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微创拔除登腾植体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102例上前牙残根患者,选例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其分为对照组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26.98±5.60)岁]、观察组51例[男28例、女23例,年龄(27.08±5.30)岁]。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牙法,观察组采用微创拔牙,两组均于治疗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牙槽窝完整率、牙龈乳头高度、骨吸收量满意度,治疗前后牙龈美学评价指标。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牙龈形态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骨吸收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8.239、6.931,P=0.041、0.03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的牙龈美学评分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8.04%(50/51),对照组为84.31%(43/5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7,P=0.036)。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牙槽窝完整率为98.04%(50/51),对照组为90.20%(46/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93,P>0.05)。结论微创拔牙有助于提升上前牙残根患者的牙龈形态恢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与牙龈美学评分、减少骨吸收量。

  • 标签: 前牙 微创 美学 骨吸收 牙槽窝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种植体支持牙龈诱导在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上颌前牙种植患者8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修复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行即刻佩戴临时冠塑形牙龈修复,研究组患者行种植体支持牙龈诱导成形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前后的龈乳头指数以及临时和永久的软组织红色美学评分﹑骨吸收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临时和永久的红色美学评分以及骨吸收评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修复后龈乳头指数显著优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修复后龈乳头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体支持牙龈诱导成形在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中可以取得显著的应用效果,具有进行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种植体支持牙龈诱导 上颌前牙 种植 美学修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牙种植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9年9月至2022年3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4名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对照组(26名)和研究组(28名)。对照组行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行牙龈诱导方法。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研究组龈乳头指数整体较对照组有显著优势。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牙龈诱导 上颌前牙 种植美学修复 临床应用
  • 简介:【 摘要】 目的: 分析 即刻种植修复和 延期种植修复在上颌前牙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将 2017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 的 124 例上颌前牙种植修复 患者纳入 研究,将其根据 随机 分配 法 平 分为自然组与试验组 ,每组各 62 例。自然 组给予 延期种植修复措施 ,试验 组给予 即刻种植修复措施 ,对比两组患者的种植体 及邻近软组织的美观度、治疗 后 1年牙槽嵴吸收高度以及治疗 满意度评分 。结果: ①试验 组患者治疗后当天及 1 年后的 白色美学指数评分 、 红色美学指数评分 均高于自然组 ; 两组患者治疗后 1 年的 白色美学指数评分 和 红色美学指数评分均 高于本组治疗后当天, 组间对比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② 治疗 后1年, 试验 组的牙槽嵴吸收高度 低于自然 组, 且试验 组的咀嚼效果 、附着高度、软组织颜色以及 美观程度 评分均高于自然 组,组间对比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 上颌前牙的临床修复中, 即刻种植修复措施对比 延期种植修复,更有利于防止 牙槽骨吸收,提升 软组织和 种植牙的 美观程度 ,并能促进 种植压 周边 软组织成形,进而加强 患者的修复 满意度。

  • 标签: 即刻种植 延期种植 上颌单前牙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外科暴露埋伏牙术式导萌对上颌埋伏前牙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将40颗埋伏牙术前实施CBCT定位和正畸方案设计,将采用开放式导萌术治疗的10颗牙作为对照组,行闭合式导萌术的30颗牙为观察组。检测2组导萌入牙弓位置后牙齿松动度、冠长度、牙龈外形及牙髓活力,并进行牙周状况评估。结果对照组术后2颗牙龈外形欠美观,1颗冠伸长,1颗松动度Ⅰ度。观察组4颗牙龈外形欠美观,1颗冠伸长,2颗松动度I度。2组牙髓活力检测均无异常,对上颌埋伏前牙牙周组织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式和闭合式导萌术对埋伏牙进行导萌矫治,对上颌前牙牙周组织和上颌前牙牙周组织影响差异不大,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合理选择。

  • 标签: 埋伏阻生 上颌前牙 开放式 闭合式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上颌前牙即刻种植时应用硬腭带蒂结缔组织移植以及不硬腭带蒂结缔组织移植手术取得的效果,评估修复后软组织美学效果及牙槽骨吸收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接受治疗的26例上颌前牙即刻种植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手术治疗满意度,评估修复后半年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量以及红色美学评分。结果:对照组手术满意度为92.31%,所得数值高于观察组,P

