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压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3及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5例,以及正常组30例,通过对其C3及免疫球蛋白进行测定,观察服用降压药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3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服用降压药后均能使升高的C3及免疫球蛋白降低(P<0.05);且降压治疗后每一项测定指标在不同血压分期上较治疗前均能明显降低,P均小于0.05;从测定指标与ACEI、ARB药物治疗后观察来看,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降压治疗后,均能使异常的C3、免疫球蛋白恢复正常;且降压治疗对高血压不同分期的患者C3、免疫球蛋白均具有作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论是服用ACEI或者是CCB其对C3、免疫球蛋白的作用疗效相当。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降压治疗 C3 免疫球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增高。WHO资料显示,本病是人类的第六大常见疾病。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本病的患病率正日益上升。积极防治骨质疏松具有十分明显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近年来已得到了各级政府、卫生部门等的高度重视。1993年WHO将骨质疏松定义为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系统性代谢性骨病。2001年的NIH会议引入了骨质量的概念,提出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强度受损,骨折危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骨强度主要反映了骨密度和骨质量的综合特性。

  • 标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WHO资料 骨折危险性 老年性疾病 代谢性骨病 常见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Ig)、补体(C)及脂蛋白aLp(a)检测水平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的临床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3例2015年1月—2016年12月PN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疾病组),同时随机选取8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补体成分3(C3)、补体成分4(C4)及Lp(a),利用Minitab17统计学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IgM和Lp(a)水平高于对照组,IgG和C3水平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IgA和C4水平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肾炎型NS患儿的IgM和Lp(a)水平高于单纯型NS患儿,IgG和C3水平低于单纯型NS患儿,P值均<0.05,IgA和C4水平高于单纯型NS患儿,P值均>0.05。结论PNS能致患儿的免疫球蛋白、补体及Lp(a)的血清水平改变,三项指标检测可作为了解机体免疫功能状态、脂代谢的简易常规检测方法,对了解PNS患儿的免疫功能、脂代谢以及PNS的诊断、鉴别及后期治疗等方面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免疫球蛋白 补体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测定血清铁蛋白(SF)、β2微球蛋白(β2MG)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AL疗效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正常人群及初治、缓解、未缓解组的血清SF、β2MG水平的变化.结果初治及未缓解组血清SF、β2MG水平较正常对照及完全缓解(CR)组高.初治组与未缓解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血清SF、β2MG均增高的患者较单项及二项增高的患者完全缓解率低,生存期短.结论血清SF、β2MG反映了AL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联合检测对判断病情疗效、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Β2微球蛋白 铁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个丙种球蛋白缺乏患病家系的遗传学病因,协助临床确诊并对家族生育进行指导。方法收集家系内患者及家族成员的临床资料,检测家系成员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淋巴细胞分类及亚群;应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全外显子检测,确认基因变异并对其进行分级;使用Sanger测序验证变异位点并检测家系内的变异情况。结果该家系内发现BTK新的致病基因突变c.1627T>C(p.Ser543Pro),表型与变异存在家系共分离;人群数据库未见收录。突变位于激酶域,区域内未发现良性变异,生物学信息分析预测为有害。结论BTK基因c.1627T>C(p.Ser543Pro)为致病变异,是导致该家系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的原因,可以据此为家族成员提供生育指导及产前诊断。

  • 标签: X-连锁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BTK基因 致病变异 全外显子测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中国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XLA)患儿临床表现、免疫功能评价、Bruton's酪氨酸激酶(BTK)的表达及BTK基因突变分析,分析基因型和表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选取拟诊为XLA患儿,使用抗BTK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单核细胞BTK蛋白表达。采用RT-PCR获得患儿cDNA,使用8对不同引物分2步扩增BTKcDNA,PCR产物测序。突变结果通过对DNA外显子相应部位扩增、测序证实。并对确诊XLA患儿的母亲及家族中部分亲属进行BTK蛋白表达和BTK基因分析。结果①40/50例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患儿经BTK基因突变分析确诊为XLA,以错义突变(16例,40.0%)和无义突变(13例,32.5%)为主。②突变类型为错义突变的患儿平均起病年龄为(1.4±1.1)岁,其他突变类型患儿为(1.4±0.7)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错义突变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无义突变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③34/40例(85.0%)B细胞〈0.1%;4例(10.0%)B细胞在1%~2%,其中错义突变2例,无义突变1例,剪接突变1例;2例(5.0%)B细胞为2%,均为错义突变。④血清IgG〈3g·L-1患儿BTK基因突变类型以错义突变和无义突变为主。⑤错义突变患儿BTK蛋白表达水平与其他突变类型无显著差异。⑥6/21例(28.6%)2031C/T多态性患儿伴有严重的关节炎,3/19例(15.8%)无多态性患儿有关节炎表现。⑦28/32例(87.5%)XLA患儿母亲为BTK基因杂合型。结论错义突变可能与确诊年龄较大有关,且某些位点的错义突变可能与较高的外周血B细胞数量和血清IgG水平及正常的BTK蛋白表达水平有关。BTK基因多态性(2031C/T)可能增加关节炎的风险。

