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治疗分数正常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贝那普利,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美托洛尔,所有入住者住院期间均按照以上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两组24小时心率变异时域指标和两组治疗前后B型脑钠肽水平及分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DNN、SDANN和RMSSD长于对照组(P<0.05),PNN50%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BNP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P<0.05),分数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分数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小剂量美托洛尔能有效的改善心电图变化,减少心肌损伤,减轻心肌氧耗。

  • 标签: 贝那普利 美托洛尔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将曲美他嗪用于分数保留心衰患者治疗中,分析其对患者心功能与血清B型钠尿肽(BNP)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的左心室分数保留性心衰(HFpEF)患者分组研究,2组给予常规治疗,1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结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IVRT、E、A、E/A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1组IVRT、A与2组相比明显更低,E、E/A与2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两组治疗BNP差异不明显,治疗后均显著降低,且1组BNP与2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曲美他嗪用于分数保留心衰患者治疗中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BNP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曲美他嗪 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 血清B型钠尿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型尿钠肽对急诊分数正常的心衰患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及近期预后效果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治疗心力衰竭的患者88例,随机将其分成分数正常(HFNEF)组44例,分数正常的可疑心衰组44例。观察两组患者B型尿钠肽(BNP)水平。结果分数正常的可疑心衰组患者的B型尿钠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B型尿钠肽水平对诊断急诊分数正常的心衰患者具有一定效果,并在其近期预后中存在一定作用,可以作为判断正常心衰的诊断标准。

  • 标签: B型尿钠肽 急诊左室射血分数正常 心衰患者 早期诊断 近期预后
  • 简介:目的了解心力衰竭发作前分数(LVEF)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长期预后.方法选择DESIRE(Drug-ElutingStentImpactonRevascularization)数据库中LVEF≥50%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患者的临床特征、住院和随访死亡率.结果在DESIRE注册的LVEF≥50%的2714例血运重建术后的冠心病患者中,35例在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88.6%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多支血管病变,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者占37.1%.这些患者血运重建术后住院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患者(14.3%vs1.2%,P<0.001);出院后平均随访(475±244)d,心力衰竭发作前LVEF正常的患者随访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患者(21.4%vs2.6%,P<0.001).结论心力衰竭发作前LVEF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多数冠状动脉病变弥漫,肾功能受损的发生率较高.这些患者行血运重建术后院内死亡率和长期随访死亡率高,提示这组患者病情重,应加强药物治疗.

  • 标签: 左室射血分数 心力衰竭 冠心病 预后
  • 作者: 吴正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2-02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33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江苏南京 210031
  • 简介:摘要:分数保留性心衰(HFpEF)属于常见心力衰竭类型,该疾病在病理、生理机制方面具有较高的复杂性,患者伴随心脏重构、多器官功能障碍。该疾病患病后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严重。当前西医治疗该疾病存在局限性,当前临床提出可借助中医手段,结合患者证型,采取针对性药方,可确保患者治疗效果。本文具体围绕HFpEF进行分析,在明确中医证候特点的同时,观察中医诊治方法。

  • 标签: 中医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 中医证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塑对分数降低型心衰(HFrEF)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围手术期风险及近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11病房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院,分数(LVEF)<40%,合并心衰症状和体征的冠心病患者78例,其中男54例,女24例,年龄(59±8)岁。住院期间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LVEF及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患者LVESVI(92±18)ml/m2。以全组患者LVESVI的平均值92 ml/m2为界值分为两组:轻度重塑组(46例)定义为LVESVI<92 ml/m2,重度重塑组(32例)定义为LVESVI≥92 ml/m2。术后随访(30±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死亡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生存率。结果围手术期死亡率5.1%(4/78)。重度重塑组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高于轻度重塑组(9.4%比2.2%,P=0.03),同时重度重塑组患者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比例较高(62.5%比36.9%,P<0.01),术后房颤发生率较高(25.0%比6.5%,P=0.02)。术后随访结果显示,轻度重塑组患者与重度重塑组患者相比,12、24及36个月无MACE事件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比100%,87.9%比92.1%,80.3%比78.3%,P=0.68)。结论重塑增加HFrEF患者CABG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率,但对患者近期无MACE事件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心室功能障碍,左 冠状动脉分流术 心室重构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诺欣妥)对分数减低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分数减低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指南推荐的心力衰竭药物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诺欣妥)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6 min步行距离、NYHA心功能分级以及血清BNP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收缩末容积指数(LVSDVI) 、房容积指数(LAVI)、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左心室分数(LVEF)、E/A及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用于治疗分数减低的慢性心衰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逆转心脏重塑。