  • 标签: 上颌前牙区 即刻种植 硬腭带蒂结缔组织移植 不硬腭带蒂结缔组织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牙屏障技术,同时对该技术的适应症和临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10例单颗上颌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的患者,采用牙屏障技术保留患牙唇侧部分残片,于拔牙窝内行即刻种植,Bil-Oss骨粉充填骨缺损及植体与牙残片之间,6个月后二期手术,然后取模型并行完成种植体支持的单颗冠修复。结果10例单颗上颌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的患者,通过牙屏障技术完成上颌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最后通过种植体支持的单冠完成缺牙的修复,目前随访半年到两年,效果良好。结论牙屏障技术能够保留部分牙残片,从而保存牙周膜,减少上颌前牙美学区唇侧骨板的吸收,减少牙龈退缩,达到美学种植的目的。

  • 标签: 即刻种植 牙屏障技术 前牙美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上颌窦内提升联合CGF同期种植体植入并且不植骨在牙槽嵴骨量严重不足的上颌后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2年9月于贵州遵义市第五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接受种植修复的上颌后牙缺牙后剩余牙槽嵴高度2-4mm,上颌后牙严重骨高度不足的需植体20颗,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植体10颗采用采用上颌窦内提升联合CGF并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窦内不植入人工骨粉。对照组常规采用上颌窦内提升植骨并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窦内植入人工骨粉,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记录种植体成功率、种植体稳定性以及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测量数据。结果上颌窦内提升术联合CGF同期种植体植入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上颌窦内提升植骨并同期种植体植入对照组(P<0.05);上颌窦内提升术联合CGF实验组出血指数、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均低于上颌窦内提升植骨并同期种植体植入对照组(P<0.05);上颌窦内提升术联合CGF治疗组愈合时间短于上颌窦内提升植骨并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治疗组,牙槽骨提高高度高于上颌窦内提升植骨并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治疗组,骨吸收量水平低于上颌窦内提升植骨并同期种植体植入对照组(P<0.05);上颌窦内提升术 联合CGF实验组并发症低于上颌窦内提升植骨并同期种植体植入对照组(P<0.05)。结论:在上颌后牙骨量严重不足但宽度足够的病例采用上颌窦内提升联合CGF并同期种植体植入并且不植骨的效果是可预期的,1年随访时上颌窦内提升后的种植体成功率较高。

  • 标签: 上颌窦内提升 牙种植 边缘骨吸收 根尖骨高度,CGF,上颌后牙区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前牙人工即刻种植的应用原则,初步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Replaceselect、Ankylos、ITI、GS、Bicon五种种植系统植入前牙缺失.共32枚,对其进行定期的临床和放射学检查。结果32枚即刻种植前牙种植体,2枚种植体失败,1枚弃用。结论人工即刻种植的临床方法可行,近期临床效果满意,修复美学效果佳,值得推广。

  • 标签: 前牙区 人工即刻种植 临床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种植个性化转移杆实施在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中所取得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2月~2019年12月进行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治疗的患者39例作为治疗对象,患者均接受种植个性化转移杆进行修复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的红色美学评分。结果:观察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7.44%;修复治疗前的红色美学评分是(5.02±0.39)分,修复后红色美学评分是(7.99±0.13)分,数据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种植个性化转移杆 上颌前牙种植 美学修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及3D打印技术结合非血管化髂骨修复外伤性上颌前牙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外伤性上颌前牙严重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18~43岁[(31.9±9.0)岁]。术前均采用数字化技术对上颌骨进行重建,根据缺损需要恢复的最佳形态确定截取髂骨的范围,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头模及导板,在头模上进行钛网的预弯制,术中根据导板进行取骨和Onlay植骨。术后6~9个月进行种植修复,4~6个月后行烤瓷冠修复。观察植骨术后6个月髂骨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种植体植入前测量牙槽嵴近远中、垂直向及唇腭侧的骨量提升高度,烤瓷冠修复6个月后观察种植体周围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髂骨移植后、种植体植入后疼痛进行评估,手术当天及术后4个月采用种植体稳定系数(ISQ)评估种植体稳定性。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4~48个月[(33.3±9.7)个月]。8例非血管化髂骨全部成活。植骨后轻度感染1例,种植体植入后出现牙龈炎性增生1例,经治疗愈合良好。未见明显种植体周围炎,移植骨未见明显吸收。缺牙牙槽嵴近远中骨量提升为30.28~39.67 mm,垂直向骨量提升为9.58~11.32 mm,唇腭向骨量提升为2.06~7.41 mm。种植体均形成了良好的骨结合。种植体植入后VAS为(3.4±0.7)分,较髂骨移植后的(7.3±2.0)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4个月的ISQ(84.4±1.9)与手术当天(72.9±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数字化及3D打印技术结合非血管化髂骨修复外伤性上颌前牙严重骨缺损,可提高移植骨成活率;术后给予种植修复,可减轻疼痛,能够较好地恢复患者面部外观,获得满意的口腔生理功能。

