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生物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发挥,并以此为基础,锻炼学生在生物实验课程中的创新创造能力。但结合部分初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成效来看,教师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培养关注度严重不足,导致初中生的动手实践及操作能力培养效果不佳。因此,针对生物实验教学创新教育问题探寻解决方案迫在眉睫。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创新实验教学——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实验教学 初中生物 创新质量措施
  • 简介:【摘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它的理论多数比较抽象且逻辑性比较低,进行实验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且还能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更易理解和把握知识点。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例,简述了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策略,以提升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学科素养。

  • 标签: 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创新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在我国教育领域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两次实验的热潮,这其中语文教育实验的效果尤为突出。语文教育改革实验的落实,为语文教育理论的丰富以及教育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助力了语文教育水平的提升。而新课程改革以后,强调了“单元教学法”实施的重要性,为了保证“单元教学法”的落实效果,本文从实验的角度出发,探究单元教学的实验改革策略,希望可以促进高中语文单元教学法的落实,整体提高语文教育水平。

  • 标签: []教改实验 高中语文 单元教学法实验
  • 简介:摘要: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实验教学作为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环节,在“三创”(创新、创意、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意义。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不能满足新工科建设培养“三创”人才的要求。因此,本文在其需求下,以工业分析专业实验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实验教学设计,使其达到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改善实验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对科学研究一丝不苟态度的目的,培养“三创”人才。

  • 标签: 实验教学 多维度 “三创”人才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变得尤为重要。实验室过程控制和数据准确性保障方法的有效实施,直接影响着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与可信度。本文旨在探讨实验室过程控制与数据准确性保障方法在科研中的关键作用,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以期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 标签: 实验室过程控制 实验数据准确性 保障方法 策略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实验数据处理与统计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重要应用策略。通过详细介绍实验数据处理的步骤和统计方法,揭示了其在实验设计、结果分析和科学推理中的关键作用。主要论点在于实验数据处理与统计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还培养了他们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 标签: 实验数据处理 统计分析 高中物理实验 实验设计 科学推理。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越国琴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1-28
  • 出处:《系统医学》2022年23期