  • 标签: 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Bruton's酪氨酸激酶 流式细胞仪 基因分型 基因型
  • 简介:患者诊断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IgM,K型),I型冷球蛋白,冷球蛋白肾损害。患者行肾活检穿刺后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B超下右肾下极出现108mmX76mm的血肿,行DSA检查后立即床旁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治疗清除造影剂,减少肾功能损伤。引血上机后即出现滤前压升高至450mmHg,诊断为冷球蛋白异常凝集导致滤器过早凝血,因此对滤器前管路适当加热,保证CVVHD的连续开展。

  • 标签: 冷球蛋白血症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 滤器 过早凝血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少见的检测血冷球蛋白阴性,伴有游离轻链λ、骨髓异常克隆性浆细胞存在的疑似冷球蛋白肾损害的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女,54岁,颜面及双下肢水肿1个月,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补体C3及C4均较低,类风湿因子正常,自身抗体阴性,血、尿免疫固定电泳阴性,血清游离轻链λ阳性。肾脏病理光镜结果显示膜增生性肾炎伴毛细血管腔内血栓样物质,免疫荧光呈"满堂亮"。高倍电镜结果显示,电子致密物中有颗粒样及纤维样结构;支持冷球蛋白肾损害,但检验血冷球蛋白为阴性。

  • 标签: 冷球蛋白血症 肾病综合征 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
  • 简介:摘要机体在创伤后,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病理变化,在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等激素和炎性因子、介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会使机体加快对蛋白质的分解与利用,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出现负氮平衡,发生低蛋白

  • 标签: 创伤应激 神经内分泌 炎症因子 低蛋白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M蛋白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110例M蛋白的原发疾病病种分布及M蛋白类型,并比较多发性骨髓瘤(MM)和非MM患者血清球蛋白(GLB)含量、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或轻链(κ,λ)类型及其含量。结果110例M蛋白中,MM34例,非MM76例。MM组免疫固定电泳明确分型30例,占88.24%,阴性4例;非MM组免疫固定电泳明确分型21例,占27.63%,阴性55例。MM组的GLB含量明显高于非MM组;,两组IgG、IgA、IgM的总体分布不同,MM组IgG>35g/L的有9例,IgA>20g/L的有6例,无lgM型M蛋白,非MM组IgG,IgA,IgM三者含量主要在正常范围内;MM组的轻链κ/λ>3者的百分率与非MM组的轻链κ/λ>3者的百分率差异不明显,但MM组的轻链λ/κ>2者的百分率明显高于非MM组。结论M蛋白可见于多种疾病,各科医生均有必要提高对M蛋白的认识,血清蛋白电泳出现M蛋白的非MM患者应进行全面检查并应密切随访。

  • 标签: 血清蛋白电泳 M蛋白 多发性骨髓瘤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人体自身抗体(包括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即AMA-M2;抗核抗体,即ANA)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N)是否能够正确鉴别并确诊患有原发性胆汁性的肝部硬化(即PBC)患者以及肝部疾病患者、自身免疫性肝部疾病(即AIH)患者进行探讨分析,并分析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借助免疫印迹法、间接荧光免疫法以及免疫比浊法三种方式分别检测患有PBC的患者10例、患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15例、患有自身免疫性肝部疾病15例、患有SLE的患者20例、患有SS的患者20例、患有的患者15例进行分析检测,并选择10例健康人进行对比,检测指标主要包括抗AMA-M2抗体、ANA、IgG、IgA、Igm.结果组的患者各项指标阳性概率都和其他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另外,在体液免疫上,PBC组的患者IgG指标比起其他包括健康组在内的各组数值都有明显差异,P<0.05;IgA值均没有差异,IgM值比起其他组呈现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抗AMA-M2抗体可以比较有效地检测出患者是否患有PBC,它具有比较理想的特异性以及灵敏性,借助抗AMA-M2抗体以及ANA的检测可以有效地检测PBC,另外,检测免疫球蛋白对于也拥有比较理想的价值.关键词抗体;免疫球蛋白;原发性胆汁性肝脏硬化中图分类号R59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97-01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一例原发性低胆固醇血患儿的成功诊断,指出原发性低胆固醇疾病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不亚于高胆固醇血,警醒临床工作者对低胆固醇血的重视。

  • 标签: 无脂蛋白血症 长寿综合征 &beta 脂蛋白缺乏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白蛋白球蛋白测定。方法对样本进行临床检测。结论白蛋白(Albumin,ALB)相对分子质量为66300,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结合和转运蛋白,为正常人体血清中的主要蛋白质组分,占血浆中蛋白的40%~60%。半衰期l5~19d,白蛋白由肝实质细胞合成,通过肝静脉进入循环。合成的白蛋白从细胞内被分泌到细胞间质,再通过淋巴管重新被回输,每天的循环量约为蛋白质合成量的l0倍。

  • 标签: 白蛋白 球蛋白 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