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上颌前牙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上颌前牙因外伤、残根、或牙周炎致过松动牙拔除后行即刻种植,骨缺损部位行植骨手术,共植入种植体62枚,植入3-6个月后行二期手术,最终完成修复体制作。结果:本组共62枚种植体,61枚术后无明显并发症,1枚于术后4周失败拔除。修复完成后观察1-6年,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取得较好的美学效果。结论:在上颌前牙行即刻种植术有利于软硬组织保存,获得较好的美学效果。

  • 标签: 上颌前牙区 即刻种植 引导骨组织再生
  • 简介:摘要儿童多生牙为临床常见病,发病原因不明,前牙更为多见,常造成恒牙萌出受阻、扭转、移位、牙根吸收或出现牙间间隙等错牙合畸形。患儿处于乳恒牙交替期时,多伴有暂时性的错牙合畸形,因而多生牙早期很容易被忽视,绝大多数患儿是在多生牙牙冠部分萌出或因前牙错牙合畸形影响美观就诊时被发现,这时已经对其恒牙的萌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已经发现的多生牙应该尽早诊断和拔除,必要时予活动或固定矫正器辅助矫治已存在的错牙合畸形,笔者收集近2年来拔除的上颌前牙多生牙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以便对上颌前牙多生牙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

  • 标签: 多生牙 前牙 上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多生牙的特点及定位方法。方法经CBCT确诊为上颌前牙多生牙的63例患者85颗多生牙为研究对象,分析多生牙的数目、形态、大小、生长方向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结果63例患者年龄5~14岁,男女比例为3.851,其中42例(66.7%)为单颗多生牙,69颗(81.2%)位于11、21之间,49颗(57.6%)为Ⅱ型,锥形53颗(62.4%),多生牙的长度4.0mm~22.0mm,平均为12.65mm,牙冠宽度3.0mm~9.8mm,平均为5.46mm,牙根无弯曲64颗(75.3%),倒置阻生42颗(49.5%)。结论CBCT能精确定位上颌前牙多生牙;多生牙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 标签: 多生牙 特点 锥形束CT 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上颌前牙种植义齿的7年期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为182例患者植入了226颗种植体并完成上部结构修复,种植方法为常规种植术、即刻种植技术、骨挤压、骨劈开技术、引导骨组织再生(GBR)技术。采用固定修复,固位方式分螺丝固定和粘接固定。随访7-60个月,观察方法为X线片、临床观察、患者满意度调查等。结果182例患者的226颗种植体完成骨整合,其7年累计存留率为98.23%;X线片比较检查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状况,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对美观、发音满意度和固位、咀嚼能力在种植后明显提高(P<0.05)。结论种植义齿对于上颌前牙缺失患者是一种满意的修复方式。

  • 标签: 种植体 种植方法 固定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颌种植义齿进行术前评估并分析其美学影响因素。方法对本地区三级乙等以上医院的100名要在上颌前牙种植义齿的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及对在上颌前牙种植义齿的美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骨是否能够结合完全结合这一因素不在是上颌前牙种植义齿术前评估考虑的唯一标准,而是对多种因素全方面进行评估,达到美学与种植成功双完美的标准。结论对100名患者进行调查后发现,在上颌前牙种植义齿的手术成功率较高,但在美学方面我们还需不断地努力进行改善,才能达到较好的美学效果。

  • 标签: 上颌前牙区 义齿 种植 术前评估 影响因素 美学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与科技水平的提高,种植义齿以高度模拟自然牙的状态,越来越受到牙缺失患者的青睐,而随着种植学科的不断发展,即刻种植-拔牙后立即植入种植体,也更多地运用于临床工作中。

  • 标签: 根尖囊肿 微创拔牙 引导骨组织再生 即刻种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上颌埋伏前牙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18例24颗上颌埋伏前牙患者采用固定正畸开拓间隙后,使其自行萌出,或者结合牙槽外科开窗术,对埋伏牙进行牵引治疗。结果24颗埋伏前牙均矫正至牙列正常位置,且牙髓活力正常,牙根无吸收。结论应用固定正畸矫正技术可有效保存上颌埋伏前牙

  • 标签: 埋伏牙 固定正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多生牙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8例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儿童上颌前牙埋伏多生牙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27例;一颗多生牙者65例,两颗多生牙者13例;位于牙弓腭侧的84颗,唇侧的4颗;从形态上看,呈锥形的61颗,结节状的20颗。结论儿童多生牙的发生,男性常多于女性,常单颗出现且位于牙弓腭侧,形态上以锥形多见。

