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牛大力水提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通过二甲苯诱发小鼠耳肿胀实验、腹腔注射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和大鼠棉球肉芽实验观察牛大力水提的抗炎作用;采用醋酸扭体法和热板刺激法观察牛大力水提的镇痛作用.结果:牛大力水提能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度,抑制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减少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和提高小鼠对热刺激的痛阈值.结论:牛大力水提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对热和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 标签: 牛大力 水提取物 抗炎作用 镇痛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疗对肺癌患者血清相关标志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60例,都给予NP方案的化疗治疗,观察预后疗效情况并进行血清相关标志的检测。结果60例患者CR6例,PR21例,NC15例,PD18例,有效率为45.0%。经过观察,治疗后患者的血清CEA、CA125和NSE含量都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相关标志的检测辅助早期诊断肺癌,选择合理的化疗治疗方案,从而明显的改善预后。

  • 标签: 化疗 肺癌 血清标志物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艾灸生成对SD大鼠肺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低剂量艾灸生成组、中剂量艾灸生成组、高剂量艾灸生成组,高剂量艾灸生成恢复组,每天在相应浓度艾灸生成中暴露4小时,每周5天,持续2个月;高剂量艾灸生成恢复组经2个月高剂量艾灸生成刺激后,在空气中自然暴露21天作为恢复期。正常对照组大鼠不进行任何艾灸生成干预,常规饲养2个月。肉眼、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的病理形态,比较各组大鼠肺脏器系数。结果肉眼下,除中、高剂量艾灸生成组分别有1只大鼠肺部表面可见小的灰色或黑色斑点外,余各组别大鼠肺部均未见异常。光镜下,低、中、高剂量艾灸生成组部分大鼠支气管及肺泡可见不同程度炎性细胞侵润,肺泡隔增厚,其中,高剂量艾灸生成组较为明显。高剂量艾灸生成恢复组大鼠支气管及肺泡炎性细胞侵润现象与肺泡隔增厚现象较高剂量艾灸生成组大鼠明显减少。各组别大鼠肺脏器系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艾灸生成对大鼠肺形态的影响与艾灸生成的浓度有一定相关性,艾灸生成对大鼠肺形态的影响具有可逆性。

  • 标签: 艾灸生成物 安全性 形态学 脏器系数 大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黄酮化合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降糖、抗炎、抗氧化等。对于黄酮化合降糖作用,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基于胰岛素存在的情况,通过胰岛素依赖途径进行的。本文主要讨论黄酮化合通过非胰岛素依赖途径即激活AMPK,SIRT1来发挥降糖作用。

  • 标签: 黄酮化合物 非胰岛素依赖 AMPK SIRT1
  • 简介:目的根据不确定度的传递规律,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Urel=√u2rel(1)+u2rel(2)+u2rel(3)+u2rel(4)+u2rel(5),建立测量污染铝的不确定度分析模式。方法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根据方法(GB/T5009.182—2003)建立不确定度模型,运用测量不确定度评价理论,分析该方法中不确定度因素。结果面制食品中铝的含量为51.10m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3.46mg(K=2)。结论在现有条件下使测量结果受控,并可以通过分析各分量的不确定度的大小来优化实验。该方法可用于污染铝的监测,使测量结果可靠。

  • 标签: 食品 铝污染物 监测 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乙肝标志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抽取110例临床标本分别用定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定量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结果定量法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每项阳性例数均高于定性法,但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肝定量检测比定性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动态监测疾病变化过程,给临床以指导治疗。

