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史上,创办经济特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最早的4个经济特区中,有3个建在了广东,这是与叶剑英的努力分不开的。叶剑英力主充分发挥广东的区位优势,实行特殊政策,

  • 标签: 经济特区 叶剑英 海洋战略 改革开放 区位优势 广东
  • 简介:根据《中英联合声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届时香港将作为一个特别行政区而成为我国主权下不可分离的一部分。现行香港法律与我国全国性的法律在内容上存着极大的冲突。随着收回香港时间的迫近,我们有必要正视这种冲突并寻求妥善解决的办法。香港刑法是香港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现行香港刑法的内容一方面包括直接引入香港适用的英国刑法;英国政府为行使其对香港的统治和控制,根据香港地区实际情况而由英议会专为香港制订或由香港立法局制订的刑事法令;英议会为英属

  • 标签: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香港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香港回归 重要组成部分 中英联合声明
  • 简介:本文根据《立法法》有关经济特区立法的规定,围绕经济特区立法的几项主要制度,对《立法法》所确认的中国经济特区立法的新格局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 标签: 中国 经济特区立法 立法法 立法主体 立法监督
  • 简介:“一国两制”对原有的宪法学知识体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我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总结当代实践经验,提炼出一套自圆其说的具有建设意义的理论。本文试图为宏观理解香港政治提供一个分析框架。本文认为,对峙是香港政治精神构造的根本特征,是理解香港政治的关键。本文所说的对峙不仅仅指对峙的现象,还包括对峙的结构;既指向恶性对峙的现象,也涵盖合法的和正常的对峙现象。“一国两制”是大智慧,两制对峙给国家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内含若干二律背反,造成香港管治很多难题。香港内部政治的活力源于对峙的精神结构,然而,香港对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和香港社会内部的政治危机也恰恰依托于对峙的精神结构。在对峙结构中,我们不必奢求那种融为一体、亲密无间的和谐,在维持国家统一和安全的前提下但求异质之合作。港人要珍惜“一国两制”之大福,不要滥用对峙结构、滥用“说不”的自由和权力。

  • 标签: 对峙 “一国两制”太极图 二律背反
  • 简介:在参加中央组织部和国家外专局组织的“第64期领导干部经济管理研究班”学习期间,我们聆听了专家学者就香港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情况的介绍,并实地进行了考察。期间,我们受到了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交易所、生产力发展局、香港立法会、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政府规划署、保良局、政府房屋署和香港中文大学等政府机构和有关单位的热情接待,通过耳闻目睹,使我们对香港这颗镶嵌在祖国东方的璀璨明珠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 标签: 香港贸易发展局 香港交易所 香港经济 远东 政府规划 生产力发展
  • 简介:香港的城市交通非常发达、便利。道路纵横交错,有三条海底隧道将香港岛和九龙隔海相连。城市主要干道中间设有隔离带,各大小路口都有红绿灯。除干道外,一般的道路都为单行线,而且规定主干道不允许停车。在其它道路停车也有时间限制。即便用大巴接送人员,也只能做暂短的停留。否则就会被罚款。由于交通管制非常严格,道路上没有自行车。

  • 标签: 中国 香港 城市交通 法制建设 教育制度 文化传统
  • 简介:一、特区的利益群体分类所谓利益群体就是人们在经济利益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共同体.深圳原来是个仅几万人口的落后边陲小镇,1980年成立经济特区以来,短短的十年间,已发晨成为拥有2百多万人口的比较发达的工业城市.由于它处于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是全国体制改革的试验地,必然出现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

  • 标签: 深圳经济特区 利益群体 群体分析 社会共同体 所有制结构 利益基础
  • 简介:特区里的共同富裕村刘刚南岭村,地处深圳特区布吉镇南的梧桐山下,是个有168户人家、735口人的小村子。1993年底,已拥有集体固定资产6.4亿元,全村总收入超过3800万元,人均纯收入将近3万元。连续10年被市、县、区评为“文明单位”和“先进党支部”...

  • 标签: 共同富裕 南岭村 集体经济 经济特区 共产党员 深圳特区
  • 简介:俄罗斯议会上院2005年7月13日以绝对多数支持票表决通过了俄联邦《经济特区法》草案,此前7月8日俄国家杜马已经三读最终通过了该项法案。该法将在正式公布之日起30日后生效,2006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根据该法规定,俄将建立两种类型的经济特区。一种是工业生产型特区,其占地面积不超过20平方公里;

  • 标签: 经济特区 俄罗斯 斯通 议会上院 国家杜马 占地面积
  • 简介:缅甸佤邦特区是掸邦高原东北部一处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与中国云南省临沧、普洱两市接壤,是缅北主要华人聚居区之一。1989年后佤邦特区进入和平建设的新时期,越来越多华人新移民进入当地,他们有的投资开矿,有的经营各类公司,有的受雇为技术工人等,在云南、福建、广东三省之外,很多人也来自四川、湖南、江西、安徽等中国内陆省份,他们大多无意在当地永久居留,并且对这一地区以外的“缅甸”兴趣不大,当地政府民众对他们总体上持欢迎态度。

  • 标签: 华侨华人 缅甸 佤邦特区 新移民
  • 简介:厦门特区应“特”在哪里?根据厦门特区的特点,应“特”在“对台工作先行区”上。厦门特区建成“对台工作先行区”既是加强两岸经贸合作,为实现中国统一先行一步的需要,也是厦门特区的特殊的区域地位和承担的历史使命所决定。文章还对厦门特区建成“对台工作先行区”的构想,以及需要的政策支持,提出看法。

  • 标签: 厦门特区 建成 对台工作先行区
  • 简介:一、特区新思维: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2008年是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第三年。经过三年的努力,滨海新区的投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对周边的服务、辐射能力显著增强。作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引擎,滨海新区在京津冀地区、环渤海地区、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逐步显现,其预期的引擎功能及带动作用正在一步一步地成为现实。

  • 标签: 滨海新区 思维 特区 中国经济发展 京津冀地区 环渤海地区
  • 简介: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如何为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是我省人才工作的当务之急。因此,我省从去年初起开展“人才特区”试点工作,探索不同条件下人才工作的最佳模式、政策体系、环境建设和运行机制。在实践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 标签: 创新人才 特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高地 人才工作 科技进步
  • 简介:<正>列宁早就提出了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他设想的租让制、合作制、代销制、租借制和合营公司五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为了吸收外国资本。“当我们国家在经济上还十分薄弱的时候,怎样才能加强经济发展呢?那就是要利用资本主义的资本。”(《列宁全集》第31卷395页)列宁的思想,是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理论根据。

  • 标签: 汕头经济特区 汕头特区 行政管理 管委会 行政机构 利用资本主义
  • 简介: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海南迎来了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历史时刻,认真总结20年的基本经验,从理论上进行提炼升华,进一步探索海南特区建设和发展的规律性,这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对海南提出的新要求、抓住面临的难得历史机遇加快海南发展至关重要。

  • 标签: 海南特区 经验 经济特区 特区建设 历史