  • 标签: 多生牙 回顾性分析 CBCT
  • 简介:目的:评价上颌前牙骨挤压联合骨引导再生同期种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上前牙缺失、牙槽骨厚度为3mm-4mm的患者,联合采用骨挤压、骨引导再生技术,植入Frialit-2种植体17颗,于植入后6个月行二期手术,同时测量牙槽嵴顶增宽的厚度,最终完成烤瓷冠修复.结果:本组共17颗种植体,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牙槽嵴顶增宽的厚度平均为2.8mm±0.6mm,修复完成后观察12-20个月,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无一种植体松动或脱落.结论:对于上颌前牙牙槽骨吸收的患者,采用骨挤压联合骨引导再生术后行种植体植入,可改善牙槽骨质量,获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

  • 标签: 种植 牙种植 骨挤压 骨引导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在上颌前牙埋伏牙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广州医学院口腔医院2011—2012年经普通曲面断层片确定有埋伏牙,但不能具体定位的患者23例,进行CBCT扫描和三维重建,确定埋伏牙在颌骨内的具体位置。结果经CBCT扫描和三维重建后,所有患者均可直观再现埋伏牙的形态、数目、在颌骨中的具体位置。根据CBCT结果制订治疗方案,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CBCT三维重建对于上颌前牙埋伏牙治疗方案的设计及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锥形束CT 埋伏牙 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在上颌前牙埋伏多生牙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6年6月期间诊断32例进行外科上颌前牙埋伏多生牙拔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CBCT检查,了解上颌前牙埋伏多生牙的位置,确定手术方案及手术路径,指导外科手术拔除。结论CBCT是判断上颌前牙埋伏多生牙准确位置的有效方法,在诊断及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锥形束CT 埋伏多生牙 上颌前牙区 定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应用牙槽嵴扩增技术辅助上颌前牙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0月至2010年12月间,应用牙槽嵴扩增技术辅助上颌前牙种植修复治疗132位患者,共植入种植体202颗。门诊随访6—60个月,评估方法为全景X片,口腔临床检查及患者舒适度调查。对患者植体的留存率、骨吸收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应用牙槽嵴扩增技术辅助上颌前牙种植修复的植体留存率为97.2%,不同的扩增技术种植体留存率无明显差异,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无明显差异,90%的患者表示满意。结论应用牙槽嵴扩增技术辅助上颌前牙种植修复能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牙槽嵴扩增术 上颌前牙区 种植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种植体-基台连接方式对上颌前牙单牙缺失种植修复疗效的影响。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2016年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进行上颌前牙单牙缺失种植修复的24例患者25枚种植体,其中平台转移组12例(12枚种植体)、平台对接组12例(13枚种植体)。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通过拍摄临床照片和X线片检查,进行红色美学指数(PES)和白色美学指数(WES)评估并评估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MBL),应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U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台转移组与平台对接组均获得100%的种植体存留率。平台转移组MBL为[(0.38±0.39)mm],低于平台对接组[(0.98±0.4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33.5,P=0.002)。平台转移组和平台对接组PES分别为(9.33±2.61)和(8.15±1.7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52.5,P=0.168)。平台转移组和平台对接组WES分别(6.83±1.59)和(7.15±2.5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92.5,P=0.437)。结论采用平台转移和平台对接两种种植体-基台连接方式进行上颌前牙单牙缺失种植修复均可获得高的种植体存留率和满意的美学效果。平台转移可以减少种植体周围MBL,但其修复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 标签: 美学 牙科 骨质吸收 平台转移 牙种植 红色美学指数 白色美学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上颌个别前牙后天缺失症。方法临床选择16例(男6,女10)安氏Ⅰ类和Ⅱ类错牙合患者,以头影测量和模型分析为依据,施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结合邻面磨除釉、拨牙等单纯正畸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根据不同的适应证,采用上述矫治方法,使最后的矫治结果和临床矫治效果达到满意。结论正畸能完美治疗上颌个别前牙缺失症患者。

  • 标签: 直丝线弓矫治 头影测量 模型分析 牙缺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埋伏阻生前牙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对28例39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病例,应用牙槽外科开窗术,以及正畸牵引对埋伏牙进行治疗。结果39颗阻生牙矫治后牙髓活力正常,3例埋伏牙牙根轻度吸收,5例邻牙牙根吸收轻度,牙周组织基本正常,两例牙龈形态出现轻度异常。牵引成功率100%。结论正畸治疗结合牙槽外科开窗术导萌埋伏阻生牙,可有效保存上颌埋伏阻生前牙