  • 机构:吉林省白城市医院检验科 吉林 白城   137000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检测梅毒的确证实验明胶凝集试验(TPPA)的结果易造成假阴性的实验比对分析。方法 收集本院2018年3月至 2018年8月6个月4320份检测梅毒抗体的标本中,122份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范围的标本进行确证实验:明胶凝集试验(TPPA),将不能明确判断结果的标本分组进行酶法(ELISA法)、胶体金法实验比对。A组:78人抗TP≥10S/CO,B组:44人抗TP酶法(ELISA法)阳性率100%(P0.05),胶体金法阳性率84.1%(P>0.05),TPPA法阳性率68.2%。结论 梅毒化学发光法检测超出正常值的结果,筛选出的标本做TPPA试验并不能达到确证结果,有必要再进行酶法(ELISA法),为确保检测质量,避免出现假阴性结果,本着临床早发现早治疗r的原则,更好的发挥检验科辅助临床医生快速高效诊治工作。关键词:梅毒抗体 化学发光法 明胶凝集试验(TPPA) 酶法(ELISA) 胶体金法 假阴性     梅毒是皮肤性病科属疾病,与感染者黏膜病损和体液接触均可导致病毒感染,一期表现为斑疹、溃疡,RPR血清试验与TPPA抗体检测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的制定,分期用药方案会有区分,但RPR转化为非反应性(阴性)是目前临床康复判断依据。    梅毒检测已经成为临床综合性医院的常见检验项目,用人单位对新人入职体检、无偿献血者体检、参军入伍的体检、婚检等都要做梅毒抗体检测的,梅毒检测结果关系个人隐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度是检验科的宗旨。    随着现代化科技进步,全自动分析仪已走进医院各个科室,满足了前来就诊和健康体检的人们快速能完成检查并能很快得到检查结果的需求,也提高了临床医生尽快尽早医治病患的诊治效率,临床中诊断梅毒主要采取血清学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酶法(ELISA法)和明胶凝集TPPA试验法,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在实际工作中易出现假阴性、假阳性的情况,给临床工作带来较大影响,为有效提高梅毒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本人对工作中对于梅毒阳性标本的酶法和明胶凝集法TPPA试验的对比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8年3月初至2018年8月末6个月4320份检测梅毒抗体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1440人,女性:2880人。1.2仪器:    深圳爱康全自动酶免仪、旋转仪、澳鑫脱帽离心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i30001.3试剂:科华生物有限公司的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试剂盒、英科新创生物有限公司的梅毒抗体胶体金法检测试剂盒、四川迈克生物有限公司的化学发光法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1.4方法与检测:     对进行梅毒检测的4320份标本,化学发光法检测出122份抗-TP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范围进行具体酶法、胶体金法、明胶凝集试验TPPA实验比对。按标准操作规程:标本血清分离,3000转/分钟,离心15分钟,确定血清达到上机检测标准,将梅毒抗体结果大于正常值的标本,继续做RPR试验和TPPA试验。通过TPPA试验结果确证该标本梅毒阳性,确诊梅毒患者;TPPA结果阴性,考虑化学发光值的假阳性存在可能。RPR结果阴性结合TPPA阳性,说明是既往梅毒患者;RPR结果阳性结合TPPA阳性,说明是现症梅毒,正是梅毒螺旋体和非梅毒螺旋体感染活动期。2、结果:     将122份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值的梅毒“阳”性标本,进行酶法(ELISA法)、胶体金法、明胶凝集法试验TPPA三种实验研究。采用不同结果分组:A组78人抗-TP≥10S/CO,B组44人,同样将两组标本进行了酶法、胶体金标、TPPA明胶凝集试验。阳性符合率A酶法100%,胶体金标100%,TPPA93.6%;B酶法90.9%,胶体金标84.1%,TPPA68.2%。详见附表1。3、讨论:在TPPA检测化学发光值高的标本时,曾多次遇到结果并不明确的现象:这种TPPA结果评目测判断是否出现分散或聚集,对于一些看似凝集的“阴”性标本,继续做酶法(ELISA法)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是阳性。基于TPPA检测方法的干扰因素多[1]:1.试验操作产生的偶然误差:重复使用的U型板在清洗时,用硬质刷导致内孔划痕较多,阴性样本的致敏粒子不能正常沉淀而看上去像凝集图像、静置过程中意外震动(导致沉淀粒子散开)。2.因为样本个体之间的差异,部分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能会产生与致敏粒子包被的抗原产生非特异性反应的因子,造成异常结果。根据文献中对于异常结果分析,可能会造成异常结果的疾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红斑狼疮、药物诱发的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肿瘤(淋巴肉瘤、脑膜瘤、结肠癌)、皮肤病(皮肤相关的螺旋体引起)生殖器疱疹、麻风、热性病、莱姆病、地方性密螺旋体病等。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化学发光法检测的高精确度,在高出正常范围的一部分标本中,用胶体金标进行实验比对,将筛出的抗-TP“阴”性的标本,采用酶法进行了检测,可以将那些早期感染者含量不高的标本检测出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不能单一只做TPPA试验来检测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值的标本,有必要对TPPA结果不确定的标本做酶法实验比对。