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年代际气候变化作为年际和月季气候变化的重要背景,往往影响着年际和月季时间尺度的气候及特征。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和社会需求的提高,年代际气候变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气候动力学和气候预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年代际气候变化及其动力学机制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在蓬勃开展,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本文除简要介绍了中国气候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将着重就年代际气候变化的可能机制作一个系统的综合性讨论,内容主要包括全球主要海温变化模态的影响、气候系统相互关系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大气行星尺度系统年代际变化的影响,以及太阳活动及火山爆发的影响等。大家知道,年代际气候变化研究十分重要,但也可以看到年代际气候变化的动力学机制却十分复杂,不少问题还没有搞的十分清楚,需要加大力量进行深入研究;我们相信,深入的研究结果必将对年代际气候变化的预测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进而推动年代际气候变化的业务预测及其能力的提高。

  • 标签: 年代际气候变化 可能机制 主要海温模态 气候系统相互关系 太阳活动及火山爆发
  • 简介:利用线性回归、累积距平和多项式回归法,对赤峰地区1951-1990年12个气象台站的月、季、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序列进行连续性变化趋势分析,确定该区域的气候变化趋势.应用Mann-Kendall法和滑动t检验法检验气温序列变化的不连续性,确定突变时间.结果表明:赤峰地区12个月的平均气温均有升温趋势,增温幅度从0.56℃/10a到0.15℃/10a,其中2月份最强.季节增温最显著的是冬季,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夏季最弱.年平均气温增温率是0.28℃/10a,1988年是变暖的第一年,突变时间在1993年;年平均最低气温增温率是0.29℃/10a,1988年是变暖的第一年,突变时间在1988年;年平均最高气温增温率是0.26℃/10a,1993年是变暖的第一年,突变时间在1993-1996年附近;平均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变暖时间具有不对称性.

  • 标签: 气候变化 诊断分析 突变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的发展,气候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已经逐渐的被人们所关注,尤其是气候发生变化后对于水资源的影响已经逐渐的被广大研究学者重视。水资源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在社会上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水资源。所以面对日益恶化的气候,如何减少对水资源的影响,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去制定相关的水资源管理和开发,都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中主要描述了水资源受气候变化,阐述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该如何进行努力,达到和谐发展。

  • 标签: 气候变化 水文资源 挑战 影响
  • 简介:据《中国新闻网》2007年3月2日报道: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3月1日表示,气候变化对人类安全的威胁与战争一样严重。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首,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并制定了应对战略、政策和措施。现将近3年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有代表性的若干动向综述如下。

  • 标签: 气候变化 人类安全 国际社会 环境问题 秘书长 联合国
  • 简介:利用逐日气温距平、线性倾向率、滑动平均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1951-2005年鞍山气温、降水量和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初霜、终霜、无霜期、积温、透雨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55a鞍山气候变化特点为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和日照呈略减少趋势;平均最低气温升温幅度高于平均最高气温,气温日较差变小;霜、冻土初日延后,终日提前及无霜期延长,积温明显增多,透雨偏晚和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增大。

  • 标签: 气候特征 气温 降水 小波分析
  • 简介:ICT对环境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被低估。事实上,ICT对气候变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因为其自身的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直接贡献而产生负面影响,又因为可以帮助其他部门减小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正面影响。ICT帮助其他部门减小环境影响的主要优势包括节省劳动力、提高效率、减小规模、减少纸张使用、非物质化以及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优越性。

  • 标签: 全球气候变化 移动通信 工具 环境影响 ICT 正面影响
  • 简介:摘要气候变化立法的目标是为了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在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给全人类提出了挑战下,世界各国都相继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避免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带来的灾难性影响。总结国外气候变化立法经验,分析我国气候变化的立法缺陷,为完善我国气候变化立法提供参考。

  • 标签: 气候变化 立法经验 完善
  • 简介:就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协议中的位置、中国怎样减少CO2排放、有关碳交易的制度建设、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扮演的角色和气候变化协定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介绍了美国正在运行的气候法案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中国目前的气候政策和碳交易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国际气候大环境中和美国进行了分析对比。