  • 标签: 上颌骨骨折 髂骨 牙种植 数字化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上颌后牙骨量不足的不同种植设计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1例上颌后牙缺失的上颌窦窦底骨量不足的患者,通过采取2种不同的种植设计:上颌窦外提升以增加骨量;上颌窦内提升以增加骨量。其中,上颌后牙上颌窦外提升5例,共植入8枚种植体,采用上颌窦内提升16例共植入23枚种植体,种植体上部结构修复完成后6-36个月定期复查。结果  二期手术时,31枚种植体中均形成骨性结合,种植修复完成后,其中2枚种植体,由于颌力负荷过大松动脱落,其余种植体与周围组织均形成骨性结合,植入骨材料改建良好,无上颌窦炎的发生,并且能行使较好的咀嚼。结论  对于上颌窦窦底骨量不足的病例,根据患者的骨质条件、修复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上颌窦底增高的方法,均能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 标签:   上颌窦外提升  上颌窦内提升
  • 作者: 刘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门诊部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34
  • 简介:摘要口腔种植治疗需考虑的美学要素包含白色、粉色两部分。粉色美学要素需考虑软组织的美学处理,这是口内美学区域牙列缺损种植治疗的重点和难点,对种植修复后的美学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临床医师需对口内美学区域的软组织美学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控。软组织美学主要体现于牙龈曲线,牙龈曲线的美学设计需考虑牙弓位置、中线等整体因素以及牙龈曲线的高度、倾斜度、形态等局部因素。口内美学区种植治疗的软组织美学决策需考虑软组织缺陷是否影响微笑的美学效果、是否需行软硬组织增量或减量处理以获得接近天然的软组织美学状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活髓切断术联合透明成形冠即刻修复上颌前牙外伤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因上颌前牙外伤至我院进行活髓切断术修复的5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病例尾号单双号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行透明成形冠修复,给予对照组行复合树脂冠修复,修复后18个月内对患者进行定期复查,对两组修复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修复完成18个月后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牙体填充物脱落,对照组患者中有7例出现牙体填充物脱落,且观察患者牙体边缘密合性、边缘着色以及激发龋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临床应用活髓切断术联合透明成形冠即刻修复上颌前牙外伤效果良好,对患牙的留存情况较好,外形美观,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活髓切断术 透明成形冠 即刻修复 上颌乳前牙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上颌前牙残冠临床治疗中应用树脂短桩结合透明冠修复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6例患有乳上前牙残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乳上前牙残冠共计37颗。对这些患儿的乳上前牙残冠给予树脂短桩结合透明冠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即应用复合树脂进行修复,再应用透明冠进行恢复外形。结果对26例患儿进行为期两年的修复观察,其中有34颗修复成功,只有3颗修复失败,即修复干预成功率为91.9%(34/37)。结论患有乳上前牙残冠的患儿,给予树脂短桩结合透明冠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后,其上颌前牙残冠得到有效修复,成功率较高,因此,在今后临床治疗活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乳上前牙残冠 树脂短桩 透明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导萌联合正畸矫治治疗小儿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86例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患儿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儿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3例患儿给予手术导萌治疗,实验组43例患儿给予手术导萌联合正畸矫治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个月后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9%VS18.6%),两组患儿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患儿给予手术导萌联合正畸矫治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高。

  • 标签: 手术导萌 正畸矫治 小儿上颌前牙埋伏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