真正体现检验工作不漏检不谎报结果的检验目标。附表1:组实验化学发光法酶法(ELISA)胶体金TPPA78人A抗-TP≥10S/CO78阳性100%78阳100%73阳93.6%44人B抗-TP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于初中的学科来讲,初中物理学科也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而且初中物理学科主要还是以实验为主,探究式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就显得很重要,现在在新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下,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能够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和理念,能够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学生养成动手实验实践的能力。本文主要讲述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概念;探究性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和途径。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素质教育;学习兴趣;记忆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检测梅毒的确证实验明胶凝集试验(TPPA)的结果易造成假阴性的实验比对分析。方法 收集本院2018年3月至 2018年8月6个月4320份检测梅毒抗体的标本中,122份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范围的标本进行确证实验:明胶凝集试验(TPPA),将不能明确判断结果的标本分组进行酶法(ELISA法)、胶体金法实验比对。A组:78人抗TP≥10S/CO,B组:44人抗TP酶法(ELISA法)阳性率100%(P0.05),胶体金法阳性率84.1%(P>0.05),TPPA法阳性率68.2%。结论 梅毒化学发光法检测超出正常值的结果,筛选出的标本做TPPA试验并不能达到确证结果,有必要再进行酶法(ELISA法),为确保检测质量,避免出现假阴性结果,本着临床早发现早治疗r的原则,更好的发挥检验科辅助临床医生快速高效诊治工作。关键词:梅毒抗体 化学发光法 明胶凝集试验(TPPA) 酶法(ELISA) 胶体金法 假阴性     梅毒是皮肤性病科属疾病,与感染者黏膜病损和体液接触均可导致病毒感染,一期表现为斑疹、溃疡,RPR血清试验与TPPA抗体检测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的制定,分期用药方案会有区分,但RPR转化为非反应性(阴性)是目前临床康复判断依据。    梅毒检测已经成为临床综合性医院的常见检验项目,用人单位对新人入职体检、无偿献血者体检、参军入伍的体检、婚检等都要做梅毒抗体检测的,梅毒检测结果关系个人隐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度是检验科的宗旨。    随着现代化科技进步,全自动分析仪已走进医院各个科室,满足了前来就诊和健康体检的人们快速能完成检查并能很快得到检查结果的需求,也提高了临床医生尽快尽早医治病患的诊治效率,临床中诊断梅毒主要采取血清学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酶法(ELISA法)和明胶凝集TPPA试验法,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在实际工作中易出现假阴性、假阳性的情况,给临床工作带来较大影响,为有效提高梅毒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本人对工作中对于梅毒阳性标本的酶法和明胶凝集法TPPA试验的对比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8年3月初至2018年8月末6个月4320份检测梅毒抗体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1440人,女性:2880人。1.2仪器:    深圳爱康全自动酶免仪、旋转仪、澳鑫脱帽离心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i30001.3试剂:科华生物有限公司的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试剂盒、英科新创生物有限公司的梅毒抗体胶体金法检测试剂盒、四川迈克生物有限公司的化学发光法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1.4方法与检测:     对进行梅毒检测的4320份标本,化学发光法检测出122份抗-TP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范围进行具体酶法、胶体金法、明胶凝集试验TPPA实验比对。按标准操作规程:标本血清分离,3000转/分钟,离心15分钟,确定血清达到上机检测标准,将梅毒抗体结果大于正常值的标本,继续做RPR试验和TPPA试验。通过TPPA试验结果确证该标本梅毒阳性,确诊梅毒患者;TPPA结果阴性,考虑化学发光值的假阳性存在可能。RPR结果阴性结合TPPA阳性,说明是既往梅毒患者;RPR结果阳性结合TPPA阳性,说明是现症梅毒,正是梅毒螺旋体和非梅毒螺旋体感染活动期。