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8 个结果
  • 简介:伊斯兰化是当前印尼华人社会的新动向。印尼及国外学术界对此极为关注,并作了认真研究。我国学术界在讨论印尼华人问题时有所涉及,且有不同看法,但尚未作专门研究。本文对印尼华人信奉伊斯兰教的历史、当前华人穆斯林的特点、实现华人伊斯兰化的阻力,以及印尼政府和社会对华人伊斯兰化的反应等问题作了介绍。作者持肯定和乐观的态度,指出伊斯兰化有利于华人的生存发展,是华人自然同化的发展趋势;还认为,通过我国穆斯林与印尼华人穆斯林建立密切关系,将有助于中印(尼)两国的关系正常化。

  • 标签: 伊斯兰化 华人同化 问题初探 印尼华人 华人穆斯林 伊斯兰教
  • 简介:独立时间不长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面临复杂而特殊的国际环境,其对外政策要考虑到主权、安全以及对外经济联系诸多因素。对外政策的目标首先是要保障国家独立、领土完整等安全要求,然后是国家经济等发展问题。针对自身的内外条件,哈提出了符合本国利益的对外政策理论、方针和原则。其对外政策实践勾勒出一个“同心圆”轨迹,具有显著的地缘政治色彩。哈建交后,两国关系发展迅速,彼此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政治、经济合作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两国共同致力于构筑面向21世纪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 标签: 哈萨克斯坦 对外政策 “同心圆” 地缘政治 哈中关系
  • 简介:<正>前言一九七九/一九八○学年,全印度尼西亚国立和私办的伊斯兰小学,共有学生二百九十四万一千三百八十三人,占全国小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十四;伊斯兰初级中学,共有学生三十四万零一百五十六人,占全国二百八十九万四千九百八十三名初中生的百分之十一;伊斯兰高级中学,共有学生九万三千八百四十人,占全国一百零三万六千零一十六名高中生的百分之九。宗教师范学校,共有学生三万三千一百七十八人,占全

  • 标签: 伊斯兰 教育机构 初中生 高级中学 高中生 师范学校
  • 简介:神灵观(即上帝观)是宗教哲学的核心要素.神是什么?神的属性、本质、存在方式、表现形式如何?这是宗教哲学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甘地的宗教哲学就是围绕神灵观进行构筑的,是一个庞杂的复合体,独具特色,别具一格,富于很强的包容性.甘地的神灵观是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结合,或者说是多样性的统一.

  • 标签: 甘地 神灵观 宗教哲学
  • 简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兴起,印度重新意识到东盟对其在政治、经济和外交上的重要性,及时提出“东向政策”。印度调整东盟政策,提升与东南亚的战略关系,是印度实施全方位外交、推行大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将给东亚区域合作及中国东盟关系的未来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中国应适时调整与东盟、印度的关系,增强中印两国在东南亚的共同利益与合作愿景,推动、印、东盟三边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

  • 标签: 印度与东盟 关系 中国的看法
  • 简介:语言是人类生产的主要工具,人类的各种活动都与语言有关。语言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要是没有语言,我们无法想象人类会是什么样的社会。为了生存和共同生活,人们必须说同一种“标准”语言.倘若你听不懂或不会说某种“标准”语言,你就无法生活在这个社会圈子里。古希腊人称不会说希腊语的人为“结巴者”(stammerers),把他们视为野蛮人。

  • 标签: 欧洲地区 民族文化 语言差异 双语言关系 民族身份
  • 简介:2011年印交流情况较为复杂。尽管出现印度高调介入南海争端、大力推进"东向"政策以反制中国的异常现象,但双方的常规交流也在有序多样、平稳推进。这说明印度要发展经济、反制中国、争当大国的战略需求与中国崛起势头发生碰撞,致使两国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同时也说明良好的历史积淀和相互依存的现实利益,是中印关系平稳发展的基石。未来中印关系是以合作还是对抗为主,关键在于彼此如何看待对方。中印宜以包容精神发掘经营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加强合作、拒绝对抗、共谋发展。

  • 标签: 中印关系 合作 对抗 2011年
  • 简介: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两国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对国际能源的依赖日益加大。当前中印两国在获取国际能源的过程竞争激烈。为避免能源因素干扰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两国正在国际能源竞争寻求共赢合作,逐步完善协调机制。能源因素对于中印关系而言不完全是挑战,它也将为两国合作提供新的契机。

