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最近英国广播公司(BBC)发表了一篇综述性质的文章,探讨用科学技术和工程来“应对气候变化”。文章从能源、运输和工程3个方面进行论述。核心思想是:要想世界经济继续增长,同时又不造成气候变化加速,就将需要出现新的科学技术和工程。

  • 标签: 气候变化 科学技术 英国广播公司 世界经济 工程
  • 简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既要着眼长远,更要立足当前。中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提倡绿色出行和绿色生活。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中国大力发展电动自行车、环保汽车等交通工具,大力发展对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尽可能降低石化能源消耗和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 二氧化碳排放 电动自行车 可持续发展 可再生能源
  • 简介: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及各类气候灾害损失加重的背景下,适应气候变化政策的制定与有效实施至关重要。本文在详细梳理国内外现有适应气候变化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适应资金较少、评估反馈不足、适应措施不成体系、发展中国家适应能力弱等问题,并提出四方面促进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建议。

  • 标签: 适应气候变化 现有政策 政策建议
  • 简介:旨在综述评估各类模型在媒介传播性疾病中的应用前景。首先对媒介传播性疾病的流行及其与气候特征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评估模型的种类与评估方法,包括气候因子决定性模型和数理统计学模型两大类,并分别以疟疾、血吸虫病和登革热等3种媒介传播性疾病为例,列举了两类模型在这些疾病中的应用与评估方法。最后提出了气候变化对媒介传播性疾病传播影响的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今后研究要评估气候变化对疾病传播造成的已有影响,预测未来影响范围与强度及预见未来变局,并提出科学的适应对策。

  • 标签: 气候变化 媒介传播性疾病 决定性模型 统计学模型
  • 简介:摘要:本文用和硕县气象局1973年-2023年的气温、降水以及降水日数的相关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滑动平均法、气候倾向率估计法对1973年-2023年和硕县的气温、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内和硕县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气温,同时,降水总体呈,气温和降水出现了显著的气候变化。这些气候变化可能对和硕县的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一定挑战和影响。

  • 标签: 气温 降水 气候变化
  • 简介:2012年,气候系统研究所以“东亚季风变异机理及其对中国气候影响”研究为核心,围绕东亚季风变异机理和预测、海-陆-气相互作用对东亚气候影响、青藏高原热力和动力过程及其影响、气候变化机理与预测理论4个主要方向开展研究,在东亚季风长期变化机理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 陆-气相互作用 变异机理 东亚季风 预测理论
  • 简介:1.1近百余年东亚夏季风和中国东部夏季温度的年代际变化东亚夏季风和中国东部温度变化是中国气候研究的两个关键问题,但对于两者联系的认识尚存在不明确之处。IPCC(2007)报告的东亚夏季风指数自1920年代起有持续的减弱趋势,几乎无年代际波动,意味着过去百年对应于中国增暖的是夏季风减弱,但这有悖于大陆温度升高有利于海陆热力差异增大和季风增强的传统认识。研究过去百年间两者的对应关系发现,与IPCC(2007)报告不同,重新计算的东亚夏季风指数在1960年附近有峰值,在1920年代后表现出显著的年代际波动,而非单纯的减弱趋势(图1a)。夏季风和东部温度序列在过去百余年里的相关系数并不显著,但11年滑动相关显示出两者在多数时期存在年际正相关,这反映了大陆温度升高加剧海陆热力差异的副热带季风形成机理;同时滑动相关系数存在较大波动,说明两者的联系较为复杂(图1b)。进一步研究发现,过去百年里,东亚夏季风有3段减弱期和2段增强期,东部温度有2段增温期和1段降温期(图1c),两者的年代际趋势并无稳定对应,而是有多种配置,当夏季风和东部温度年代际趋势相同时,两者相关系数总是明显增大或为显著正值,反之则相关系数迅速减小或为负值,这解释了图1b中滑动相关系数的波动,说明年代际尺度上中国东部温度对夏季风的影响要弱于年际尺度,影响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可能是更大时空尺度的热力变化(图1)。(林祥)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 东亚夏季风 海陆热力差异 年代际变化 年代际波动
  • 简介:1气候预测理论与方法1.1南亚高压强度和位置变化的2个主导模态及其形成机制揭示了5月南亚高压强度和位置变化的2个主导模态,提出了ENSO的持续性和印度洋的海温作用对上述2种模态的影响和机理.5月南亚高压的形态变异将亚洲夏季风爆发的各个阶段连接成一个完整接续的动力过程.本工作根据观测资料定义了5月南亚高压的强度、东西伸脊点和脊线位置.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 南亚高压 位置变化 高压强度 夏季风爆发
  • 简介:1.1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的前期因子及其影响机制利用观测数据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第2版气候预测系统模式(CFSv2)探讨了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APO)的前期因子。结果表明,前期冬、春季热带中东太平洋(TCEP)海表温度异常和春季北印度洋(NIO)海平面气压与夏季APO显著相关。前期冬季TCEP海温异常可以持续到春季,通过“大气桥”效应引起春季NIO海平面气压异常,进而引起青藏高原西部的垂直运动异常,改变了那里的春季降水。青藏高原西部春季降水异常又能通过改变土壤湿度存储异常信号并将其维持至夏季,进而导致该地区表面气温的变化,最终影响了夏季APO。CFSv2模式对前期冬、春季TCEP海温和春季NIO海平面气压的预测具有很高的技巧。同时,它也很好地抓住了前期TCEP海温以及NIO海平面气压与夏季APO的物理联系。因此,该模式可以提前数月预测夏季APO(图1)。(刘舸)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 海平面气压异常 青藏高原西部 中东太平洋 TCEP
  • 简介:1.1夏季青藏高原积雪异常与同期梅雨降水的关联高分辨率的卫星资料(EASE-grid)显示,在青藏高原西部、南部等高海拔地区夏季仍存在积雪。该地区的积雪异常可以调节青藏高原陆面加热,进而影响青藏高原西部的垂直运动,并通过经向垂直环流调节北印度洋地区的垂直上升运动。同时,通过热带地区的纬向垂直环流和开尔文波(Kelvinwave)响应,北印度洋异常垂直运动可以造成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也对西太平洋暖池的对流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夏季积雪能够影响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EAP)和相应的东亚梅雨区夏季降水异常(图1a)。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 青藏高原西部 夏季降水异常 副热带高压异常 积雪异常
  • 简介:2016年,气候系统(极地气象)研究所在气候预测理论与方法、气候系统模式研发以及极地气候研究方面获得了显著进展。揭示了GPCP和CMAP资料在北半球夏季风降水年际变率上的不一致性,提出基于两者算数平均减小该不确定性的方法和理由。GPCP和CMAP降水资料因覆盖全球范围和时间跨度较长而广泛用于气候监测和气候变率研究中。资料对比分析表明,尽管GPCP和CMAP资料均可描述北半球季风区降水的季节循环特征,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明显的绝对误差,这种差异在5—10月的西北太平洋(WNP)季风区最为明显,表现为CMAP资料中WNP季风区夏秋季降水较GPCP资料数据偏多。