  • 标签: 碳排放 中国 美国
  • 简介:森林与气候变化有着内在联系,一方面,由于气温上升、降水格局的改变以及日趋频繁的气候灾害,森林已为人们所重视,森林及其提供的木材具有吸收、贮存CO2的功能,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毁林、过度采伐和火灾,森林又可能成为温室气体的来源。

  • 标签: 森林管理 气候变化 缓解 气温上升 气候灾害 过度采伐
  • 简介: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双月刊)是由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气候变化领域内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致力于促进气候变化学科发展,并推动其研究成果在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措施制定,气候政策与环境外交谈判,生态与环境改善,气候资源保护、开发和高效利用等方面的应用。

  • 标签: 气候变化 经济可持续发展 订阅 投稿 社会科学 环境改善
  • 简介:路透社奥斯陆2008年11月27日消息:国际林业研究中心(CIFOR)的一项报告指出,森林对气候变化的承受能力是十分脆弱的,气候变化可导致更多的林火和水灾发生,需要迅速采取行动来帮助众多依赖森林为生的穷人。该报告强烈要求参加在波兰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的代表找到保护发展中国家森林的新办法。

  • 标签: 气候变化 森林 威胁 发展中国家 承受能力 联合国
  • 简介:与人类自身造成的气候变化作斗争,对人类是严峻的挑战,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增加木材利用,提高木制品的使用寿命和改善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都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一定情况下,这些措施还能促进可持续发展。人们对森林的经营管理和利用木材持有许多不同观点,但最重要的是,对实现这些目标的最佳途径,公众要有清醒的认识。

  • 标签: 气候变化 木材利用 可持续发展 经营管理 使用寿命 木制品
  • 简介:通过对地质时期和历史时期中外气候变化的梳理,指出气候的冷暖交替变化是各时期的普遍规律。与历史上的气候变化相比,现在还处于正常波动范围之内。从历史上看,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气候变暖的积极作用占主体。历史上的温暖期多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昌盛相联系。因此,对当今的气候变暖,我们应历史地看、辩证地看,既要引起关注,也没有必要惊慌失措。

  • 标签: 气候 变化 冷暖交替
  • 简介:摘要:本文挑选西乌珠穆沁旗2010-2019年的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与年大风日数观测资料,着重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探讨了以上几种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10年来西乌珠穆沁旗年平均气温以2.2℃/10a的速度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年降水量以23.4毫米/10a的速度呈下降趋势;年平均日照时数与大风日数较少。

  • 标签: 降水量 气温 日照时数 大风天气 气候
  • 简介:摘要使用苍梧县近60年雷暴观测资料,分析苍梧县雷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苍梧县属于多雷区,近60年来年平均雷暴日为82d;年际间日变化较大,通过线性变化图分析,呈下降趋势;每个月均有出现雷暴,但雷暴日数主要集中在4-9月,占全年雷暴日数的90.6%;雷暴初、终日均呈缓慢推迟的趋势。

  • 标签: 雷暴气候 雷暴日数 特征分析
  • 简介:印度是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参与者。自2008年提出“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以来,印度的气候变化政策在保持连续性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变化。与发达国家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更加侧重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不同,印度应对气候变化主要关注“安全纽带”,即围绕水、能源和粮食安全这一主题展开。这表明,印度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更多是从生态安全的整体性考虑,并未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为核心关注。这提示中印两国应加强生态安全领域的战略和技术合作,依托印度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推动中国优势低碳技术在印开展绿色产能合作,并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积极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立场。

  • 标签: 印度 气候变化政策 安全纽带 中印合作
  • 简介:2018年1月29-30日,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随中国代表团赴印度新德里参加了“第2届中-印经济发展与气候行动机遇论坛”。中方代表团成员包括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刘燕华、名誉主任杜祥琬、副主任何建坤、委员周大地、王毅以及清华大学、发改委气候战略中心专家等。

  • 标签: 专家委员会 气候变化 中国代表团 对话 副主任 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