  • 标签: 中国 印度 能源 竞争 合作
  • 简介:近年来,安静外交正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重视。安静外交在东南亚地区相当盛行存在多种原因,如东南亚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面子'和声誉问题;东南亚国家大都具有较强的现代性;许多传统安全问题短期内看不到解决的希望,以及东南亚国家希望保持团结,以更好地与域外大国打交道。东盟的安静外交至少表现在东盟国家间、东盟层面和东盟(国家)与域外国家三个层次,并显示出东盟国家高度重视主权独立的现代性,处理传统安全问题上的非干预性,和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上的开放性等特征。安静外交是维持中国与东盟维持和发展良好合作关系的众多途径之一。双方具有进行安静外交的传统和经验,并得到了双方的认可,但当前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处理南海领土主权争议、促进地区安全形势稳定、增进地区安全信任和信心及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加强合作等方面。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安静外交将处于继续发展的态势,将为促进和提升双方战略伙伴关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 标签: 安静外交 中国-东盟关系 南海问题 管控分歧
  • 简介:中国“蒙俄经济走廊”与俄罗斯“跨欧亚发展带”综合规划和蒙古国“草原之路”计划产生了诸多契合之处,三国达成了深化合作的共识,要更有效地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速度稳步提升,助推东北亚区域交流合作。

  • 标签: 中国 蒙古国 俄罗斯 经济
  • 简介:历史教训使欧洲人正积极联合起来,力争在未来世界格局争得一席之地。到目前为止,其经济一体化的努力已卓有成效,但政治一体化却步履艰难。美国把欧洲联合视为“心头之患”,将加紧对其遏制。

  • 标签: 世界中 中寻找 多极化世界
  • 简介:中国目前已加入各种国际组织、国际制度,正加速融入国际体系,但这不意味着中国在国际体系的作用问题也随之解决。本文区分了“中国加入国际体系”和“中国在国际体系中发挥作用”这二者之间的不同内涵,认为中国加入国际体系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而在国际体系的作用问题在国内则尚未解决,甚至还没有引起国内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在此基础上,文章就中国应该在国际体系中发挥什么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作了探讨。

  • 标签: 国际体系 中国外交 力量使用 外交转型 全球角色
  • 简介:美国“重返欧洲”与其亚太战略的调整密切相关,即美国希望借助欧盟力量更有效地实施其东移战略。欧盟总体上支持美国更多卷入亚太事务,但担心中美走向对抗会损害自身利益及自身会因此承担更多责任。未来,欧盟在美国亚太战略中所能扮演的角色将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美国的压力和带动,欧盟的意愿和能力以及国际局势的演变等。

  • 标签: 欧盟 欧美关系 亚太战略
  • 简介:越南和中国的科技合作始于60年代,在1960年11月28日签订的越中科技合作协定基础上,在70年代前5年继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这一合作关系对解决生产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和战后恢复经济作出了贡献.同时,双方的一些高级科技干部和专家进行互访,互相通报每一个国家发展科技方面的政策和取得的成就,交流管理方面的经验.在这一阶段,中国帮助越南建立了许多重要的工程,如太原钢铁厂、河内上庭工业区、河北氮肥厂等.中国还在各大学、各研究院和各企业为越南培养了上千名科技干部.

  • 标签: 革新时期 科技合作 越南 中国
  • 简介:长期以来,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定位、美对外政策的意识形态倾向、台湾问题和经贸往来已成为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结构性因素.中美两国间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和两国在许多领域拥有共同利益掩盖不住两国关系依然存在的消极因素.

  • 标签: 中国 美国 对外政策 经贸关系 台湾问题 中美关系
  • 简介:一、中国在地区冲突的立场和作为作为一个发展的大国。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为解决地区冲突展开积极的外交努力。

  • 标签: 地区冲突 合作 中欧 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
  • 简介:了解并熟悉邻国俄罗斯的报刊市场,对于探究与解读我国的报刊业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俄罗斯报刊众多,受众基本涵盖了各个层次的人群,但是针对儿童与青少年的报刊相对具有更大的挖掘潜力。比起杂志,俄罗斯报刊政治味道更浓;而比起报纸,俄罗斯杂志更多地选用国外印刷厂。在发行方面,零售与订阅也是互有拼抢,各有优势。总之,俄罗斯在报刊发行市场需要培育更为良性的竞争。

  • 标签: 报纸 杂志 市场 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