  • 标签: 气候系统模式 气候变化 夏季风降水 极地气候 西北太平洋 季风区
  • 简介:201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多哈会议期间,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损失与危害问题突然升温,成为影响大会能否成功的关键议题之一.通过回顾《公约》下损失与危害问题谈判的背景历程,对主要集团的观点和核心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弱化《公约》下承担的历史责任,甚至向发展中国家转嫁责任,是损失与危害谈判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在2013年第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19)上损失与危害谈判中,发展中国家需要坚持损失与危害议题的本质是要求发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坚决抵制责任转嫁;损失与危害谈判必须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让部分发展中大国承担出资义务是不公平的要求;确保损失与危害国际机制具备活动组织、资金来源、效果评估与报告等一系列核心职能,以争取损失与危害议题谈判取得成功.

  • 标签: 气候变化 谈判 损失与危害 进展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绿化林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工程手段,逐渐成为人们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的焦点之一。作为地球的绿色肺腑,森林不仅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还有助于保护珍贵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水循环平衡,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冲击。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绿化林业在气候变化适应与缓解方面的作用进行评估与展望。本文旨在强调绿化林业在全球气候变化应对中的关键地位,呼吁各方共同努力,共建绿色和谐的未来。

  • 标签: 绿化林业 气候变化 适应缓解 作用评估
  • 简介: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的特点及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事件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近十年全球每年因气象或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00亿美元,死亡人数达22000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部分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增大,

  • 标签: 全球气候变化 灾害风险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管理 极端气候事件 生命财产安全
  • 简介:WHO认为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内,几乎占地球上总数1/3的20亿人受到自然灾难影响,其中洪灾与干旱占86%,灾害造成死亡率增加并严重影响经济发展,2000年2月非洲南部莫桑比克的洪水事件不仅即刻直接造成了损失,随后发生介水传播疾病的爆发,其损失同样巨大.

  • 标签: 气候变化 介水传播疾病 厄尔尼诺 洪水 水污染 霍乱
  • 简介:气候变化:全球风险、挑战与决策”国际科学大会于2009年3月10~12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该会南国际大学研究联盟(IARU)主办,该联盟包括了目际上10所研究型大学,北京大学也列其中,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对目前气候变化领域国际最新科学进展进行梳理,

  • 标签: 气候变化 科学进展 国际 研究型大学 哥本哈根 北京大学
  • 简介:摘要本文运用德阳地区多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15年经过业务质量检验的气象记录,通过对近55年德阳地区气温、降水、降水日数、日照年、季变化分析,得出德阳地区气温呈现上升趋势,且春、秋两季升高幅度大于冬、夏两季。降水呈现下降趋势,主要贡献是春、夏、秋三季降水下降明显,冬季略为增加。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小量级降水日数减少较大量级降水日数减少明显。日照呈现下降趋势,日照减少主要出现在2000年以后。

  • 标签: 气候变化 特征 分析
  • 简介: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付出大量的努力来阻止气候变化。人们必须更好地应对它,但同时也要学会习惯和忍受。乔尔·巴德如是说。夏洛特·肖百克半戏谑道,站在24世纪初回首。现代人类历史可以分成不同的时期。最激动人心的阶段是2160至2200年的“加速时期”。那时人类寿命得以极大延长.火星的宜居改造工程也已完成。

  • 标签: 气候变化 专题报导 挣扎 人类寿命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