  • 标签: 乙肝血清学标志物 酶联免疫吸附法 化学发光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45例乳腺肿患者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2013年我院收治的疑似乳腺肿症状的患者145例,运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判断是否为乳腺肿。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45例患者中良性肿瘤124例,术后确诊120例,准确率96.8%;21例恶性肿瘤,术后确诊20例,准确率95.2%。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准确的对疑似乳腺肿患者做出正确判断,结果准确率高,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乳腺肿块
  • 简介:目的:探讨桂产藿香蓟水提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组、桂产藿香蓟水提高、中、低剂量组,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观察桂产藿香蓟水提对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以同样的分组方法另取60只小鼠,采用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法,观察桂产藿香蓟水提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并分别测定小鼠足肿胀中丙二醛、前列腺素E2和超氧化歧化酶的活性。实验结果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组间对比采用LSD检验。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桂产藿香蓟水提高、中、低剂量组能显著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和足肿胀,抑制率分别为29.27%、18.23%、11.61%和27.58%、17.15%、7.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1);空白对照组前列腺素E2、丙二醛和超氧化歧化酶含量分别为124.95±15.71μg/g、21.19±3.27nmol/ml、162.19±12.52U/ml,桂产藿香蓟水提其高、中、低剂量组前列腺素E2、丙二醛和超氧化歧化酶含量分别为(52.12±9.51μg/g、78.30±11.60μg/g、83.41±13.34μg/g)、(14.57±2.51nmol/ml、15.40±2.34nmol/ml、16.37±3.18nmol/ml)及(222.76±19.59U/ml、209.90±15.30U/ml、194.64±19.68U/ml),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桂产藿香蓟水提其高、中、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小鼠炎足中炎性组织前列腺素E2、丙二醛含量,提高其超氧化歧化酶活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桂产藿香蓟水提抗炎作用显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组织中前列腺素E2的含量,提高超氧化歧化酶活性、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 标签: 藿香蓟 抗炎作用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的临床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并总结乙肝病毒感染防治的主要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乙肝病毒检验的150例患者的血清样本,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方法(定义为对照组)和化学发光免疫法(定义为研究组),对HBsAg、HBsAb、HBeAb、HBcAb、HBeAg等五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进行检测,并对比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的HBsAg、HBsAb、HBeAb、HBcAb、HBeAg等五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检测的灵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五项指标指标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检测方面化学发光免疫法比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方法更具优势。

  • 标签: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 检验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诊断中肿瘤标志的临床价。方法本次共选择肺癌患者200例(肺癌组)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就结果与同期收集的良性肺部病变患者(良性组)和健康体检者(正常组)各200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肺癌组选取病例CYFRA21-1、SCCAg、CEA、NSE4种肿瘤标志指标检测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和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诊断中,多肿瘤标志虽不可作为确诊指标,但为必要的辅助检查方法,参考价值具较高水平,利于肺癌的筛选,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检测 肺癌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从而来提高血清肿瘤标志在肺癌中的诊断率。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技术,采用放射免疫法、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生化发光法,对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病患者进行检测,其中53例检测为肺癌患者将其作为肺癌组、35例为良性肺病患作为良性肺病组,测定32例正常对照组的3种血清标志CYFRA2l—l、NSE、CEA的水平作。结果肺癌患者组的3种标志CYFRA2l-1、NSE、CEA的水平明显的均高于肺良性疾病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血清YFRA2l—的敏感性为50.1%,NSE的敏感性为20.3%,CEA的敏感性为57.8%,而且通过对三种血清标志的联合检测林敏度极高为94.2%,其联合检测结果远远优于三种标志的单项测定。结论对于血清YFRA2l—l、NSE、CEA的联合检测有着极高的医学价值,并建议临床工作者在肺癌诊断中采用三者联合检测的方法,这样会使治疗效果更好,而且对于组织分型有着极高的医疗价值。此外对于多项血清肿瘤指标联合检测的方法比单项检测在诊断肺癌的敏感度和准确度上,得到了明显提高。

  • 标签: 肺癌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癌胚抗原 联合检测 YFRA2l-1 放射免疫技术
  • 简介:目的:观察CFA/I、SpaB基因在脓毒症大鼠结肠内容中的表达,探讨CFA/I、SpaB基因表达在脓毒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脓毒症组各32。假手术组和脓毒症组根据术后取标本的时间各自分为1周、2周、3周、4周四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制定脓毒症和假手术组模型,在规定的时间点内按要求取结肠内容标本,实时荧光PGR法检测结肠内容CFA/I、SpaBmRNA的表达。结果:脓毒症组大鼠结肠内容CFA/I基因表达同期高于假手术组,SpaB基因表达低于同期假手术组(P〈0.05):结论:脓毒症大鼠结肠内容CFA/I基因表达增加,SpaB基因表达减弱与膝毒症发病机制有关。

  • 标签: 脓毒症 CFA/I Spa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20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应用ELISA、TRFIA、ECLIA方法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进行检测。将ECLIA用以参考法,经Kappa检验分析不同方法学检测结果相关性。结果3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结果卒中较高一致性,ECLIA检测方法更具有敏感性。结论当前临床中所应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检测方法卒中较高一致性,实验室结果得到相互验证,ELISA可应用到人群初筛中,ECLIA在肝炎患者中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具有较高价值。

