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鸭曲霉菌病(又称曲霉菌性肺炎)主要是由烟曲霉等真菌引起的鸭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在呼吸器官组织中发生炎症,尤其是在肺和气囊出现灰黄色的结节,胸腹部气囊也可能有霉菌斑。此病主要发生于雏鸭,多呈急性经过、发病率高,可造成大批死亡,成年鸭多为散发。2004年4月肥东县某鸭场饲养的肉鸭发生了一起以肺和气囊出现灰黄的结节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尸体剖检及实验室检查,初步确定为鸭曲霉菌病,并结合病情,给予药物治疗,基本控制了病情,现将诊治结果介绍如下:

  • 标签: 病情 结节 气囊 胸腹部 炎症 急性
  • 简介:霉菌病是水禽的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又名霉菌性肺炎。多种禽类和哺乳动物均可感染。在鸭鹅主要发生于幼龄鸭鹅,多呈急性经过,发病率很高,造成大批死亡。成年鸭鹅多为散发。本病在我国南方较多发生,北方多见于地面育雏的鸭鹅群。但近年来,由于饲料原料经常有发霉现象,水禽曲霉菌中毒病例不断增多,应引起养殖场户的高度警惕。1病原与流行病学最常见且致病性最强的为烟曲霉菌,其孢子在自然界分布较广泛,常污染垫料及饲料,

  • 标签: 曲霉菌病 中毒病例 烟曲霉菌 急性经过 养殖场户 致病性
  • 简介:采用叶碟诱捕法从2007年进口的美国大豆携带的土壤和2006年从黑龙江感病大豆田采集的土壤中分离出2株疫霉菌菌株,并对病原菌进行了形态特征、致病性、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形态观察为疫霉属真菌;接种大豆后出现典型的大豆疫病症状;采用大豆疫霉的特异性引物PCR检测,2个菌株均能扩增出分子量为350bp的特异性条带。结合形态、致病性测定和分子检测,2株病菌鉴定为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sojaeKaufmannetGerdemann)。

  • 标签: 大豆疫霉 分离 鉴定 分子检测
  • 简介:摘要饲料被污染后,除了可引起饲料变质外,还可导致动物的各种疾病,甚至引起急性中毒性死亡,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危害。论文就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及其在饲料和动物体内的检测方法进行归纳分析,为今后进一步健全霉菌毒素检测方法,减轻霉菌毒素对养殖业的危害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饲料 霉菌毒素 检测技术
  • 简介:霉菌毒素的存在降低了动物的生产性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目前国内外对各种霉菌毒素脱毒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本文对霉菌毒素脱毒方法和脱毒机制作一综述,探讨不同霉菌毒素脱毒剂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 标签: 霉菌毒素 脱毒方法 生产性能 人类健康 国内外 脱毒机
  • 简介:霉菌毒素,是由霉菌或真菌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在土壤、在植物、在谷物、饲草和青贮饲料中,均可发现霉菌毒素。农作物中的霉菌毒素,可在大田收获时形成。在不适宜的贮存条件下,霉菌毒素也可在收获后的农作物上继续生成。较高的湿度,有利于饲料中霉菌的生长和霉菌毒素的产生,温度则是另一个重要因素。高温和干旱环境下的农作物,很容易遭受霉菌孢子的侵害,一旦条件允许,霉菌孢子就会产生霉菌毒素。

  • 标签: 霉菌毒素 青贮饲料 预防 有毒有害物质 农作物 饲草
  • 简介:饲料中霉菌毒素问题我们必须重视起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解决,以避免动物的生产性能受到影响。仅仅依靠霉菌毒素中和剂是不行的,应从玉米生长期就开始防止其产生霉菌,到收获、运输、储存期等都需要全面综合的预防霉菌生长的计划,为此,在各个环节均应制定有效的检测程序,同时辅助强大的实验室支持,以便及时、可靠采取综合措施,防止霉菌毒素的发生。

  • 标签: 霉菌毒素 玉米 爆发 生产性能 霉菌生长 检测程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霉菌药物和康复新液治疗霉菌性食道炎的比较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霉菌性食道炎患者64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康复新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抗霉菌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痊愈13例,好转10例,无效9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88%;观察组患者痊愈16例,好转15例,无效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8%,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症状评分情况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评分名有显著性的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虽然两组患者的相关评分均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患者降低的趋势更加明显,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霉菌性食道炎过程中使用抗霉菌药物的效果明显优于康复新液治疗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症状评分情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抗霉菌药物 康复新液 霉菌性食道炎 治疗效果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制霉菌素口服用药和外部用药两种方式对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63例,将其随机分为口服组、外用组、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组给予口服制霉菌素片治疗,外用组使用制霉菌素阴道栓进行治疗,联合组给予口服联合外用制霉菌素治疗,比较三组疗效与复发情况。结果经过一周治疗后,口服组、外用组治疗有效率接近,疗效差异不显著,联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疗效最为理想。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口服组与联合组复发率较低且数据差异不显著,外用组复发率较高,与另外两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制霉菌素口服与外用两种给药方法对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接近,但外用见效较快而口服治疗复发率较低。制霉菌素口服联合外部用药对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制霉菌素 口服 外部用药 霉菌性阴道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5%碳酸氢钠与制霉菌素治漱口治疗方面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久病衰弱,长期使用抗生素的AECOPD病人,肺部感染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5%碳酸氢钠加制霉菌素和单纯用硫酸氢钠漱口治疗,均治疗两周。结果两组疾病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组能显著改善舌面的真菌生长,使舌面变得红润,光滑。结论碳酸氢钠加制霉菌素治疗疗效与单独用碳酸氢钠治疗无无统计学意义,两者都具有安全性良好,经济、方便、无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硝呋太尔制霉菌素栓用于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03.01日至2017.05.02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2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编码法分成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前一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后一组加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栓,将两组的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阴道粘膜红肿、阴道灼烧感、白带增多、外阴瘙痒四种症状缓解时间(3.45±1.16天、3.52±0.64天、3.51±0.74、4.12±0.58天)都比对照组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49%)(p<0.05)。结论硝呋太尔制霉菌素栓用于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效果理想。

  • 标签: 硝呋太尔制霉菌素栓 霉菌性 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硝呋太尔制霉菌素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就诊的56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8例,观察组给予硝呋太尔制霉菌素栓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制霉菌素阴道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一个疗程后,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的治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治疗效果较佳,治愈率较高,不良反应率较小,其统计结果P<0.05有明显差异。结论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临床治愈效果显著,能降低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此方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硝呋太尔制霉菌素栓 霉菌性阴道炎 临床效果
  • 简介:霉菌毒素在养殖业生产中的危害尤为突出,主要有假发情、流产、拒食、打了疫苗抗体上不来、猪中毒死亡等,给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霉菌毒素的危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标签: 霉菌毒素 控制 预防 中毒死亡 经济损失 养殖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