  • 标签: 正畸治疗 埋伏牙 外科开窗
  • 简介:目的:利用CBCT测量老年人上颌前牙唇侧软组织的厚度,获取其厚度值,建立老年人上颌前牙唇侧软组织厚度数据库,分析其与性别的相关性,为临床中进行前牙牙周治疗及种植修复等美学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方法:选取60例符合要求的老年人,进行CBCT扫描并三维方向重建,在牙体长轴矢状位剖面进行测量,在唇侧选取五个点进行软组织厚度测量(距离龈缘1mm、2mm,牙槽嵴顶,牙槽嵴顶根方1mm、2mm)。结果:受试者中切牙在五处软组织测量点的厚度分别为(0.90±0.04)mm、(1.23±0.12)mm、(1.48±0.09)mm、(0.60±0.10)mm、(0.67±0.04)mm,侧切牙分别为(0.78±0.03)mm、(1.02±0.10)mm、(1.29±0.04)mm、(0.51±0.09)mm、(0.59±0.04)mm,尖牙分别为(0.86±0.04)mm、(1.10±0.09)mm、(1.44±0.04)mm、(0.56±0.05)mm、(0.62±0.05)mm。结论:上颌前牙唇侧软组织厚度在同一牙位不同位点处存在差异,表现为牙槽嵴顶处最厚,龈边缘到牙槽嵴顶处的软组织截面形态近似于三角形,不同牙位在同一位点处也存在显著性差别,表现为中切牙﹥尖牙﹥侧切牙;侧切牙唇侧软组织厚度男性均大于女性,但仅在龈缘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中切牙及尖牙唇侧软组织厚度在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 标签: 锥形束CT 上颌前牙 软组织厚度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上颌前牙即刻种植时应用翻瓣以及不翻瓣手术取得的效果,评估修复后软组织美学效果及牙槽骨吸收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接受治疗的26例上颌前牙即刻种植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分为不翻瓣组与翻瓣组,对比手术治疗满意度,评估修复后半年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量以及红色美学评分。结果:不翻瓣组手术满意度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颌前牙即刻种植与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无法保留上前牙的患者30例共37颗,拔除上颌前牙后植入种植体并即刻修复,平均5个月完成最终修复,平均追踪观察24个月。结果37枚种植体中种植成功34枚,种植成功率为91.89%,术后24个月软组织形态评价满意度为91.18%,术后12个月骨吸收量为(0.26±0.16)mm,术后24个月骨吸收量为(0.28±0.04)mm,术后连续24个月骨吸收量变化不明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前牙即刻种植与修复种植成功率高,美学效果佳,临床可行性强。

  • 标签: 上颌前牙 即刻种植 即刻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单牙种植修复中牙龈美学的美学效果。方法29例上颌前牙单牙种植采用引导骨再生术,准确的种植三维位点,正确的软组织切口,软组织引导,乳头重建技术,临时冠诱导软组织成型,个性化全瓷基台全瓷冠修复或义龈修复等进行美学修复。采用完美美学效果,患者满意度VAS进行美学效果评价。结果29例上颌前牙单牙种植修复,12月后种植体的成功率为100%;完美美学效果9例,美学效果较满意20例,美学效果很差0例;患者满意度VAS最低6分,最高10分,平均值8.56分。结论根据自身条件,采用引导骨再生术,准确的种植三维位点,正确的软组织切口,软组织引导,乳头重建技术,临时冠诱导软组织成型,个性化全瓷基台全瓷冠修复或义龈修复等进行美学修复能满足患者牙龈的美学要求。

  • 标签: 牙种植 牙龈 美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暂时修复体牙龈塑形对上颌前牙种植义齿进行修复,探究其对义齿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符合研究条件患者总计89例,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即实验A组(44例)和实验B组(45例)。通过以下的比较事项对结论进行验证:比较两组患者的PE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B组患者三个阶段的PES评分均比实验A组患者三个阶段的PES评分较大,则实验B组的美学效果较好。实验B组患者三个阶段的满意度评分均比实验A组患者三个阶段的满意度评分较大,则实验B组患者比较满意一些。结论:暂时修复体牙龈塑形在本次研究中取得的效果较好,可提升相关种植义齿的美学效果,使得患者满意,值得推崇。

  • 标签: 暂时修复体牙龈塑形 上颌前牙区种植义齿 美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