  • 标签: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 左室射血分数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重塑 心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复方真武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分数减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的疗效。 方法:本研究收录组76例分数减低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化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一组38例。所有病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复方真武汤。6周后,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评分(Minnesota Heart Failur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MLHFQ),并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其各项心功能指标:脑钠肽(BNP)、分数(LVEF)、左心室分(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6min步行实验(6-minutes Walk Test,6-MWT)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在临床总有效率、MLHFQ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中IL-6、HsCRP、BNP等检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LVEF、LVEDD、LVESD、6-MWT)亦均有优于对照组,且P<0.05。 结论:复方真武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能显著改善分数中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降低其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并能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有效。

  • 标签: 复方真武汤 慢性心力衰竭 脑钠肽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真实世界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使用剂量,并比较研究与靶剂量 ACEI 对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组起始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口服,50 mg/次,2 次/天,根据患者的血压、耐受情况及医患意愿等调整剂量。标准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口服,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直至达到目标剂量,其他治疗遵循指南要求。随访连续治疗  18 个月,观察真实世界分数下降的心衰患者症状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再入院天数及次数、药物的使用剂量等治疗有效率,心脏结构、6min 步行试验、明尼苏达生活量表(  MLHFQ)  评分、B 型脑钠肽(BNP)、血常规和肾功能等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事件发生率。同时对入选时收缩压低于 100mmHg 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在真实世界分数下降的心衰患者治疗中,沙库巴曲缬沙坦平均使用剂量为 138.96±67.22mg,达到靶剂量率为 1.8%。标准组达到靶剂量率为 47.3%。(2)观察组的再入院天数及次数、治疗后 MLHFQ  评分及 BNP 均低于标准组,6min 步行试验及临床有效率高于标准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下降幅度高于标准组(3)两组治疗后心脏结构和功能、肾功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电解质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真实世界我院分数下降的心衰患者治疗中,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大部分患者没有达到靶剂量;与靶剂量的 ACEI 相比,常用剂量的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劣于靶剂量 ACEI,且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更为突出。收缩压低于 100mmHg 的心衰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也同样能获益。

  • 标签: 沙库巴曲缬沙坦 高龄患者 射血分数 心力衰竭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不同左分数的低危SYNTAX评分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重塑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观察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行成功PCI的191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根据术前分数(LVEF)分为≥50%组、36%~49%组和≤35%组,主要终点为1年内再发急性心衰、再发心绞痛、支架内再狭窄、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再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非心源性死亡,同时分析1年时舒张末期容积、LVEF。通过方差分析比较不同LVEF组间MACE以及重塑的差别,Logistic回归分析MACE的影响因素。结果≥50%组MACE发生率32.6%(15例),36%~49%组MACE发生率32.0%(31例),≤35%组MACE发生率45.8%(22例),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1);三组1年内发生急性心衰的比例为(2.2%比12.4%比22.9%),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分数≤35%是患者发生急性心衰的独立预测因素(OR=2.696,95%CI:1.099~6.612,P=0.030)。再通1年前后患者舒张末期容积[(62±4)mm比(56±5)mm,P<0.001]、房[(42±6)mm比(40±6)mm,P<0.001]水平明显低于基线水平,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VEF[(43±10)%比(51±13)%,P<0.001]水平明显高于基线水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年时复查三组心肌重构相关指标,舒张末期容积[(53.1±0.6)mm比(55.1±0.5)mm比(59.1±0.7)mm,P<0.001]、LVEF[(62.1±1.1)%比(51.4±1.0)%比(37.0±1.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I开通低危SYNTAX评分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可以明显改善术前LVEF>35%患者的预后,但对术前LVEF≤35%患者效果欠佳;术前LVEF可能是低危SYNTAX评分缺血性心肌病再发急性心衰的独立预测因素,术后重构程度以及收缩功能与术前LVEF存在相关性。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肌病 左室射血分数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152例高血压病患者常规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计算结果分组对比。结果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较高血压不伴左心室肥厚心动减退更显著。结论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常见损害,会导致心功能明显减退。

  • 标签: 高血压 左心室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束支起搏(LBBP)与右心室起搏(RVP)在房室传导阻滞伴分数降低患者的起搏参数、安全性及心脏结构与功能改善。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诊断为房室传导阻滞伴左心室分数(LVEF)降低(<50%),且初次尝试LBBP或原RVP升级LBBP患者;回顾入选我院同时期具有相同入排标准及植入适应证且初次行RVP植入患者。比较两组基线及随访1年时起搏阈值、感知、QRS时限变化、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共入选62例患者,其中LBBP组34例,年龄(69.1±16.5)岁,其中男25例;RVP组28例,年龄(70.3±16.1)岁,其中男21例。LBBP组自身及起搏QRS时限分别为(132.1±35.6)ms和(109±21.5)ms,束支夺获阈值(0.61±0.37)V/0.5 ms,感知(9.2±6.4) mV;RVP组自身及起搏QRS时限分别为(136.3±26.6)ms,(167.9±21.1)ms,阈值(0.73±0.34)V/0.5 ms,感知(10.4±2.8) mV。LBBP组随访1年时,LVEF增幅为8.3%,LVEDD减少幅度为3.9 mm;RVP组平均LVEF增幅为2.8%(P=0.024),但LVEDD反而增大1.9 mm。LBBP组LVEF增高≥10%比例高于RVP组(41.2%对25.0%,P=0.180),未见LVEF下降超过10%患者,而RVP组中17.9%(5/28)的患者LVEF下降超过10%。结论在房室传导阻滞伴LVEF下降患者,LBBP阈值低、感知良好,参数与RVP相似,有明显的心功能及心室重构获益。

