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新时期的齐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主要表现在学者们在研究齐文化典籍、专题、个案的同时,开始自觉地把齐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形态来研究,并力图建立起真正科学意义上的齐文化学科.

  • 标签: 《齐文化发展史》 宣兆琦 古代文化 政治环境
  • 简介:"滏水扬波喜庆盛会,丛台展臂笑迎嘉宾",2005年4月23日至24日,11个省、市的60多位专家学者齐集河北邯郸,参加全国第二届赵文化研讨会.与会学者提交论文60余篇,内容涉及赵文化研究的诸多方面,经归纳、分类,可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文化研讨会 第二届 专家学者 赵文化研究
  • 简介:《京氏易传》是《易》与阴阳家相结合的产物,京房在这部书中极富创造性地建构了一系列新的易学条例.丰富了卦气说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京氏易传》将五行机制输入卦爻之中,以定占断的吉凶之义.从而革新了先秦以卦象与卦爻辞释占的方法,开创了《周易》占筮的新局面。作者还对《京氏易传》与后世纳甲筮法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 标签: 京房 京氏易传 纳甲筮法
  • 简介:儒学本是东方的一种古老的学术文化,其成为当代的话题并引起世人的关注,乃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70年代东亚经济起飞,特别是80年代以来东亚现代化的推进,显示出一种有别于欧洲的“集团主义人文类型”的现代化模式,不仅令西方经济界瞠目,而且使得许多西方人士意识到:亚洲今天发生的种种革命性变革背后,有一个传承数千年的历史背景,今天,我们欲在世界历史进程中追寻儒学变化的踪迹,必须具备东西方文化对比的大视野,应该说,东方文化与东方哲学,即是我们了解东方儒学的大背景。

  • 标签: 当代 东方儒学 东方文化 东方哲学 经济 类型
  • 简介:文化与儒学学术讨论会概述刘示范由山东孔子学会主办的鲁文化与儒学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12月26日至27日在济南召开,有70多位学者与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和提纲50余篇。广大与会学者自觉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自觉坚持"古为今用"、...

  • 标签: 鲁文化 学术讨论会 儒学 儒家文化 周文化 政治观
  • 简介:作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的马一浮有着自己的中西文化观,年轻时喜西学、黜国学,思想成熟时则明显地走上黜西学而崇国学的道路,对西方的社会以及政治学说进行了批判,提出了以"六艺该摄一切学术"为核心的中国文化观.马一浮的中西文化观本质上属于"非典型的现代新儒家"的理论样态.

  • 标签: 马一浮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儒学 “六艺”
  • 简介:我国的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及同等学力的公民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担负着为高校选拔优秀新生的重任.由于它已被社会赋予了特殊的地位、功能和使命,所以一年一度的高考,一直是学校、社会、家庭关注的热点;一年一度的高考试题,又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不仅是它的每一项改革,即使是一个微小的变化,也会带来广泛甚至强烈的反响.作为一名教育研究工作者,专业本能使我对2001年全国高考语文卷第Ⅰ卷第二大题不得沉思再三.

  • 标签: 高考语文试题 传统文化 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
  • 简介:以文道统一,情理统一,人艺统一为基本内容的美善统一,是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在秦汉审美文化中得到了极为充分的富于时代特征的表现.在秦代,它是以极端功利主义的尚用形式表现出来的.在汉代,几乎所有的思想流派都主张审美、文艺服从、服务于政治教化、伦理重塑、人格再造、稳定大一统的主旨,这种强调美善结合、刻意弘道济世,注重政治教化的审美功能观,在汉代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感性形态和生活形态都有显著的表现,成为秦汉审美文化显而易见的特征.

  • 标签: 秦汉审美文化 美与善的统一
  • 简介:试论孔子及孔门弟子所构成的社会亚文化群赵志坚李栋柱群体生活是人类的天性,是人类生存本能的外在体现,社会群体是人类普遍的存在形态,人类所独有的灿烂文化也具有超个体性,它只有在群体、社会中才能留存。社会群体间之所以彼此各异,千差万别,正是因为它们各自具有...

  • 标签: 孔子 亚文化群 社会亚文化 社会群体 文化特质 儒家文化
  • 简介:文化作为中国古代的地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本思想作为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实践则更显突出.正因为齐国有为君臣注重爱民、重民、富民,注重民众的作用,才使齐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梳理与研究齐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不仅可使齐国治国思想的研究深入,而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无疑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民本思想 历史地位 作用
  • 简介:  由中国先秦史学会与山东省新泰市历史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杞文化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0月11日至13日在山东省新泰市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江苏、河南、湖南、安徽、四川、陕西、…………

  • 标签: 全国杞 学术综述 文化学术研讨会
  • 简介:每一个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逻辑线路,不同文明可以有不同的发展程度,但不能有凌驾于其他文明之上的话语解释权.近代科学作为近代西方文明的产物,也同时是古代多种文明融合的产物.科学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属的文化逻辑,但反过来具备同等文化逻辑的文明未必就一定产生科学.科学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它没有必要成为所有文明的必经之路.我们在尊重、发展作为现代化工具的科学技术的同时,要反对用科学话语来解释工具之上的东西.

  • 标签: 科学 文化 逻辑 易经
  • 简介:2003年11月8—10日,首届“葛洪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宁波市召开。会议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世界弘明哲学与宗教研究院(美国)、浙江省道教协会、宁波市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协办,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宁波市天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具体承办,主

  • 标签: 葛洪 学术研讨会 中国文化 道家文化
  • 简介:<正>《管子》是一部具有丰富的经济思想的中国古代典籍。本文仅对书中有关充分利用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作以探讨。一、土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管子》把土地看成是万物的本源,“地者,万物之本原。”(《水地》)土地的功能就是生养万物,“地生养万物,地之则也。……地不易其则,故万物生焉。”“天生四时,地

  • 标签: 农业生产 管子 资源发展 土地要素 充分利用 土地资源
  • 简介: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失败的文化追踪刘慧宇20世纪初是世界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现代变革大潮迭起的时期,中国在其中也经受了西方文化的猛烈撞击与传统文化的剧烈震荡所引发的变革的洗礼。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正是这种撞击与震荡的产儿。这场革命将中...

  • 标签: 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 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 袁世凯 中西文化冲突
  • 简介:由淄博市人民政府、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理工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淄博市临淄区人民政府和淄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具体承办,淄博市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办的,以"齐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为主题的第六届齐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年9月11日至13日在淄博市隆重召开.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齐文化 第六届 观点综述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淄博市临淄区
  • 简介:史学家把公元1840-1919年这一时期,称作中国的近代社会.这期间,中国发生了两次大的对外战事:一是由英国人发动的旨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二是爆发于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其结果,都以中国人的失败而告终.许多有识之士由此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西方先进的思想与科学技术有了深刻认识,于是,催生了近代史上著名的'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

  • 标签: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国近代 传统文化 教育理念 中日甲午战争 “洋务运动”
  • 简介:<正>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而著称于世。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创造发展上,我们的祖先曾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中国古代的礼,即以礼经(《周礼》、《仪礼》、《礼记》)为主的礼,是指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各种社会政治制度、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和各种礼节仪式,它几乎囊括了所有社会领域,凡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教育等一切成文的或不成文的规章制度,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人们在生活中一切行为所应遵守的礼节仪式,都属于礼的范畴。因此,中国古代的礼,在中国社会政治、民族精神和伦理道德中,有着极为重大而独特的文化意义。

  • 标签: 中国古代社会 中国文化史 宗法制度 礼记 礼经 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