2、结果:     将122份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值的梅毒“阳”性标本,进行酶法(ELISA法)、胶体金法、明胶凝集法试验TPPA三种实验研究。采用不同结果分组:A组78人抗-TP≥10S/CO,B组44人,同样将两组标本进行了酶法、胶体金标、TPPA明胶凝集试验。阳性符合率A酶法100%,胶体金标100%,TPPA93.6%;B酶法90.9%,胶体金标84.1%,TPPA68.2%。详见附表1。3、讨论:在TPPA检测化学发光值高的标本时,曾多次遇到结果并不明确的现象:这种TPPA结果评目测判断是否出现分散或聚集,对于一些看似凝集的“阴”性标本,继续做酶法(ELISA法)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是阳性。基于TPPA检测方法的干扰因素多[1]:1.试验操作产生的偶然误差:重复使用的U型板在清洗时,用硬质刷导致内孔划痕较多,阴性样本的致敏粒子不能正常沉淀而看上去像凝集图像、静置过程中意外震动(导致沉淀粒子散开)。2.因为样本个体之间的差异,部分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能会产生与致敏粒子包被的抗原产生非特异性反应的因子,造成异常结果。根据文献中对于异常结果分析,可能会造成异常结果的疾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红斑狼疮、药物诱发的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肿瘤(淋巴肉瘤、脑膜瘤、结肠癌)、皮肤病(皮肤相关的螺旋体引起)生殖器疱疹、麻风、热性病、莱姆病、地方性密螺旋体病等。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化学发光法检测的高精确度,在高出正常范围的一部分标本中,用胶体金标进行实验比对,将筛出的抗-TP“阴”性的标本,采用酶法进行了检测,可以将那些早期感染者含量不高的标本检测出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不能单一只做TPPA试验来检测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值的标本,有必要对TPPA结果不确定的标本做酶法实验比对。真正体现检验工作不漏检不谎报结果的检验目标。附表1:组实验化学发光法酶法(ELISA)胶体金TPPA78人A抗-TP≥10S/CO78阳性100%78阳100%73阳93.6%44人B抗-TP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教版选修五教材在学生演示实验部分设置了乙炔的实验制备和性质探究实验。本实验的成功率非常高,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碳化钙和水反应太剧烈产生气体过快,同时产生大量的泡沫堵塞导管,实验效果不太理想。同时混在碳化钙中的杂质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有毒物质伤害教师和学生的身体等等。改进后的装置基本上均可以解决以上存在的所有问题。

  • 标签: 乙炔的制备 实验装置 乙炔 CuSO4溶液 蔗糖溶液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检测梅毒的确证实验明胶凝集试验(TPPA)的结果易造成假阴性的实验比对分析。方法 收集本院2018年3月至 2018年8月6个月4320份检测梅毒抗体的标本中,122份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范围的标本进行确证实验:明胶凝集试验(TPPA),将不能明确判断结果的标本分组进行酶法(ELISA法)、胶体金法实验比对。A组:78人抗TP≥10S/CO,B组:44人抗TP酶法(ELISA法)阳性率100%(P0.05),胶体金法阳性率84.1%(P>0.05),TPPA法阳性率68.2%。结论 梅毒化学发光法检测超出正常值的结果,筛选出的标本做TPPA试验并不能达到确证结果,有必要再进行酶法(ELISA法),为确保检测质量,避免出现假阴性结果,本着临床早发现早治疗r的原则,更好的发挥检验科辅助临床医生快速高效诊治工作。关键词:梅毒抗体 化学发光法 明胶凝集试验(TPPA) 酶法(ELISA) 胶体金法 假阴性     梅毒是皮肤性病科属疾病,与感染者黏膜病损和体液接触均可导致病毒感染,一期表现为斑疹、溃疡,RPR血清试验与TPPA抗体检测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的制定,分期用药方案会有区分,但RPR转化为非反应性(阴性)是目前临床康复判断依据。    梅毒检测已经成为临床综合性医院的常见检验项目,用人单位对新人入职体检、无偿献血者体检、参军入伍的体检、婚检等都要做梅毒抗体检测的,梅毒检测结果关系个人隐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度是检验科的宗旨。    随着现代化科技进步,全自动分析仪已走进医院各个科室,满足了前来就诊和健康体检的人们快速能完成检查并能很快得到检查结果的需求,也提高了临床医生尽快尽早医治病患的诊治效率,临床中诊断梅毒主要采取血清学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酶法(ELISA法)和明胶凝集TPPA试验法,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在实际工作中易出现假阴性、假阳性的情况,给临床工作带来较大影响,为有效提高梅毒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本人对工作中对于梅毒阳性标本的酶法和明胶凝集法TPPA试验的对比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8年3月初至2018年8月末6个月4320份检测梅毒抗体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1440人,女性:2880人。