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性斜视患儿手术前后双眼视力的变化。方法赫斯棱镜分析2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术后随访2-30周,进行2-6次赫斯棱镜分析。结果术后中央斜视平均值为8.1±7.3°,其中8例为A或V型。剩余12例接受再次手术,术后得到了明显改善,大约为5°。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视觉有所改善。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术后随访 赫斯棱镜
  • 简介:摘要间歇性外斜视是一种常见眼病,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针对间歇性外斜视的自然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手术时机的选择和目标眼位的确定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等问题还存在争议。本文对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希冀为间歇性外斜视的早期发现、科学诊断和规范治疗提供依据。(中华眼科杂志,2020,56:231-234)

  • 标签: 外斜视 眼外科手术 临床研究
  • 简介:间歇性外斜视(intermittentexotropia,IXT,X(T))是介于隐性斜视与显性斜视之间的一种过渡型斜视。在各类共同性外斜视中占第一位。间歇性外斜视发病原因主要是集合和分开功能之间平衡失调,集合功能不足以及融合功能低下引起。平均发病年龄岁,女性多发。斜视角随注视距离、注意4力强弱、视力疲劳状态在正位与外斜视间变动。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能力评估 隐性斜视 视力疲劳 显性斜视 斜视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LNG气化站建设项目,着重探讨了气化站投运前的液氮预冷技术,并以某LNG气化站为例,对其具体工艺流程和应用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以便为相关人士作为有效参考借鉴。

  • 标签: LNG气化站 液氮预冷技术 应用探讨
  • 简介:此文提出”三焦气化失常-衰老”相关说,认为三焦气化失常是衰老的根本机制和众多老年病的关键病机。基于对”三焦气化”内涵的深刻理解,主张从调理三焦气化角度延缓衰老和防治老年病,由此确立”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以及中药组方”黄地散”,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这些研究充分证实了”三焦气化失常-衰老”相关说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从养生学和治疗学角度提出了重视整体调理三焦气化以阻断衰老时体内的恶性循环,是对中医衰老机制学说的补充和完善。

  • 标签: 衰老 三焦 气化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中心室长间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78例动态心电图中心室长间歇(长间歇〉2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冠心病3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例,心悸待查2例,晕厥6例,心律失常8例,心肌病5例,糖尿病3例,脑血管病、风湿性心脏病、预激综合征、心肌炎、房间隔缺损、甲状腺功能亢进、脑外伤各1例。78例患者动态心电图中心室长间歇的心电图诊断结果:窦性停搏28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5例,二度窦房阻滞1例,房性早搏未下传14例,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6例,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9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交界性逸搏(逸搏心律)5例,室性逸搏(逸搏心律)1例,早搏的超长代偿间歇7例。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其独具的优势对心室长间歇及早做出正确的心电图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描记术 心室长间歇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间歇性外斜视(IXT)是儿童常见的外斜视类型,其患病率处于各种共同性外斜视首位,主要以手术干预和保守治疗为主,但各种保守治疗的适应证、优缺点、效果等存在争议。现笔者依据近几年的研究结果,针对IXT的非手术治疗方式进行综述。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保守治疗 控制
  • 简介:摘要心肌保护一直是麻醉领域研究的重点,非药物治疗方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发现适度的间歇性低氧(intermittent hypoxia, IH)可动员心脏的内源性保护机制。文章从IH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及目前相关临床研究成果两方面进行综述,并探讨IH可能的实施方式及发展前景。

  • 标签: 间歇性低氧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间歇超声雾化吸入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小儿肺炎患儿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传统雾化吸入疗法,予以观察组间歇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雾化吸入后的血氧饱和度、有效排痰时间及憋喘缓解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超声雾化吸入应用在小儿肺炎治疗中,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间歇超声雾化吸入 小儿肺炎 应用效果
  • 简介:肝囊肿一直以手术切除和手术内引流为其主要治疗方法,近几年以B超引导穿刺并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的方法,收到一定效果.但仍有较多副反应,复发率也较高.本组采用置管间歇无水乙醇注射法治疗肝囊肿,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肝囊肿 无水乙醇 治疗
  • 简介:摘要:心肺耐力(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CRF)也称为有氧能力,是了人体长时间从事有氧工作的能力,和心脏泵血功能、肺部摄氧能力、换氧的能力、血液循环系统高度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重视身体健康的程度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心肺耐力以及慢性疾病对健康的影响,可通过运动的方式干预慢性疾病,近年高强度间歇运动受到大众的热爱。

  • 标签: 高强度间歇运动 心肺耐力
  • 简介:摘要PICC置管是一条安全、科学的静脉输液途径,尤其对肿瘤化疗患者,应用PICC可减少频繁穿刺和化疗药物对静脉的影响,为肿瘤患者多程化疗提供了方便。但置管病人带管回家后的维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因此PICC导管家庭护理对保证PICC导管的顺利留置,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 标签: 化疗间歇期 PICC 家庭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对间歇清洁导尿对脊髓损伤康复护理的影响。方法: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40例,通过入院顺序将其分为2个小组,对照组20例,实施常规护理,探究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间歇清洁导尿,研讨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差异。结果:探究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低,有差异性,(P<0.05)。结论:在脊髓损伤康复护理中实施间歇清洁导尿能够减少压疮、肾积水以及泌尿系统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间歇清洁导尿 脊髓损伤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肺癌患者化疗期间歇置入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实施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22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94例作为研究重点人群,分为对照组(47)、观察组(47)两个组别,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肺癌患者化疗期间歇置入PICC导管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肺癌 化疗间歇期 PICC导管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小儿哮喘间歇期,探究健康管理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 月收录的108例患儿进行研究,分别采取常规治疗以及健康管理治疗,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6.30%)较对照组(75.93%)更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小儿哮喘 间歇期 健康管理治疗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