须要从多边、双边和个人等多个层面入手,加强国际合作,以有效应对中亚安全问题对中国的威胁。

  • 标签: 中亚安全 阿富汗局势 伊斯兰国 大国博弈
  • 简介: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因大国关系的改善而趋于缓和,但仍面临着恐怖主义活动、印巴冲突、朝鲜核问题、台湾问题等潜在和现实的安全隐患.美中俄及亚太地区各国加强安全领域内的协商与合作,以确保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 标签: 2002年 反恐怖主义 核安全问题 亚太地区 安全形势
  • 简介:<正>在发展中国家中,泰国农村经济一直以持续稳定的快速增长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在世界农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几年,稻米、木薯制品、蓖麻籽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菠萝罐头居第二位;橡胶、冻虾居第三位;玉米居第四位;蔗糖居第五位。泰国又是世界

  • 标签: 农村经济 发展状况 泰国 世界农业 蓖麻籽 重要地位
  • 简介:东亚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日本刻意渲染东亚威胁特别是“中国威胁”,迎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安保政策进行战后以来的大幅调整。主要内容包括重构国家安保顶层设计;调整防卫理念,增强自主防卫力量;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步步解禁集体自卫权,颠覆战后专守防卫政策;调整对外安保关系,加强日关安保同盟,构筑地区多层安保框架等。日本安保政策的调整具有深远影响。首先,在重塑与加强自身防卫的同时,打造出战后以来日本最具危险性的政军体制,使日本成为东亚安全中突出的不稳定因素。其次,不利于中日安全互信的建立,复杂和恶化了中日关系及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使东亚本就存在的安全困境更为恶化。最后,使日美同盟从防御/威慑的内向型同盟转变为威慑/进攻的外向型同盟。日本防卫政策的调整在加强美国对东亚安全事务干涉与掌控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日本的自主性与主导性,日本不正常的“国家正常化”又前进了一步,最终将破坏日美同盟及美国的东亚安全战略。

  • 标签: 东亚安全 日本安保政策 国家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