1.2仪器:    深圳爱康全自动酶免仪、旋转仪、澳鑫脱帽离心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i30001.3试剂:科华生物有限公司的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试剂盒、英科新创生物有限公司的梅毒抗体胶体金法检测试剂盒、四川迈克生物有限公司的化学发光法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1.4方法与检测:     对进行梅毒检测的4320份标本,化学发光法检测出122份抗-TP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范围进行具体酶法、胶体金法、明胶凝集试验TPPA实验比对。按标准操作规程:标本血清分离,3000转/分钟,离心15分钟,确定血清达到上机检测标准,将梅毒抗体结果大于正常值的标本,继续做RPR试验和TPPA试验。通过TPPA试验结果确证该标本梅毒阳性,确诊梅毒患者;TPPA结果阴性,考虑化学发光值的假阳性存在可能。RPR结果阴性结合TPPA阳性,说明是既往梅毒患者;RPR结果阳性结合TPPA阳性,说明是现症梅毒,正是梅毒螺旋体和非梅毒螺旋体感染活动期。2、结果:     将122份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值的梅毒“阳”性标本,进行酶法(ELISA法)、胶体金法、明胶凝集法试验TPPA三种实验研究。采用不同结果分组:A组78人抗-TP≥10S/CO,B组44人,同样将两组标本进行了酶法、胶体金标、TPPA明胶凝集试验。阳性符合率A酶法100%,胶体金标100%,TPPA93.6%;B酶法90.9%,胶体金标84.1%,TPPA68.2%。详见附表1。3、讨论:在TPPA检测化学发光值高的标本时,曾多次遇到结果并不明确的现象:这种TPPA结果评目测判断是否出现分散或聚集,对于一些看似凝集的“阴”性标本,继续做酶法(ELISA法)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是阳性。基于TPPA检测方法的干扰因素多[1]:1.试验操作产生的偶然误差:重复使用的U型板在清洗时,用硬质刷导致内孔划痕较多,阴性样本的致敏粒子不能正常沉淀而看上去像凝集图像、静置过程中意外震动(导致沉淀粒子散开)。2.因为样本个体之间的差异,部分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能会产生与致敏粒子包被的抗原产生非特异性反应的因子,造成异常结果。根据文献中对于异常结果分析,可能会造成异常结果的疾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红斑狼疮、药物诱发的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肿瘤(淋巴肉瘤、脑膜瘤、结肠癌)、皮肤病(皮肤相关的螺旋体引起)生殖器疱疹、麻风、热性病、莱姆病、地方性密螺旋体病等。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化学发光法检测的高精确度,在高出正常范围的一部分标本中,用胶体金标进行实验比对,将筛出的抗-TP“阴”性的标本,采用酶法进行了检测,可以将那些早期感染者含量不高的标本检测出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不能单一只做TPPA试验来检测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值的标本,有必要对TPPA结果不确定的标本做酶法实验比对。真正体现检验工作不漏检不谎报结果的检验目标。附表1:组实验化学发光法酶法(ELISA)胶体金TPPA78人A抗-TP≥10S/CO78阳性100%78阳100%73阳93.6%44人B抗-TP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国家正在加强对人才培养的力量,以期更快地推进中国社会发展。在小学生的数学实验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标签: 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时代青年正赶上“互联网+”的浪潮,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了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路由交换技术发展持续的技术创新,使网络充满生机勃勃的力量。要有从全局体味其不断创新发展的真谛,思考把握网络的新时代,展望未来功能的健全发展需要路由交互技术。路由和交换技术,造就了网络性能的有效性,缓解阻塞的网络,保障用户安全。本论文主要就H3C系列路由交换技术组成,对路由与交换技术实验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 标签: 路由交换技术 网络基础 路由协议
  • 简介:摘要:桥梁静载试验是在桥面处于静止状态时,通过施加静载荷来测试桥梁结构产生的应力水平和变形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获得试验过程中桥梁跨度结构的实际应力状态和工作状态,并检查结构的承载力是否符合相关设计要求和标准。桥梁动载荷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桥梁跨度结构在动载荷作用下的工作性能。通过动载试验和实桥结构自振模态参数试验,计算了桥跨结构在动力因素影响下的自振特性,并检测了其在长期使用荷载下的动力性能。

  • 标签: 桥梁检测 动静载实验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