  • 标签: ELISA TRFIA ECLIA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标志物 检测
  • 简介:目的为评价环境内分泌干扰的拟雌激素活性及其对雌性小鼠乳腺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人类生殖健康的潜在危害。方法采用雌性性成熟昆明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高剂量、中剂量及低剂量3个实验组和1个溶剂对照组,每组8只。采用腹腔注射染毒,氧化乐果染毒剂量分别为400、40、4mg/kg体质量,每天腹腔注射1次,左右下腹交替进针,注射体积为0.1mL/(20g·d),溶剂对照组给予等量,连续染毒14d。分析天平称重,比较染毒前后小鼠的体重变化,并取左侧乳腺固定,切片,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乳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通过对定时有计划的给药的小白鼠的实验,得出内分泌干扰对小白鼠乳腺组织影响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来说明环境内分泌干扰对人和动物的危害程度。结论氧化乐果具有拟雌激素活性,影响小鼠乳腺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对乳腺组织有毒性作用。

  • 标签: 内分泌干扰物 氧化乐果 小鼠 乳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CA199、CA242、CEA三项肿瘤标记联合检测诊断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胰腺癌患者50例病情回顾性分析,收集住院期间CA199、CA242、CEA水平,并选取同期住院胰腺良性病变50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间肿瘤标记差异。同时,分别比较单独诊断、两种指标联合以及三种指标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差异。结果胰腺癌组患者CA199、CA242、CE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项联合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优于单独诊断,而三种指标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结论CA199、CA242、CEA均是诊断胰腺癌的有效肿瘤标记,但单独运用时灵敏度和特异度不高,而不同肿瘤标记联合检测时将大大提高诊断价值。

  • 标签: 胰腺癌 肿瘤标记物 CA199 CA242 CEA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阴道分泌对尿常规临床检查结果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分析对策。方法随机抽取到我院接受诊断被确诊的180例妇科疾病患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尿液采集尿液标本,观察组由责任护理人员采取方法先抑制阴道分泌的流出之后对患者进行尿液采集,对比2组标本的具体检验结果。结果经检验,观察组标本检验结果中上皮细胞、蛋白质、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标本检验结果,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混入阴道分泌进行尿常规检查,会干扰检查结果,因此,临床在对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时,首先应做好必要的措施防止阴道分泌流出。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尿常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食管黏膜下肿的特性以及超声内镜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因胃镜检查疑有食管黏膜下肿而进行超声内镜检查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超声内镜检查,分析食管粘膜下肿的特性,评价超声内镜在食管黏膜下肿中的诊断效果。结果根据超声内镜检查结果可知,诊断平滑肌瘤28例(56.0%),经高频电切术治疗26例,病例证实25例,诊断符合率为96.1%;诊断脂肪瘤1例(2.0%),息肉3例(6.0%),静脉瘤6例(12.0%),食管囊肿3例(6.0%),间质瘤、颗粒细胞瘤、外压性改变各1例(2.0%),未发现异常6例(12.0%)。其中食管粘膜下中肿直径<1cm患者34例(77.2%),病变起源于粘膜肌层40例(90.9%),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或混合低回声光团患者39例(88.6%)。结论在利用超声内镜诊断中,可有效判断患者食管粘膜下肿起源,可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在该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食管黏膜 肿物 特性 超声内镜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清标记检测对产前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分析法及甲胎蛋白(AFP)、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试剂盒测定孕中期(14-20周)妇女血清AFP、Free-β-HCG水平,并结合孕妇年龄、体重、孕周等因素,经过计算机软件分析计算出孕妇怀唐氏综合征(DS)和神经管缺陷(NTD)以及18-三体综合征的风险率,对高风险的孕妇作遗传咨询,建议到上级医院作产前诊断。结果1998例筛查中,唐氏高风险90例,占总筛查人数的4.5%;开放性神经管缺陷高风险30例,占总筛查人数的1.5%;18-三体综合征2例,占总筛查人数的0.1%。结论孕中期血清标记检测是产前筛查的有效指标,结合临床其它检查,对预防胎儿出生缺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清标记物 唐氏筛查 出生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