  • 标签: 心力衰竭 左束支起搏 右心室起搏 房室传导阻滞 同步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慢性分数降低心衰患者治疗中运用达格列净,对其心室重塑与心功能的改善意义。方法:试验者是2020.01至2022.01在医院治疗的心衰伴分数降低患者60例,以数字奇偶法均分2组,治疗方案为常规疗法与联用达格列净,比对不同治疗方案下各项指标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达格列净进行治疗,利于改善患者心室重构的同时,还能起到改善其心功能作用,整体疗效确切,建议推广。

  • 标签: 心室重塑 心功能 慢性射血分数降低 达格列净 疗效
  • 简介: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能力受损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也是心脏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因素之一[1,2].依据左心室分数(LVEF),心衰可分为LVEF降低的心衰(HFrEF)和LVEF保留的心衰(HFpEF).近年来HFpEF患病率相对于HFrEF明显增加,本文就HFpEF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进行阐述.

  • 标签: 心力衰竭 保留射血分数 舒张功能障碍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蒋庆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重庆嘉陵医院,重庆市400032
  • 简介:心力衰竭(HF)仍然是造成死亡率、住院和生命质量降低的主要因素。作为心血管病发展至最严重阶段时的主要临床综合征,HF已经引起了科学研究人士和临床工作者们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分数中间值心脏衰竭也逐渐成为了HF领域的科研热门话题,既往对HFpEF这一群体的历史资料更甚少。随着HFpEF这一技术的单独出现,相应的临床应用也将伴随发生,新技术、新药物也不断出现。本文针对HFpEF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左心室射血;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联合应用二维斑点追踪(2D-STI)技术和压力-应变环(PSL)对分数(LVEF)保留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后左心室心肌应变和整体心肌做功指数进行定量评估。方法选取2020年1-11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住院的LVEF保留的重度AS拟行TAVI的患者20例为TAVI组,选取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成年人20例为对照组,采用2D-STI获取整体纵向应变(GLS),心内膜层、中层、心外膜层心肌纵向应变(LSendo、LSmid、LSepi),分析心导管测量的主动脉压、有创左心室收缩压分别与血压、用外周肱动脉收缩压结合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的无创左心室收缩压的相关性,应用无创PSL评估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整体做功效率(GWE),比较TAVI组术前与对照组以及TAVI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心肌应变和心肌做功的差异。结果TAVI组术前GLS、LSendo、LSmid、LSepi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术后1周LSendo提高,术后3个月GLS、LSendo、LSmid、LSepi增高(均P<0.05)。TAVI术前有创测量的主动脉压与无创测量的外周肱动脉收缩压、有创测量的左心室收缩压与无创预估的左心室收缩压呈正相关(r=0.658、0.565,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TAVI组术前GWE降低,GWW增高(均P<0.05)。与TAVI组术前相比,术后1周GWI、GCW降低(均P<0.05);与术后1周相比,术后3个月GWI、GCW、GWE增高,GWW降低(均P<0.05)。结论联合应用2D-STI和PSL可定量评估重度AS患者TAVI手术前后的心肌收缩功能,为临床评价TAVI疗效提供了更为客观的参考指标。

  • 标签: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心肌做功 心室功能,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在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从而探讨超声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评价价值。方法从我院2017年7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治的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2017年7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将其作为参照组。采用超声检测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检测完成后进行对比研究组患者在心功能指数方面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对于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评价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超声 左心功能 慢性心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使用超声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我们对 2015年 8 月 -2016年 8 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 60例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上述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将同一时间内来我院进行体检的 60例正常体检者设定为对照组。我们对两组对象同时采用超声诊断方式进行诊断和评价,之后对比观察这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经过检查我们发现,对照组对象中中并没有出现左心室增大或者心房增大的情况,而观察组患者中有 45例患者出现了左心室增大,其与 15例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房增大情况。这两组研究对象在心功能指标方面相比,观察组患者的 E/A明显要低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使用超声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评价的临床价值突出,对患者的心功能起到了很好的评价作用,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 慢性心功能衰竭 评价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